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纸人/殷健灵儿童文学获奖作品
内容
编辑推荐

《纸人/殷健灵儿童文学获奖作品》堪称殷健灵的代表作。这部创作于1999年间的作品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其对少女“性”的触及,对少女心灵、情感与身体的深度开掘,对性教育的思考与探讨,开国内同类题材作品的先河。作品于2000年8月出版至今,一版再版(曾有三个版本问世),在青少年读者,尤其是少女读者中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反响。该书被列入多家学校的“必读书目”。成为家长、教育工作者青睐的参考书。

内容推荐

《纸人/殷健灵儿童文学获奖作品》由殷健灵所著,《纸人/殷健灵儿童文学获奖作品》以亦真亦幻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苏了了在纸人丹妮的引领下,艰难而美丽地泅渡青春之河的成长历程。整部作品散发着独特的神秘气息与青春的美感,充满了独到的人生发现。作者似乎掌握了一支“魔笔”,让读者身不由己深陷其中,与书中人物一起感动与思索,从中破译成长路途中心理、生理与情感的密码。

目录

0 时间深处的眼睛

1 我丢失了我的纸人游戏

2 谁告诉我女孩自己的事

3 抱抱我,丹妮

4 我是谁

5 恐怖地带的男孩

6 木溪

7 瞠不过的女儿河

8 北京夏天的阳光

9 开启的门

10 终生难弃的书

附录 成长的青春需要摆渡人

试读章节

动笔写这部小说的前2个月,我的身边连续发生了几件蹊跷的事情。

首先是天气变得诡异多端。6月的上海连续两个星期暴雨滂沱,雨点大如蚕豆,敲打在路面和玻璃上如同万马疾行。雨下得没有间隙,雨声密集得令人窒息,到了深夜,大雨便狰狞得像肆无忌惮的怪物席卷一切,吞噬一切。从没见过这样的大雨,我那85岁的老外婆说。每天,我打着伞走到雨里(我特意挑了把最坚固的伞,伞面是那种星夜的蓝,上面布满梦幻的碎花图案),不堪一击如同被打蔫的衰草。

这天傍晚,我拿了伞出门,我知道此行路途艰难。我必须转乘3辆车,花上将近2个小时,纵越整个城市,到达一个青少年心理咨询门诊。我是那里的“青春热线”主持人,今天是星期五,我当班。我特意挑了一条紧身的藏青色裤子,免得累赘。可当我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的时候,那条裤子还是被雨浸得变了颜色,湿漉漉地沾在身上。

门诊设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这是一幢新盖的大厦,半年前才竣工。心理门诊因为不是什么盈利机构,便被安排在底楼紧贴中央空调管道的屋子里,“嗡嗡”的噪声像一群看不见的苍蝇盘旋在四周,弄得你心烦意乱。隔壁的音像书店里顾客寥寥,楼上保龄球馆的生意今天也似乎特别萧条。大厅里只有一个保安在走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照出他寂寞的人影。

今天可能碰不上一个求询者,我想。

然而热线依然忙碌,这样的雨天是人的心事泛滥的季节。我一连接了3个电话,都是中学女生打来的,其中有两个只是为了聊天,我们早已成了未谋面的朋友,每逢我值班,她们都会来电倾诉。她们说她们缺少可以说话的对象,觉得自己像空气中自由的分子,却很少有激烈的碰撞。我和她们对话时,常有如鱼得水的松弛感。这与我平时的工作大不相同,尽管在这里我完全是义务的,但是我很乐意。

接第四个电话的时候,我遇上了一点麻烦。“喂”了好几声,对方才像刚从坟墓里苏醒过来一样发了声。这是一个让我辨不清性别的声音,低沉、粗哑得像个中年男人,可她自我介绍说是一个高中女生。她说的是青春期的生理困惑,用词暴露,甚至有些不堪入耳,直觉提醒我这或许是一个拙劣的恶作剧,因为偶尔会有一些压抑和失常的人借热线电话发泄郁闷。我正琢磨着如何婉转地打发她,身后的玻璃门响了。

P2-3

序言

在我的印象中,近几年的儿童文学界,女性作家的创作是很有几分风采的。她们的加盟,使当下的儿童文学有了许多好看的文字。

我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不一定确切,但我在心中坚信无疑:女性是天生的作家,尤其是天生的儿童文学作家。这个道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文学需要一颗极为细腻的心,而女性的心灵恰恰要比男性的心灵天生来得细腻。

我曾在比较中国古代小说与日本古代小说的时候发表过一个颇有点荒唐的观点:中国的小说传统不太好,那是因为中国的小说是男人们写的,而日本的小说传统好,则是因为日本的小说是女人们写的。日本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就是女人写的。《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在那样早的时候,小说就已经写到了这样的情景:源氏公子在晚间去与一个女人幽会,早晨离开时,望着眼前的情景,不禁感叹道:“夜里看时,已经觉得寒酸,然而隐蔽之处尚多;今天早晨阳光之下一看,更觉得荒凉寂寞,教人好不伤心!”那时的小说就已经能区别出早晨与夜晚之风物在人感觉上的细微差异,这在同时代的小说中是极为罕见的,而这一日后小说经过若干年才达到的细微,完全是因为它出之于女性作家之手。日本小说在整整一个20世纪里那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小说,也就是因为日本小说有一个好的小说传统,而这个小说传统竟然是女性创造的。

儿童文学又因它是为孩子所写的文学,因此我觉得它一开始就有一种母性的色彩。而母性是女性的天然特性——这一特性早在一个女性成为母亲时就已经蕴藏在肌体与血液中了。女性更擅长于关爱孩子,也更擅长于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一个女性成为一个作家、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似乎要比一个男性成为一个作家、一个儿童文学作家自然得多,也容易得多。

而殷健灵又显得格外的自然,也显得格外的轻松。

她在她的文字里,很本真地显示着一个女性所特有的心理、情感、气质以及言说这个世界的方式。她要算是女性作家中一个最见心性的作家了。她的世界很好地保持了一个女性世界的全部美妙的境界。她在一个四下里散发着男性气息的世界中,独自将自己拘囿在造物主所赐予的一方天地中。她不嫌弃这个天地,而是沉浸于其中,感到了一番温馨,一番柔和,一番悲情,一番甜蜜而苦涩的忧伤。

这个世界更是一个少女的世界。在她看来,这个世界是女性世界中一个最值得让人留恋的世界。她愿意一辈子活在这个世界中再也不肯长大。她人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她的心可以自由地返回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种种迷人之处,是那样不可拒绝地吸引着她,使她难以忘怀与脱离。在这个世界中所存有的许多美好的东西,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已不再有了。这个世界是干净的,是女孩子式的干净。这里有许多天真的梦想,这些梦想具有童话色彩和诗的意境。也有烦恼,也有悲伤,但即使悲伤也笼罩在一种美感之中。她喜欢待在其中,在那里像一个逃学的孩子于大街上溜达一样,心中既有一种慌张,又有一种从心底深处涌出的快意——这个孩子看着街上的风景,忘记了一切,又会忽然地紧张起来,目光向四处眺望,并在天色渐晚时,在心中起来一种惶惑与忧伤。

这样的人,写起儿童文学作品来,基本上是一种顺流而下、天衣无缝的样子。

在她的小说中,我们觉察到了一种叫灵性的东西。  灵性就是一颗心能对事物有很敏捷的感应。这个世界一有风吹草动,那颗心就能马上有所觉察。在那些没有灵性的人眼里,这个世界是一个看似只有大波大澜、大红大绿的世界。这个世界很庞大,很粗糙,也很简单。这些人对这个世界的享受是微不足道的,对这个世界的解释就那几点干巴的教条。而在那些具有灵性的人眼中,这个世界却博大无穷、奇妙无比,对它的解释是永远无法穷尽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或心惊肉跳或心波荡漾或神情迷醉地感应着这个世界的永不重复的变化和那些难以言说的奥妙。世界是一本神秘的大书,这本书没有第一页也没有最后一页——页数如沙——沙之书。这本书躺在一派苍茫之中,似乎永远也不能翻开。具有灵性的心灵却能如柔和的春风将它哗啦哗啦地翻动,或一口气翻过去数张,或停留在其中一页上流连忘返。此刻,这颗心灵是恬静的。它可以在澄净的天色中,细细领会那书中的文字所蕴藏的精神。比起那些喜欢大弧度的动作的一般心灵来,这颗心灵可能更喜欢那些细微的——细微到几乎看不出的动作。它觉得这些动作反而有着更多的意味。它甚至会因为这些细微的动作而忧伤而激动而生出许多情趣。这颗心灵在面对这个世界时,没有笨拙,而只有轻盈与飘逸。

灵性还表现在对语言的心领神会与驾轻就熟的把握上。感应世界是一回事,表述世界又是一回事。语言是一匹无缰之马,是远离我们而在的。我们无从把握,即使摔得鼻青脸肿最终勉强爬到了它的背上,我们也未必就能让它顺着我们的思路去驰骋,去溜达。因为这匹马必须等到一个具有灵性的人来驾驭。马与人有一种感应,它知道自己的主人是谁。到了高的境界,语言就变成了一条河。这条河没有障碍,一河清亮的河水,终日流淌。这条河是没有尽头的,有宽有窄,还有优美的河湾。而语言之流,汩汩流淌,遇圆则圆,遇方则方,这里只有随意、自然和没有惊乍的一往无前。

灵性肯定会使人感到可亲,这犹如生活中的人喜欢与那些动作灵活、善解人意的人相处一样。我想,殷健灵的小说是不拒绝读者的——它对读者具有一种亲和力。读者愿意在这样灵动的文字中非常安心地与作者一起游历世界,游历人生。

殷健灵的作品几乎全部是写少年的心理世界的,而其中少女的心理世界又几乎占去了全部。

十多年前的中国少年小说,因主要出自男性作家之手,因此这些小说大多不具有心理色彩。而当下,由于一群女作家开始显出她们的才华、旺盛的创作能力与特有的写作耐心,从而使中国的少年小说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如此浓重的心理色彩。中国儿童文学因有她们而在整体上改变了面貌。这其中,殷健灵又似乎格外迷恋于将文字交给心理世界。

她从不去关心与心灵无关的东西,目光总是收回来,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她的作品给了我们一个感觉,那里头的女孩,喜欢安静,喜欢月光,喜欢精灵,喜欢远处的白云,喜欢一间小小的屋子。女孩在人群中行走着,但不肯化在人群里,她可以与男孩也可以与女孩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但她的心始终惦记着一个连她自己也无法说得清的远方。许多时候,这个女孩都在独自做着一件事情。这种时候,她更清晰地听到了自己的心声——纯净的心声。其问,会有一丝不知来自何方的惆帐与忧伤。她敏感得像一头还未长大的黄麂,很容易不安,很容易受到惊吓,很容易以为自己受到了伤害——其实未必就真的受到了伤害。她有时会稍稍在心中夸大自己的悲伤,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不幸的小姑娘。小姑娘在长大,身体与心理都在发生着让她又惊又喜的变化。她的心灵开始变得细腻,变得脆弱。她知道了许多人间的秘密,也有了自己必须要以生命加以保卫的只属于自己的秘密。

少女的心灵世界是诗化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人去呵护的世界。

殷健灵写小说,其长处显然不在情节的设计方面,而在情调的酿造方面。

总说小说抓人是因为情节的作用,其实情调比情节更能抓人。并且,我认为,情调是一种比情节更高级的东西。情调需有文化的积淀,是人有了一定的生活境界与人生境界之后才会有的一种东西。它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是有意为之的产物。

情调到底是什么?

情调是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它存在于作品之中,分明飘散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却又是无形的。若与主题联系起来看,它是那样一种主题:非功利性的,非实在性的,而是精神性的,恒常性的,有点浪漫主义的味道。若与语言联系起来看,它是那样一种语言:脱尽了世俗的色彩,与口语分离而成为一种纯粹的书面语,具有散文与诗的特色。若与情感联系起来看,它是那样一种情感:柔和的,忧伤的,纯洁的。

情调具有审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不仅仅具有审美价值,这种小说对高雅的生活趣味的培养,也会悄悄发生作用。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谈论成长文学,我以为,在当下的作品中,殷健灵的作品是最应该得到关注的。她一直在苦苦地寻找成长的奥义。在各式人等中,她的少女形象,是我们不可忽略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

健灵很像一只鸟,她在文学的林子里飞得很灵巧、有力,她的文学是真实、诚恳、干净的。她不是一个喜欢立在枝头叽叽喳喳庆功的乌,她喜欢飞翔,喜欢衔来一只又一只新果子。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纸人/殷健灵儿童文学获奖作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殷健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881632
开本 32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