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笑里藏道--吴玲瑶幽默自选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吴玲瑶,海外最受欢迎及钟爱的畅销女作家;美国中文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名作家;《世界日报》副刊《生活麻辣烫》专栏作家;《星岛日报·幽默人生》专栏作家;海外杰出青年楷模;第一届美洲拿破仑杰出成就奖;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

《笑里藏道--吴玲瑶幽默自选集》收录了由其创作的作品。

内容推荐

《笑里藏道--吴玲瑶幽默自选集》收录了由海外最受欢迎及钟爱的畅销女作家、美国中文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名作家——吴玲瑶创作的作品。、 

《笑里藏道--吴玲瑶幽默自选集》分为幽默处处有;明天会更老;女人我最大;幽爱情婚姻一默;美国孩子中国娘五部分内容。

目录

序:把快乐带给所有的人

辑一 幽默处处有

辑二 明天会更老

辑三 女人我最大

辑四 幽爱情婚姻一默

辑五 美国孩子中国娘

试读章节

美国人爱发表意见,而且随时随地都有意见。即使开车时也不甘寂寞,在无法和前后驾驶人沟通的情况下。只好用汽车贴纸来表达意思,构成另一道有趣的街景,也让驾驶人开车无聊时,多一个可以着眼的地方。

汽车贴纸文化表现了美国人天真幽默的一面,怎样的人贴怎样的纸,更是一个人个性的最佳写照。一个固执的人会在车后贴着:“别想打主意超我的车。”得意的说:“哈哈,你再怎么快,还是在我后面。”无奈的说:“别老跟着我,我也迷路了。”或者一种委婉的劝说:“别让我们因为相撞而相识。”“如果你再开近一点,就得来个自我介绍。”不然就干脆说:“我需要钱,请撞上来吧!”

有的人急于把自己的信念与人分享,“两颗心最短的距离是爱”,“每一件貂皮。就是一个谋杀案”,“减碳”。“我找到了”,找到了基督耶稣为救主,“我爱纽约”,表示对某个地方的认同。“如果你能读出这几行字,就该感谢一个老师”,是教师团体给的标语。各种行业有自己的贴纸:“农夫是土地上出人头地的人”,“护士是有耐心的人”,“自从诺亚方舟以来,电焊工一直受到上帝祝福”。有人想出的贴纸词句纯粹是想博君一笑,明明开着一部小车却说:“长大后,我要变成凯迪拉克。”开破车的人说:“我的另一辆车子是奔驰。”开老爷车的人说:“虽然我有些老’但我已付清贷款。”

汽车贴纸的花样百出,无论是恐惧、欢笑、兴趣、期望、性取向、人生哲学都出笼:“我是单身女郎”,“我喜欢胖女孩”,“男人和狗,我选择狗”。穷极无聊的人也是有:“我专偷看禁书”,“我总是忘了付赡养费”,“神经病是遗传的,从你孩子那儿遗传来的”,“救命啊!谁能把我这张贴纸拿掉”。

美国人贴贴纸的心理就像穿特别的T恤一样,要以创意出奇制胜,引人注目,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表达意见时,开车又比穿在身上安全多了,至少人家不同意时无法当面理论’一溜烟车子就跑掉了。而把一个意见摆在车后,自己觉得酷,又觉得和这世界有参与感,也算是另类接触。

许多留学生父母都是五六十岁才移民来美国,很晚才开始学英文’磕磕碰碰用的是自己的一套方式,用注音辅助,用台语标示,中学西用,西学中用。学了放弃,放弃再学,再学再放弃。错中学,玩中学,学到最后还真的能通,很有感悟地说:“其实中文英文差不多。”

老太太自创英语学法说的是:“美国人也说七十、八十、九十,但他们的七十是放在汉堡上软软臭臭的东西,八十是公共汽车,九十是果汁,阿婆九十是苹果汁,三块肉喂你马吃是非常谢谢(Thank you very much)的意思。”她的批注里写着:yes是爷死,nice是奶死,mouth是妈死,was是我死。

一位姓蔡的老人家记不住儿子、媳妇、孙子的英文名字,聪明的她说用中文就可以了。媳妇Sue Tsai是蔬菜,儿子Paul Tsai是菠菜,孙子Jay Tsai是芥菜,Joe Tsai是韭菜,孙女Megan Tsai是梅干菜,就此搞定。况且现在中文外来语不少,咖啡就是coffee,巧克力是chocolate,柠檬是lemon,台风是typhoon,吉他是guitar模特是model。

孙子说话听不太懂时,只要点头称酷(c001)就好。到麦当劳叫薯条’说成番薯块,侍者也听得懂是french fries(炸土豆条)。

但老太太也有困惑的时候,牛肉为什么说成壁虎(beef),梨子说成配偶(pear),高速公路何以是妇女会(freeway)?不谢的英文为什么不能说成No Q?

到超级市场问豆腐在哪儿?为什么会被带到放dog food(狗粮)的架子旁。她也不了解为什么儿子教她说在人多的地方,要借过时得礼貌地说:Excuse me(打扰了),她照说了,为什么大家哈哈大笑,硬说她说的是“Kiss me”(吻我),一路求吻。她替孙子绑鞋带时,对孙子说:“你真好命,还有阿嬷替你系鞋带。”孙子竟然哭起来说阿嬷说他好mean,有不好的意思。她也曾经不明白,洛杉矶高速公路旁墨西哥人摆摊卖花生橘子,一包包装好,天天喊着“完蛋了”。今天完蛋,明天还完蛋,是什么意思?原来一块钱“one dollar”和“完蛋了”音这么像。

王尔德有一次出国访问的时候经过海关,问他有没有带什么东西要打税的?他回答说:“如果有要上税的,只有我这天才的脑袋吧!’,他也曾经在填人口普查表的时候,专业填的是天才,缺点填的是太有才华。

像他这样的口气是何等自信的天才,有人则相反,把自己的成功归之于努力,像爱迪生说他是一分天才九十九分努力。也有人对自己是不是天才一无所知。不过天才给人的一般印象是很聪明,但行为有点怪,情绪不稳定,因此,有一种说法是:“这世界需要天才,但也希望他们的行为和正常人一模一样。”

有人想当天才,有人不想,不想的理由是:“当普通人就已经够麻烦了,还当天才?”知道太多也是一种痛苦,尤其当其他人都不知道,只有天才知道,但别人不听他的或听不懂他说的时候,那种痛苦更深。天才好像是未来的人活在今天,也许人类伟大文明的延续靠的是这种“代有才人出”的天才先知来衔接。一棒接一棒填写历史,一般人只是在其中跑龙套,瞎忙一场。

但天才也有可悲的一面,中国人有一句成语:“天妒英才”,常常被用在挽联上。也许太聪明的人常常是不假天年,所谓“伟大的天才,短短的自传”,形容了英年早逝的遗感,也许天才本来就不适合留在庸俗人太多的世界。

天才给人的印象有正面有负面。曾经听过一位先生把天才解释成“天才是有高的能力,高能力来制造常人无法解决的麻烦”,或“天才是一种忍受痛苦的能力,但也能制造更多痛苦”。也有人觉得天才赚不到钱,说每个家庭都应该多生几个孩子,如此一来,万一出现一个天才的时候,其他的可以供养他。有的天才能解决人类大问题,但无法面对自己身边的小问题,有道是如何生、如何死、如何面对婚姻等都不是所谓的天才就能做得好的。

以前中国移民不是那么多的时候,用功的华裔常常被误认为是天才。以大陆的标准看他们仅仅是好学生而已。在美国就夸张地被说成是天才班,人人争着要自己的孩子进入天才班。父母对儿女是不是天才常常误判,不是太乐观就是太悲观,总是太主观很难客观。P3-5

序言

春天在天津见到吴玲瑶女士,在欢迎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代表团的座谈会上。玲瑶一开口便侃侃而谈,那种爽快的性格让人一见如故。她讲,在美国女人为什么要当作家,当作家与全职太太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她说她这些年来怎样写呀写呀,就不经意间成了报刊专栏的主笔’也就玉成了她那泼泼辣辣的四十八本书。于是玲瑶天性中的幽默便伴随着她的文字被弘扬了开去,让她一发而不可收地成为了海外最受欢迎的畅销女作家之一。

知道吴玲瑶女士是几年前。在报纸上读到了一篇评介她的文章。大概是因了她的那本《美国孩子中国娘》。文章的内容慢慢淡薄,却记住了吴玲瑶这个好听的名字。于是当写有吴玲瑶名字的代表团名单摆在眼前’几乎没有怎么辨认就认出了坐在对面的吴玲瑶。举手投足间的清亮与明朗,就如同她的作品的一张名片,后来被证实果然文如其人。不久后获赠玲瑶女士寄来的两本书,《幽默女人麻辣烫》和《用幽默来拉皮》。同样的火辣辣的书名,让你无法预知玲瑶在书中所扮演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于是读那些来自北美的文字。对玲瑶的文章得出的第一印象,当然就是无时不在的那一份让人忍俊不住的幽默。阅读时,你会不停地发出笑声。即或当你回过头再读,你依然会一个劲地笑个不停。是那种必得要发出声音的大笑,哪怕你只是独自一人在读书。譬如,一个警察给一个开车违规的女人开出昂贵的罚单,女人的响应是首先拿出镜子猛照自己,然后问警察,我今天看起来真的很丑吗?再譬如,一个女人发现丈夫有外遇,于是找来私家侦探,你们要日夜跟着我先生和那个女的,而最重要的是找出那女人看上我先生哪一点,因为我怎么什么都看不出来?又譬如,一位三十五岁依然还在尿床的先生很苦恼,于是在朋友的建议下去看心理医生。经过六个月的治疗后,朋友问他结果如何,他说太棒了。于是朋友欣喜’那么你不再尿床了?而尿床者却大言不惭地说,我还尿床,但我却能以此为荣了!诸如此类,这样的幽默在玲瑶的书中可谓俯拾皆是。于是你在读着玲瑶的幽默时,怎么能不快慰。那种快慰得淋漓尽致的感觉’简直不亚于听一位大师在表演相声。而玲瑶却是通过她的文字,将这无限的欢愉不动声色地流淌了出来。

后来在玲瑶的文字中,果然找到了一些她关于幽默写作的心得。应当说她的幽默是性格使然,但或许更是在美国生活的三十年里,那每时每刻耳濡目染的熏陶。她说在中西文化的冲击中,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西方人对幽默感的应用,已经到了无情趣就无以为欢的地步。人人都相信幽默的独特魅力。幽默不仅能帮助人们应付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甚至还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而对于那些远离故土的中国人来说,幽默就更成为了一种排解异乡寂寞日子与生活压力的手段。于是玲瑶接受了这种西方的影响’决意用文字把幽默带给读者。

三十年前玲瑶留学赴美,在洛杉矶的加州大学读取了语言学硕士。而此前她先后在台湾获得了英语学士和西洋文学史硕士的学位,所读专业竞都是关于西方的。想来在这漫长的深造过程中,玲瑶关于西方文化的素养自是日久而弥深,但是在稔读了玲瑶幽默系列的丛书后,却发现其字里行间浸润的,竟然更多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那些书中一看便知的中国人,他们是怎样在传统思维的定势中,竭力去适应美国的生活。所以觉得玲瑶是在用一种中国人的视角,讲述着中国人在美国的心路历程。同时这个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又已经不再是原先意义上的中I~IAT。在她的生命中有着中国文化的积淀,但也有着西方文化的影响和认同。便是这两种文化的对峙与融合,给了作者如此得心应手的表达方式。于是目光所及之处才会每每看到,玲瑶在用美国方式表达幽默的同时,却仍始终坚守着一种中国式的操守。譬如她誓言自己无限推崇的那种苏东坡式的豁达与雍容,譬如她固守的那种中国式的语言体系,譬如她所看重的那种文字背后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技巧,包括行文中所谓的欲言又止,以及尽在不言中的那种中国式的高级幽默。

因着吴玲瑶女士的这种多元的文化背景,便使她的文章中处处闪烁着文化比较的火花。这或者也不是玲瑶有意为之,但却一定是她生活的境遇所使然。便是因了这种东西文化的背景,我们才会在玲瑶的书中,意外地获得了许多关于西方生活的知识。有的过去只是道听途说,玲瑶的讲述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她所生活的那个真真切切的世界。《女人开车》、《婚外情》、《上馆子》、《要求加薪》、《万万税》、《看心理医生》等篇什,都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生活的真实状态,以及美国人与我们迥然不同的生活理念。譬如,在我们的传统中,工资大多以月薪为单位(如今年薪才开始流行),而薪金的多少也大多只看数量,很少与每天的生活具体地联系起来。而玲瑶书中的那些要求加薪的美国人,却是以周来计算他们的收入。他们认为一周的收入够一周用就心满意足了,倘若一周的薪水不能满足一周的生活,他们自然就会朝朝暮暮地渴望加薪。以致不惜以罢工来实现加薪的愿望。所以玲瑶这样的身处其境的文章,是放洋数日写就的那类游记所不能比的。那些文章所描述的,大多是异域的浮光掠影的表面文章。当然也不失新鲜的感受,锐敏的发现,超脱的视角,感人的经历之类,但说到底终究不如玲瑶来得真切与深邃。那种切肤的欢乐与悲伤,外人是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的。

玲瑶的文章大多短小。大概因为要拿到报纸的专栏发表的缘故。于是这便也成了玲瑶“短平快”的风格。而形成的这种风格,应该与玲瑶几十年来写作的方式与姿态相关。文章短,便读起来轻松,很合了这个快速运转的社会。不过要写好这样的短文也绝非易事,就好比绝妙的短篇小说,写起来有时候比中篇甚至长篇还要难。但玲瑶就是握有了这样的本领,在很短的文章中将抒胸臆、表感情、发议论、讲道理这种种文章的要素都兼并了起来。而将这一切串起来的,则是那条自始至终的幽默的线。

为此玲瑶不遗余力地采撷身边的那些人和事。或者她并没有刻意去窥察什么。而是出于作家的一种天然敏锐。然后她将这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就那样信手拈来。这类来自于生活的细节比比皆是’尤其当那细节是幽默的,并且发人深省的。在《上馆子》中,作者上来就说:“经济不景气对餐馆业多少有影响,那天无意间走过某家饭店,门口挂着的广告牌上写道:“请进来吃一顿吧,免得我们双方都饿死。”

同样的,在吴玲瑶的文字中还遍布着一些远远近近的记忆’而这些旧事大多发生在高雄或者台北。其中有作家自己的某种怀旧,也有让作家难忘的台湾市井小民。许多篇章读起来令人愉悦至极,其中《完美的怨偶》尤为淋漓,写的就是小时候邻居中的一对“冤家”夫妻。将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心态、不同感悟的文章组合在一起,便拼接出了玲瑶幽默系列丛书中的多姿多彩。于是玲瑶的文本变得格外地独树一帜,不同文化的错落有致,让读者始终处在了一种阅读的新异感中。

玲瑶的行文亦是朴素而平易的。叙述的基调自然也是轻松而诙谐的。那种不着痕迹的晓畅、风趣,让人拿起她的书,就有一种想要读下去的愿望。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有意思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一段愤愤然的感慨,哪怕一声莫名的叹息,竞都能在玲瑶的笔下摇曳起来,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中有所感悟。

这便是玲瑶,以她的天性做成她的文章。她便也因此而实现了她的诺言:把快乐带给所有的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笑里藏道--吴玲瑶幽默自选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吴玲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479562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78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45
18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