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处于科学的前沿,他们为科学艰苦的跋涉,他们在高山、大海、极地,他们经历了独一无二的探险,他们记录下绚烂多彩的考察片段!
《南海寻找可燃冰》由陈惠玲著,为“科学家大自然探险手记”系列之一,记录了作者南海可燃冰科考片段。
图书 | 南海寻找可燃冰/科学家大自然探险手记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他们处于科学的前沿,他们为科学艰苦的跋涉,他们在高山、大海、极地,他们经历了独一无二的探险,他们记录下绚烂多彩的考察片段! 《南海寻找可燃冰》由陈惠玲著,为“科学家大自然探险手记”系列之一,记录了作者南海可燃冰科考片段。 内容推荐 这本《南海寻找可燃冰》由陈惠玲著,主要内容是: 可燃冰,即是天然气水合物。 它洁白如冰,点火即燃烧。 它藏于深海海底,人类为与它相遇等待了4.67万年。 它遍布全球,但直到20世纪才被科学家们发现踪影。 它是上天赐予人类的巨大财富,是地球上尚未开发的储量最大的潜在能源。 这个充满神秘的矿藏,吸引着全世界的地质学家们,到大陆的冻土带、到深海海底去寻找它的倩影。 《南海寻找可燃冰》适合大众阅读。 目录 前言 输气管道中的“捣蛋鬼” 能源新宠儿 “固态”的“气体” 可燃冰研究在中国升温 能源安全 “奋斗五号”出征西沙 “向阳红十六号”的劫难 真假BSR “探宝号”勇斗来犯者 鸡与蛋的问题 “海洋四号”东沙弄潮 “海洋四号”区 女部长的欧洲可燃冰之旅 有朋自远方来 冷泉——天然气水合物的新证据 “太阳号”的南海之旅 我们晚来了4.67万年 可燃冰取样 抱憾东沙 “流产”的合作计蓝 神狐大捷 千年修得同船渡 粗枝大计的汉斯 首钻见冰 点燃冰火 中国可燃冰发出世界声音 中国可燃冰之梦,起航 试读章节 能源新宠儿 1998年,国际大洋钻探组织在美国东部近海的布莱克海岭发现了具有商业价值、可供开采的可燃冰,震动了全球地质科学界。 科学家们分析认为,可燃冰在海洋中有条件成矿的面积约占全部海洋总面积的10%以上。因此,乐观估算,世界上可燃冰矿藏中所含的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两倍,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需求。 最使科学家动心的是可燃冰的热效率惊人——有人做过实验,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释放出164立方米天然气。真是惊人的神奇! 因此,有人大胆预言:谁掌握了可燃冰,谁就能主导未来全球能源1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印度等国被可燃冰这一新型能源可能带来的巨大的商业利益乃至政治利益所诱,竞相开始了可燃冰的研究和探索—— 美国是全球起步最早、可燃冰调查研究最活跃的国家。在美国,人们认为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的利用将消除对美国国内能源是否充足的忧虑,通过使用甲烷替代碳密集型燃料可以缓和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旦确定从水合物中安全生产甲烷具有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美国的国家经济增长将发生革命,长期能源安全将得到保障,环境质量将获得改善。目前,美国已经将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与开发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年投入2000万美元,并计划到2015年实现商业性开采。 日本由于国内缺乏常规油气资源,因此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寄予厚望。日本投入巨资开展国家计划,组织石油公司、国立研究所、大学的研究与技术人员开展研究、勘探工作,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已经获得了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圈定了12块远景矿区。 至90年代中期,以“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为标志,美、俄、荷、德、加、日等诸多国家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目标和范围,已覆盖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大洋陆缘的重要潜在远景地区,以及高纬度极地永冻土地带和南极大陆及缘区;目前至少有50个国家和地区针对天然气水合物在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发现。2005年10月开始,全球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ODP延续项目“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将天然气水合物作为其重要科学目标之一。 天然气水合物不但具有重大的资源意义,而且其分解作用会导致海底失稳,引起海底滑坡等自然灾害,其分解产生的甲烷对全球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这一领域的调查研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潮,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自2001年以来,国际上对天然气水合物已经进入试验开发研究阶段。有政治家甚至预言,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和开发利用将改变全球的地缘政治,将改变世界的能源格局。 一言以蔽之:竞争日趋激烈,形势咄咄逼人。P10-13 序言 一个多世纪前,姜国著名学者马汉在《海权论》中曾预言:谁拥有海详,谁就拥有了未来世界。这是因为,当时的一些工业国家大量消耗雏褥和矿产资源,寻致陆地能源、矿产资源目益减少,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造成威胁。为此,《海权论》作者断言能源和资源开发必须从陆地走向海详,因为海底蕴藏着储量超过陆地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的第二大宝库。 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充分证明马汉预言之不谬。以能源为例,据权威部门截至2004年的资料预测,全球石油开采年限只剩下41年左右,天然气开采年限只剩下67年左右,能源的有限性和短缺寻致全球能源价格飞涨,甚至引发局部能源战争。再以矿产资源而论。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很多国家的矿产资源消耗激增,储量锐减,某些矿种甚至已接近枯竭。 为了应对和破解这一难题,世界冬因科学家的目光先后转向海详。果然,科学家们在大详海底发现了储量可观的矿产资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陆地矿产资源的不足。也是在这一个多世纪里,人类社会又在海详中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甚至发现了可以取代石油、天然气的新能源——可燃冰。 可燃冰,即是天然乞水合物。 它洁白如冰,点火即燃烧。 它藏于深海海底,人类为与它相遇等待了467万年。 它遍布全球,但直到∞世纪才被科学家们发现踪影。 它是上天赐予人类的巨大财富,是地球上尚未开发的储量最大的潜在能源。 这个充满神秘的矿藏,吸引着全世界的地质学家们,刭大陆的冻土带、到深海海底去寻找它的倩影。 2007年5月1日凌晨,中国在南海北部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这是中国地质史上的重要发现。 它证实了:我国南海北部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它标志着: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在能源紧缺的今天,可燃冰在南海的突破,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能源思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南海寻找可燃冰/科学家大自然探险手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惠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明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26881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7 |
出版时间 | 2012-05-01 |
首版时间 | 2012-05-01 |
印刷时间 | 201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P722.7-49 |
丛书名 | |
印张 | 5.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09 |
宽 | 156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