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极100天/科学家大自然探险手记
内容
编辑推荐

他们处于科学的前沿,他们为科学艰苦的跋涉,他们在高山、大海、极地,他们经历了独一无二的探险,他们记录下绚烂多彩的考察片段!

《南极100天》由孙立广著,为“科学家大自然探险手记”系列之一,记录了作者为期100天的南极科考片段。

内容推荐

这本《南极100天》由孙立广著,主要内容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似乎领略了生命的真谛:那是超越,是攀登……而在南极的这100天中,我看到了生命之河在冰山雪海中静静地流淌,看到了极地的太阳以无与伦比的卓越在海面上安详地升起,看到了人与企鹅、与海燕、与海豹、与海狼、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和谐与宽容,看到了个人的微不足道,看到了宇宙中那不可抗拒的规则。

《南极100天》适合大众阅读。

目录

引言

南极第一天

阿德雷岛遇暴风雪

初探企鹅家族

爬雪山苦中得乐

反复无常的极地气团

捷克站与安娜

珍惜南极的和谐

跨海考察纳尔逊冰盖

再访企鹅家族

南极观大潮

南极钓鱼

西海岸的邻居们

人穷志不短的俄罗斯人

乔治王岛的国际马拉松

南极观日出

惊险海上漂

意外的磨难

海鸟之趣

大鸟一家

南极,更需要呵护

生命始于顽强

告别长城站

后记!回到人间

试读章节

南极第一天

早晨6时50分(智利时间),我们在蓬塔机场登上了在美国电影《第一滴血》中见过的大力神运输机。这只黑色的“大鸟”真是个庞大的金属怪物,据说它有四个发动机,安全性能极好。这架C-150大力神从美国进口,属于智利空军马尔什基地,是往来于蓬塔与南极马尔什基地的唯一机型。它对机场的跑道要求比民航班机要低得多,甚至可以用滑雪板在冰雪上起降。虽说是运输机,但机上的乘客多达50多人。机舱中沿纵向四排长条座位,两排之间彼此相对。舱内有两人高,靠两边的顶上是货架,机舱的前后堆满了行李和货物。机舱不是全封闭的压力舱,内外的温度差别不大。我们随便找了个座位,扣上粗帆布的安全带,座位也是帆布的,一切都给人一种粗笨结实的感觉。我们似乎亲身体验到二战电影中那空降兵的场面。机组人员都是军人,高大魁梧。两名军人守住舱门,只有他们能通过舱门的窗口看到机翼下的景色。

飞机在轰鸣中升天了,透过舱门高高的窗户只能看到天空,天气挺好。经过两个半小时的飞行,大力神平稳地降落在南极乔治王岛——南极设得兰群岛中最大和北边的岛屿,它的坐标是南纬62°12'59'',西经58°57'52''。这时机舱的后门打开了,就像是轮渡船靠岸一样,货物开始被拖出去。从滑落的过程直到我们踏上地面,天气都是很好的,只是在舱门打开时,一股袭人的凉气灌了进来,让我们感受到身处南极了。一踏上冰封的大地,周围冰雪厚度超过了身高,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取出摄像机、照相机。但还没等打开镜头,突然寒风大作,接着竟漫天飞舞起鹅毛大雪来。大雪洒在脸上、飘在身上,我们都被这天气的突变惊呆了。在片刻的惊叹之后,我们又都处于高度的兴奋中了,这南极“乔治王”给了我们一次真正的下马威。幸而我们早已在飞机上全副武装过了,为南极科考特制的羽绒服完全可以抵御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这点下马威也都不在乎了。

我们继续忙着摄像、拍照,而迎接我们的14次科考队的同志们已经欢呼起来了。我们连忙走向欢迎的人群,虽然彼此多半不认识,但亲人相聚的场面真是非常感人,不知不觉地就相互拥抱起来。装上行李,登上德国造的雪地车便开始回“家”了。这雪地车可以坐10个人,它在几米厚的雪地上行驶,轻快得很,另外一些同志登上了俄罗斯站的水陆两栖坦克,浩浩荡荡地在雪原上行动了。所谓路就是那插在雪地上的竹竿所标记的路线。雪地车的车箱宽而矮,车轮是履带,宽1米多,那履带是塑料的,轮子是钢制的。这庞然大物能在雪地上轻飘飘地行走,只留下不到10厘米深的印痕,真是不能不佩服德国的高技术。驾驶员说:“这车子真灵,跑了八个冬天硬是不用修理,什么都不坏。”  不过这个时候我们最感兴趣的已不是这车子,而是窗外那冰雪世界、那海洋。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海豹!”果然,在路边的雪地上,躺着几只海豹,它们仰起头看了我们一眼又躺下了。

不到20分钟,我们就到了长城站。那鲜红的建筑使它在雪原上显得特别光彩照人,远远地就听到那熟悉的锣鼓声,看到了那摆动着的彩旗。P5-9

序言

从1998年12月13目到达南极长城站,至1999年3月24目告别了还要继续越冬的战友,我在南极整整生话、工作了100天。这是不同寻节的100天,这是充满激情与神奇的100天。在那些难忘的日予里,我们在雪山和迷雾中探索着极地的奥秘,饱览了仅属于南极的绝妙自然景观,享受着特殊琢境下的人间真情。那里有震撼灵魂的感悟,有毒极而泣的欢乐,有悲伤,也有平平淡淡的生话。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似乎领略了生命的真谛:那是超越,是攀登,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其乐无穷。在南极的这I∞天中,我着刭了生命之河在冰山雪海中静静地流淌,看刭了极地的太阳以无与伦比的卓越在海面上安详地升起,看到了人与企鹅、与海燕、与海豹、与海狼、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和谐与宽客,看到了十人的微不足道,看到了宇宙中那不可扰拒的规则。

每当战友们茶余饭后聊天说地的时候,我便临窗望海,执笔沉思。我要把这些写出来,让那些生话在喧嚣中的人们和我一起亭受片刻的属于南极的冷静,一起进入这入神入化的境界,一起去体验逮万象更新的世界;去抓住这瞬息即逝的美景,去感受人生的壮美,去追求、去珍惜、去享受天赋予人的权利与价值。

也许,我的文字不能实现我的全部希望,但是至少你会从这100天中看到你不曾看到过的趣闻,至少你会分享一十科学工作者的苦与乐,至少你会了解一些有关南极环境的基本知识。如果你能与我燃起*鸣的篝火,与我一起思考,我感到实在是太奢侈了。

在把《南极100天》奉献给读者之前,我将初到乔治王岛的一段发匀心灵深处的呼喊记录下来,将它作为这100天的导言:

呵!150亿年前的那声巨响啊,你剑造了这至真的世界。至美的匀然,让我们享用。她是这样圣洁,这祥纯真,我的心在这洁白的宇宙中净化、升华,接受这伟岸的赐予。那一切虚伪的、污秽的、丑陋的都已经剥离了。这赤裸的匀然,摒弃了花束、彩带和礼服呈现在我的面前,那是怎样的坦荡,怎样的无瑕。这是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体验,我是这母亲的儿子。我们的祖先,那些远古的小虫、小鱼,那些登陆的鳞甲动物,那些古猿、猿人就在这洪荒的宇宙中如同一颗生命之村上的果实。匀煞在拣选着我们,我全身的热血啊,在这风雪客中奔腾。我提高噪门大声呼喊着:那造物的,那神圣的,如果你不是用这带血的情感维系着我与那片热土的亲情,我实在愿意与这银色的世界结成一体,来自这洪荒,走向这洪荒!

这十多天来,我的五脏六腑似乎重新用南极的空乞请沈了一遍,白内至外,心旷神怡。可那心灵深处的灰尘,什么时候才会被彻底清净呢?一颗灵魂的净化是宇宙运作中最艰难的流程。一颗净化的灵魂就是一枚舍利,一粒钻石,一颗闪烁的星球。

我要感谢国家海详局极地办公室和中国科技大学的领导给了我赴南极考察的机会,否则,是不会有这本书的。

我衷心地感谢孙云龙站长、朱耀忠管理员等16位长城站的老少弟兄们,特别是我的战友赵俊琳教授,他们是夺书故事的主角,也是这本书的见证人。

我还要深深地感谢我的夫人龙苏娅女士,是她帮助我整理、打印了这部没有标点符号、字迹潦草得如同符丈的日记,使我在过去的四十月中能专心地进行科学研究,又能这么快地使本书与读者见面。因此,这本书是我们合作的结晶。

这本《南极100天》不是成果的总结,甚至不是一本科普著作,它仅仅是一本散文体的南极故事拿。对我个人而言,在精神领域所得刭的体验和在科学研究中所得到的收获同样重要。当我把自己的南极体验奉献给从儿童刭老人、从小学生到博士生的各类读者的时候,我希望得列的回报是你们能和我一起呼唤:美呀,南极!

后记

回到人间

3月24日下午5时,大力神飞机径过三十小时的跨海飞行,平稳地降落在莲塔机场。沿着机场通往城区的公跆,左边是阳光普熙下的湛蓝的大海,右边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下午6时,正是下班和放学的时间,穿着请一色蓝色西装的男女中学生们跳着蹦着。我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我们回到了人间!”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讲得棒极了。

我实在无法将南极与“人间”的利弊、优劣进行全面的对比。城市的文明与进步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双重享受,这在极地是无论如何无法得到的。但是,当从电视上看到当天弱约的飞机,尤其是美国的飞机从本土出发,跨越大西洋去轰炸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时,那血腥的场面令人震惊。我不禁想起了乔怡王岛上的和谐,想起被撕碎了的企鹅残骸。刚“回到人间”就给了我灵魂第一次冲击。人间是一十有杀戳、有凶险的世界,在“正义与人权”的大旗下,却暗循“弱内强食”这种动物界的自然选择规律,促成了种族之间的屠杀,这屠杀是海豹与海狼这类食内动物也望尘莫及的。

尚在极地的科考人肯定还不知道这十爆炸性的消息,如果他们知道了,会怎么想呢?他们在最后的一块净土上善待着不同肤色的朋友,善待凶猛的鲸鱼和海豹,善待企鹅和海鸟,善待每一丛苔藓、每一根发革,善待一切幸存的生命。可是在人间,无辜者的鲜血流淌在同类们“文明与进步”的炮火下,一个个温暖的家庭顷刻之间变成了一片废墟。我不禁想起了阿德雷岛上那些企鹅们安乐的小巢,那些在小巢上俯冲的赋鸥们。幸运的是,赋鸥们没有巡航导弹。

漫步在明净的街市上,仰望着从南极飞来的海鸟正在成群结队地向北方飞去。它们是躲开南极的冬天,去追随愠暖的季节。我为它们的命运担心,它们在人间仍能得到在南极所拥有的宽容与善意吗?在南极海鸟们的记忆中,人是那样的宽厚与仁慈,这种印象也许就像是一个诱饵,将让海鸟们坠落在狞猎者的枪口下,或误入捕鸟者的牢笼中。

我坦率地承认,在未来的人生岁月中,如果让我在南极与“人间”选择永久居留权,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人间”;但是,我同样会毫不犹豫地承认:南极将是我终生怀念、向往与追求的灵魂与精神的住所。也许,我无法逃避“人间”的喧嚣,我无法不食人间烟火,但是,我会在喧嚣中体验南极的冷静,会在人间的烟火中听到冰雪世界传来的和谐的、爱的回声。它应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与这十世界相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极100天/科学家大自然探险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立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268541
开本 32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2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816.61-49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10
15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