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禾编著的《<黄帝内经>脉学释义与临床应用》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26种常见脉象予以整理;本着探源精神独擅己见,对《内经》脉学的精髓部分分十个要点予以阐述,其中多能联系自己的临床体会,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书末还记载了31个临床经验方,颇为实用,也是作者数十年来的临床经验心得。
图书 | 黄帝内经脉学释义与临床应用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雨禾编著的《<黄帝内经>脉学释义与临床应用》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26种常见脉象予以整理;本着探源精神独擅己见,对《内经》脉学的精髓部分分十个要点予以阐述,其中多能联系自己的临床体会,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书末还记载了31个临床经验方,颇为实用,也是作者数十年来的临床经验心得。 目录 第一章 浅谈一点对《内经》脉学的认识 一、《内经》脉学的主要内容 二、浅说《内经》脉学的有关内容 第二章 《内经》脉学实践资料选录 一、脉诊的意义 二、诊脉法 三、脉诊与四时节气 四、不整脉 五、胃气脉 六、真脏脉(附“阴阳交”) 七、肺朝百脉 第三章 《内经》二十六脉研究 一、浮脉 二、沉脉 三、迟脉 四、数脉 五、疾脉 六、滑脉 七、涩脉 八、虚脉 九、实脉 十、大脉 十一、小脉 十二、长脉 十三、短脉 十四、洪脉 十五、微脉 十六、紧脉 十七、缓脉 十八、弦脉 十九、软(濡、冥)脉 二十、弱脉 二十一、散脉 二十二、细脉 二十三、动脉 二十四、促脉 二十五、结脉 二十六、代脉 第四章 验方验案三十一则 一、咳嗽方 二、肝硬化腹水方 三、胃痛方 四、肝癌方 五、癫痫方 六、渗出性胸膜炎方 七、过敏性哮喘方 八、面神经瘫痪方 九、乳糜尿方 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眼突方 十一、妇科腹痛方 十二、多囊卵巢综合征方 十三、小叶增生方 十四、上睑下垂方 十五、舌血管瘤方 十六、上颌窦炎方 十七、顽固性口腔溃疡方 十八、下肢丹毒方 十九、骨囊肿方 二十、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方 二十一、牛皮癣方 二十二、糜烂性足癣方 二十三、急性腰肌扭伤方 二十四、肥大性脊柱炎方 二十五、血管神经性头痛方 二十六、声带息肉方 二十七、混合痔方 二十八、外阴湿毒方 二十九、尖锐湿疣方 三十、淋病方 三十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黄帝内经脉学释义与临床应用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雨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13581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9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21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11 |
宽 | 148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