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之魂》(作者李锦彰)是在《货币的力量》的基础上的修订,着重对近五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历史变迁的演进,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反思。对当代重大的现实问题同样从我所定义的货币信用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图书 | 货币之魂 |
内容 | 编辑推荐 《货币之魂》(作者李锦彰)是在《货币的力量》的基础上的修订,着重对近五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历史变迁的演进,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反思。对当代重大的现实问题同样从我所定义的货币信用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内容推荐 《货币之魂》内容介绍:货币作为信用工具的发明和运用,其意义不亚于人类劳动工具的发明和运用。如同劳动工具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的肢体的延伸一样,信用工具的创造突破了原始状态下社会性动物本能的局限,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古今中外,盛衰成败,“上下数千年历史,尽在区区阿堵中”,白银从1436年正式登上中国货币的历史舞台,到1935年正式退出,整整500年,而这500年也正是世界历史发生根本性断裂和质变的500年,把这种双重的巧合放入世界的大历史中,通过赁币的视角,货币之魂的视角去回望,会引发我们对对许多重大问题的重新思考。 《货币之魂》的作者是李锦彰。 目录 第一章 信用:货币的灵魂 人的伟大之处 猜不透的价值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不同选择的差异 有限理性的选择 第二章 独特的货币与辉煌的文明 “附庸”的质疑 独树一帜的货币 铜:长寿的币材 铜币与农耕社会的般配 第三章 透过货币解读“李约瑟之谜" 钱荒成因 同样问题的不同解答 艰难的补救“钱荒”路 纸币:可贵的创新和畸形的发展 金银的“救荒”角色 决策者的动机 租税货币化的桎梏 最早的纸币与很晚的银行 发达的商业和不成功的商业革命 无能的颠覆 工具的恰当性 商业革命背后的秘密 大宗贸易新要求 金币的诞生 汇票的创新 银行起源 理性之光 第四章 五百年轮回 “量”“构”同变 “从民变”到“民称便” 白银与流民 白银驱动分工 商帮与白银 推拉国门启闭的力量 第五章 白银魔棒搅动世界 是什么让郑和止步? 大发现”背后的动力 “大发现”与明朝之益 兴亡白银问 康乾盛世的“法宝” 第六章 大转换之际 伊比利亚书写“大发现” 优势流向“低地” 强劲的“西北风” 第七章 宏大主题下的细微之差 “鸦片”的浸骨之痛 苦命的皇帝与平庸的帝王 晋商与洋商 流动的价值 “六十甲子”魔咒 白银的最后疯狂 第八章 “中心"再次易手 美元帝国 “无核”化创新 赤字与庞氏骗局 美元:不能承受之重 福音,还是丧钟? 第九章 美中变局:四个“三十年" “辉煌”与“美好” “革命”与“改革” 历史不会终结 写在结尾的话 主要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货币之魂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锦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96312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5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2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