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哈佛人脉课
内容
编辑推荐

宋默编著的《哈佛人脉课》是一本浓缩哈佛300年智慧精华的神奇人脉法则,哈佛毕业精英将手把手教你,打造自己最优秀的人脉圈,奥巴马、小布什、比尔·盖茨……都在用的人脉经营攻略。

内容推荐

哈佛大学建校300多年来,共培养出了8位美国总统、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2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和全美500强企业近三分之二的高管……哈佛大学为何能够培养出如此众多的政界领袖和商业精英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脉,取决于一个由哈佛精英交织而成的人脉网。

这本宋默编著的《哈佛人脉课》浓缩了哈佛大学300多年的智慧精华,它将为你揭秘哈佛大学毕业生是如何经营人脉,如何建立自己的圈子,如何把一次会议、一次聚餐或者一次联系转变成成功的机遇。《哈佛人脉课》中每一堂课都将大大促进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只要你能够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有计划地一步步去拓展自己的人脉,你一定能够获得最优秀的人脉圈,而你的命运也将随之发生惊人的改变!

目录

序言

 百年哈佛的忠告:永远都别独自用餐

第1章

 哈佛,构筑人脉的集训营

 在哈佛,人脉的积累远比知识的积累重要

 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为什么经济不景气,哈佛毕业生仍然致富有道

 二十几岁致力于投资人脉,三十岁以后就可以靠人脉赚钱了

 哈佛忠告:关键人物的三言两语抵得上你的百般辛劳

 永远不要靠自己一个人花100%的力量

 永恒不败的成功定理:85%的人脉关系+15%的专业知识

第2章

 哈佛人脉圈理论——人脉圈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哈佛学生必须回答的问题:“我应该和谁住在一起?”

 你认识谁,比你是谁更重要

 成功的捷径就是与成功者为伍

 美国精英,大都从哈佛这个非富即贵的人脉圈走出

 六度空间理论:你和盖茨只隔6个人

 社交网络:一个哈佛少年的吸金之路

 建立一个可随时给你提供帮助的小圈子

 成为小圈子的核心人物比起在大组织的边缘更有收获

 如何迅速融入一个陌生的圈子

 百年财富箴言:再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第3章

 人脉投资最重要的一课——别急着拿投资回报率来计

 算你的付出

 你的终极赚钱机器:客户名单就是你的存款单

 人脉投资宜走长线,千万不要有“近视症”

 能半夜借钱给你的人有几个,他们都是谁?

 建立有效的人脉信息库,没有人会离开你的交际网

 定期整理你的人脉名片,找出你的贵人

 人情也讲究“生态平衡”,过度投资不可取

 人脉保鲜方法:联系、联系、联系……永远不要停下来

第4章

 人脉滚雪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倍增效应

 人脉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大多数法则——先“跑量”再从中精选可重点发展的对象

 如何认识,何处认识很重要,比如头等舱和高尔夫球场

 我需要你的帮助——一生二、二生三的熟人介绍

 1∶25裂变定律:永远不要得罪你的客户

 多认识一些有圈子的朋友——拓展人脉的不二法门

 现在开始,哪怕再忙也要将10种人收入囊中

第5章

 哈佛攻心术——四两拨千斤的情感投资

 让对方做主角,自己心甘情愿当配角

 你对别人感兴趣,别人才会对你感兴趣

 放得越低,越没有架子,就越能赢得对方的尊重

 即使只见过一面,也要记住他的名字

 “两只耳朵一张嘴”法则:倾听是最好的恭维

 赞美——别人需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

 刺猬法则:距离产生美

 关心对方最亲近的人,拉近交际的距离

第6章

 哈佛社交术——3分钟与陌生人成为朋友的秘诀

 真正发挥作用的人脉关系不是亲友,而是朋友的朋友

 别只和熟人坐在一起:陌生人会让你的机遇成倍增长

 克服社交害羞心理,掌握与陌生人畅所欲言的一些技巧

 只有留给人们好的第一印象,你才能开始第二步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名片效应——寻找共同的“基因”,制造一见如故的好感

 巧妙利用身体语言打造人脉磁场

 避免被拒,掌握必要的搭讪法

 即使你一无所有,微笑也会让你成为百万富翁

第7章

 哈佛说服术——人际交往中成功说服任何人的8种策略

 要让别人答应你的大要求,先让他答应你的小要求

 帮助的有效期像面包还是酒——如何赢得更多的帮助

 给他人贴上一个正面标签,会增强你的说服力

 向讨厌自己的人寻求帮助,你会获得他们的友情

 尊重他人的意见,切勿对他人说“你错了”

 说对话,没有要不到的糖

 重点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

 保持语言和身体同步,营造融洽的氛围

第8章

 哈佛人脉操纵术——如何把聪明人团结在你的身边为你工作

 哈佛领导者的惊天秘密:不要做最聪明的人

 想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会和你的团队沟通

 你是想下半辈子继续卖甜水,还是想找一个机会来改变世界

 果断授权:让别人为你工作

 经常向你的下属“示弱”,可以让你的下属义无反顾地帮助你

 找一个比你更聪明的人做你的事业伙伴

 请优秀的专业人士为你服务

 现代生存法则:不会合作就等于自我毁灭

第9章

 哈佛谈判术——赚了对方的钱,还能让对方有赢的感觉

 谈判开始时,要“厚着脸皮”抬高起点

 怎样赚了对方的钱,还能让对方有赢的感觉

 在谈判过程中,“红脸”与“白脸”要通力合作

 “利益策略”:着眼于利益,而不是立场

 暂时离开谈判桌,将会是你的致胜关键

 随时准备说“不”,才会让你的身价更高

 谈判要成功,一定要设法让对方说“是”

 适时地摊出手中的“王牌”,扭转局势

第10章

 人脉掘金的最高境界——互利

 只有帮助别人挣钱,自己才会有机会赚到钱

 如何让人脉1+1>2——增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树立个人品牌——给自己贴上一个闪闪发光的标签

 互惠原则:助人者,人恒助之

 在交往前,别人也要掂量一下你值多少钱

 用好“名利”牌,对手也会成为你的财神爷

 把自己变成别人的人脉,引领别人走向成功

试读章节

2006年,中国学生张杨收到了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8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在成功申请多所美国名校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张杨认为自己与他人相比只是多了一些运气,但是后来在陆续接触了其他申请上名校的中国留学生后,张杨慢慢摸清楚了美国名校的招生标准。原来,除了学习能力之外,是否拥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领导潜质是哈佛等美国名校的一个录取标准,这也是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录取标准的一个巨大差异。

申请者展示社会活动能力和领导潜质最好的办法是向录取委员会陈述过去的工作经历。美国人更喜欢听到他们熟悉的公司名字,比如宝洁、汇丰或者联合国某机构等。申请时,张杨选取了他在清华参加由国务院新闻办、美国大使馆、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经历以及在路透社实习的经历。

此外,申请人提供的推荐信的分量和质量也很重要。美国大学的录取委员往往会通过推荐人的分量来判断申请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张杨当初请他所就读学院的院长、全国人大科教文卫主任委员写推荐信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请路透社中国及北亚首席记者罗朗写推荐信证明其参与的社会活动。巧合的是,罗朗是张杨所申请的斯坦福大学系主任的同学。

可以说,社会活动能力是哈佛以及美国众多名校在录取学生时非常看中的一项能力。因为这是决定一个人日后在社会上做出成就大小的必备能力之一。同时,这也是哈佛对在校学生刻意培养的一项能力。事实上,哈佛商学院就是一个构筑人脉的集训营。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想好好利用这有限的两年时间。进入哈佛以后,一场非常积极的网罗人际关系的活动就全面展开了。

很多就读于哈佛的学子在谈到自己进入哈佛的目的时说:他们来哈佛就是为了交朋友,如果你能在哈佛交够400个朋友,并且让这些人成为你一辈子的好朋友,那么,他们将影响你的思想,或你的价值判断,进而成为你的合作伙伴或得力助手!

那么,怎样才能结交这么多朋友呢?每年哈佛新生有900多人,本班的同学有90人,还可结交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同学。另外,哈佛有73个协会,参加协会也是丰富生活、融人校园、结交朋友的好方法。

P1-2

序言

哈佛大学创立于1636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学府,其先后培养了8位美国总统,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0多位普利策奖获得者,以及全美500强企业近三分之二的公司高层管理人才。从这里走出了像罗斯福、小布什、奥巴马这样的国家领导人,以及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亿万富翁。走在哈佛校园中,你随时都有可能和这些世界名人相遇。可以想见,和这么多精英会聚一堂,还愁前途不光明吗?

哈佛给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个精英汇聚的人脉宝地,而哈佛本身也受益于它所创建的人脉圈。每年,哈佛大学都会接受近350亿美元哈佛学子的捐助。这些出了校门、飞黄腾达的学子永远不会忘记哈佛的栽培和帮助。

一位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总结说,哈佛为其毕业生提供了两大工具:首先是对全局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其次是哈佛自身强大的、遍布全球的4万多人的校友网络,为学生们在各国、各行业都能提供宝贵的商业信息和优待。在这些便利的条件下,哈佛学子的为人处世能力得到了有益且健康的滋养。哈佛的人脉经营成为最令哈佛人骄傲的成就之一。

是的,如果你问哈佛毕业生在哈佛得到的最大财富是什么,他们也会这样回答你:“不是学到的知识有多么了不得,而是在那里交到的众多朋友以及在哈佛校友录上积累的人脉!”

如果说哈佛人脉优势是得天独厚的,是我等平凡人望尘莫及的,那你就错了!哈佛的人脉成功法是任何人都可以复制的,哈佛人可以做到的事,其他人都可以做到!

上不了哈佛,但我们仍然有办法和哈佛的精英们成为朋友。任何人都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成为朋友,也可以和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取得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像哈佛人那样去构建一个属于我们的高效的精英人脉网络呢?

在本书中,哈佛的人脉专家们将告诉你一条颠扑不破的人脉真理,那就是:永远别独自用餐!

诺罢?拉文做每周的工作计划时总是先确定他要同哪些人碰面,然后每个礼拜安排四个早餐、四个午餐和两个晚餐来跟他个人或业务有关的人士聚餐。他们可能是客户,也可能是朋友,或是某些有影响力的人,也有可能是潜在的客户或其他人。无论多繁忙,诺罢?拉文每个星期都要安排10次这样的访谈机会,在令人愉快的气氛里加深顾客对他的印象。

诺罢?拉文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脉拓展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活中和吃饭一样自然而必需的事情。尤其是那些以“人”为本的推销员、管理者,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忽略开发自己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除了睡觉之外,我们生活中的任何时间内,包括一日三餐的时间,都应该积极进行交际,拓展人脉,积累人气,只要我们能够按照这样的方法有计划地去一步步拓展自己的人脉,即使没有哈佛的师哥学姐,也一样可以获得最优秀的人脉圈。

《哈佛人脉课》是一本浓缩了哈佛300多年智慧精华的书,每一堂哈佛人脉课,都将大大促进你的人际交往能力,令你享受与别人交往的乐趣。让我们一起跟随哈佛人的脚步,洞察世事学问,通晓世间的人脉智慧吧!当你了解了人脉这一支配世界和人生的黄金法则,你的命运也将随之发生惊人的改变!

书评(媒体评论)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3%的人真正了解如何把人脉变成钱的方法。如果你也能掌握这个成功的方法,就可以立马加入到3%的成功者行列。

——人脉大师黄永明

哈佛的学生从入校第一天起就开始着手构建自己的人脉网。无论大家背景如何,在学校都处在平等的状态,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始寻找着各自的人脉。构筑人脉不是为了巧妙地利用关系生存,而是为了争取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身能力的机会。

——哈佛毕业生、日本顶级猎头岗岛悦子

哈佛大学建校300多年,共培养了8位美国总统、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全美500企业近三分之二的高管……哈佛大学为何能够培养出如此众多的政界领袖和商业精英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脉,取决于一个由哈佛精英交织而成的人脉圈。这本书教你如何提升自己的社交圈,如何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不管你处在职业或个人生活的哪个阶段,读完后都将获益匪浅。

——腾龙网首席执行官 项贤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哈佛人脉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702660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