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乱世中的大国崛起(中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学家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李稻葵编著的《乱世中的大国崛起》文字的主体是笔者自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每个月为《新财富》杂志撰写的专栏。专栏的标题是“大国战略”。正如专栏之标题,每期的选题和行文的原则是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的课题,力求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持久性。

内容推荐

金融海啸、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北非动乱……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乱世。中国的崛起只能在这个乱世中谋求。

乱世如何崛起?这是李稻葵编著的《乱世中的大国崛起》所关心的核心话题。

《乱世中的大国崛起》的作者以宏观视野解读当下乱世的世界格局与中国的应对。从多个角度对现在与未来的中国经济关键问题做了犀利剖析,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作了大胆的思考与预测。作者睿智地指出中国的崛起根本在于自身站稳脚跟,务实地调控经济运行,坚定地推进改革,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改革。

目录

自序 乱世崛起的慎思

第一章 乱世须预判

 欧洲债务危机:预判与对策

 世界经济下一轮危机在哪里?

 世界经济下一轮是货币危机

 富国、穷国和中国——当今世界的新格局

 资产泡沫是全球经济回暖的必修课

 “西方危机时代”的忧思:严阵以待更为严峻的国际环境

 从“占领华尔街运动”看中国入世第二个10年的国际环境

 达沃斯观察:“西方危机时代”大国博弈新格局

 危机中国际金融高层如何看待中国

第二章 调整宜务实

 宽财政,紧货币——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宏观政策取向

 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条件、时机与方式

 GDP增速,房地产,货币信贷:中国经济需要三个“软着陆”

 “西方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与房地产业发展

 论限购

 房地产需要软着陆

 流动性过剩:根本在于增加高质量资产的供给

 扩库容,稳水位:疏堵并举,应对“热钱”

 如何应对复杂国际环境下的通货膨胀

 青春期的中国汽车产业必须头脑清醒

第三章 改革必坚定

 把改革搞对——中国30年经验对经济学的贡献

 新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来自渐进式大规模制度改良的宝贵经验

 改革是科学发展之本

 超越日本后的中国经济:启动大国战略,杜绝“日本病”

 守住底线,大胆改革,积极应对“西方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新格局

 “西方危机时代”亟须做什么?二次房改!

 调整收入分配:要真改革,不要瞎折腾

 个税改革亟须新思维、大思路

 大胆改革,破解民营经济“老三难”

第四章 崛起需谋略

 经济总量当了老二,更应韬光养晦

 论战基辛格启示录:化解西方猜疑是中国崛起的必修课

 欧债危机也是机遇,必须抓住

 世界经济失衡是中国打破世界经济格局的最好机遇

 以资本输出置换贸易顺差——解决中国与世界经济失衡的新思路

 催生绿色产业:应对内需不足以及全球减碳压力的必然选择

 以人民币国际化有力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人民币国际化要有明确的路线图

 接近均衡的人民币汇率不应政治化

第五章 未来防风险

 展望未来10年的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未来10年风险预测

 粮食、石油与金融:中国经济未来10年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严防系统性金融风险——未来10年经济政策的底线

 未来10年中国需要一场绿色产能革命

 中国经济规模有可能在2020年超美国:大前提是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第六章 精神是根源

 中国与美国将是未来世界价值观的两极

 21世纪有可能成为中国世纪——兼论大学的历史使命

试读章节

为了应对欧洲债务危机,到目前为止,欧洲各国采取的措施是非常明确的,即首先着眼于短期稳定,通过财政的办法提供担保,以提振人们对欧元区的信心,从而给危机发生国提供足够的应对和改革的时间。

2010年5月10日凌晨,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会议住布鲁塞尔达成总额75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该救助计划将形成总计7500亿欧元的信贷池,供有债务困难的国家申请使用,其资金由三部分组成,其中4400亿欧元将由欧元区国家根据相互间协议提供担保,为期3年;600亿欧元将以欧盟《里斯本条约》相关条款为基础,由欧盟委员会从金融市场上筹集,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提供2500亿欧元。

虽然这项救助机制的效果目前尚难判断,但从这砦计划的主要执行国德国和法国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虑,德国和法国必然不会坐视欧元区整体出现严重的债务危机,进而导致欧元退出历史舞台,它们一定会不遗余力地予以营救。从政治上讲,德国和法国是欧洲一体化最有力的推动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欧元是欧洲一体化最重要的经济标志。虽然短期内,德国和法国在制定和实施救助计划时还面临较大的政治运作上的麻烦,但是从长远来看,它们的救助行为一定能够得以实施,一旦计划实施的效果不错,民众也会转向支持政府的政策。从经济上讲,德国和法国与南欧国家的经济关系相当紧密,尤其是德国,欧猪五国作为它的主要贸易对象国,它肯定不希望看到这些国家出现大规模的经济下滑,因此一定会想方设法采取措施营救。

接下来,则是想方设法来促进危机发生国的财政改革。对于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等财政赤字过高的国家,只有通过财政改革,削减因应对金融危机而大幅上升的财政赤字,才有可能真正完全摆脱债务危机的威胁。因此,欧元区各国政府领导人在宣布达成7500亿欧元救助机制的同时,还承诺各国政府将把公共财政融资整合作为优先考虑事项。其中西班牙二、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国都已经明确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财政赤字削减计划,争取在2013~2014年将财政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

我们认为,在财政救助的基础之上,货币政策救助也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欧猪五国来说,它们成为本轮债务危机主要发生国,除r其自身经济的原因外,欧元区特殊的货币财政体制困境,即统一的货币体系、分散的财政主权,也是导致问题显性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欧洲要成功摆脱债务危机的困扰,欧洲中央银行(下称欧洲央行)积极参与救助是必不可少的。欧盟各国已经承诺,它们将全面支持欧洲央行的各项行动,为欧洲央行采取行动铺平了道路。欧洲央行也在逐步改变以往只盯住币值稳定,不购买政府债券的做法,承诺将在二级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和非公债券(欧洲央行的法律不允许通过增发货币直接购买各国国债)。

通过对比美联储在金融危机时的资产负债表变化情况(图1-7)可以发现,美联储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后迅速通过提高储备货币量以及购买金融资产。特别是长期国债的方式进行金融救助;但在欧洲发牛危机至今,欧洲央行都没有采取实质性的行动,其总资产规模并未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我们认为,欧洲央行日前完全有能力和空间通过发行货币等手段参与到欧洲债务危机的救助之中。而相对十目前债务危机的规模而占,欧洲央行一旦真正出手救助,其力度将是非常大的,这将显著地改变当前人们对欧洲债务危机的信心,从而有力地促进欧洲债务危机的化解。P18-19

序言

今天的世界是名副其实的乱世。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面爆发。资本市场信心大跌,深陷债务危机的各国政府借贷成本螺旋上升,债务负担如紧箍咒般不断加紧,亟须推进的改革带来的是大规模游行、抗议和罢工,而这进一步推动了资本市场的恐慌和融资成本的上升。危机爆发两年多,来欧洲中央银行置欧元的命运于度外,墨守成规,死守通胀的底线,不愿大规模注资欧债市场。希腊不得不变相破产,接受国际金融社会的援助。希腊不会是最后一个。

美国——财政、经济、社会问题繁如乱麻,危机蓄势待发。美国的财政问题事实上比欧洲更为严重,其联邦与地方的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远超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只不过是其国际货币老大的地位与美联储的灵活运作在短期内掩盖了问题,避过了资本市场的注意。美国的问题更多地表现为失业率居高不下带来的社会冲突。在许多方面,美国的困境比里根总统上任前的形势更为严峻。不幸的是,奥巴马政府却一点也没有表现出里根、撒切尔政府的改革气魄,思想界更是没有出现强有力的领军人物,提不出完整的改革思路。种种迹象告诉我们美国的乱象还将持续,未来10年美国想要重振雄风将是相当艰难的。

中国的崛起只能在这个乱世中谋求。

的确,主观上我们所期望的是和平的崛起,是尽量不打破现有制度环境的崛起,但这种崛起在历史上是极少见的。当今的乱世其本身就是一个国际格局的变化,不管我们想不想、要不要,国际格局正在变化,而我们也只能接受这一正在变化的事实,并努力将其转变为对崛起有利的客观环境。

乱世如何崛起?这是本书所关心的核心话题。本书的第一部分是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乱世更加需要我们的望远镜、雷达系统具有洞察力和观察力,对于日益变化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作出正确的判断,过去两年以来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乱世崛起,根本上需要我们站稳脚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各种各样还没有改革到位的、不符合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制度、不合理的政策必须改变,改革是乱世崛起的最根本的条件,这是本书的第二个关注点。

乱世崛起,还要求我们具有高超的国际运作能力。当今世界,世界各国对中国寄予各种各样的期望,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这当然需要我们在舆论上不断打消各种猜疑和过高的期望,在国际上树立一个积极的、谨慎的、友好的、合作的形象,既要积极参与国际上各种改革的措施,同时也要想方设法减少改革对现今世界格局的冲击,毕竟我们是当今世界格局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乱世崛起更需要我们的民众和年轻人,拓宽视野,敞开心胸,看清过去,看清自己,看清世界……

中国的崛起不可能也不会复制历史上任何一个强国的崛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呼吁新的大国崛起的思维,笔者愿以此书抛砖引玉,与社会各界进行深入的交流。

本书文字的主体是笔者自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每个月为《新财富》杂志撰写的专栏。专栏的标题是“大国战略”。正如专栏之标题,每期的选题和行文的原则是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的课题,力求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持久性。为此,特别感谢《新财富》副主编刘凌云女士的不懈努力,每期的选题、编辑、修订都倾注着她大量的心血。回顾过去七年来我回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作的经历,我感到极为庆幸和感激的是身边一批优异的研究生,我们亦师亦友,共同成长,不断摸索一条既符合国际规范的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本书中的每一遍文章都离不开他们出色的研究助理工作,他们包括冯俊新、梅松,江红平、何梦杰,刘霖林,汪进,尹兴中,张双长,陈实、徐欣、程浩,孔睿,伏霖,徐翔,冯明,吴舒钰。本书的总策划兼总编王留全先生以他在业界多年形成的经验和智慧从一开始就把握住了书籍的大方向,避免了无穷的潜在陷阱,任何一个作者都应该为有这样高水平的策划和总编感到无比幸运。最后,我必须坦白,自己长期以来的重大失败,就是无法改革晚睡晚起的陋习,屡改屡败,此书每篇文章都是这一失败的见证。改革失败的最大受损者无疑是我的妻儿。基于我的表现,女儿得出了一个让世界上一半的人一致抗议的判断:男人就是比女人懒。可见我对家的贡献实在太少。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激和歉意。

2012年元旦清华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乱世中的大国崛起(中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学家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稻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31509
开本 16开
页数 3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9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4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