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斯·拉普卜特编著的《宅形与文化》是以一个环境设计师的视角,关注风土建筑与聚落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探究促成这些民间居住建筑形态及可识别特征的作用力,反观今日住宅之得失。
本书试图提出一个概念框架,以观察千姿百态的民居类型和住宅形态,探究其背后的成因,并不断对这一复杂领域加以限定,以便更好地理解宅形的决定因素。
这一课题要把建筑学、文化地理学、城市规划、人类学、民族志、跨文化研究,甚至行为学结合起来。
图书 | 宅形与文化/国外建筑理论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阿摩斯·拉普卜特编著的《宅形与文化》是以一个环境设计师的视角,关注风土建筑与聚落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探究促成这些民间居住建筑形态及可识别特征的作用力,反观今日住宅之得失。 本书试图提出一个概念框架,以观察千姿百态的民居类型和住宅形态,探究其背后的成因,并不断对这一复杂领域加以限定,以便更好地理解宅形的决定因素。 这一课题要把建筑学、文化地理学、城市规划、人类学、民族志、跨文化研究,甚至行为学结合起来。 目录 序 前言 译者的话 第一章 宅形研究的性质与定义 分化轨迹 研究缘由 研究方法 特定目标 第二章 有关宅形的理论 气候与庇护所 材料、建造与技术 场地 防护 经济条件 宗教 物质决定论批判 第三章 社会文化因素与宅形 基本假说 社会文化与宅形 生存限度与选择 基本需求 住宅与聚落 相地 恒常与变异 第四章 气候限定因素 气候量度 无形手段 探究途径 因地制宜 气温:干热 气温:湿热 气温:寒冷 湿度 风 雨水 辐射与光 第五章 技术限定因素 建造过程 选材依据 移动性 预制结构 侧向力 耐久性 重力 纯受拉结构 框架结构 受压结构 垂直承重构件 第六章 纵观当今 发展中国家的宅形 西方的文化与宅形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宅形与文化/国外建筑理论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 |
译者 | 常青//徐菁//李颖春//张昕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092758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6 |
出版时间 | 2007-07-01 |
首版时间 | 2007-07-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2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8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01-2003-5713号 |
版权提供者 | Pearson Education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