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席春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长篇小说。讲述一个旧日闺秀,历经时代变迁,辛酸波折的一生。绍兴风土人情、台门独特风貌尽收眼底。

她自翠羽明珰始而以土衣布衫终,然而尽管屡遭横诀,她始终不彻底地活着:受尽男子的薄情背弃,却也没有变成“怨妇”;看惯大家庭的热闹人情,却也终至于“单帮”。

内容推荐

  《一席春》塑造了这样一个女性:她自翠羽明珰始而以土衣布衫终,然而尽管屡遭横诀,她始终不彻底地活着:受尽男子的薄情背弃,却也没有变成“怨妇”;看惯大家庭的热闹人情,却也终至于“单帮”。

小说以流利闲适的笔法,勾勒了一幅充满市井气味的风情画。作者虽然是个在校生,然而野心并不小,希望发掘出人性里有些东西,是前人没写过的,或者没用这种方式写过的。

试读章节

因为嫁了鞠先生的缘故,别人都喊她鞠师姆,尽管她另外的有个姓。年轻的时候这纵然是个有点耻辱的标记,表明她已婚,又仿佛她很‘大嫂。到老了什么都无望时,只有这一点还给她一些安慰,就像旧迹的堂皇的封印,有在那里总好,即使它本身一点内容也没有。

可是鞠先生也并不叫他鞠先生,和他来往的人很多,大家也并不因为他家经营着药材铺,就叫他鞠老板。他喜欢玩鸟,常常提了个鸟笼子满街走,一出现在菜市口,那帮三教九流就笑起来:“嘿,瞧我们鞠少爷的派头!”或者干脆一口带过:“瞧咱鞠爷哪!”如果他不那么年轻就死的话,相信迟早会流于官老太爷那一路做派里去。然而既然他那么年轻就死了,她的年轻也就跟着完了,惟其短暂,回忆起嫁他那一段,简直说不上什么,有时候她又觉得是自己故意忘记。

嫁给他以前,却仿佛永远睡在无止境的一个梦里,奶妈和私塾先生,都是梦里才有的松黄的棉人,带着含混而平安的神气,像蜡又像泥金。阁楼外面天蓝色的裙摆,逐日被风吹得一荡一荡,又跋扈地一荡,简直要扫进窗里来。后来又在院子里种了株腊梅,长高到二层楼。冬天映出苍虬的几根枯枝,像裙摆上敲出几道边。

房间里一年到头高高胖起的绣花枕头、绣花褥子,飘斥着充气的快乐;晏后灶间做莲子羹汤,却又有实心的甜。崭新的日子一览无余地滑下去,像晴朗时节的音乐,一节一节响在天底下。有时候她简直相信那时是连下半生的幸福一起透支过掉了,当时是对瞎子阿章的话深信不疑,说她老来有福,儿孙满堂。那油哈气的骨节抵上她掌心,一切纹路就都痒梭梭起来。

不过他们的婚礼倒是标准的红烛。鞠家是半路的新派,这一点上却挨不过康老太爷,他坚持说:“嫁人就嫁了这么一次,拜堂还是要有的。”结果婚礼上的旗袍也是折中的中西合璧,袍衩高开到大腿上,移动一步就波澜起伏,云影摇摇。

梳妆虽然是在鞠府上,请的还是自家的几个陪房。鞠家老姨太的儿子十五岁,不大灵光,尽自在门外探头探脑,嚷着要看新娘子,被仆役们好歹劝走了。兰芝坐在那里笑了起来。蒙蒙的古铜镜里的笑容,不知怎么总有点悲哀,短唧唧的一张猫脸,嘴以上哪里都媚,可是媚得非常退缩。眉毛仿佛太淡了。眼影也太弱了些,那凄愁只是在眉眼间含糊不定,后面的命运不好也就不好在这上面。老妈子倒是说,她的额角这样高,以后一定有福气。妆扮时本来大家话就不多,回文窗外一阵雨声,把这难得的一句也淹没了。

主婚人是个颇有头脸的人物,灵通政商二界。席后一起拍照,兰芝只记得一只手给他紧紧挽着,代表亲切,另一只手拿着喜花,始终耿耿于那件不大服帖又来不及捋理的旗袍。照片拍出来。她也是怔着脸,仿佛小女孩赌气。成衍的神态倒很自然,只是太苍弱了些,自恹恹的,仿佛久病的人。

婚后倒是她一直在吃药,因为宫寒,迟迟要不了孩子。当然他们鞠家是医药世家,药总有得吃,老太太提起来就嗤笑道:“这媳妇真给我们讨着了,至少这点上算是门当户对。”她当然不高兴,守寡了这么多年,成衍又是独子,不过她倒也不像别的老太太那样,盼孙心切,拼命给儿子三房四房地讨进来。而今这时势,也不作兴那样了,徒然请进几个闲人,来和自己怄气,又是干什么。而且成衍现在也不大肯收心,总是往外面跑,再多几个他也守不住的,这点上老太太却又要为他开脱:男人嘛,难道让他成天对着个药罐子?不怪他出去松散松散。旁人都夸老太太开明,母亲也会做,婆婆也会做,说得兰芝有苦难言,因此也渐渐有点挟病自重起来。

结了婚几个月,当初的媒人杨二奶奶来看她,她家里生养多,是最有妈妈经的,兰芝也不避嫌,照旧大大方方地喝药。含着口药说不出话来,只笑着朝杨二奶奶头一点,算是招呼。杨二奶奶自己坐下来,把脸一挤,低声道:“刚从老太太那儿来。”她以前做过戏子,举手投足很有些戏架,有时难免过了头,落下许多痕迹。其实她讲的话,多也没什么意思,更谈不上秘密,可是偏要这样攒眉鼠脸的。

兰芝这里也是一副皱面嫌药苦,扭头唤了声:“拿点糖浸梅子。”杨二奶奶自管自说下去:“我是我们家泽通,哮喘病又发了,吃川贝最治这个的。现在市面上好的川贝又不到时候,尽是些陈年八股的,还是问老太太来拿一些。”兰芝笑问:“有没有见过那一个?”老太太管老姨太叫“那一个”,他们这些小辈就也跟着叫。

杨二奶奶“唁”的一声:“她哪里有工夫。她现在忙着组戏班唱戏,一班人羊毛玩票,在兴头上呢。”她自诩是专业出身,言辞问很有些看不起她们业余的,嫌她们瞎凑合。兰芝也不接口,梅子拿来了,她捻起一颗含到嘴里。杨二奶奶趁势张了张药碗,低声探过来问:“还在喝药啊,没有动静吗?”见兰芝摇头,她叹了一声,“成衍也是,一天到晚溜在外面,我来了有多少回了,想见见这个堂兄弟有这么难。”兰芝微弱地替他解释着:“他也是忙,药材行里事多呀,现在全部的账务都交给他了。”没等她说完,杨二奶奶又喋喋道:“其实也不能怪他,男人嘛,没有一两个小人拴着,简直锁都锁不住他。”她自己生儿育女的一大堆,虽然照样拴不住丈夫,任他给姨太太勾了去,讲起来还是最有经验:“我说,真的不行你就吃紫河车——紫河车,晓得的吧——老话说吃什么补什么。这病要医还得趁年轻,你没养过不知道,年纪大起来就医好也知苦了。谁知道老太太是怎么想的,拖着拖着指不定给找了个小的呢?”

这样叨叨说下去没有完,兰芝突然气一屏,一口把药喝光了,站起来笑道:“我去看看老太太去,二奶奶再坐会儿,吃点糖核桃。二奶奶难得的。”这当然是逐客的意思,杨二奶奶脸色一动,跟着也笑道:“不坐了,正好我也要走,趁此和你一道去,跟老太太道个别。”

她们一起往老太太的起居室走。老太太是有下午打麻将的习惯的,今天去得太早,台面兴许还没立起来,看见兰芝一定又要来拉她入桌了。老太太牌瘾大,陪她打起来,不凑个七八圈是没有完的,打臭了又要被数落。她也只有麻将场上不计个规数,有时还开开玩笑。

果然,起居室里众人正在七手八脚地抬麻将桌,看见兰芝和杨二奶奶进来,都笑道:“哟,三姑娘来了,正好正好,三缺一,给我们凑凑。”都叫她三姑娘,因为她在自己家里排行第三的缘故。今天成衍的妹妹成璇也在,兰芝在旁边的案几上抓了把松子,笑道:“已经齐了嘛!璇妹妹不是在这里。”P1-4

序言

《一席春》要出版了,我一直纠结于写篇序还是写篇后记,多少交待些首尾;虽然由于“新手”的缘故,照理两者仿佛都不大有资格。结果我决定就写几句话。放前放后反正两便,权作附记;其实也正因为是“头回新妇”。想同读者说的本不止这么些的。

这本小说我从大一寒假的时候动手,写了整整两年,其间几经增删。几乎是大学生涯的一个纵贯。不过小说本身却同大学里的事没什么关,倒是源于童年时候,故乡绍兴的台门记忆——我一直称它是个“滞后品”,如果确有灵异照相这回事的话——现时的快门一按,出来的却是经年泛黄的老照片。乡贤周作人自称大约是个明末什么社人,我总不能腆颜比附。但是确实也有类似情结,时常耽在错时的空气中。

小说写作思路是方言的,而且尽量个人化,用了许多闲笔,是想模仿松散的场面性手法,即所谓的生活横截面,来表现那些浮光一掠的真谛。我本身不大喜欢定义作品的悲喜性,只信仰经验,觉得它是传递(但不是“承载”)情绪的唯一出口,所以极力写实,有时到了毫发锱铢的地步,虽然呈现出的生命本身,往往就带了不可避免的虚假和荒诞。这些初裹固然还是坦白为妙,其他却也实在不能着一词了,说了也是徒劳,要靠读者自己拿来判断。我只希望这小说在风物人情的考察,以及人性笔法的研究上,或者有点用。

这小说改过一次名,现在的题目,“一席”可以理解成一桌酒。人都坐拢来,谨小闹热的春意,在小说中最终成了虚妄;当然如果理解成一席芦花,一席竹苇,带着凉意,薄薄的一抹春色在上面,薄薄的一点温情,看看都是不长久的,那也未尝不可,那又是另一种意境了。总之是以乐题写哀,尤其令我欣慰的是它总算还是“诗意”的。

至于要谢的人和事,向来纸上罗列不尽的;而创作时的曲折,也往往只能酸甜自知。在此要特别感激上海文艺出版社,看重我的作品;以及我的母亲和外婆,祖孙三代至今还能台门闲话,总也是别致场面,其他一切情境替代不了的。

对于其他所有帮助过我的亲朋单位,只能一并专颂顺安!

袁腾

2010年6月7日于月安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席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8722
开本 32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7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6
14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