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华尔街阴谋(黑暗金融泣血史诗)
内容
编辑推荐

安东尼——“9·11”事件的幸存者以见证人的角色。作者用实验小说手法亲笔披露,是华尔街雇用了本·拉登发动袭击。目的是摧毁世贸大楼内存放的大量黑暗证据……全世界几千家银行倒闭,美国所有投行全军覆没,某些国家破产,全球拉响警报挽救经济……所有这些,如黑洞般吞噬扩散!华尔街,还有什么可以相信?

内容推荐

网络泡沫破灭。7万亿美元消失。谁知道其中的秘密?

“9·11”后,美国股市创下60年来最大周跌幅。这,并非全因“9·11”,更是网络泡沫破灭的最后一击!

谁才是“9·11”的真正幕后策划者?

本·拉登只是中情局培养出来的怪物?永远也不会被找到?

恐怖分子被情报机构收买。情报机构被利益财团操控。从大处看,是要把美国绑上伊拉克战争的战车;从小处看,是要毁去世贸大楼内证券委员会的调查证据。

什么证据?

那是关于7万亿美元的大单,相当于美国半年的国民总收入,相当于中国两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不但关乎网络泡沫,更有可能揭出下一波阴谋!

而这下一波,比网络泡沫更恐怖,将是比20世纪30年代大衰退更具破坏力的金融风暴。

全世界几千家银行倒闭,美国所有投行全军覆没,某些国家破产,全球拉响警报挽救经济……所有这些,如黑洞般吞噬扩散!

连华尔街的头面人物都靠做假账骗人,靠老鼠会一样的骗局生存。

华尔街,还有什么可以相信?

目录

前言

人物表

第一部 万亿美元的秘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二部 金库专栏

第三部 十年金融史诗

附录 注释与索引

后记

试读章节

我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33层拥有一家证券公司。世贸中心1号楼是“双子星座”的北塔,顶端有一段电视天线杆,加上这一段,世贸中心就是全球最高建筑。顶楼的观光塔和旋转餐厅,是纽约的地标之一,每天有20万人前来参观。作为世贸中心的租客,我的公司每星期有10张免费参观票,每张票价值50美金。但是,搬进世贸3年来,我居然一次都没有上去过,因为我实在太忙了。(2)(“十年金融史诗”第531~532行,下同)

我现在的这家证券公司开张才3个月。交易台上几百部计算机闪闪发亮,CNN的全球新闻从一大早就开播,彭博通讯社和路透财经电子屏幕上一串串数字川流不息,而这些炒家和交易员们,仍然在眼巴巴地看着我,希望我在开市前来段个股点评,说说内部消息和趋势判断。这是纽约股市开市前的半小时,我忙得不可开交。我让研究部经理去讲他的“电子交易第二级(Level 2)系统平台”的交易心得,我要到门口去研究一下我的唐三彩大马。

这匹唐三彩大马足足有1米多高,彩陶烧冶,由洛阳唐三彩研究所出品,有出生证书,并经过公证。这种型号的大马为国礼,专门由中国外交部礼宾司定做,赠给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等国家元首。我这匹马据说是由中国国家主席定做,原拟赠送克林顿总统,专门由一个集装箱快运,20天后到达纽约东岸。谁知克林顿总统改变主意,不在白宫会见主席,改在纽约图书馆。中方一怒之下,决定不送了,就此让这匹马流落街头。“我花了50万美金,连出生证书都在这里。”送马的人讲完故事,希望我给他一个承诺。他是我的一个交易员的朋友,想请我给他搞一张绿卡。他打听到我属马,于是送此大礼以表诚心。我很喜欢这匹马作势欲奔的样子,便答应下来,在6个月后给他一张粉红色的卡。我有一家移民事务所,雇了些律师办理这些事务,我的第一桶金由此而来,而近10本移民专著奠定了我行业教父级的地位,能让我接案是不容易的事,这些人还真有办法。博士心想。(第545行)

博士曾在哈佛商学院就读,哈佛的传统是牛津与剑桥的综合体,不太信风水。正因为如此,才有更加人文的耶鲁和更具活力的哥伦比亚.博士这一代人是无神论者,他和这几所大学都有关系,他现在担心的只是目前这匹马的安放位置是否影响风水。

这匹马太大了,摆在公司门口占去了半个门。运到世贸中心时,专门用了一个高速电梯。门口是用鎏金塑成的公司标牌,马是三彩颜色,靠左面北,每个进公司的人都会注意到它,而且忍不住要摸一下。我3岁的大女儿每次来,总想爬到马背上坐坐。我左看右看,总觉得不对。(第27~37行)

我来美后,在纽约唐人街赚得第一桶金。当时美国国会通过了中国学生学者保护法案,布什总统签署了总统行政命令,让大批非法居住的中国人可以申请绿卡,大概有15万人获益。我抓住了这个机会,做了大约1万个客户。第二桶金是贸易。贸易做得很辛苦,而贸易的最终目的是赚钱,赚钱的最高境界是钱生钱的行业——金融,金融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是股票,而买卖股票就是我目前做的事——证券公司。但是买卖股票不如制造股票,我的理想是要上市——造股票。为这个理想,我已做了一年多,花了200多万美金,每走一步都要钱,走到最后一步,还是看不到尽头,是不是这匹马的位置不对?(第238~239行)

博士在门口走来走去,终于决定将马头调一下方向。他一个人搬不动,就叫来几个黑人保安一起动手,将马头换了一个朝南的方向,又把马身移进去不少,并以美国国旗作为背景。现在,它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摸了,也不太可能骑了,因为这个位置不方便。马身重好几百斤,移动时用了滑轮搬运车,给了保安每人20美金小费。我满意地搓搓手,至少,如果我属马,我肯定不喜欢被人骑。

博士抚摸马头,再端详了一下马脸,突然发现马的眼睛闪了一下,似乎有光亮。他很疑惑,仔细一看,原来有一群人正朝公司走来,有一个小个子男人的衣领闪闪发光,映照着身后的玻璃,再反射到马眼睛上。“或许本命年我应该系一条红腰带辟邪?”博士自嘲地想。做了几年贸易,将美国最大的电子游戏机卖到中国,又做保龄球,再做品牌生意的虚拟经济,风生水起;谁知一头扎到华尔街后流年不利,员工逐渐流失,投资只进不出,想做大、想上市,也要碰运气。博士无奈地摇了摇头。

“老板,有人找。”秘书内线电话响起。

“我没有约人啊?”博士看看案头的日程表,觉得很奇怪,但仍然起身去了会议室。

安东尼是俄罗斯裔犹太人。年轻时刚从医学院毕业,即通过不明不白的渠道来到美国。从一文不名的冒险者开始,现在他操控、掌握了约25家上市公司。古德曼是伦敦金融街的大律师,因触犯证券法而被迫转战纽约,年逾60,对欧美证券市场的法律空子了如指掌。年轻的约翰逊,华尔街的金手指,染指近30家证券做市商和上市公司,主要散布内幕消息,做IR和PR,即投资者关系和公共关系。只要他一沾手,股票就会迎风而涨,也不知他是从何处得来那些一手数据的。他们的特点是,他们都是犹太人。(3)

这个奇怪的组合强大而令人惊诧,所掌控的50多家上市公司的市值甚至超过一些国家的全部财富,而那种大权在握的气势和指点江山的魄力,令博士在短短几分钟内便决定跟着他们走。(第136~140行)

他们之间的对话大概如下:“麦克,我们是法甘尼介绍来的,知道你想上市,已投入近300万美金,对吗?”我点点头。安东尼手中拿着一本黑色封面的生意计划书,我很熟悉,那是我请法甘尼制作的,花了约30万美金。法甘尼是华尔街出名的犹太掮客,很有信誉。

“经过调查,我们……”安东尼顿了一下,看看另外几位,“我们投资集团,愿意帮你上市。我们出一切费用,包括买壳兼并,直接投资并完成一切手续,两个月内搞定。”

我狐疑地皱皱眉,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什么?(第144~149行)

安东尼似乎猜到了我的心思,微微一笑:“我们的条件是你让出2/3的股权,由我们投资集团和公众各持有1/3。”“那我岂不是失去了控股权,谁来当CEO?”我心想。

安东尼继续说:“你当CEO,你可以找个资历更好的人来担任总裁,让投资人更放心。你不用再出一分钱,公司上市后,按规定,起码4美元1股。以1亿股计,市值4亿。你持有1/3,两个月内上市。上市后你就是亿万富翁,因为你是这家公司的老板。”

我摇摇头,看我是不是在做白日梦。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阴谋,即便有,我也愿意栽进去。义无反顾,决不回头。(第1~6行)

安东尼胸有成竹,似乎不想浪费时间,他站起来,说:“握手成交?”

我毫不迟疑,走上去握住他的手。他的手很温暖,轻飘飘的,我却不知道,这一握,是把我的手放进了一只看不见的巨大黑手之中。(第64~74行)

第二天,我拉着贾斯廷来到华尔街40号。那是安东尼告诉我的地址。我始终有点疑惑,搞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我承诺贾斯廷,如果此事成功,我给他的股份会在原有基础上加几倍,但他必须帮我了解和判断。现在想来十足可笑,贾斯廷在华尔街一家证券公司当分析师,是当时中国内地出来的极少数精英之一,他帮助一个海南岛公司上市成功,我因此找上他,因为我的上市计划中有中国因素。我们两个年轻人在华尔街狭窄的街道中穿梭,躲着冷冽的寒风,将呢大衣的领子竖起来,遮住脖子,好不容易才进到了温暖的门厅。

华尔街40号是纽约银行的旧址,很豪华,高高的大理石天花板,华丽的门廊,而安东尼他们占了整个地下一层,热热闹闹,完全不像策划于密室的感觉。他们这一伙自称“国际银行家”的家伙像在打仗,又像在赶集,似乎每个人都有几个上市公司,而每天都必须收购几个上市公司,或者帮助我这样的小公司上市。签完合约,我问贾斯廷,这些人究竟是干什么的?(第166行)

“做市者,他们是做市者。”贾斯廷递给我一杯咖啡。这个聪明的年轻人眼中闪烁着光芒,他似乎看到了什么,又似乎决定了什么。无论如何,他下定决心帮我上市,但不担任我公司的任何职务,他只要股票。这个股票有冰冻期,是不能兑现的,我以为他会帮我到底,直到他的股票兑现。但我错了。(第15~17行)

P5-8

序言

有人说,这部书受到了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影响,我不否认。真实的情况是。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我看过一遍,描写一个濒人老年的知识分子对一个15岁少女的爱,近乎恋童癖,有点变态,有点狂热,更有一丝追求的美好。他的《苍白的火》,一部有999行英雄对偶诗的最早的后现代小说,直到本书完稿,我一直未曾有缘拜读。只是从多年前(应该是近30年前)的《99本伟大英语小说》一书中看到过对其只言片语的介绍,印象很深。我一直很纳闷,诗歌是如何大量进入小说的,而市面上所谓的“诗体小说”又是个什么玩意儿。

今年夏天,我携家人从纽约飞到伦敦,从港口登上邮轮“挪威珍宝号”,沿北欧海岸,每天游历一个国家。我们到了圣彼得堡,到了普希金和纳博科夫的家乡,我才体会到,为什么纳博科夫要玩弄诗歌。因为同一个地方不可能出现两位伟大诗人,有普希金的《青铜骑士》在前,纳博科夫流亡美国,只能入乡随俗,模仿当年最流行的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写出心中的英雄田园诗。似乎,纳博科夫写作时也在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

圣彼得堡是一个奇怪的城市,晚上没有灯光,像一座鬼城,我们驱车其中,连绵不断的宫殿式建筑鬼影祟祟,令人毛骨悚然。二战期间德军围困该城几十个月,一直不得其门而入,上百万居民战死、冻死、饿死,城下阴魂不断。我翻阅旅游手册,上面说夜晚有近似北极光的光芒照耀城市。连看书也不用照明。我们在最古老的剧院看《天鹅湖》,说是古老,但这个俄国曾经的首都是俄罗斯最伟大的皇帝彼得大帝修建的,也只有几百年历史。当年,犹太民族还在底层,帝王的光辉不能永存。安东尼对我说,他从这个城市逃到对岸芬兰,再辗转偷渡到瑞典、欧洲内陆,而后去了美国。他跟我一样,是加缪口中的《异乡人》。

安东尼——本书的主人公之一,他并不知道我要写这本书。这本书先用英文写出,再译成中文。英文版只有电子文本,暂不拟出版,按某些好心人的话说,出版此书是有被追杀的风险的。所以我很害怕,反复强调,此系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只是巧合。请读者们切莫对号入座,即使你发现有99%的真实,但我们仍然还有1%的虚构可能。所以我打算先出版中文版,中文之难举世闻名,应能使西方世界的读者望而却步。但我仍要不放心地叮嘱几句。拜托精通中英双语的诸君先让此书在中文世界折腾一番,切莫令其流入华尔街。当然,仰望星空,天才如爱因斯坦也赞叹世界构造的奇妙,在其他高级文明或造物主的眼中,人类亦如蚂蚁般渺小,我的小书翻不起一朵浪花。(“十年金融史诗”第96~100行)尤其是,谈论世俗世界中的基础——钱和钱的游戏,那委实是北京天桥艺人的把戏,只有路过的人才看得。

作者

2009年中秋于北京

后记

围绕“十年金融史诗”,我本来有逐行注释,但近900行的长诗,作下来不知会拖到猴牛马月,而且会使比重失调。另外,也有点不耐烦了,看到现实世界一天天受虚拟的金融世界侵蚀,觉得很有必要让此书尽快与读者见面,以起《警世名言》之用。于是,我决定将初版删去长诗注释,留到再版再补。

作者

2009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华尔街阴谋(黑暗金融泣血史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麦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39574
开本 16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7.12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