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每天要懂的消费心理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了人们的一些日常消费事例,从心理学(但语言并不艰深晦涩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解释、分析,让读者了解是什么心理在左右自己的消费。

此外,书中还插入了大量的漫画,让你在学会购物妙招的同时,开心一乐。

内容推荐

为什么服装店的镜子要斜着放?

为什么商场里的导购员总是说“咱们”?

为什么你总觉的别人买到手的东西比你便宜?

为什么女性不买东西也喜欢逛商场?

为什么超市里的口香糖摆在收银台旁?

你明白这些奥秘吗?

你是否意识到其后的心理动因呢?

……

消费,每天都避免不了。每天看一点,你会发现,成为购物达人如此简单!

目录

第一章 消费中的情感心理学

 女人为啥爱逛街/4

 整容上瘾为哪般/6

 你是怎样成为购物狂的/8

 帮你戒掉冲动购物的“瘾”/10

 你的诚实行为会受道德情感的约束/12

 情感依托让女人比男人更爱旅游/14

 为什么有些人不易受广告影响/16

 消费习惯相反更易成为夫妻/18

 为什么退休后反而买大房子/20

 都知选礼品难,为什么不直接给钱/22

 我们为什么会花钱买惊吓/24

 逆反心理让我们偏不买/26

 选择越多,我们越难以选择/28

 买名牌其实是一种自我认同/30

 安全感是人们热衷于购房的重要原因/32

 为什么别人买到的更便宜/34

 电梯平面电视广告为什么不被排斥?/36

 为什么最后你买的还是第一眼看到的/38

第二章 消费中的博弈心理学

 为什么商家喜欢打出“最后”通告/42

 套装礼物为什么卖得好/44

 “沙子”换“金子”的智慧/46

 酒吧花生米为什么免费/48

 你为什么会留下“试用”产品/50

 为什么我们会在差的物品上花更多的钱/52

 同样是畅销,定价标准却相反/54

 为什么商品的价格提高反而卖得更好/56

 微小让步,会更容易成交/58

 为什么气球不送给老人/60

 儿童消费的普遍心理/62

 偏好逆转的秘密/64

 广告元素的情感牌/66

 先看西服,还是先看衬衫/68

 你中了“中杯效应”的计吗/70

 用新招吸引人们的好奇心/72

 有时优缺点均讲更有利/74

 “承诺和一致原理”引导消费者自我说服/76

 “看上去很美”并不可靠/78

第三章 消费中的概念心理学

 持卡人的百态心理/82

 刷卡消费“心不疼”/84

 宠物消费需要成熟和自律心理/86

 与文化消费相比,人们更倾向于物质消费/88

 是不是凡是孩子的消费就让你失去理性/90

 自由选购会让你消费更多/92

 为何情人节的玫瑰很贵仍有很多人买/94

 岁末大降价背后有隐忧/96

 “边际效用”与物以稀为贵/98

 饮食消费中的阶层差异/100

 AA制反而让每个人消费的更多/102

 为什么超市的瓶装饮料比普通店的要贵一些/104

 电影院的爆米花为什么卖得贵/106

 买套票,让你漏掉了什么/108

第四章 消费中的崇拜心理学

 为什么国货不敌洋货/112

 电视购物广告瞄准消费者心理/114

 天价货,卖的是什么/116

 天价号码源于数字崇拜/118

 为何期望顾客获悉自己的电视广告/120

 名牌效应影响消费者购买选择/122

 为什么商家多用明星做代言/124

 为什么广告恶俗,产品依然畅销/126

 影响网上购物的心理学分析/128

第五章 消费中的从众心理学

 广告中的性暗示迎合消费者心理/132

 为什么没有更多人穿粘扣带的鞋子/134

 教育消费心理的非理性倾向/136

 “尝试”让购买变得更容易/138

 人为什么经不住排队的诱惑/140

 商家为什么不愿意多开放收银台解决排队/142

第六章 消费中的求廉心理学

 为什么许多人爱买打折商品/146

 “小财心态”引导意外消费/148

 为什么很多人爱讨价还价/150

 “打响”讨价还价的心理战/152

 你是不是爱买价格以9结尾的商品/154

 “免费续杯”的吸引力/156

 “原始价格”干扰你买了不适用的物品/158

 你为什么买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160

 你会在过去的投入上花费多少气力/162

 反季节旅游为何会兴起/164

 一元店为何生意红火/166

第七章 消费中的攀比心理学

 什么女人愿意忍受高跟鞋带来的不适感/170

 频繁更换手机背后的心理需求/172

 被物欲喂大的儿童消费胃口/174

 为啥女人总嫌化妆品贵却还是要买/176

 奢侈品消费怪圈——只买贵的,不买对的/178

 莫让人情消费成负担/180

 为什么总觉得别人先买下的衣服是最漂亮的/182

第八章 消费中的环境心理学

 为女装店要找个“好位置”/186

 商场试衣镜为啥斜着放/188

 超市的布局激起顾客“潜在的消费”/190

 购物路线影响你所购的商品/192

 女装为何比男装楼层高?/194

 为什么超市的口香糖紧贴收银台/196

 音乐促进了你的购物欲望/198

 气味营造的消费者购物氛围/200

 “7秒钟定律”与产品色彩/202

 商场温度与顾客购物欲/204

 橱窗设计对顾客心理的把握/206

 为什么售货员在销售东西时总是称“咱们”/208

 服务态度对消费者的影响有多大/210

 碰触,让你在商店待得更久/212

 微笑服务会让你消费更多/214

 卖场内部环境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216

第九章 消费中的智慧心理学

 打折与返券,你选哪个/220

 “零钱效应”与消费习惯/222

 旅游消费中的“心理陷阱”你躲得过吗/224

 为什么意外之财会使人产生不可思议的行为/226

 是什么让你不断购买彩票/228

 钱和钱是不一样的/230

 股票与赌博中的“控制错觉”/232

试读章节

你是怎样成为购物狂的

心理学关键词:强迫性购物行为

商场是一个豪华而又休闲的场所,五花八门的商品时时刺激着我们的购买欲。如果你完全不需要某种商品也非要购买,或者买不到某种商品就无法忍受,那么,你可能就是一个真正的“购物狂”了。

要识别你是否是购物狂,请先做如下心理测试:

★一个月内有20小时以上的时间在逛街;

★半年内信用卡被刷爆5次以上;

★经常因购物而使薪水入不敷出;

★看到喜欢的东西后,必须在第一时间买下它;

★买不到想要的东西就难以忍受;

★经常在不需要某种商品时也会控制不住地买下它;

★经常一回家就对自己买的东西感到后悔;

★经常发现自己购买的东西被你置之不理;

★认为购物是犒劳自己的最好方法;

★每每有人约你逛街,大多是对方两手空空而自己满手纸袋地回家。

如果以上有3条状况符合你,恭喜你!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购物狂!

购物狂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强迫性购物行为”(compulsive buying behavior),指的是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望,疯狂消费,而不考虑后果。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导致了你变身“购物狂”了呢?

1.焦虑

性压抑、嫉妒、紧张、劳累、孤独等都会导致人们无目的地购物。在这一消费群体看来,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去大肆采购一番,然后想尽办法把钱花光,心情也就好了”。似乎在不如意的时候,购物和大把地花钱是他们来缓解压力、平衡情绪和宣泄无奈的最佳方式。

心理学家认为,有强迫性购物行为的人,往往是因为在焦虑情绪之后,每当遇到压力,都习惯性地采用同样的购物行为方式来应对,缓解自己的压力,渐渐的就变成了“购物狂”。

2.自卑

强迫性购物者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们都缺乏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在购物中以“名牌、精品、高价、孤品、极品”来间接为自己定位。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很低,认为自己的存在没有什么价值。因此他们选择购物作为重获自信的方式,依靠他人的评价来选择自已购买的物品(名牌及潮货),希望能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认同感,体现自己的价值。

3.冲动

强迫性购物的人大多是冲动的,他们一旦有了想法,就会立刻实行,从不理性思考,也不计后果。所以他们常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购物欲望,一旦兴起了逛街血拼的念头,就第一时间冲进商场,将所有自己喜欢的物品收入囊中。

心理学家认为设置在购物大厅中的广告及播放的画面音响等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正是这类东西对感官的强烈刺激,才使人们拎上大大小小的包匆匆奔向商店,然后满载而归,甚至不打开包装就“柬之高柜”。

4.无聊

购物有时是为了消磨无聊的闲暇时间。人们在找不到文体活动场所之时,逛街购物无形中会成为业余生活中的一项主要的内容,这是看来主动实为被动的复杂心理过程。

5.消费观念

仅仅从个人心理来解释人们的疯狂购物是相当表面的,它还有着深刻的“消费主义”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心理学家认为,在当前的商品社会中,人们从小就从电视广告里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享受,而“购物是享受” “购物有益健康”。在其熏陶下,一些心理暗示严重的人,在潜意识中接受这类说法也就不足为怪了。在有了条件和实力后,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往往就难以收拾了,可以说,商品对他们的诱惑几乎让人难以抗拒。

帮你戒掉冲动购物的“瘾”

心理学关键词:补偿性消费

当我们把“上瘾”一词和购物、花钱联系在一起时,我们必须意识到这是指心理层面的依赖。心理学研究显示,很多人购物上瘾是为了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或是用于补偿现实生活中的遗憾,也就是所谓的补偿性消费。但是怎样才能改掉花费过度的毛病呢?那么就请对号入座,先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购物狂,“对症下药”才能帮你彻底戒掉“毒瘾”。

◆网购狂

只要闲来无事就上网浏览购物网页,不看就浑身不自在,忍不住就点击购买。心理学家分析,有些人买东西买到完全依靠网络世界,不愿与外界接触。到了这种程度,已经不是单纯地功能使用的依赖,而是沉溺症的征兆了。过分迷恋网购,其实是一种不安全的心理表现。从心理学上分析,这类人往往缺乏自信心或者人际关系不和谐,因孤独、紧张、焦虑而习惯用网络购物这种形式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因此,此类消费者,在遇到不开心,情绪不好的时候,要寻找正确的压力缓解途径,可以找几个和你没有利益冲突的朋友聊聊天,建立可信赖的人际关系;参加运动、短途的旅行,放松积压已久的情绪;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从中获得自我价值的提升。当然,如果问题比较严重时,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

◆折购狂

这类消费者,每到打折季,就会特别兴奋。心理学家认为,这类人中很多对商品有一种极其强烈的、部分甚至是病态的占有欲望。而且,他们一般在购物时凭心情好坏、个人兴趣等内在因素来决定是否购买,从来不考虑适用性、季节性、支付能力等外在条件。很多商品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或者是重复购买。而令他们购买的原因又有很多种,一部分是因为虚荣攀比的心理,还有从众心理。

因此,此类消费者应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正确认识自我,外在的美只能是锦上添花的,而内在的美才是关键,没有最好的服饰,只有最适合你的服饰,所以不妨学习一些衣着搭配的技巧。

◆贷购狂

这类消费者,只要消费就取出信用卡,有的甚至直到信用卡刷爆,才有一种满足的快感。心理学家表示,这类人希望通过高消费来释放工作和情感的双重压力,“刷卡”成了他们满足自己感情需求的替代品。实际上,这种冲动型消费也有点像赌博,你下注的同时希望它为你获得意外的收益,比如:更满意的男人,更优秀的工作业绩等。当这一切的包装并不能给你所想要的东西时,你就会认为自己下的注不够多,于是就会选择更高档的时装,追逐更高品质的休闲娱乐,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最后在掏空你腰包的同时,也让你一无所有。

减少可用资金,学会理性消费是应对贷购狂的妙招。购物前先列表,把想买的东西做3个分类:想要但不需要的、可能需要的、真的需要的。清楚分类之后,根据自己现有的金钱规划购物。同时,养成用现金消费的习惯,这样有助于控制消费额度。必要时甚至可以禁用信用卡。

P8-11

序言

消费始终伴随生命的进程——从摇篮到墓地,但是消费心理学却不是每个人都懂。

贴上9.9元的东西一定比标价10元的商品卖得火吗?

商场的试衣镜为哈要斜着放?

为什么人们去逛街的时候,走的路线不一样,购买的商品就大不同呢?

为什么售货员总是对你说“咱们”?

这些问题你可能早就注意过了,但是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其实这就是消费心理学的内容。《每天要用的消费心理学》,为你揭开这些消费中的小秘密!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与心理学挂钩的东西总是避而远之、讳莫如深,很多人会把它与“神秘”、“深奥”、“难懂”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因为人的心理千变万化。它就像一个调皮的精灵,它存在于日常消费中的时时处处,却又总是和人们捉迷藏,以至于人们对它熟视无睹。

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事实上人们对心理现象都很熟悉,只不过缺乏科学的理解,觉得神秘罢了。因此迫切需要一条合适的纽带将消费心理学科学性地运用到我们的现实消费活动中。而本书正是这条纽带。

本书不会给你高深的理论,只是从日常生活的一些消费琐事中,发掘一些你不曾注意的,曾经困惑的,或者没有深入思考的问题,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解释,发掘出消费的小秘密,令你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消费心理学与你的消费活动密切相关,想必会让你耳目一新。本书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即针对一些消费误区、陷阱,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让你把消费看透,从而使生活更加有声有色。

通览全书,你就会明白你的消费行为是被怎样一些微妙的因素控制着、引导着。作者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究你非理性购物背后的真正原因,分析造成你金钱流失的罪魁祸首。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阅读本书,它会告诉你如何确立消费的品位,把握好消费的准则;引导你理性地购物,控制自己的消费开支;提示你如何少消费、多购物,实现超值购物;帮助你识别商品质量,买到自己最中意的商品;提醒你防范消费陷阱,不被虚假广告欺骗;为你科学理财出谋划策,为你的消费献计支招。让你摆脱非理性的窘境,避开商家促销的陷阱,过上富足、快乐的生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每天要懂的消费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跃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9065830
开本 32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市场营销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13.55-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