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安娜·卡列尼娜(名著名译)(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文豪,《安娜·卡列尼娜》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弗龙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莱温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深受我国读者喜爱,它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内容推荐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继失去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伏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揭露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第八部

试读章节

“在桌上呢,”马特维回答过,带着关心和询问的神气看了看东家,等了一会儿,又带着调皮的笑容补充说,“马车行老板派人来过了。”

奥布朗斯基什么也没有回答,只是在镜子里看了马特维一眼。从镜子里相遇的目光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彼此是默契的。奥布朗斯基的眼神好像是在问:“这话你何必说呢?难道你不知道吗?”

马特维把两手插到自己的上衣口袋里,把一只脚向前伸了伸,微微笑着,默默地、亲切地看了看东家。

“我叫他下个礼拜天再来,在这之前别来打扰您,也免得他白跑,”他说出了显然是事先准备好的话。

奥布朗斯基明白,马特维是想说说笑话,让人注意他。奥布朗斯基拆开电报,一面猜测着电报里常有的译错的字,把电报看了一遍,他的脸顿时放起光来。

“马特维,我妹妹安娜·阿尔卡迪耶芙娜明天要到了,”这时理发师正在刮他的长长的鬈曲络腮胡子中间那条红红的纹路,他让理发师那光溜溜的胖手停了一下子,说道。

“谢天谢地,”马特维说这话,表示他和东家一样理解这次来访的意义,就是说,奥布朗斯基的好妹妹安娜·阿尔卡迪耶芙娜这一来,会促使夫妻和好起来。

“是她一个人,还是跟姑爷一起来?”马特维问道。

奥布朗斯基不好说话,因为理发师正在刮他的上嘴唇,他就竖起一个手指头。马特维对着镜子点了点头。

“是一个人。给她收拾楼上的房间吗?”

“你去禀报达丽雅·亚力山大罗芙娜,她会吩咐的。”

“禀报达丽雅·亚力山大罗芙娜吗?”马特维似乎带着怀疑的神气重复了一遍。

“是的,你去禀报。哦,你把电报带上,回头告诉我,她是怎么说。”

“您是想试探试探呀,”马特维心里明白了,不过他嘴里只是说。

“是,老爷。”

当马特维手拿电报,穿着咯吱咯吱响的皮靴回到房里来的时候,奥布朗斯基已经梳洗完毕,准备穿衣服。理发师已经走了。

“达丽雅·亚力山大罗芙娜吩咐我传话,说她要走了。让他,就是说让您,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好啦,”马特维只是用眼睛笑着说,然后把手插到口袋里,歪着头盯住东家。

奥布朗斯基没有做声。过了一会儿,他那漂亮的脸上出现了和善而有点儿可怜的笑。

“啊?马特维?”他摇着头说。

“没事儿,老爷,会雨过天晴的,”马特维说。

“会雨过天晴吗?”

“是的,老爷。”

“你这样想吗?是谁来了?”奥布朗斯基听到门外有女人衣裙的窸窣声,就问道。

“是我,老爷,”一个又利落又好听的女人声音说。接着在门口出现了保姆玛特廖娜那方方正正的麻脸。

“哦,玛特廖娜,有什么事?”奥布朗斯基迎着她走到门口,问道。

尽管他和妻子的事全是他的错,他自己也感觉到这一点,可是家里几乎所有的人,就连这个老保姆,妻子的心腹,也都站在他这一边。

“有什么事?”他灰心丧气地说。

“您去一下,老爷,再去认个错儿吧。也许上帝会见怜的。她太伤心了,叫人看着都难受,再说家里也闹翻了个儿。老爷,也该心疼心疼孩子们呀。去认个错儿吧,老爷。有什么办法呢!谁系的疙瘩,还得谁自己解呀……”

“可是她不会听我的呀……”

“您该做的要做到。上帝是仁慈的,您要祷告上帝,老爷,要祷告上帝。”

“嗯,好的,您去吧,”奥布朗斯基忽然涨红了脸,说。“好吧,给我穿衣服,”他对马特维说着,很果断地脱下晨衣。

马特维已经举着准备好的衬衫,一面吹着衬衫上看不清楚的一点什么东西,带着显然很高兴的心情像上马套一样把衬衫套到东家那保养得很好的身体上。

奥布朗斯基穿好衣服,往身上洒了香水,抻了抻衬衫袖子,习惯地把香烟、皮夹子、火柴、系着双股链子和坠头的怀表分别放进几个口袋,抖了抖手帕,觉得尽管家庭遭遇不幸,自己浑身上下还是洁净、芳香、健康、舒适的,带着这样的感觉轻轻抖动着双腿走了出去,来到餐厅里,餐厅里已经摆好咖啡等着他了,咖啡旁边还有信件和衙门里来的公文。

他看了信件。有一封信令人很不愉快,是一个商人写来的,那商人要买他妻子庄园里的树林。那树林是要出卖的;不过现在还没有同妻子和好,这事儿根本谈不上。最不愉快的是,这样一来,摆在面前的他与妻子和好的事就要掺杂上金钱利害关系。一想到他可能受到金钱关系的支配,一想到他会为了出卖树林而想方设法同妻子和好,就觉得是受了侮辱。

奥布朗斯基看完信,就把衙门里来的公文拉过来,迅速地翻阅了两件公文,用粗大的铅笔做了几个记号,便把公文推开,喝起咖啡;一面喝咖啡,一面翻开油墨未干的晨报,看了起来。

奥布朗斯基订阅的是一份自由主义的报纸,不是极端自由主义的,而是代表大多数人主张的报纸。尽管他对科学、艺术、政治本身一概不感兴趣,他还是坚持大多数人及其报纸在这些领域的观点,只有大多数人改变了观点,他才改变观点,或者不如说,不是他改变观点,而是观点本身在他脑子里悄悄地变化。P7-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安娜·卡列尼娜(名著名译)(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列·托尔斯泰
译者 力冈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30462
开本 32开
页数 89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47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9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28.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8
159
3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