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灵渠/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众所周知,灵渠是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的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被郭沫若先生誉为“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用为世界之奇观”,同时,它也是兴乃至桂林历史文化的源头和灵魂之一,一直以来,就是学者和文化界、水利界研究的重点。

本书系统介绍灵渠开凿背景、工程概貌、风景名胜、历史作用和历史文化,填补了灵渠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条认识灵渠的新途径。

内容推荐

新出版的《灵渠》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与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共同策划、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编辑委员会具体编辑,由长期研究灵渠的兴安本土学者、县灵渠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建新撰稿、系统介绍灵渠开凿背景、工程概貌、风景名胜、历史作用和历史文化的专著——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灵渠》,为32开本,共5万多字,文字精炼、图文并茂,既寓知识于可读性当中,是一本雅俗共赏的普及型读物,又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新资料和新见解。

目录

一、巧夺天工的工程

二、重要的历史作用

三、迷人的风景名胜

四、留下足迹的名人

五、优美的诗词文章

试读章节

一、巧夺天工的工程

创建的背景

有关灵渠的开凿,古书多有记载。据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曰皇帝,主海内之政。……欲威海外,乃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又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北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人间训》也提到,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中原之后, “……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

秦始皇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一统中原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而在中国的南方,从今天的福建到广西北部一带,自东向西横亘着一列雄浑的山脉,分别为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和越城岭,统称为五岭,又叫南岭山脉。五岭以南的地区包括今广东和广西大部、越南北部、福建南部等广大的地域,属于我国古代越人聚居地,由于部族众多而且分散,被统称为“百越”或“百粤”。秦始皇为了将岭南百越地区纳入中国版图,便派大将屠睢率50万大军兵分五路南征百越。但是,这一举动立即遭到岭南百越民族的顽强抵抗,加之岭南山路崎岖,粮饷转运困难,以致秦军受到重创,战事处于胶着状态,三年兵不能进。为了解决秦军的后勤补给问题,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秦始皇命史禄督率士卒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的湘江、漓江二水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转运粮饷。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运河凿成,就是今天的灵渠。它连接了湘漓二水,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联通了南中国的水运网,使秦军得到了源源不断的粮草补给和兵源补充,秦军因而迅速攻下岭南。之后,秦始皇在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一带分别设立三郡:南海、桂林、象郡。

科学的选址

灵渠所处的地理环境较为独特。它位于桂东北的兴安县中部。兴安县恰好处于五岭之中的都庞岭和越城岭之间,地形为东南和西北高,中间低。东南纵贯都庞岭山脉的海洋山系,群峰连绵,发源了著名的湘江;湘江往北经全州县流人湖南,注入洞庭湖后贯通长江。西北部为越城岭山脉,层峦叠嶂,地势高耸,原始森林一望无际,其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是华南第一高峰,发源了秀甲天下的漓江;漓江经桂林向东南至梧州并人西江后再往东注入广东珠江。因此,“湘江北去、漓水南流”的独特景象就形成了。两大山脉中间的狭长地带为地理上著名的“湘桂走廊”,其问分布着丘陵及河谷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楚越两地往来之咽喉要津。由于兴安海拔较高,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重要支流均在境内发源,民谚有“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之说,为灵渠的修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湘江和漓江虽然都在兴安县境内,但是二者仍然相距二十余公里,如何将它们连接起来,工程选址就显得尤为重要。秦代水利专家通过勘察之后发现,在湘江附近有一条漓江小支流,叫始安水,与今兴安镇高塘村旁边的湘江岸畔直线距离仅1600米左右,但是其间横亘着一列土岭,叫临源岭,或称越城峤、始安峤,是湘江、漓水之间的分水岭。它宽三百余米,高二十余米。如果把这列土岭挖穿,就可以连通湘漓二水。然而,在这直线距离最近处修渠并非易事,因为此处湘江河岸的海拔是206.66米,始安水的海拔却有211米,始安水高出湘江4.34米,如果开凿一条渠道,由于落差太大,本来水量不多的始安水就会全部倾入湘江,而且从湘江南来的船只根本无法进入始安水。若要将湘江之水引入始安水,则需在宽阔的湘江上修建一座高度达5米以上的大坝,在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都是难以做到的,而且前线战事紧迫,时间上也不允许。  P3-6

序言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已有《岭南文库》作为成果的载体,但《岭南文库》定位在学术层面,不负有普及职能,且由于编辑方针和体例所限,不能涵盖一些具体而微的岭南文化现象。要将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必须首先让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读物来承担这一任务。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初衷盖出于此。因此,《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可视作《岭南文库》的延伸。

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与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共同策划、编辑,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编辑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灵渠/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建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068398
开本 32开
页数 1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3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1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42
丛书名
印张 3.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1
143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