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破解大清风水密码
内容
编辑推荐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紫微斗数大师紫微杨,解读十大清帝星相命理,破译大清兴衰历史玄机!

用紫微斗数解读清代历史,替清朝的十个皇帝算算命!详解十位清帝星相命理,探寻大清兴衰风水之谜!

内容推荐

本书运用紫微斗数理论,从清代十位皇帝的星盘入手,以史实验证其命宫与清朝国运兴衰的关系,以术数来推臆被忽略或者被刻意隐藏的历史秘密。

摆脱了一般相学命理专著的艰深晦涩和史学专著的卷帙浩繁,本书攫取翔实的史料,并辅以逸闻趣事,将专业的紫微斗数理论化繁入简,使读者在汲取紫微斗数合理元素为己所用的基础上,了解清朝风水演变,领略清代风云诡谲的历史传奇。

目录

引言 百年国运之谜

第一章 顺治:天降福临满族入关第一帝

 顺治登基,孝庄太后婚嫁之谜

 董鄂妃:独享专宠所为何?

 敝屣尊荣,先皇葬何坟?

 洪承畴:是非功过后来人评说

 六门三爻,惨绝人寰的杀戮

第二章 康熙:清室走向全盛时期的旷代明君

 雨露均沾,皇姑嫁何人?

 智擒鳌拜,把乾坤扛在肩

 天同守命,康熙首开文字狱

 聪明一世,败于立储后事

第三章 雍正:夺嫡成功而元气自伤的一代

 不争为争,登上权力顶峰

 手足相残,相煎何太急

 鸟尽弓藏,诛戮功臣

 试题之狱,时代文人的悲剧

 不得善终,雍正猝死无头案

第四章 乾隆:身处清朝盛衰关键时期的“十全老人”

 命带桃花,和珅疑是妃子转世

 两星相守夫妻宫,后宫恩怨何时了

 天相星守命,乾隆善恶两不定

 盖棺定论,文治武功褒贬不一

 忌星缠在父母宫,据云乾隆是汉人

第五章 嘉庆:国势渐衰疲于应付的儿皇帝

 和珅跌倒,嘉庆未必吃饱

 乱事纷起,清室气数式微

 民生凋敝,嘉庆回天无力

第六章 道光:内忧外患被迫打开国门的平庸皇帝

 孤寒平庸,穿补丁裤的皇帝

 公主索夫,后宫往事何时了?

 鸦片战争,打开国门的导火索

 水淹道光陵寝,龙颜大怒

第七章 咸丰: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出逃皇帝

 阴差阳错,当了皇帝误了国

 太平天国,搅碎清帝太平梦

 喜神深藏,曾国藩平步青云

 桃花极旺,宠幸慈禧命中注定

第八章 同治:大臣夹攻受制于太后的傀儡皇帝

 慈禧谋权,顾命大臣命难全

 遽而不禄,母子反目不为奇

 无心向学,对付朝臣有妙计

 慈禧一家,出了两代皇帝

第九章 光绪:无力变革反遭囚禁的苦闷皇帝

 怕读满文的皇帝,清朝气运转移

 天上地下:李莲英得宠,寇连材被诛

 宫廷婚姻,西太后掌权的棋子

 国运大衰,华夏生灵涂炭

 维新变法,动摇了大清命脉

 康有为:毁誉不一的维新失败者

 签订辛丑条约,清室元气伤尽

第十章 宣统:登基年龄最小在位时间最短的末代皇帝

 一语成谶,大清国真的快完了

 油尽灯枯,气数已尽

附记

试读章节

命带桃花,和珅疑是妃子转世

乾隆帝生于1711年9月25日,即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按照子平,他的八字是:辛卯、丁酉、庚午、丙子。是为火炼秋金的格局,四带桃花。

命理名家徐乐吾先生评他的命造结构妙在子冲午,使午火不克酉金,酉冲卯,使卯木不助午火、制伏得宜,气全四正,坎离震兑,气贯八方,坐下端门,水火既济,宜其为60年太平天子,号称“十全老人”,25岁登基,内禅后又四年而终,享寿89岁。

若从紫微斗数而论,他的星盘是天相星与禄存星守命,兼有火星。福德宫是紫微星与七杀星,而恩光、天贵、三台、八座、左辅、右弼、龙池、凤阁等吉星,不是会照到命宫就是福德宫,其贵可知,但此命造也有缺点,决非“十全”。

影响最大的是地空、地劫两星同守福德宫,对“十全老人”无疑起了一个相当大的破坏作用。

乾隆帝之缺点,在命理中可以一一看出来,如地支子午卯酉齐,是为四带桃花,所以清人所传清代皇帝之艳史,以乾隆为最多。其次以紫微斗数来说,空劫守福德宫,挥霍奢侈,屡次南巡,劳民伤财,虚耗库存,吏治民风亦随而败坏,清代自乾隆之后开始衰微,其因在此。

乾隆在位60年期间,有两人特别获得乾隆的恩眷,其一就是大学士和珅,另一则为大学士傅恒之子福康安,才德均不备,但能获乾隆之殊宠,就有幕后的故事了,也可说是命中四带桃花之果。

现在先说和珅之得宠,清人笔记所载他在一个极偶然的机会获乾隆赏识,而从此一帆风顺,先被派总管仪仗,随而获升侍卫、副都统、侍郎而至军机大臣。和珅并无实学,再加上后来的骄横跋扈,贪赃枉法,天下皆知,

独乾隆仍信任之,可说传奇。而和珅之被抄家治罪,是在嘉庆四年,那时

乾隆已去世了。

但在有关清朝的野史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

话说在雍正年间,雍正有一妃子,容貌甚为冶艳,时乾隆才不过十余岁。有一日乾隆因事入宫,见妃对镜理发,一时好玩,突然从后用双手掩妃之目,妃子不知与戏者为太子,大惊,持梳向后击之,击中乾隆之额角,乾隆逃去。

翌日,乾隆去见皇后,后见其额角有伤痕,问之,但乾隆初时不敢以实对,严诘之下,方说出真相。后大怒,怀疑妃子调戏太子,竟然赐妃自尽。

乾隆当时大惊,想为妃子呼冤,但徘徊多次终又不敢,结果返回书斋再三思量,仍想不到任何办法去营救这位蒙冤的妃子,最后终于让他想到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乾隆当时想不到任何办法去营救被赐自尽的妃子,结果以手指染朱砂直奔妃子所居之处,当乾隆到达之时,妃子已上吊,气亦已绝。乾隆即以指上的朱砂印在妃子的颈项间,作为记号,然后对着气绝了的妃子尸体说:“这次是我害了你,如果你魂魄有灵,得到转世,希望在20年后,能够与你相聚,我会好好报答你的。”说完这番话之后,乾隆就离去了。

话说时光荏苒,转眼间过了数十年,到乾隆中叶时,和珅以正红旗人,在銮仪卫充当校尉。一日,乾隆大驾将出,仓促间求黄盖不得。乾隆曰:“是谁之过?”各人瞠目相对。和珅应声曰:“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乾隆闻声细视之,则似曾相识者,但却无法想起在什么地方见过。回宫后,对此事仍念念不忘,一直在追忆由少年至壮年之事。忽然间,他忆起和珅面貌与蒙冤而死的妃子十分相似,因此密令召和珅入宫,令跪近御座,俯视其颈项,竟有一朱砂印记。至此,乾隆便在心中默认和珅为蒙冤妃子之转世,倍加

怜惜。而此后,和珅即扶摇直上,到乾隆四十三年间,竟由尚书授大学士。而其出身,只不过銮仪卫的校尉而已,亦可谓奇也。

而且和珅之贪赃枉法,据说乾隆并非不知道,但却没有加以责难。和珅的党羽贪污伏法,亦不牵累及和珅,更使人大惑不解。

终乾隆一生,对和珅可说恩宠有加,和珅之父配享太庙,其子丰绅殷德娶和孝公主成为额驸,其弟和琳官至封疆大吏,声势之盛,一时无两,而历时达二十余年,实属罕见。

据说到乾隆将要内禅退居为太上皇时,曾对和珅说:“我与你有宿缘,然后你才可以这样,但日后之人将不会容你。”说话的语气仍将和珅看作是蒙冤而死的妃子。

而乾隆所料,亦一点不差,在乾隆逝世后仅数天,和珅即被冠以20条大罪抄家及赐自尽。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

和珅的靠山一倒,随即为当朝大臣弹劾,即日夺职下狱,至正月十八日赐自尽。据说抄家时,和珅的家财计达8万万两有余,可见和珅贪污之巨。当时清室岁入约7000万两,和珅专权20年,家财逾清室20年岁入之半。

所以史家认为清朝之元气,尽断丧于和珅之手,并不是夸张之言。

和珅能专权二十余年,善窥帝意,自在意料中事。但和是否知道乾隆心里把他看作是蒙冤妃子的转世呢?

据说和珅伏法之前,曾在狱中作诗,诗云:“夜色明如许,嗟予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卅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暮,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辜负九重仁。”此哀伤入狱之作,并无他意。

但在他自尽之后,据说又在他的身上搜出另一首诗,诗云:“五十年前幻梦真,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时睢口安澜日,记取香烟是后身。”则又隐约似乎他是知道乾隆当日宠他的原因。

和珅生于1750年,即乾隆十五年,死于嘉庆四年,计算起来,和死时才不过49岁。

那么,他的绝命诗开头的一句“五十年前幻梦真”,似乎确有含意在焉。

和珅的故事至此告一段落,但乾隆命中之四带桃花,接下来还流传有不少并不光彩的“风流史”,可以说他个性风流,也可以说他命该如此。

乾隆另一宠信人物福康安,为大学士傅恒之子,相传是乾隆逼奸傅恒之妻而生。

傅恒为镶黄旗人,孝贤皇后是其妹,有此亲戚关系,因此其妻经常出入宫廷,不料因此被乾隆看中,产生了一段孽缘。

话说有一日,傅恒之妻入宫,竟为乾隆所乘,威逼利诱之下,乾隆得偿大欲。而后来傅恒之妻即告怀孕,不久即诞下福康安。

福康安与和珅同样是才德俱不备的人,而福康安更为狂妄和骄夸自大,常自比为诸葛亮,而实在差得太远了。他每次出征,只靠海兰察策划及指挥,自己则只是作威作福、贪污勒索、奢侈享受。据说有一次出征廓尔喀,他自己打扮成诸葛亮那样,羽扇纶巾,结果招致大败,但乾隆同往常一样未有深责。换了别人,可能十个头颅也不够落地。

当时虽为信息封闭的社会,但流言辗转相传,不少人都相信福康安其实是乾隆的“儿子”,所以大家都怕福康安几分。而傅恒绿巾盖头之后,他自己是否知道,则不得而知,但他的一家,获得乾隆的殊宠,却是千真万确的事。他一共有四名儿子,其中三人均娶得公主成为驸马,只有福康安娶的不是公主,所以世人更加相信福康安是乾隆逼奸傅恒之妻而生者。  后来傅恒死时,乾隆曾有诗悼之,中有“平生忠勇家声继,汝子吾儿定教培”之句,便有不少人附会“汝子吾儿”是乾隆自泄心声的诗句。

不过话得说回来,乾隆是一国之君,对于这些丑事绝无理由自己去泄漏秘密。只是乾隆好作诗,生平作诗逾十万首,但文才不高,他诗句中的“汝子吾儿定教培”,不过是说会把傅恒的儿子看作自己儿子那样去教育栽培而已!相信绝非解作“你的儿子其实是我的儿子”。但乾隆这句诗,却给写清代野史的人添了“资料”,相信这乾隆始料不及的。

P82-86

序言

百年国运之谜

自己在年少时代,既喜欢钻研数术,也喜欢读历史,特别是清代野史的传奇故事。到近年,忽然兴起一个念头,何不替清朝的十个皇帝算算命!从术数的角度来写清代的历史,使爱好术数的读者对清朝的掌故和气数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由于怕不懂术数的读者读来感到枯燥,所以,在内容上我采纳了相当多的野史资料,以增加其趣味性。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将资料备齐,加上插图和各皇帝的星盘,集结成书。

清建国于1616年,经过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的统治,在世祖福临登基后,于1644年入关,统治中原268年(1644~1911年),前后经历10个皇帝,是为少数名族统治中国时间最长的一个皇朝。

相传“少数名族统治中原无百年之国运”,可能起因于势力最盛的蒙古统治中国亦不过97年的国运(由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至1368年为明太祖朱元璋所灭)。

所以,清代统治200余年,其间有野史传说:到清高宗弘历(乾隆)时.已经不复为满人统治,乾隆其实为汉人,是当时大臣陈世倌之子。

据说在清圣祖(康熙)年间,当时的胤禛皇子(即日后的雍正),与浙江海宁陈家十分友好。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阴历八月十三日,两家孩子同一天诞生。胤禛皇子得一女,而陈家得一子。

胤禛皇子即命陈家抱子入宫,陈家依命行事。孩子从宫中送回陈家后,竟是个女婴。陈家对此事虽甚为震惊,但不敢争辩,且极力保守秘密,而此后陈家亦屡获殊宠。

后来乾隆帝多次南巡,到钱塘观潮,常到海宁陈家,所以这个传说当时流传很盛。

如果传说属实的话,那么清朝的国运到乾隆时已潜移了,也应了“少数名族统治中原无百年之国运”之说。

不管乾隆是否为汉人,清朝入关后经历顺治、康熙、雍正,至乾隆达到国力顶峰,乾隆是清朝由盛而衰的关键时期。本书按照时间顺序,由皇帝的命谱、紫微斗数,配合《皇极经世》的易卦,上溯顺治下至宣统,再加上正史和野史故事,作为对清朝气数的一个探索。

中国的皇帝,除了名字外,有年号和庙号。如乾隆帝,乾隆是年号,他的名字叫弘历,庙号高宗。按照传统,不应称之为乾隆帝,应该称为清高宗才对。但是笔者发现无论中外人士,以普通大众来说,似乎对清代各皇帝的庙号,并不如对他们的年号那样熟悉。如很多人知道康熙、雍正,并不熟悉清圣祖、清世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中国历史上的有些皇帝曾经多次改元,也就是说有很多个年号。对这些皇帝若以年号称呼,既属不当也易混淆。尚幸清代各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所以这方法还行得通。

在本文里,为尊重普通大众读者的阅读习惯,也随俗以年号称呼清朝入关后的各皇帝。依次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紫微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破解大清风水密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紫微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62543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9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9.0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2
16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