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发现中国竞争力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一年一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2009—2010全球竞争力报告》涉及全球133个经济体,中国排名提升到29位,中国连续多年竞争力排名稳步攀升。

中国竞争力何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大批量中国制造优势能否继续支撑中国经济较快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的引擎,中国企业能否用新商业思维、创新理念、特色商业实践为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提供原动力?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商道》栏目组奔赴中国商业前沿地带,寻找未来中国竞争力答案。

商业领袖、行业巨擘,对于中国企业竞争力主题专门撰文,分享建设性思考、感受,以及对下一个黄金十年里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具有推动意义的建树。

内容推荐

是时代在改变我们,还是我们在领跑时代?21世纪下一个10年,中国竞争力如何破冰?访商业领袖,携行业巨擘,透视国家未来竞争力。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推出特别节目“发现中国竞争力”,采访万达集团、东软集团、玉柴集团、伊利集团、招商银行等领袖企业,透视企业国际竞争力,寻找未来中国竞争力的答案。

目录

序一 ◎郭振玺 价值系于责任

序二 ◎任学安 剑与道

第1章 柳传志的第250天——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老总短文 做有主人的公司/柳传志

 编导手记 迟到的拜访/张馨文

第2章 老马识途——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老总短文 持续创新是中国企业构建核心

 竞争能力的关键/马蔚华

 编导手记 永远在路上/张馨文

第3章 骄傲的疯狂——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老总短文 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李书福

 编导手记 疯狂也骄傲/上官儒烨

第4章 软件铺出硬轨道——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老总短文 全球化和新兴市场崛起的十年/刘积仁

 编导手记 幸福有泪/贾梦霞

第5章 健行天下——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老总短文 商业地产是万达的核心竞争优势/王健林

 编导手记 改革的重量/孟佳

第6章 不惑鹰,再生鸟——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老总短文 伊利的绿色商道/潘刚

 编导手记 无棱的潘刚/上官儒烨

第7章 再造“心脏”——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老总短文 构筑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晏平

 编导手记 晏平的“动”与“静”/裴庆通

第8章 上市只是开始 149——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编导手记 “小时代”的“大采访”/贾梦霞

后记 ◎唐琳 问世间“道”为何物

试读章节

迟到的拜访

张馨文

一提起联想,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句经典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那时我刚上初中,每天除了写功课就是练钢琴,为九级而冲刺,看电视成了最奢侈的事。冷不丁的一次,看到了联想的这个广告,不明所以,只觉得很深沉。

两年后,计算机课成了一门选修课,打字的速度和正确率成了期末考试的内容,与此同时,联想1+1的广告铺天盖地,也许就从那时起,联想和民族品牌的紧密关系,深深印入我的脑海。

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庆,我和同学们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翻花,激动万分,殊不知对面的观礼台上,55岁的柳传志坐在那里,同样心潮澎湃。

工作后,我一有机会就跑到中欧去蹭课,却从没留意中欧租用的就是联想控股旗下的融科智地建的高级写字楼,而柳传志的办公室就位于这楼的10层。

巧合还不止这些,我们同是金牛座,而柳传志的生日与我父亲又是同一天,属相与我母亲相同,只不过大了一轮……这些相似之处,让我觉得,我和联想确实挺有缘分。

第一次见柳传志,是为了给国庆60周年录宣传片,与照片上的凌厉相比,柳传志本人显得更为温和,没有丝毫距离感。因为要对着摄像机说话,柳老爷子还有些不习惯,“我还是喜欢跟人面对面地交流”,十分谦逊地表示要多录几遍。看着柳传志为了几十个字,反复思考,斟酌着用词,认真的样子让我感触颇深。

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录像过程中,柳传志一直在强调“信心”,从25年前创办联想,到2004年并购IBMPC,柳传志直言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风浪,但却目标坚定,对未来充满信心。虽然是一些很普通的言语,但从这位65岁的“老人”嘴里说出来,不仅意气风发、雄心未老,更让我这个年轻人感到热血沸腾、精神振奋。这种感觉同样出现在10天后,我对柳传志的采访过程中。

第一次作为一名出镜记者,第一次正式面对摄像机,第一次要一口气完成两集节目,全靠两个小时的采访,说不紧张?那真是吹牛!直到今天,此刻写着手记,回想采访前的一刻,仍是惊心动魄。柳传志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成就就不用说了,从年龄上讲,一个新中国成立前出生的人,叫爷爷也不为过(同事曾这样开过玩笑);再者,采访时间一直定不下来,中间又隔了个国庆假期,我的心一直纠结着,直到周二下午接到电话,周三下午三点半开始采访。我当时愣了足足一分钟,太突然了,脑子飞快地过电影,服装、问题设计、书(买了7本关于柳传志的,只看完4本)……这时领导和创作团队给了我很多鼓励,确实使我放松了许多,靠临场发挥了。

从2004年联想并购IBMPC开始,这个“蛇吞象”的壮举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金融风暴,联想巨亏,柳传志重出江湖,一夜间又把柳传志推到了风口浪尖。联想怎么了?柳传志为何复出?联想能否走出困境?柳传志出山的250天都做了什么?联想现在业绩怎样?全球PC行业格局将产生怎样的变化……我想知道这些问题背后所发生的一切,但柳传志会怎样回答?又能告诉我多少呢?

记得陈氓老师在《东方时空》曾经说过一句话,采访时要说“人话”,就是说你跟你被拍摄对象,你是人,他就是人;你是记者,他就是被拍摄对象。当你以一种记者的心态,带着一种急功近利的那种潜在欲望的时候,那他就知道怎么去对付记者,怎么去回答;如果你是一个真切的人,那么他也回到人的一种状态。真实永远取决于认知主体。  出乎我的意料,柳传志的坦诚和平易近人让采访进行得十分顺利,也让我迅速忘掉紧张,专注于谈话,两个多小时的“聊天”,感觉很刺激,意犹未尽。虽然期间对一些敏感的问题,柳传志也一贯柳式风格地“拐起大弯”,不过迂回之下,他还是披露了从未在媒体上透露过的真实想法。比如出山的真正意图,杨柳配,联想和自己的关系等,柳传志的真诚、自信、执著、谨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一些尊敬的话,柳传志总是谦和得笑,不愿意接受过多的追捧。他的智慧练达,有着儒家的平和与入世的权谋。柳传志在业界威望甚高,我想不仅因为他缔造了联想,更与他敢于拍板、决策常常出奇制胜有关。现在,暂时陷入逆境的联想集团,确实需要像柳传志这样的精神领袖重拾信心。

柳传志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副条幅,上有“弘毅”二字,典出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问到柳传志与联想的关系时,他说希望将联想打造成一个“不是家族的家族企业”。现在这个家族资产雄厚、才俊辈出,但可想而知,无论杨元庆、朱立南、陈国栋这样的老部下,还是赵令欢、吴亦兵这样的空降兵,他们之所以不计代价地帮柳传志打拼出新天地,是因为柳传志一直以其韬略积极解决产权问题,引入泛海又迈出了一大步。

花甲之年,重出江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柳传志今年已经65岁了,但他仍然看不懂《红楼梦》,却能完整地背出《水浒》一百单八将的名号。虽然柳传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于这条路要走多久?走得怎样?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老骥伏枥的那颗“壮心”!

P23-25

序言

价值系于责任

著名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钻石理论”,阐明了国家竞争力的微观基础—企业竞争力。

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商道》栏目适时地推出“发现中国竞争力”系列节目,从媒体视角聚焦企业,思考中国企业如何转变企业发展模式,提升自身竞争力。节目很好地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媒体服务。

2009年,面对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经济刺激措施。包括四万亿投资计划、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等。如此措施有力地拉动了中国经济,使得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企稳回升。当世界惊讶于我们的同时,中国政府、企业界、媒体界以及社会各界已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国际金融危机下,企业损失惨重,低成本生产要素、依赖型加工贸易等所谓的竞争优势如此不堪一击,何谓中国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如何重构中国企业竞争力?

在这样的课题下,作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我们有责任从媒体的角度发现一些企业先行者。他们在坚守中持续变革,勇于抓住商业发展脉搏;他们是榜样、标杆,对于未来核心竞争力他们拥有自己的深刻理解,善于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发现中国竞争力”系列节目中的企业有来自传统产业的伊利集团、广西玉柴集团和吉利集团。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它们的产业转型折射出中国众多传统企业在探索如何以实力重新参与产业链条的全球分工,从粗放加工工厂提升转变成为技术研发者、品牌建设者,占据利润微笑曲线的高点。作为亮点,本次特别节目不仅发现了在传统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创新企业,更在新兴战略行业发现了希望,无论是金融领域的招商银行、信息软件产业的东软集团抑或是来自商业地产的万达集团,它们以探索的心态、积极的态度,正在从国家经济战略布局上进行着商业实践,其商业价值将影响国家未来竞争力。在此,我们希望把这些企业发展案例与更多企业界朋友分享,为中国企业集体重构竞争力提供可借鉴的商业蓝本。这是我和中央电话台财经频道同事们的工作使命。

伴随央视二套的升级,2009年8月31日,《财富故事会》栏目改版成为现在的《商道》。《商道》栏目开始将触角延伸到世界级企业中,关注它们的创业历史,追踪它们的最新商业动态,在对比中,为中国企业捕捉最有价值的商业行为以及商道。这种“术”“道”结合的多维财经视角,融入价值层面的商业启示,是当下中国企业所渴求的。特别是《商道》栏目这次制作的系列节目“发现中国竞争力”,更好地体现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内容的专业性、实用性与视角的全球化。

我真心地期望,财经频道《商道》栏目作为商业价值的发现者、中国经济的推动者,在未来的日子中,继续推出有引领价值的财经话题与财经节目。我们将与中国数万企业并肩前行,努力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实现自我提升,共同夯实“中国竞争力”。

郭振玺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总监

后记

问世间“道”为何物

这是一次艰难的追问!当从中心领导处接到“发现中国竞争力”系列节目的任务时,离预定播出时间三月上旬不到两个月时间,且横跨一个春节。你不想休息,别人还要休息!但是,当我们虎年“五虎上将”(两男三女记者)在最后一刻将精彩的纪实与追问呈现于我眼前的时候,我相信奇迹已经发生。《商道》不相信眼泪,《商道》只相信自己!

“发现中国竞争力”系列节目中,“五虎出山”北上南下,直击地产、内燃机制造、软件、食品及金融等几大行业,通过与王健林、晏平、刘积仁、潘刚、马蔚华等商业领袖的长枪短炮的碰撞,为我们揭示了一幅中国竞争力的全景长卷,在这些商业精英的言行之中,让大家对他们的商道更多了一层感悟与哲思。

这是中国竞争力的软硬之道!学者出身的刘积仁33岁下海,他把“虚拟制造”的概念与自己的软件开发有机融合,使东软走出了一条软件铺就的硬轨道。我们不会忘记他面对镜头时所说的,“在一个铁轨上运行的,有前行者和追赶者,但追赶者只有另造一个轨道才能超越前行者!”刘积仁崇拜乔布斯,但东软不是苹果,东软最软的时候需要靠CT机拯救软件的未来,最硬的时候却敢于喊出:“他们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但不是我们要做的好榜样!”

这是中国竞争力的快慢之道!军人出身的王健林有过6年的军旅生涯,野营拉练的强度练就他今日每年500个小时远距离的飞行硬功夫,他说的一句话让人震动:“掉队就是掉价!”订单式商业地产模式,让“万达速度”成为最大的竞争优势。2012年80个广场开业的目标,让他足以傲视群雄,独步天下,“城市综合体”的地产概念更催生他3年做成世界级企业的雄心!可又谁知他事业中途,曾有过3年222场官司的纠结,“慢”让他学会了“快”,尽管这是花10亿元所做的了断!

这是中国竞争力的进退之道!官员出身的马蔚华,知天命之年勇执招行之牛耳,把一个地方性的小银行发展为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靠的是敢于进,勇于退。在2009年金融风暴的中心纽约华尔街上,他亮剑出击,挂牌纽约分行,打出国际化的一记重拳,他最信奉的是艾青的那句话:人生的路很漫长,但紧要处只有一步!他不打无准备之仗,不超出风险去创新,是一匹会退的老马,而“退”是为了更好地“进”!

这是中国竞争力的简繁之道!空降至玉柴的晏平,5年前吃的闭门羹,而今天带给大家的是年年开门红。他化繁为简,用数字“卖”官,在全竞争的行业中完成惊人的一跳,却平淡地说:“我们都是普通的人,没有神仙,也没有圣人!”

这是中国竞争力的刚柔之道!书生模样的潘刚,危难时机力挽企业,靠的是自信与果敢。在平和的外表上,鹰的犀利和迅捷,使伊利这只不惑之鸟重新涅槃!

问世间“道”为何物?每一个企业家都给出了各自智慧座标下的回答!我在与晏平赴新浪聊天中,他突然冒出一句,怎么这5人都与东北有关啊?王健林在大连起家,刘积仁根于沈阳,潘刚长于内蒙古,马蔚华曾供职于辽宁,晏平自己呢,年少就读于大连,后又工作于东北10多年。其实,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为改革开放30年贡献出如此繁多的企业之星,它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在这场中国竞争力呈现的道上,有多少狭路相逢的好汉,便有多少荡人心魄的传奇1

2010年的春天,“中国竞争力”呼啸奔腾,“道”已走来,道已远行;“道”在过去;道在未来!

唐琳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商道》栏目制片人

书评(媒体评论)

当下中国,产生了许多目光远大又脚踏实地的民营企业家,产生了一大批有主人的企业,这是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最大源泉。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执行委员会主席 柳传志

创新是企业成长的灵魂。中国企业构建核心竞争能力,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关键在创新。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行长兼首席执行官 马蔚华

在当前及今后20年,全球经济变革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是空前的。抓住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摆在许多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书福

作为一个在新兴国家中的成长型企业,东软之所以能够不断成长,就是因为它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互动,甚至是它对外部环境变迁的配合和融合。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刘积仁

商业地产是万达的核心竞争优势。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健林

在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发挥自身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与大家一起构建“绿色发展商业圈”,我想这才是企业最大的“德”、最重要的“商道”。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刚

构筑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是我们这一代负责任的企业家肩负的重担。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董事长 晏平

中国竞争力的可持续,重要的一点,是有多少媒体人拥有蜜蜂一样的勤劳、自觉、自强的精神。

——《英才》杂志社社长 宋立新

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中国竞争力首先取决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家》总编辑 黄丽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发现中国竞争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央电视台商道栏目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311423
开本 16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4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