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禅的生活
内容
编辑推荐

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教你如何疏导人生的苦闷与无奈,提升身心世界的品质,过上禅者洒脱自在的生活!

本书主要是阐发在现实中怎样过一个禅者的生活,如何看待时间、空间,如何认识真假、来去,如果放下尘缘,安顿心灵,如何透过琐屑的尘世过上洒脱自在的生活。

内容推荐

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

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此书的内容,主要是将禅的精神,贴切着现实人间的实际生活来讲。一方面疏导人生的苦闷与无奈,并且指出如何达成洒脱自在、积极进取的生活目标。另一方面则分等介绍人生层面,鼓励每一个人,都应从禅的修行及体验中,级级提升身心世界的品质。所以对于一般的禅修现象及其自处与处人的态度,作了详细的说明。

目录

时空与生命

日日是好日

禅诗与禅画

矛盾与统一

老鼠入牛角

自力与他力——禅与净土

宗通与说通——禅与教

来与去

真与假

本与末

正与邪

指与月

知与觉

真假禅师

事与心

锻炼心

无心

安心

无有恐怖

道不在坐

放下万缘

世界和平

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禅与人生

附录:述梦

试读章节

六、时间的超越

诸位,你们不是小孩,是不是也羡慕甲虫会飞、蚂蚁会钻地洞呢?其实我们好不容易投生为人,一旦为人的时候,就想把生命拉长而不想死。想要长命的话,容易得很,只要尽做坏事,做得越多越好,做得越坏越好,这样就可以长寿了,那便是到地狱里边接受苦报,很久很久以后,都出不来。厌苦欣乐是人的本能,相信无人愿意如此地长寿。

相反地,要想“短命”,倒不容易。从此以后不再轮回生死,而且要快,要克期取证,希望打一个禅七或佛七,在一个七中,便能证得阿罗汉果,乃至成佛!也就是说我这个生死轮回的“命”,从此以后不要有了。所以要“短命”,实在是不容易的事!

可是我们若是感到时间有长短的话,我们就是在时间里头;如果能超出时间之外,没有时间了,那就叫“无量寿”。而众生因为都在时间内,没有离开过时间,所以不管怎样,都是有量的,而且还可以分段计算。譬如人的一天、一岁、一生,就是一个一个的段落;前生、今生、来生,一生又一生,这也是一个一个的段落。在人间造福者生到天上去,造罪者堕到地狱里,当天福享尽了,或地狱罪报受完了,这又是一个段落的结束与开始。因此在六道生死中,出生入死、人生出死,这一段一段的过程,我们称为分段生死,这都是有量的。唯有出三界、出离生死轮回以后,才没有时间的段落可分。出了三界就是证阿罗汉果,证了阿罗汉果的人,再也没有时间可以衡量他,因为他已不在生死之中,已超出时间之外。

在大乘佛教里,没有到八地菩萨以前,他的时间还存在。而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若以他们自内证的体验,当然已经没有时间的长短可分了;若以在众生中行菩萨道而言,因为众生在时间里,菩萨为了度众生,所以也在时间里头。因此,若以众生来看菩萨,即使是等觉菩萨,没有不在时间内的。初地以上菩萨的时间段落,叫做变异生死,与凡夫的分段生死不同;凡夫是以罪福而感六道轮回的生死,菩萨是以果位的递升,在福德智慧的增长中,渐渐完成圆满的佛果,这就是时间的超越和生命的完成。

七、“我”的空间好小哦!

接着要讲的是空间与生命。诸位说说看,我们活动的空间范围有多大?有人说:“花莲我没去过!阿里山我没有到过!”又有人说:“玉山我没爬过。”这仅仅是在台湾之内而已。然而台湾在地球总面积的比例上,实在是小之又小的一个地方,对诸位来讲,就已经有那么多地方没去过,也因为有那么多地方没有到过,所以错觉台湾是个很大的地方,那是由于我们活动空间的范围太有限了。纵然知识上知道台湾不大,在经验上却仍觉不小。

再来看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的存在,总是自以为它很重要,也好像是蛮大的,虽然仅仅一米多高的身体,但已自觉得顶天立地,胸怀万丈了。其实,万丈固然有限,我们所能感知的天地也极有限。这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所能活动的范围实在太有限了。

诸位有没有到过地球的那边?如果没去过的话,那么地球那边听起来好像很远。而像我这样的一个人,从地球那边去了又回来,回来了再去,来来去去的,比我从台北到台南的次数还多,所以在我看来,就觉得地球实在不大!奇怪的是,我在地球那边的马路上,常会看到我在台湾认识的人,而且在纽约我是很少出来逛街的,可是偏就碰到了那些人。记得有一回,我在纽约地铁的车上,遇到在台湾做生意的熟人,我惊讶地问:“咦?你怎么也坐这班车?你在美国也常常坐这条路线的车子吗?”

“没有啊!我才第一次来美国昵!”他也惊奇地回答着。

所以说,从地球那边到这边的来来去去的人看,我们所处的空间是多么地狭小。然后再从太空人的眼里来看地球,我们这个地球就更小了。可是,从地球乘坐火箭而射出的太空飞行员距离地球又有多远呢?实在也是离不了多远。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位太空人,能脱离环绕地球的轨道,飞向太阳系其他行星。然从整个太空来看,我们的地球实在只是一艘小小的太空船而已。

八、无量光的距离

我们说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无量光”;寿是时间,光是空间。光所照的空间,又有远近之分。诸位,你们说“无量光”是指的什么?是不是红光、绿光、青光、白光等无量颜色的光?还是萤光、油灯光、电灯光、星光、月光、日光?不是的。无量光的意思,是指光明遍照,无限地深、远、广、大的力量,充满于空间又超乎空间范围的存在。

各位有没有听说过光年?例如从某个星球到地球,有多少万光年的距离。光年是以光的速度所经过的时间,来说明空间距离的远近。一光年的距离,是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每秒的光速是三十万公里,而地球的直径只有一万二千六百三十公里。但是,若用光年来推算很远的距离,是不是就表示它是无限的呢?不,凡是可以看得到的、算得出的,都是极有限的,所以不是无量光。

九、每个人都有光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无限的境界?这要等你智慧的力量、感应的力量和愿心的力量,都能够到无限大的地方去时,你的光就能照到无限远的地方了。这个“去”,虽然无形,却是实在的,所以才叫做清净自在的心光,它是智慧的光、悲愿的光。

请问你们来这里打坐是为了什么?为了长生不老,还是为了得到神通?如果有了神通,便可以从这个地球到那个星球去探险,或是可以看到人家的心里在想什么;或是可以一眼看出哪一个女孩最适合做你的太太,哪一个男孩最适合做你的丈夫;或者可以远隔重洋,听到亲人、爱人乃至仇敌在说些什么话。

但是,诸位万一得到了这种神通,你可要倒霉了。当你看到一位合意的女孩,竟是你前一生或过去生的祖母;或是遇到一位喜欢的男孩,糟糕!他竟是过去世的孙子。辈分颠倒,怎么可以成为夫妇呢!所以你们如果想得神通而来打坐,那你就错了,因为那会使你痛苦、混乱,至少也将使你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昵!

但是,修行能使你的心力集中,心力越是集中,光就散发得越远。每一个人都有光,这可以透过特殊的仪器,发现每个人的光。

诸位,有没有看到有些人,愁眉苦脸,一脸的倒霉样,好像刚从地狱里头爬出来,这种人,你一见到他,就感到他的身上有点寒寒的,他若不是凶人,就是正处于很倒霉的时候。另外一种人,意气飞扬,浑身散发着活力,你一看到他就有安全感,就会生欢喜心,好像是见到了希望。虽然你的眼睛没有看到他的光,事实上,他的光已散发出来,而你也确实感受到了。

一个人有多少修持,就能产生多少力量。对自己信心的力量和帮助他人的力量,这种力量有时是有形的,有时却是无形的,但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这个力量只要产生了,他的光就已经照到你了。P8-12

序言

我未尝以禅者自期,亦未尝以禅师自诩,却由于教授禅的修行方法,并且主持禅七,故与禅门结下了殊胜因缘。自一九七九年三月以来,若将本书包括在内,我已在台北及纽约两地,出版了数十种关于禅的中文书籍。

本书的缘起,可分作如下的四个阶段:

一、由于在台北北投的中华佛教文化馆,举办了一年多禅七活动之后,参加的人数已有一百数十位,有人要求,让这些人仍有适当的机会及道场,集合共修。故自一九七九年十月十四日,即借文化馆的下院农禅寺,开始了周日禅坐会。会中由我开示,内容则以“禅的生活”为范围。每次均做录音,以保存资料。

二、到了一九八二年八月,已停刊了二十年的《人生》杂志,以小型报纸方式复刊,每期要登载我的一篇讲稿,以补稿源之不足。因此由几位年轻弟子,陆续将那些录音带加以整理。两年多以来,有一大堆的草稿,送到我的手上。殊不知,我的开示,每都乘兴而谈,从来不拟大纲,更没有时间搜集资料。讲话时的用词遣语,以及次序前后,跟写文章大不相同。故对每篇讲稿的删改补充,几乎比另写一篇文章还要吃力。所以每每到了《人生》的编辑部向我催稿时,才急忙赶出来,急就章的作品,不会太好。同时《人生》是从季刊而双月刊,到一九八四年九月起始改为月刊,对我的稿件需求量也不多,当时修改出来的稿件,仅得三十多篇。

三、讲稿在《人生》逐期刊出后,深受读者的欢迎,好多人为了专辑我的讲稿而向《人生》的发行部索取各期,甚至要求复印了寄给他们。有一家妇女杂志,来征求转载讲稿。另有一位出版家,希望我不介意他把那些讲稿辑去出版。也有许多读者,建议我将开示的录音带转录发行,以广流通。

四、由于我的即席开示,资料不够充分,组织不够谨严,此类的录音带,当然不便流通。至于编辑出版,则觉得尚有补充修订的必要。

这些因缘,使我一九八四出国之时,顺便把三十多篇整理好了的底稿带在手边,又花了两周的时间,重新润色厘定,加上该年回国期间在国父纪念馆讲出的一篇,终于辑成此书。

此书选收了二十五个单篇,除了《来与去》、《真假禅师》、《世界和平》、《禅与现代人的生活》、《禅与人生》及附录的《述梦》六篇,是讲于美国及台北市的国父纪念馆之外,其余十九篇都是讲于北投农禅寺的禅坐会上。

此书的内容,主要是将禅的精神,贴切着现实人间的实际生活来讲。一方面疏导人生的苦闷与无奈,并且指出如何达成洒脱自在、积极进取的生活目标。另一方面则分等介绍人生层面,鼓励每一个人,都应从禅的修行及体验中,级级提升身心世界的品质。所以对于一般的禅修现象及其自处与处人的态度,作了分析式的说明。

此书特别注意到禅修及净土行的会通,教理与实践之间的调和。因不希望禅与净土同室操戈,亦不欲见法师跟禅者兄弟阋墙。

可知,我既寄望此书,能够成为读者们在人生修养方面的知音,也祈愿此书是伴着读者们共同修学佛法的益友。

限于原有讲稿的格局,一定尚有好多舛误未是之处,愿读者诸君,有以教我。

此书在台湾出版后多次重印,深受读者欢迎。今在大陆出版,希望对读者的身心健康方面有所裨益。

圣严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序于

台湾法鼓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禅的生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圣严法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38295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6.5-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5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