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风欧雨
内容
编辑推荐

愚谦先生是少数对中国与欧洲的历史文化都充满激情,对两地的国情都有深入观察与思考的作者。读愚谦先生的书很难放下,他以不疾不徐的节奏,一个接一个地讲述有趣的故事。他用的是素描与速写的手法,透过历史文化与民族特点,勾勒出一个多元多彩活的欧洲。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旅居欧洲四十年的记录。它“不是一木单纯介绍欧洲风光的游记”,“不是风景名胜的介绍”,而是着眼于“欧洲的文化与历史”,“以素描速写勾勒多元欧洲”。这是一本旅行书,但更是一本在旅行中进行文化观察的书。作者写作时,采取“上下纵横”的方法、既有不同国家诸如皇室、官僚等上流社会的情况,亦介绍平民百姓生活的特点;同时,还将不同国家、民族进行横向比较。视野是走东西、闯南北,从古至今,既有历史背景,更有传承下的现实,从中庶几看出不同国家的精神气质与国民性格。记叙平易,语言活泼,令人浸润欧洲风雨之余,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

目录

欧风欧雨话当年(序一)

以素描速写勾勒多元欧洲(序二)

前言 顺手拈来讲欧洲

西欧南欧:风情无限好

自成一体的卢森堡

小国荷兰的大气

音乐以外的奥地利

法国巴黎宫堡游

国小神通大的瑞士

威尼斯的狂欢节

情迷巴塞罗那

希腊的前世今生

日不落国的风光已逝

魔幻之都爱丁堡

我眼中的德国

汉堡啊!汉堡!

柏林城墙倒塌二十年

西欧人的不同性格

九十岁的施密特

北欧东欧:时光万里晴

北欧三国风情

悲情的波兰

匈牙利的美丽与哀愁

可爱的罗马尼亚人

保加利亚群英会

我的俄罗斯情意结

普希金带来的热情招待

俄罗斯的两极岁月

扑朔迷离的乌克兰

欧盟巨轮在金融海啸中

试读章节

自成一体的卢森堡

欧洲这块土地,非常有意思,国家多,语言多,我在欧洲生活了三十多年,我自己还不敢把自己称为欧洲专家。这个地区和亚洲比,面积没有亚洲大,但是里面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真是丰富多彩。就拿一个小小的才有四十万人口、土地面积只有两千六百平方公里的国家卢森堡来说吧。她的历史就可以写出好多本厚厚的书来。她是公元前高卢人的居住地。公元四百年,日耳曼人侵犯了这个地方,先后成为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的一部分。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具体地说是公元九六三年,有一个伯爵,名字叫西格弗里德,他在一处山崖上,打造出了一个小城堡,这个小城堡就是现在卢森堡的前身。后来愈扩愈大,城堡愈建愈多,欧洲不少皇家贵族在这里建屋。

到了十五世纪,卢森堡这块地方,先受西班牙,后来是法国,最后是奥地利的统治,一直被统治到十八世纪。到了十九世纪初叶,维也纳会议才决定卢森堡为大公国,由荷兰的国王兼任大公,同时又是德意志同盟的成员,直到一八三九年,伦敦协议最后才承认卢森堡为独立的国家。读者一定会问我,为什么要这么不厌其烦地叙述这么一个小国的历史呢?是的,她启发我想到了这么一个问题:欧洲的各国历史,在几百年以前、甚至上千年,都是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经常变化的。它们现在之所以能够成立欧盟,实际上在一二百年以前就已经打下了基础。卢森堡于一八六八年走向中立,实行君主立宪制,可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又被德国占领了。卢森堡这个小小的国家,在欧洲史上就有那么多的变化,也充分地反映到他们的文化和风土人情,非常有意思。

卢森堡所处的位置又好,又不好。好在它属于西欧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因而这几十年来,经济上一直是属于富有的国家。不好的地方是,如果欧洲有什么风吹草动,一有战争,首当其冲的就是卢森堡。故而卢森堡并不是一个很有自己个性的国家,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的文化、语言,甚至建筑风格都影响着卢森堡。正因为如此,卢森堡的文化遗迹相当丰富,形成了卢森堡特色。我有一个经商朋友,从来没有来过欧洲,打电话给我,说有机会要来欧洲了,但是时间很短,只有一天时间,他又要想概括地知道欧洲的一个大概,我就介绍他去卢森堡,这是一个最典型的欧洲城市。

很多人到卢森堡去参观旅行主要就是看她的建筑物。如我前面所提到的,这个小小的国家,只有近两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才四十万,而且三分之一的人都是拿外国护照的。可是,在那里的饭店,什么口味的都有,它的人口的密度在世界上属于最高的,不亚于上海。我带朋友到卢森堡多次,每次全都是路过那里,比如说,我带着朋友逛欧洲,有些人到欧洲来一次不容易,于是想在短短几天,多看几个国家,回去以后还可以吹牛说,我到欧洲去了十几个国家。

那么我就一定开车带他,先去德国科隆看大教堂,绕弯再看德国黑森林景色;然后到卢森堡,在那里吃中午饭;再去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和海港安德维普转一转;接着驾车去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那里吃晚饭;饭后逛红灯区一小时,就可以驱车连夜直奔巴黎,在巴黎过夜。一天穿越五个国家,这就是欧洲。在欧洲,尤其是在西欧,你想玩一个痛快,最好就是自己开车,走到哪儿,停到哪儿。一些乡村饭店开在树林里,各有各的特点,既便宜,又干净舒适。我曾带过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朋友,在欧洲转过多少次,百看不厌。

语言之国 金融汇聚

卢森堡的饭店,价格非常贵,在那里请客吃一顿饭,在中国至少可以吃十顿。有一次,我们夫妻二人在卢森堡一个饭店吃饭,服务我们的是一个金发女郎,黑衣短裙,极为得体。这边她用非常流利的德语和我们交谈,一转过头去,她又用极为流利的法语应付另一桌客人,然后又用一种对我来说似懂非懂的语言和另一个堂倌对话,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我于是利用付钱的机会问她究竟会几种语言?刚刚说的是什么话?她回答说,她会英、法、德、荷、比、意、西班牙语,刚刚说的是卢森堡本地方言。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能说这么多种语言,真令人难以相信,她却说,对卢森堡人来说,极为自然。他们国家只有四十多万人,官方语言就有两种,法语和德语。法语多用于政府、司法和外交;德语多用于报刊新闻;地方行政和打官司的时候就用卢森堡语,也是他们的口语,这也可算是该国的一个特色。

卢森堡人大多数工资很高,是一个非常有钱的国家。原因很简单,国家虽小,却是一个金融中心。那里的银行多,也是最理想的花钱地方。有些外国客户把黑钱存到银行里,拿个号码就行了,银行从来不问钱的来历。因而许多存钱有的是贪污来的,有的是给国家的公司做买卖后私人拿回扣得来的,也有是逃税漏税来的。只要你能把钱带到卢森堡,你就不愁没地方存。据说,一九四九年国民党政府撤离大陆的时候,有不少国民党大官挟带了很多钱财存在瑞士银行里,由于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提取这笔钱,可是如果他老死在台湾,就无人能替他代取,只得白白地送给银行了。卢森堡和比它还小的只有三万五千居民的列支敦士登大公国(Liechtenstein),在“二战”后就是靠这方式发起来的。目前,在这里有很多亚洲的大财主,包括中国大陆的违法暴发户,都把钱存到这里来,据说比瑞士还可靠。

卢森堡的特点是城堡林立,曾被夸大地称为“千堡之国”。它最大的一个古堡就是卢森堡,国家也以它立名。人们常常可以从这个古堡里面听到优美的民族音乐。那里的堡民们有时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在街上欢歌曼舞。卢森堡的东部,森林密布,南部平原则是遍地的葡萄藤,至于最主要的国家经济命脉是钢铁工业。在对外贸易当中,钢铁生产占着很重要的比重。

由于卢森堡处在德国和法国的要道当中,又是荷兰与比利时的近邻,地形险要,因而卢森堡市曾经有过三道护城墙,并有几十座坚固的城堡,包括二三公里长的地道和暗堡,进可攻,退可守。卢森堡这里的犯罪率很低,被人称为“安全的袖珍小国”。在二00四年曾经被选为全球最安全的城市。由于上缴的所得税低,有些德国人就安家在卢森堡,白天坐火车到德国去上班,晚上回到家还可以看到各种文字的报刊。这里的人,生活很宁静,也不太喜欢热闹,他们之间有这么一句谚语:“一个卢森堡人,一个玫瑰园。两个卢森堡人,就是一次咖啡聚会。三个卢森堡人,就成为一支乐队了。”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生活态度。

P2-5

序言

以素描速写勾勒多元欧洲

我与愚谦先生因出版而相识。这几年,隔一段时间总有机会在香港向他请益。最近一次见面是在二00八年。一如往常,谈到了愚谦先生下一步的写作计划。

自从愚谦先生在非常年代以非常方式离去之后,经过艰苦的再求学,终于在德国安顿下来。以后的几十年,一直游走于学者、记者、作家三个角色之间,但大量的“分外”工作却是在向欧洲人介绍中国。这次见面,愚谦先生告诉我,他最近有德文与英文的著作将要在欧洲与美国出版,印数不少。

我一直觉得,愚谦先生是少数对中国与欧洲的历史文化都充满激情,对两地的国情都有深入观察与思考的作者。向欧洲介绍中国,这件工作愚谦先生已经做了三十多年。不能说再做就是重复。因为中国的事情实在很复杂,历史太长,还有无穷尽的重要题材没有人涉及,更何况视角也在与时俱进。但愚谦先生何不分出一点精力,或者甚至就把今后的写作重点,放到向中国人介绍欧洲上来呢?这件事,在我看来是那么重要,而能做这件事的人目前不多。

我清楚记得,愚谦先生当时一怔,然后以一个特别的手势表示了赞同。两天以后我们再见面时,愚谦先生说,他已经在思考与着手这个方向的计划。

因此,这次愚谦先生的新作《欧风欧雨》将要付梓之际,他嘱我写一点文字时,我是有点意外而又不那么意外的。

中国与欧洲无疑是两个在质上很不相同的文明。这种远缘的文化基因本是双方各自发展过程中珍贵的借鉴资源。然而在欧洲的民族国家基本定型以后,这两个伟大文明的接触,一直是笼罩在资本主义崛起、殖民主义盛行的国际政治阴影之下,并且以十九世纪中华帝国的悲剧性受辱以至生死存亡而达到顶峰。中国人要释怀那段历史并不容易。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强势,又使得欧洲中心的文化历史观与优越感挥之不去,欧洲人除少数汉学家外,对于东方、对于中国不乏误解与偏见。这或许也是愚谦先生致力于介绍中国的一个动因。

经过三十年奇迹般的发展,中国现在无疑是站在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上。一个曾经的强国再次崛起的局面,世界如何去适应,以及中国如何自处,肯定会充满着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与自然资源分配的新问题。最好的结果,也是期望,会是一个多赢的局面,是一个更加和平与更加发展的世界。而深入了解与认识对方,特别是了解对方的历史与文化,以及积淀下来的民族心理,乃是带有基础意义的步骤。

欧洲是构成现代性的许多元素的原乡,包括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源流与经济基础,也都是在欧洲。欧洲的历史文明与现实重要性,并不因为今天美国的综合实力而降低。欧洲远不止是今天国际政治张力网上的一个平衡力。在我们不断重新深入地认识世界,吸纳一切精华,从镜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时,欧洲具有无可代替的地位。

愚谦先生的这本新作覆盖大部分欧洲。读愚谦先生的书很难放下,他以不疾不徐的节奏,一个接一个地讲述有趣的故事。他用的是素描与速写的手法,透过历史文化与民族特点,勾勒出一个多元多彩、活的欧洲。

我真的希望,愚谦先生能够继续。现在这本书中涉及俄国的笔墨很少。可是俄国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两个世纪中,对于中国有过重大的两方面的影响。愚谦先生那一代知识分子对于俄国通常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愚谦先生又谙熟俄文,他写起俄国必定深刻可读。让我们期待吧。

赵斌 二00九年九月

书评(媒体评论)

要游欧洲吗?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可能是先读《欧风欧雨》这本书。愚谦兄对欧洲很熟;他的记忆好,观察力强,文字可读;而更重要是他很懂得掌握着有趣的话题下笔。后者是天赋。炎黄子孙不容易找到另一本游览欧洲的书可以学得那么多。

——张五常

愚谦先生是少数对中国与欧洲的历史文化都充满激情,对两地的国情都有深入观察与思考的作者。读愚谦先生的书很难放下,他以不疾不徐的节奏,一个接一个地讲述有趣的故事。他用的是素描与速写的手法,透过历史文化与民族特点,勾勒出一个多元多彩活的欧洲。

——赵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风欧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关愚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35110
开本 32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9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50.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4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9 10:5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