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湖南骡子
内容
编辑推荐

北方称人为骡子,多作笑骂。湘楚之地却不同,“杂种”之意尽弃,只取力大耐劳,犟韧不屈,认死一条道、不撞南墙不回头、乃至撞南墙也不回头之精神。“骡子”成了美誉和昵称。中国现当代史,没有“湖南骡子”肯定是另外一种写法。何顿所著的《湖南骡子》通过对湖南长沙青山街何姓家族五代“骡子”的描述,集中展示了湖南人百年来的生活史。作品给人们带来了悲苦和欢乐,血性与柔情,纯粹的民风,引人入胜的语言,以及不忍释卷的故事。

内容推荐

何顿所著的《湖南骡子》是一部通过何姓家族五代人折射湖南长沙现当代一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家族的第二代四兄弟中,既有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也有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他们有截然不同的理想和主义,但又手足情深。《湖南骡子》着重书写了辛亥革命以来历次重大政治运动在湖南的影响,写了国民党爱国军队的生活与战斗,以及一连串消逝了的十分残酷和惨烈的湖南人的生活,更写出了如骡子般坚韧和倔强的湖南人的集体性格。

试读章节

一九四五年八月里的一天,我带着我弟何天亮在枫树下看蚂蚁打架。那一群群蚂蚁发了疯地往前涌,都要打头阵,全然不顾生死地拼咬,看得我们很过瘾。那一年的乡下,特别炎热,牛整天都在池塘里泡着不肯上岸,村民们不得不对着牛背掷石子或大声吆喝,那吆喝声很凶,但没用。狗趴在树荫下整天吐着湿濡濡的舌头,我弟用脚踢,狗儿也只是弓身挪开一步,不肯将整片树荫让给我弟。鸡们耷拉着脑袋,一身无法摆脱的鸡毛让鸡们郁闷,奶奶甚至都焦急起来,说“鸡都瘦了”。太阳一天一个,整天悬在山村上空,炽热的阳光一点也不吝啬地猛照大地,把赶集回来的我大姐何家桃晒得脸都成了锅巴色。那天上午,大姐赶集回来,身上那件橘红色长袖衬衫全汗湿了,好像是从水里走来似的,大姐说:“人都热死了。”大姐把从集市上买来的土花布撂下,嗅见茉莉花香,尖叫一声“好香的”。坪前的几株野茉莉全开了,花的芬芳和着热风直往堂屋里灌,顺便灌进了大姐的鼻孔。奶奶着一身浅蓝色妇母装,头发因怕热胡乱地扎在头顶,走出来,手搭棚,看一眼绿亮亮的山村说:“真热。”就在这时,一匹枣红马狂奔而来,马上是一名年轻英俊的军人,奔驰的马带来一股呛人的尘土和热风,我大姐被这股热风冲得一个踉跄,跳下马来的是李文华连长,李文华连长对我大姐和奶奶十分激动地说:“何奶奶、家桃,日本鬼子投降了,日本鬼子投降了。”奶奶高兴道:“好啊,日本鬼子投降了,那我们可以回长沙了。”李文华连长说:“何奶奶,师长就是让我来接您和家桃回去的。”师长是我爹。我大姐看着年轻英俊的李文华连长,李文华连长也看着他的心上人,“家桃,你晒黑了。”

那年我大姐何家桃十七岁,长得非常漂亮,一张桃子脸,一双月牙眼秋波闪闪,嘴唇红嘟嘟的,形状像两瓣透着蜜汁的橘肉,让年轻人见了馋涎欲滴。那年李文华连长二十岁,正是个风华正茂的帅小伙子,身高一米八三,走路虎虎生风,还在老远,用不着看你就知道是他来了,因为他身上的虎气会先他一步赶到,让你闭着眼睛都能感到那坚定的步伐和那股特有的气味不会是别人。奶奶对李文华连长的评价很高,说要是在古代,李文华不是岳飞也是武松。奶奶并没读书,但她在做少女时,何家山乡街的戏台上,常常有戏班子演着这两个古人:“岳飞抗金”或“武松打虎”。在奶奶的眼里,岳飞和武松当然是顶顶了不起的英雄!有一天,我大姐把奶奶的评价转告给李文华连长说:“奶奶说,要是在古代,你不是岳飞就是武松呢。”李文华连长就十分得意,英俊的脸上漾开了热气腾腾的笑,“那你还不嫁给我?”我大姐看了眼挂在堂屋正中央的二哥何正韬的遗像,遗像框在黑镜框里,是奶奶请画师对着二哥初中毕业证上的相片画的,这可是二哥活着时上南方照相馆照的唯一一张相。相上的二哥眉清目秀,一双眼睛稚嫩地瞪着前方,鼻子有点歪——是那个只有一条腿的画师画歪的——相片上我二哥的鼻子很正;两撇八字胡粗而黑,两角上翘,像贴上去的,显假。相片上没有八字胡,是奶奶要求蹩脚画师临时加上去的。二哥战死的那年,确实留了两撇给人印象很深的八字胡。奶奶多次要他刮掉,我二哥都置若罔闻。这张遗像于若干年后,被我侄女郭香桃的女儿从奶奶的房里找了出来,她指着遗像问奶奶说“老奶奶,这是我舅外公吧”?一家人都笑死了。那是个小精灵,是父母爱情的结晶,聪明透顶,生下来就会叫妈,现在美国读硕士。当时她才两岁多,一身牛奶香味,这就是全家人都笑的原因。大姐看着英气逼人的李文华连长说:“奶奶说,那个老道士说要七七四十九天后才能拆灵台。”大姐又望一眼遗像,再次感到二哥的鼻子画歪了,“到时候,你要你妈向我妈提亲。”

我大姐说这话时,我们一家人早回到长沙了。回到长沙后,奶奶总是睡不好,半夜里总能听见哭声,不是成年人那种嘶哑的哭声,而是尖尖的嫩嫩的男孩子的哭泣声,奶奶说这是正韬的亡魂回来了。我二哥早在一九四三年于常德会战中倒在了日本鬼子的枪下,死时年仅十七岁,还是个单纯可爱的大男孩,一身的音乐细胞,笛子吹得呜呜叫,能把街上的行人吹得驻足倾听,不愿离去。一家人从失去何正韬的悲伤境地里艰难地走了出来,奶奶却又要把一家人拉到悲痛的岛屿上去,面对那半陶罐骨灰悼念我二哥的在天之灵。那是一只粗糙的陶罐,是常德会战结束后,二哥最要好的同学张东魁捧回来的。奶奶一直没将陶罐下葬,是因为二哥是在奶奶的怀里长大的。奶奶先是将陶罐搁在桌上,每天面对陶罐垂泪,后来日本鬼子快攻破长沙了,一家人往乡下躲时,奶奶临时将陶罐藏到了柜子里。全家人从乡下回来时,陶罐被破门而入的流浪汉踢翻了,骨灰撒了一地。奶奶抹着泪将骨灰重新捧人陶罐,也就是那几天,奶奶于半夜里听见了哭声,于是决定设灵台超度亡魂。

我们家是从何家山乡迁来的。何家山乡挨着浏阳县,是山区,山一座连一座。当年那里到处是原始森林,不但有豹子,还有老虎从丛林里冲出,吓得牲畜们没命地奔逃。有的森林还养着土匪,土匪们很热爱森林,因为森林能让他们作奸犯科后销声匿迹。在上个世纪初民不聊生的贫瘠年代里,何家山乡盛产土匪,这让当时的清政府很头痛,却没什么办法,因为军队一来,他们就消失在大山里了,军队一走,他们又骑着快马于村落里狂飙,对天鸣枪,显示他们的狠劲。我爹说,那时候村里人没有谁敢招惹土匪,土匪很凶,来了,要什么都是给什么,如果不给,至少也要当众挨一场暴打。爹十岁那年,生性胆魄过人的我爷爷与土匪干上了,惹祸的是我年轻貌美的奶奶。一个土匪头目看上了我奶奶。我奶奶年轻时很漂亮,在何家山乡一带是出了名的美人,有的男人看见我奶奶,目光就发痴,憧憬着说:“要是能与杨桂花睡一觉,就是死了也值。”话是这么说,却没人愿意为杨桂花去死。我奶奶就是杨桂花,生于一八八三年秋一个金灿灿的日子,那样的日子就是生美人的。我老外婆把我奶奶生在桂花树下,自己却一点也不想负责任地一命呜呼了。当时正值秋收,整个山村充满稻谷的芬芳,打谷机在田头轰响。我老外婆挺着个大肚子去田头给我老外公送茶水,不小心摔倒了,把我奶奶“摔”到了这个凄凉却令人着迷的尘世。奶奶说,她长到五岁,人家告诉她,她妈只看了她一眼,就笑着去见阎王了。

我曾外祖父一直不喜欢我奶奶就是这个原因,他后来续弦,娶了个长着双“对子”眼的女人,那女人我从没见过。奶奶说那女人心眼儿不好,对她十分刻薄,经常罚她挨饿。但我奶奶这棵幼苗很顽强,在她的恶管下居然长成了何家山乡的大美人。我爷爷是以一百担谷的高价,从我曾外祖母手里娶到我奶奶的。我曾外祖母拒绝了很多男人娶我奶奶,因为那些穷男人都拿不出一百担谷,当拒绝到我爷爷身上时,爷爷胸膛一挺,应允了她提出的苛刻要求。爷爷在娶奶奶前,只见过奶奶一面,就是那一面把年轻时并不怎么浪漫的爷爷的魂勾走了。有天,爷爷去村街上的小店喝酒,听村里人说乡街上出了个大美人,比前一向来街上演王昭君的县城的女戏子还要漂亮。爷爷在那个太阳白亮亮的秋天,望着蔚蓝的天空想,何家山乡这烂地方未必能长出比演王昭君还漂亮的姑娘?八成是骗他的。为了证实自己的结论,他丢下锄头,特意去乡街上看。爷爷在乡街上转了十圈,也没看见什么大美人,正打算回家把那个骗他丢下农活出来闲逛的村里人狠揍一顿,却见一姑娘穿一身绿衣服,正在一农妇手上买橘子。爷爷愣住了,这姑娘多窈窕啊,脸多白净啊!姑娘买了橘子,转身瞟了爷爷一眼,就是这一眼把爷爷的魂“摄”走了,——这是爷爷从没见过的一双格外水灵的眼睛,比屋前那口塘还清澈迷人。爷爷傻傻地跟着她,直跟到那姑娘走进门旁有一棵桃树和一株大柚子树的白墙屋前。那一年爷爷十八岁,孔武有力,却很腼腆。回到家,爷爷失眠了,半夜里爬起床,在月光下练拳脚,把屋前的枫树打得嘭嘭响。那棵枫树是我曾祖父年轻时候栽的,轮到我爷爷抡起拳头击打它时,它已经是一棵粗壮无比的枫树了。那时我老奶奶还没被后山上的老虎吃掉。她听见响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爬起床,拉开门说:“你半夜里练什么鬼拳?”爷爷闷声说:“我睡不着。”

第二天晚上,爷爷仍爬起床练拳脚,老奶奶又被嘭嘭嘭的踢树声吵醒了。山村的夜晚那么寂静,爷爷踢树的声音就显得尤其大。老奶奶感觉奇怪,她儿子平常是吃得香睡得好的,怎么突然变了?老奶奶再次爬起床,于月光下看着儿子,儿子光着上身,在星空下挥拳踢腿,嘴里发出只比老虎的声音小一点点的呼呼出气声。老奶奶迷惑了,“你怎么啦?”爷爷对着月亮打一拳说:“我睡不着。”老奶奶见爷爷身上的力气太多了,怎么发泄也发泄不完,就明白了地问:“你看中谁家的姑娘了?”爷爷不说话,对着枫树一顿猛打,枫树因招架不住都发出了叫痛声。老奶奶知道儿子是个闷肚子脾气,就说:“你告诉妈。”

爷爷在凉爽的夜色中抽口气说:“乡街上的杨桂花。”老奶奶也知道杨桂花,村里人早有议论,说杨家太离谱了,嫁个女儿要一百担谷,又不是嫁一只金凤凰,老奶奶摇头说:“妈告诉你,女人只要会生崽就行了,花那么大一笔钱,不值。”爷爷只上了三年私塾就不肯读书了,边跟村里的武师学南拳,边替家里干农活。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湖南骡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85873
开本 16开
页数 5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72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5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