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斯卡医生
内容
编辑推荐

左拉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和自然主义文学的主要倡导者,一生著有数十部长篇小说,代表作《三名城》、《四福音书》、《小酒店》、《金钱》、《娜娜》、《萌芽》等。其中《小酒店》、《娜娜》、《妇女乐园》、《萌芽》、《金钱》、《崩溃》等堪称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

《巴斯卡医生》是左拉的长篇巨著《卢贡-马卡尔家族》的收官之作,也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内容推荐

《巴斯卡医生》是左拉的长篇巨著《卢贡-马卡尔家族》的收官之作,也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巴斯卡医生》讲述了一个凄美缠绵的爱情故事,左拉借巴斯卡医生之口,在故事中穿插着严谨地分析和论证,对整个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命运做了一次遗传学和病理学上的总结,正像左拉自己所说,他要表现的是“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

目录

译序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附录

《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丛书索引

卢贡-马卡尔家族世系图

试读章节

七月的下午热浪炙人。三扇百叶窗关得严严实实,大厅里一片静谧。阳光射在窗户上,穿过旧窗板的裂缝,透进几道光束,在家具杂物上抹了一层淡淡的光影;由于室内阴暗,这几道光线显得颇为柔和。太阳将外墙烤得像团火;比起室外的酷热,屋子里就凉爽多了。

巴斯卡医生走到窗子对面的大橱前站定,他要寻找一份记录。这是一个巨大的橡木雕花橱,配有坚固美观的金属铰链,宽大的桶板上杂乱地堆满了纸张,档案夹和手稿。它们层层叠叠,橱子虽大,也几乎容纳不下。三十年来,医生在这项工程浩大的遗传研究中,将写了字的纸片不断往橱里扔,从简短的笔记到长篇大论,应有尽有。

医生在大橱房边滞留片刻,凑着中间那个窗户透入的一道金色光束读了那份记录。在这黎明似的霞光中,他显得格外健壮。虽然他年届花甲,须发姐霜,他的容颜却非常稚嫩,挥然一张孩儿脸;加上那清秀的五宫。依然清澈的眸子,使人误以为紧裹在栗色丝绒外套里的,是二个鬈发上扑了香粉的年轻小伙子。

“噢!克洛蒂尔德,”他终于开口说话了,“你把这段记录誊写一份,我这一手鬼画符似的笔迹,拉蒙无论如何也难以辨认的。”

说着,他走上前去,将手里的纸片放到年轻姑娘的身边。姑娘正站在右边窗洞里的一张斜面高桌前忙她的事。

“好的,老师!”她说语时连头也不回。

此刻,她正用粗大的线条,专心致志地在一幅彩画上涂涂抹抹。一枝蜀葵插在她身边的一个花瓶里;这朵花的颜色紫得出奇,花瓣上还长有黄色的斑纹。从侧面看去,姑娘的小脑袋轮廓清晰,圆圆的脑袋长着金色的短发,显得非常秀气,但有点古板。她的前额很直,因注意力集中,额上出现几道皱纹。她的眼睛呈天蓝色,下配一个纤巧的鼻子,一个结实的下巴,蓬松的金色鬈发下面,一段雪白粉嫩的颈脖洋溢着青春气息,着实令人爱慕。她身穿黑色长罩衣,高挑的身材,纤细的腰肢,小巧的胸脯,显得体态轻盈,宛若文艺复兴时期_的一尊雕像。虽然年已二十有五,她仍然稚气未脱、看上去不足十八。

“另外,”医生接着说,“再把橱子整理一下。在里面找东西,简直像大海捞针。”

“好的,老师!”姑娘继续埋着头说,“我回头就办!”

巴斯卡回到大厅的尽头,坐到左侧窗子前面的书桌前。这是一张普通的黑色木桌,桌面上同样堆满了纸张和各种各样的小册子。半明半暗的屋子里又变得鸦雀无声,回复到与户外的酷热隔绝的静谧气氛中。这间大厅长约十米,六米进深,颇为宽敞。这里除了那个大橱,只有两排装满了书籍的书橱,别无其他橱柜之类的陈设。古色古香的椅子和扶手椅随处皆是;墙上糊着拿破仑时代的旧壁纸,上面印有蔷薇图案;只有几幅彩笔花卉画装点这四堵墙壁,那些花卉色调奇特,不易辨认。这厅堂共有三个出人口,都是双扇门户;正门外面是楼梯平台两端分别通向医生和姑娘的卧室。六扇门扉上雕刻的花纹,熏黑了的天花板上的浮雕,全属路易十五时代的款式。

一个小时过去了,屋子里始终没有一点响声.又过了片刻,巴斯卡为松弛一下神经,打开遗忘在桌子上的一份《时报》开始阅读。他轻轻发出一声惊呼:  

“嗬!你爸爸已接受委任,当了《时代报》社的社长啦!那可是一份极有影响的共和派的报纸,经常刊登杜伊勒里宫的文告。”

看来,他对这条消息深感意外,因为他笑得很欢,大有悲喜交集的味道;接着,他压低了声音说:

“说真的!即便事情本来没那么好,人们也会加油添醋的……人生也真够离奇的……这儿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克洛蒂尔德并不答话,仿佛离她伯父说话之处相距百里之遥。医生也不再言语。他读过文章,拿起剪子将它剪下,贴在一张纸上,再用粗大的字体,歪歪扭扭地加上旁注。然后,他又走向大橱,打算收藏这份剪报。可是,他虽然身材高大,却够不着上层的桶板。他不得不搬来一把椅子。

顶层桶板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摞摞巨太的卷宗夹,放置得有条不紊。夹子里的材料各式各样,有手写的,有从公文纸上截取的纸片,还有各种剪报。它们被搜集在这种蓝色的硬纸夹里,每个夹子上都用粗大的字体标出一个姓名。人们可以感知,这些材料每天都被十分珍惜地整理过,经常被人取阅,又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整个大橱里,只有这一处才井然有序。

巴斯卡登上椅子,找到了所要的硬纸夹。这个夹子装得最满,上面标有《萨卡尔》三字。他夹入新材料,又按字母的顺序,将它放回原处。他站在椅子上流连片刻,颇为得意地将一摞倾斜的卷宗夹重新扶正。当他终于跳下椅子时,他又说:

“克洛蒂尔德,你在整理橱子时,别碰上面那些夹子,听见了吗?”

“好的,老师!”姑娘又一次温顺地回答。

他又一次笑了,笑得非常爽朗。

“那是不准看的。”

“知道了,老师!”

医生这才重重地转动钥匙,锁上橱门,然后将钥匙丢进他书桌的一个抽屉里。姑娘对他从事的研究工作有所了解,足以承担整理他手稿的任务;医生也很乐意将她当作秘书使用。每逢拉蒙医生那样的同行或友人请求他提供某些材料,他就吩咐她抄写一份。但她绝不是女仆之流的角色,医生只是禁止她阅读知之无益的东西而已。

他原来就注意到姑娘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时更深为诧异。

“你怎么啦,连嘴唇也懒得动吗,?描这些花儿,竞使你这么着迷!”

绘图也是他经常交给她的一项任务。这些素描、水彩、粉画是他用在作品中的插图。为此,这五年来,他搜集了许多蜀葵,正进行一项奇特的试验,通过人工授粉法,培育出一系列色彩各异的新品种。她在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真可谓细致入微,能将花形和色彩临摹得惟妙惟肖。医生对她这种一丝不苟的品德赞叹备至,常夸她有一颗“圆圆的,精确和好使的小脑袋”。

不过这一次,当他凑在她肩头往下看时,却假装生气似地一声吆喝:

“嗨!真见鬼!你又在想入非非啦!”

克洛蒂尔德这才直起身子。但见她两颊绯红,眼睛里闪射出灌注在她作品中的那份激情,纤纤手指沾满了红蓝彩笔的粉末。

“喔!老师!”

“老师”两字,是她为了避免使用伯父或教父之类的称呼而采用的,因为她觉得那些称谓过于俗气;叫他“老师”,表明她彻底摆脱了对亲属的依赖。本来,“老师”两字听上去是那样的柔美悦耳恭顺有加,此番竞像一股反抗的火焰,表觋了一个恢复独立自主感的人正当的要求。

将近两小时前,她把精确临摹的蜀葵图像丢在_边,在另一张纸上涂抹了一大串凭空虚构的花朵。这些花全都奇形怪状,却又华美绝伦。有时候,她就是这样心血来潮,在精确乏制插图时,异想天开地产生这类怪念头。她愈画愈感到满足一次又一次地掉进这些奇花异草丛中。而且,她的创作激晴和想象力绝不重复,她画出的玫瑰有时花心沥血,痛苦垂泪;百合花形如水晶瓶子;有些花没有固定的形状,时而像光芒四射的星星,肘而花冠悬浮宛若云霞。这一次,她用黑色粗线条胡乱勾勒在纸上的是一阵灰白色的星雨:无数柔嫩非凡的花瓣从天而降;画面的一角,还有一个不知名的花蕾,它屹立在纯净的花萼上,正含苞欲放。

“又想把它钉上去啦!”医生指着墙壁说,墙上已挂有好几幅类似的怪画。“可是,我要伺问你,你画的东西究竟代表什么?”

克洛蒂尔德神色庄重地后退一涉,以便更好弛鉴赏自己一的作品。  “我说不清楚,它很美。”

正在这时,玛蒂娜也来到大厅。玛蒂娜是家里唯一的女仆。她侍候医生将近三十年,如今都成了这里的真正女主人了。虽说她年过六旬,看上去还相当年轻。她手脚勤快,言语不多,长年累月穿一身黑色长袍,戴一顶白色软帽,脸蛋虽然苍白,倒也显得精神,外加一对死灰似的眼珠,乍一看,颇像一位修女。

玛蒂娜没有说话,径自走到一把扶手椅前席地而坐。那把椅子的软垫裂了一道口子,露着里面的填充物。她从口袋里取出一枚针和一束毛线,开始缝补垫子。她为这事操心已经整整三天了,可就是抽不出这个把钟头的时间。

“玛蒂娜,趁您在这儿的工夫,”医生捧住不听话的克洛蒂尔德的头,凑趣地对女仆说,“替我把这个小脑袋也缝一缝,它的思想常常开小差。”

玛蒂娜翻起那对苍白的眼珠,带着惯有的敬意看了看主人:

“先生为什么要我这样做?”

“我的老大姐,因为我想,是您用您的一片虔诚,往这颗圆圆的,精确好使的小脑袋里灌进了不少怪念头。”

两位女士会心地对视了一眼。P1-5

序言

一八九三年,《巴斯卡医生》问世;左拉历经二十三载笔耕的艰辛,完成了大型家族史小说《卢贡一马卡尔家族》的二十个长篇,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它的收卷篇,《巴斯卡医生》汇集了这套系列丛书的故事梗概,展现了五代人的血缘关系和遗传脉络,对遍布在社会各阶层的三十余个主要人物的结局一一作了交代。小说通过一则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形象地演示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他编纂的“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作了总结性的评述,并从遗传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众多的人物及其行为作了诠释。阅读这部小说,不仅可以了解《卢贡一马卡尔家族》的全貌,还有助于研究作者的世界观和创作方法,剖析他复杂的思想体系,追随他忧国忧民却回天乏术,因而充满着惆怅和失落的心理轨迹。

如同左拉的其他几部小说,《巴斯卡医生》也引来了一片责难声。人们既拒绝接受这样一则“违情悖理”的爱情故事,也无视作品的积极意义。巴斯卡·卢贡是卢贡一马卡尔家族卢贡一系的第三代,在三兄弟两姐妹中排行第二。他和长兄欧仁,三弟阿里斯蒂德一样,是这个家族的核心人物。欧仁在路易·波拿巴发动的政变中立下汗马功劳,从一个外省的小律师成为第二帝国的开国元勋,三弟阿里斯蒂德靠欺骗和钻营发迹,从一名小职员变为叱咤风云的银行巨子。唯独巴斯卡漠视功名利禄。他忧国忧民,献身科学,立志行医普济众生,后来致力于遗传学的研究。他力图掌握生命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寄希望于提高人的素质,进而改造这个畸形的社会。他蔑视长兄的权势,鄙视弟弟的利欲和金钱。他顶住母亲的压力,以家族成员为实例,研究遗传在人类群体中的影响。他淡泊自律,埋头科学,直至年近花甲,仍孑然一身。

侄女克洛蒂尔德最终改变了他的生活。当年,父亲阿里斯蒂德将她托付给二伯父时,她只是一个年仅八岁的顽皮女童。她耳濡目染,经过伯父巴斯卡十七年的熏陶,终于成为他崇高事业的追随者。这一老一少日久生情,暗中依恋,几经曲折,终于勇敢地结合在一起,享受了一段甜蜜的爱情生活。然而,巴斯卡终究抵挡不住世俗的偏见和母亲的百般干预,加上存款被人卷逃而身馅贫。困不得不逼走年轻忠贞的恋人,独自忍受离别和孤独的痛苦。不久,他心脏病发作,很快就危在旦夕。就在此时,他意外地接到了克洛蒂尔德怀孕的喜讯:当后者心急火燎地回到他身边时,他已经溘然长逝。

对于这则伯父和侄女相恋的故事,世人固然可用批判的眼光责备作者,译者也无意津津乐道。然而,按西欧人的习俗,婚姻方面的伦理道德观毕竟有别于东方民族,他们认为,未受婚姻关系约束的男女都是“自由的”。而且,在左拉所处的时代,血亲通婚影响优生的知识也尚不普及。所以,我们这里就无需用今人的标准去评判他们的过错。重要_的是,克洛蒂尔德和巴斯卡一样,鄙视功名利禄。她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无私的奉献,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渴望一片净土。此外,她也有一颗同情人类疾苦的好心肠,才能和医生成为志同道合的亲密伴侣。她对医生从事的工作起初不甚了解,一度受制予祖母几乎成为她的帮凶,最终接受了科学,服从真理,克服了浓重的宗教意识,将全部身心奉献给这位孤独的开拓者。这就突出了这对恋人的叛逆性格,否定了费莉西泰,欧仁,阿里斯蒂德之流第二帝国的社会基础,同时也抨击了宗教对人民的精神毒害。他们俩在追名逐利的父辈眼中,确实是两个“不肖子孙”,而在作者的笔下,他们是_对出污泥而不染的清莲。

巴斯卡是个虚构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作者演绎他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理想的一个化身。他反映了作者在改造社会中痛苦的求索、迷惘和动摇。巴斯卡试图“用自己这个家族提供的素材。结合当事人的生活环境,找出某一群体的生命变化规律,包括生命的布局,繁衍中的逻辑演变……从家族的起源到社会的形成,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他希望“通过正确使用人的机体,奔向人间的乐土,达到人类完美的境界”。显然,这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幻想。这种模糊的理论最终使他饱尝了苦涩。他发明的医术未能战胜病魔,也改变不了遗传因子,甚至未能挽救自己的生命。他心力交瘁,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世界上没有济世的良药,一切都应顺其自然!这一结论-反映了作者对于改造社会的帐惘心,态。

左拉毕竟是一位伟大的探索者。他在批判旧世界的时候,矛头直指第二帝国的权贵和社会的不公。他也鞭挞淫糜腐败的社会风气,批判存在于民间的愚昧落后和陈规陋习。但是,同情人间的疾苦,企盼一个公平的社会,始终是他创作的精神支柱。人类不能永远遭受疾病的折磨,贫富不能如此悬殊下去!他提出通过“劳动”改善入的体质,用劳动建。立一个平等幸福的社会。这一思想在他最后一部系列小说《四福音书》中有着更充分的体现。他还将人类的希望寄托于劳动者强劲的生殖力,认为这是生命延续和优胜劣汰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巴斯卡医生》对于左拉后期的作品,元疑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医生壮志未酬身先死,留下一个遗腹子。这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安排。他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将他誉为“法兰西民族的中兴之主”,他借克洛蒂尔德的心声写道:“如今,这个民族正需要改造,她的孩子不就负有这一重任?他将汲取前人成功的经验,扶起倾倒的墙垣,将信心赋予探索中的人们,建立起正义之邦,制定出以劳动为主旨的律法,确保幸福的生活。”在小说结尾时,他说这位年轻的母亲在儿子清澈的眸子中‘看到了光明,让这个乳下的婴儿一手高举,象征“一面召唤生命的旗帜”。

寄希望于未来,也是左拉有别于同时代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并且超越他本人的自然主义理论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在《卢贡一马卡尔家族》中屡见不鲜。他在揭示旧世界的疮疤时,往往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和诗人的气质,在以写实为主的创作手法中注入湛漫主义的理想,在失望中向往着光明。例如,他在描写矿工起义被镇压的白色恐怖后,让失败的起义领导人艾蒂安感知“复仇的大军如同颤动的萌芽,即将冲破大地活跃于世上”(《,萌芽》)。他在着意刻画委琐、自私、贪婪的农民时,也颂扬了他们的辛勤劳动,诗意盎然地歌颂了法兰西的农村大地(《泣血乡恋》)。他在描绘战争的惨相后,让普法战争中失败的老兵马卡尔在“四处布满火焰的巴黎城上看到升起的曙光”(《崩溃》)……总之,左拉在详尽地揭示人类社会的阴暗面时,既要求读者直面人生,也产生对光明未来的憧憬。这也就是左拉的作品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左拉按照《卢贡一马卡尔家族》的创作意图,在撰写这部小说之前,阅读了许多有关遗传学和生物学的著作。他从血缘关系和遗传学的观点剖析了这五代人的生理、病理、情感、性格、愿望和情欲等诸方面的特征,将三十余个主要人物归入各种遗传的类型。他借巴斯卡医生之口指出,这个家族的成员都是某些神经和血缘方面变态的受害者。然而,他所依据的许多实例,恰恰证明了客观世界对于改变人性所起的决定性的影响。克洛蒂尔德出自恶劣的生活环境:她的父亲是个利欲熏心的投机家;哥哥马克西姆是个寄生者,因荒淫过度染上恶疾,年纪轻轻便一命呜呼;异母弟弟维克多是个少年流浪者,沉沦在社会的最底层;侄儿夏尔受高祖母阿黛拉依德的遗传影响,死于鼻孔血崩;常常施给她影响的祖母费莉西泰是个野心勃勃、惯于权术的阴谋家。而克洛蒂尔德因为远离这个污浊的环境,长期生活在心性高洁的巴斯卡医生身边,成为一个体格健全,具有清高和独立的个性,最终接受科学的善良女子。作者也颂扬了历经战乱和家庭不幸的让·马卡尔。虽然让的父亲和祖父都是酒精中毒者,他却因为在广阔的田野上劳动生息,不但摆脱了遗传的阴影,而且建立了一个人丁兴旺、蕴藏着人类希望的小家庭。在医生的叙述中,“这个家族的成员由于融入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发展成不同的个性,部分地改变了这些人物的遗传属性”。这些分析和描写都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诚然,《巴斯卡医生》不是一部医书,有茉遗传学和医学方。面的描写都属于文艺作品的范畴,自然不乏臆造和不科学的成分,这里就不再赘述。

通观全篇,这部小说既是左拉对于卢贡和马卡尔们的生活道路所作的归结性的交代,也反映出作者的世界观和创作方法上的种种矛盾,同样也表达了左拉对于建立一个平等幸福新社会的苦苦追求。

《卢贡-马卡尔家族》如同一幅幅历史画卷,展现了第二帝国从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到普法战争中彻底崩溃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所反映的广阔的社会及其各个层面上的生活内容,不可能在《巴斯卡医生》中得到详尽的展现。所以,深入理解这部家族史的历史意义,还需窥其全豹,而作为这部系列丛书的收卷篇,《巴斯卡医生》对于了解其全貌,以及研究左拉的世界观和创作方法,恰恰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刘益庾

一九九四年四月于上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斯卡医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左拉
译者 刘益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84159
开本 32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6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Emile Zola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