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舞动南方--南派醒狮/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特殊技艺的介绍,对于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技艺、形态、历史演变、艺术价值等给予全面介绍;全方位、多视角地介绍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深刻而直观地记录时代的变迁,记录民间丰富的生活,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有艺术表现力,给读者以文化审美的感受。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舞动南方——南派醒狮》分册,由曾应枫编著,具体介绍了:狮舞扬威、驱邪迎祥舞南狮、自成一格的南派狮艺、雄狮争霸 瑞气千条等内容。

内容推荐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堪称广东省优秀的文化品牌,具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该系列图书的编写出版,对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舞动南方——南派醒狮》分册,内中具体介绍了:狮舞扬威、驱邪迎祥舞南狮、自成一格的南派狮艺、雄狮争霸 瑞气千条等内容。

《舞动南方——南派醒狮》由曾应枫编著。

目录

狮舞扬威

 中国舞狮,源远流长

 从宫廷走入民间

 在传说中追溯狮舞身世

 南狮北狮,各有千秋

 乾隆皇钦点瑞狮之名

驱邪迎祥舞南狮

 飞鸿故乡的佛山醒狮

 亦文亦武的广州醒狮

 不怒而威的鹤装狮

 中国醒狮之乡的遂溪醒狮

 紧贴潮流的香港舞狮

 与醉龙共舞的澳门醒狮

自成一格的南派狮艺

 要舞南狮,先习南拳

 采青套路见功夫

 神似与形似

 在鼓声中起舞

雄狮争霸 瑞气千条

 南海醒狮:大侠传奇黄飞鸿

 工人醒狮:虎虎生威赵继红

 沙坑醒狮:威风凛凛周镇隆

 文车醒狮:大智大勇杨敖

 钟村醒狮:有情有义舞狮人

 女子舞狮:巾帼不让须眉

舞狮的礼仪习俗

 开光点睛

 起舞礼仪

 会狮礼仪

 拜祠堂礼仪

 贺喜仪式

 中途换人规矩

狮头狮身有乾坤

 造型考究,制作精巧

 “金声”的消失

 叶四牛:南海扎狮王

 黎家狮:佛山扎狮老行尊

叱咤风云生 精神四飞舞

 狮鼓锣钹风雷动

 八面威风的传统套路

 观赏狮艺的门道

镇妖又吉祥的狮文化

 石狮是中国人的守护神

 传承创新,代有传人

试读章节

北狮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北狮有一“狮子郎”,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狮子腾翻、扑跌、跳跃、登高等,活泼有趣。绣球是用丝织品仿绣球花制作的圆球。古代视绣球为吉祥喜庆之物,所以便有了“狮子滚珠绣球”,后来又增加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河北狮子舞重在登高,可跃上五张八仙桌,再翻腾而下。

南派狮舞分文狮和武狮,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狮子吐绣球、狮子玩绣球等技巧。南狮也是双人舞,没有“狮子郎”,却有“大头佛”。大头佛是民间喜闻乐见的狮舞不可缺少的人物,多以成年男性表演,头戴一肥嘟嘟的娃娃面具,身穿大长袍,腰束彩带,手握大葵扇,一步一摇,边走边逗引狮子,以“逗”舞出各种古怪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给民众带来欢乐。

说起南狮的大头佛,还有一个故事。传说佛山地区一带出现了那个叫“年”的怪兽,逢年过节出来伤人畜,搞得人心惶惶,人们既憎又怕,于是便用竹篾扎制了许多模拟兽头,涂上斑润色彩,一个供在庙里,祈求神灵保佑,其他埋伏在田野里,约定怪兽出来时以金鼓为号,一齐上阵,把怪兽赶跑。一天深夜,怪兽果然来了。守庙的小和尚一时惊慌失措,便用供桌上的兽头罩住自己,藏身其中。怪兽来到供桌前,两相对视。小和尚害怕得浑身颤抖。怪兽以为假兽头是个活物,视为自己的同类,不断张牙舞爪,吓得小和尚魂不附体,颤抖得更厉害了,抖落了供桌旁的一面铜锣,“咣啷”一声,吓得怪兽转头就跑。小和尚这才高声疾呼:“怪兽来了,怪兽来了!”一时锣鼓齐鸣,埋伏在田野间的乡民举着扎制的兽头一齐冲出,狂呼乱舞,把怪兽吓跑了,从此再也不敢来了。为了纪念这一胜利,人们每逢新春佳节,便舞狮志贺,舞醒狮时还有一个“睡佛”,俗称“大头佛”,他额高、眉精、眼大、口宽带笑,拎一大葵扇不断逗引狮子,这一特写人物演的就是那庙里的小和尚。

南狮表演肯定有“采青”,用整个“采青”过程展示其舞狮的技巧。而北狮没有采青程序。表演的场地也不一样,北方的狮子舞一般在舞台、广场或固定的场地上进行;南方的醒狮在广场庆典上舞,但甚少在舞台上舞的。

民间醒狮多穿街走巷,挨家挨户去给人们拜年贺喜,以示瑞狮临门,吉祥如意,各家主人特地在门口设“青”,即用一青绿的枝叶或生菜扎着一个小红包,红包内有钱,让狮子在鞭炮和锣鼓声中“采青”。逐渐地,在过年过节的风俗中,舞狮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内容。

南北舞狮的鼓乐伴奏也有区别,北狮是借助京剧锣鼓点或本地特色剧种的音乐鼓点,用大锣、小锣、大鼓、京鼓、板鼓或响板。小钹(镲)另有加唢呐、笛子、笙等不同配吹乐曲,没有固定的伴奏形式。

南狮以大鼓、钹(群镲)、大锣为主,伴奏鼓点基本固定,有一定套路定式。不同动作、不同神态、不同地点的表演,都有较为固定的伴奏鼓式。

舞法上,南狮重“意”的舞法,喜则欢而跳跃,怒则仪态万千,衷则闭睛稳步,乐则跃而跨步。而北狮一直被塑造成传说中菩萨出巡的坐骑形象,属灵兽类,喜气祥瑞。

南北地区流传的有关《狮子舞》起源的传说也不相同,北狮传说是姜子牙封神漏封一些兵将,散布瘟疫残害人民,是玉皇令狮子下凡,经过一番战斗,收服了瘟疫,从此民间就有了狮子舞,而南狮的起源也与战争有关。P18-20

序言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林雄

文化遗产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民族情感和审美理想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持中华文明的延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几大文明中唯一绵延至今从未间断的文明,中华民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功不可没。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凝结着民族的智慧,连结着民族的情感。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促进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共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我国正处于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在价值观念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是全体社会成员加强沟通和增进情感的桥梁,是广大群众共同的精神纽带。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粤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在中国和世界都是少有的,目前有7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82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独特的方式抚慰着人们的心灵,一首粤剧曲调,能勾起无数广东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一段生龙活虎的“醒狮舞”,可令世界各地的广东人对故乡魂牵梦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共同书写出南粤文明的壮丽史诗。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渐渐失去生存的土壤,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文化遗产因后继无人濒临灭绝,加上一些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不够,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如果再不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的民族就可能面临文化的失忆,造成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损失。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要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抓紧对具有重大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并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生活,在保护中利用,深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同发展文化旅游业结合起来。要鼓励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要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挖掘、抢救、保护和宣传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唤起全体社会成员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增强广大群众的保护意识,使那些处于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我们组织专家学者在对我省珍贵的、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考证和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读者从中能够了解到南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概貌、地方风格、制作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奇思妙想的灵感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世界,看到它们,我们仿佛听到南粤人民的低吟浅唱,仿佛看见那令人心驰神往的精神故乡。  该系列图书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知识性。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特殊技艺的介绍,对于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技艺、形态、历史演变、艺术价值等给予全面介绍。二是呈现立体性。全方位、多视角地介绍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三是体现通俗性。深刻而直观地记录时代的变迁,记录民间丰富的生活,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有艺术表现力,给读者以文化审美的感受。整套丛书堪称我省优秀的文化品牌,具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该系列图书的编写出版,对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对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学者和编辑人员表示感谢!同时,希望读者和我们一起为保护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共同努力!

2008年9月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舞动南方--南派醒狮/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应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683290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52.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