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代汉语(上)
内容
编辑推荐

由许嘉璐编著的《古代汉语(上册)》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八章节,内容包括古汉语知识通论,包括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训诂几部分内容,计35万字。本书使学生熟悉古代书面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提高阅读古代文献的水平。

内容推荐

由许嘉璐编著的《古代汉语(上册)》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古代汉语》分上、中、下三册。上册是古汉语知识通论,包括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训诂几部分内容,计35万字;以节设置“思考与练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简明、实用。中册是文选,分详注、略注、古注和白文四部分,计25万字;注重难易结合,循序渐进,强调阅读实践。下册是教学参考,计24万字,包括全书的教学使用法、通论各部分需要进一步阐发展开的问题及有关参考材料,以供教师授课参考,并为学生进一步钻研、深造提供帮助。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文字

 第一节 汉字的产生

  一、汉字起源的传说

  二、汉字产生的途径

  三、汉字产生的时代和汉字体系的形成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构造

  一、汉字构形的思维模式

  二、汉字的结构类型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汉字的发展变化

  一、字体的演进

  二、字形的变化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 古书中的用字

  一、异体字

  二、古今字

  三、通假字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词汇

 第一节 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

  一、古今词汇构成状况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单义词和多义词

  二、词的本义及其探求

  三、词的引申义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同源词

  一、同源词的分类

  二、同源字与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宇的关系;同源词与同义词的关系

  三、同源词研究的作用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 同义词

  一、同义词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二,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三、同义词的辨析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语法(上)

 第一节 语法概述

  一、语法的继承和发展

  二、词类

  三、实词、虚词及其他

  四、词与词的组合

  五、句子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句法

  一、判断句与判断词

  二、被动句

  三、述宾关系

  四、宾语的位置

  五、双宾语

  六、名词作状语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实词的活用

  一、名词用作动词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

  三、数词用作动词

  四、活用的条件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语法(中)

 第一节 称代

  一、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三、疑问代词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常见的重要虚词

  一、于、於、乎

  二、以、为

  三、而、则、虽、且

  四、如、若、然

  五、之、者、所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语气和语气词

  一、句子按语气分类

  二、也、矣、耳、焉

  三、乎、诸,与、欤、邪、耶

  四、哉、夫

  五、其、岂、唯

  六、语气的复合与语气词的连用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语法(下)

 第一节 凝固结构和习惯用法

  一、“何如、“如何、“如何之属

  二、“孰与、“与孰等

  三、“何以为、“无以为等

  四、“何有、“何之有、“何其、“如此其等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古书的标点

  一、标点和语意

  二、标点和语法

  三、标点和音韵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修辞

 第一节 起兴引用借代

  一、起兴

  二、引用

  三、借代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互文变文连文

  一、互文

  二、变文

  三、连文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共用变序虚词连用

  一、共用

  二、变序

  三、虚词连用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 重言复重顶真

  一、重言

  二、复重

  三、顶真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音韵舆诗词格律

 第一节 音韵学基础知识

  思考与练习

  第二饰中古音舆反切

  一、中古的韵母系统

  二、中古的声母系统

  三、中古的声调系统

  四、反切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诗律

  一、字句有定

  二、用韻严格

  三、平仄协调

  四、讲求对仗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 词律

  一,词的分类和常用术语

  二,词调、词牌、词谱

  三、词的句式和平仄

  四、词的用韵

  五、词的对仗

  思考与练习

 第五节 《诗经》与上古音

  一、《诗经》的韵例

  二、研究上古韵部所依据的材料和方法

  三、上古韵部

  四、研究上古声母所依据的材料

  五、有关上古声母的重要论断

  六、上古声母

  七、上古声调

  八、音同与音近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训诂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训诂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训诂的内容

  一、诠释词义

  二、疏通文意

  三、阐述语法

  四、分析篇章结构

  五、阐明修辞表达方式

  六、说明历史背景、典章制度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训诂的方法

  一、以形说义

  二、因声求义

  三、据文证义

  四、三种训诂方法的综合运用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 训诂的术语

  一、曰、为、谓之

  二、谓、言

  三、犹

  四、貌

  五、辞(词)

  六、之言(之为言)

  七、统言(浑言)、析言;对文、散文

  八、读女口、读若

  九、读为、读曰

  十、当为(当做)

  思考与练习

 第五节 两种不同的训诂形式

  一、训诂专著

  二、注释书

  思考与练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代汉语(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嘉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40315608
开本 32开
页数 4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09.2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