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守望追寻创生--中国西部小说的历史形态与精神重构
内容
编辑推荐

《守望·追寻·创生:中国西部小说的历史形态与精神重构》是赵学勇与王贵禄通力合作完成的。应该说,著述中所呈现的基本内容都是作者多年思考与探索的较为集中的展示,也内含着我们对西部文学研究向纵深拓进的意图。在作者看来,将西部小说作为研究的基点与窗口,并置于整体的文学史发展中观其文学潮动及走向,其意义不仅表现在整合和深化西部小说研究的既有成果,而且表现在这其实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动向与存在问题以独特的方式进行的观照。著述中所把握的西部小说研究的关键词,如精神结构、文化基因、冲突模式,以及文学接受等,都事关转型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乃至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深刻矛盾与复杂纠葛,事关如何缓释世界潮流影响下本土性文学与文化诉求所形成的巨大冲突和张力。问题意识的牵动与研究视野的拓展,也表现出我们对中国文学的当代境遇的深层焦虑、反思及探寻。

内容推荐

《守望·追寻·创生:中国西部小说的历史形态与精神重构》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西部小说的有份量的著作。《守望·追寻·创生:中国西部小说的历史形态与精神重构》作者赵学勇、王贵禄在“地域/文化”、“民族/国家”构成的平面上,以作家的个案研究为支撑,通过分析西部独特的地理状况、生态环境、民族风情、文化衍变、心理趋向、宗教情怀等对于作家精神气质和创作趋向的影响,揭示了西部作家群特有的创作风貌,反映了西部小说在民族精神文化建构中的位置,展现了西部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在“传统/当代”的文化承接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论者以鲜明的问题意识,立足于当代文学史的发展动态,以精神结构、文化基因、冲突模式和文学接受等作为阐释西部小说的关键词,在较大规模上激活与延展了西部小说研究可能的话语空间。

目录

引论 中国西部文学潮:文学史意义的重估

 一 西部文学:概念、“他者”身份及非文学导向

 二 文学西部:空间的文学化与概念的合理性

 三 超越地域:西部文学亟待品格的提升

第一章 西部小说:历史分期及时段特征

 一 西部小说研究三十年

 二 沉重的命名

 三 历史分期与时段特征

第二章 在乡野及牧场之间:西部小说与地理人文环境

 一 西部的地域文化特征

 二 自然景观的深层解读

 三 西部人物和风情的集中展示

 四 寻根之路的延展:西部生态小说的崛起

第三章 超验叙事:西部小说与宗教民俗文化

 一 文化与人的同构

 二 神秘主义与鬼怪书写

 三 宗教羽翼下的灵魂救赎

 四 神性:西部存在的超验表达

 五 民俗:作为民族精神的沉淀

 六 民歌:从日常生活到情爱体验

 七 方言:西部叙事的生命之光

第四章 异域的呼唤:边地书写与荒原叙事

 一 边地:一个说不尽的话语空间

 二 “在路上”:边疆书写中的历史意象

 三 垦荒:边疆书写中的哀乐人生

 四 共时态:边缘书写中的文化图景

 五 荒原叙事:人性与自然的双重变奏

第五章 传统与现代:西部小说叙事的母题衍化

 一 “现代性”冲突与世纪中国文学

 二 现代性思潮裹夹下的西部叙事

 三 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及融汇

 四 现代文明的贫困与重返民族传统的姿态

第六章 重铸民族之魂:西部作家的文学精神

 一 西部作家的队伍结构

 二 苦难体验中民族自信力的艺术呈现

 三 弱势群体话语立场上的终极关怀

 四 自然生态与文明形态的审美描述

第七章 为谁写作:西部作家的底层意识

 一 底层、底层文学与底层意识

 二 革命话语主导下的底层表述

 三 文化精英的底层体验

 四 现代性视阈下底层表述的多向度拓展

 五 消费时代的底层呈现

第八章 新生代西部作家:转型时期的文学能指

 一 称谓的指认

 二 巨变时代的文学精神建构

 三 历史机遇及写作困境

第九章 长安文化:当代秦地作家的精神血脉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题材选择:乡土与农民

 三 主题话语:悲悯与进取

 四 风格追求:恢宏气象与史诗品格

 五 叙述方略:宏大叙事与传奇演绎

 六 长安文化的当代意义

第十章 从现实走向诗意:西海固作家的乡土叙事

 一 “西海固文学”的在场

 二 苦难大地的诗意化呈现

 三 消费时代的“边缘”写作

第十一章 柳青:一种叙事范式的生成

 一 《创业史》:肉体的退场与灵体的走向“神性”

 二 文学史叙事与经典秩序的变更

 三 “柳青现象”的文学史叙事

 四 《创业史》:文学史意义的再评价

第十二章 张承志:一个浪漫骑士的精神之旅

 一 张承志研究的启示

 二 向着自由的精神长旅

第十三章 路遥:富有“张力”的文学存在

 一 在“冷”与“热”之间

 二 一部影响了当代人的叙事文本

 三 “老土地”的当代境遇及审美呈现

 四 再议被文学史遮蔽的路遥

第十四章 贾平凹:从山地到都市的心路历程

 一 乡土的“复魅”:“乡下人”的审美追求

 二 欲望叙事:一个“农民”试图征服城市的方式

 三 《古炉》中的“说病”:“末法时代”的文化救赎

第十五章 张贤亮:忏赎的灵魂与饥渴的肉身

 一 灵与肉的冲突:一个绕不开的叙事母题

 二 生命的顿悟:“饥饿美学”诞生的历史语境

 三 生存何为:一个知识者灵魂的多面性

 四 “祛魅”:“小写的人”的局限

第十六章 《白鹿原》:乡土中国的多重镜像

 一 “多义性”的叙事文本

 二 回归“西部小说”的漫漫之旅

 三 “经典”意义与文学史叙事

第十七章 “全球化”时代:西部小说的选择与趋势

 一 时代洪流中西部小说的可能向度

 二 深度探寻与“反观叙事”

 三 从“固守”到“突破”的必要准备

 四 再思考:民族性与世界性

 五 西部精神: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

 六 在“抵抗”与“坚守”中互动

 七 不了的追问:西部小说如何被当代文学史叙述

结语

参考文献

西部作家简介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守望追寻创生--中国西部小说的历史形态与精神重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学勇//王贵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06270
开本 16开
页数 4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2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8: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