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文字出版是基督新教布道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最初,文字布道基本上是以“教化民众,传播福音”为目标,企图以文字来弥补口头直接宣教的不足,以劝信为直接目的。随着社会福音神学的兴起,参与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基督教文字事工不再局限于劝信的目的,它逐步同教育、医疗、并列成为基督教会宣传教义、呼吁改革、参与社会的重要手段。陈建明编写的这本《激扬文字广传福音:近代基督教在华文字事工》主要研究了近代基督教在中国的出版活动。
图书 | 激扬文字广传福音(近代基督教在华文字事工)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开展文字出版是基督新教布道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最初,文字布道基本上是以“教化民众,传播福音”为目标,企图以文字来弥补口头直接宣教的不足,以劝信为直接目的。随着社会福音神学的兴起,参与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基督教文字事工不再局限于劝信的目的,它逐步同教育、医疗、并列成为基督教会宣传教义、呼吁改革、参与社会的重要手段。陈建明编写的这本《激扬文字广传福音:近代基督教在华文字事工》主要研究了近代基督教在中国的出版活动。 目录 近代来华传教士对于文字传教的认识/1 一、早期对华文字事工的乐观估计/2 二、对文字作品效力的认识/5 三、不断调整的文字传教策略/9 四、对文字事工本色化的态度/14 近代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概论/18 一、基督教在华出版机构/18 二、书籍和小册子的出版/32 三、《圣经》及教科书的出版/40 四、期刊的出版/44 近代基督教在华出版物的传播状况/53 一、出版发行机构/54 二、图书发行工作/57 三、促销手段/60 四、赠书活动/64 五、出版物的推销效果/68 基督教在中国西南的出版机构:华英书局/71 一、从教文馆到华英书局/71 二、组织机构与经营管理/72 三、书刊印刷出版工作/78 四、华英书局的历史作用/86 抗战时期基督教在华西的文字事工/89 一、抗战以前华西本地基督教文字机构/89 二、抗战期间华西的基督教文字事工/99 三、基督教联合出版社/110 四、载社/113 五、盛衰过后的思考/116 广学会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在近代中国的传播/120 一、广学会宗旨及出版物概况/120 二、传播西方人文主义精神/129 三、出版物的社会影响/142 近代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50 一、吸引了一些中国人信教/151 二、促进了中国现代印刷业和出版业的发展/153 三、将西方科学技术和历史地理知识输入中国/158 四、对中国语言文学产生了积极影响/162 五、引进了西方教育思想和人格培养方法/166 六、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新的救国思路/167 七、维护民族独立,鼓吹民主政治/172 一部研究民国时期基督教出版事工的佳作:评《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1912—1949》/176 中国基督教通史编撰述评/18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激扬文字广传福音(近代基督教在华文字事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建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1359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79.2 |
丛书名 | |
印张 | 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20-2010-162号 |
版权提供者 | 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