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朱熹错了(评朱注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朱熹错了(评朱注四书)》分为四部分,依序是针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朱注所作的批评辩证。其中《论语》的内容最多,着重指出孔孟的基本观点是“人性向善”。探讨《孟子》部分时,作者傅佩荣分析了一系列与人性有关的概念,最后也与朱注得出大不相同的结论。《大学》部分中,作者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既与朱注有别,也与王阳明的诠释不同。到了《中庸》部分,作者则像是撰写一份心得报告,因为前面三书确立了儒家的思想基调,至《中庸》已有总结的意味。

目录

第一辑 《论语》部分

1.时机的重要

2.自我反省

3.好德与好色

4.交友之道

5.贫而乐道

6.情感真挚

7.立志学习

8.解除迷惑

9.“天命”是什么?

10.顺从天命

11.从心所欲

12.尊敬父母

13.脸色和悦

14.面对异端

15.三纲五常

16.礼的意义

17.祭祀鬼神

18.向天祈祷

19.一贯之道

20.天道之意

21.人与本心

22.无关天命

23.颜子之乐

24.应该真诚

25.关于鬼神

26.博施济众

27.何有于我

28.朝闻夕死

29.德必有邻

30.孔子之忧

31.束修之礼

32.主持丧礼

33.重视斋戒

34.德的意义

35.面对鬼神

36.生死问题

37.善人的特色

38.曾点言志

39.克己复礼

40.管仲之仁

41.无为而治

42.先后问题

43.“性相近”的讨论

44.三戒与三畏

45.益者三乐

46.三年之丧

47.父子相隐

48.不了解孔子

49.后人误会孔子

50.圣人可学而至吗?

51.朱注所肯定的孔门弟子

52.朱注所批评的孔门弟子

第二辑 《孟子》部分

1.“为长者折枝”辨

2.“情”字的用法

3.“才”字的用法

4.“体”字的用法

5.“气”字的用法

6.“身”字的用法

7.一般的“心”

8.“心”的正确作用

9.推究心的根源

10.“天”字的意义

11.“善”字的用法

12.“性善”的意思

13.心之四端

14.朱熹所理解的孟子人性论

15.恶的来源

16.何谓“尽心知性知天”?

17.“欲”的问题

第三辑 《大学》部分

1.《大学》的体系

2.“明明德”的合理诠释

3.“亲民”的合理诠释

4.“止于至善”的合理诠释

5.“格物”是什么?

6.再谈“格物”

7.“致知”是什么?

8.再谈“致知”

9.“诚意”是怎么回事?

10.“正心”是怎么回事?

11.修身的要诀

12.齐家的构想

13.治国与平天下

第四辑 《中庸》部分

1.《中庸》为什么重要?

2.《中庸》的出发点

3.“天命”的内容

4.天命之普遍性与个别性

5.“率性”所蕴含的问题

6.由“道”说“性”

7.“中庸”的意思

8.“鬼神”的角色

9.“人之道”的展现

10.天与人之间

11.诚与明

12.圣人的伟大作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朱熹错了(评朱注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佩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69151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6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2013237236
中图分类号 B222.15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