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喋血瓜岛/二战目击者
内容
编辑推荐

王海莹编著的《喋血瓜岛》内容介绍:二战中最大的遭遇性战役。美国海军自1898年以来在太平洋上第一次成功的两栖登陆作战。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最具决定意义的一场战役。被比作太平洋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瓜达卡纳尔岛争夺战,其血腥和惨烈令人咋舌。那血流成河尸臭冲天的“血岭”,那归纳精准的死亡期限表,那忍吃同伴的无奈哀痛,那木乃伊一般的日军“女兵”……

内容推荐

王海莹编著的《喋血瓜岛》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从士兵或指挥官的角度,用大量翔实的史料和精美的图片,《喋血瓜岛》为读者生动再现了被比作太平洋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瓜达卡纳尔岛争夺战,细致描绘了战争场面和战争幕后的故事,集故事性与知识性于一体,是内容新颖独特的军事读物。

目录

第1章 一本小说开启的战争

第2章 “珍珠港事件”重演

第3章 从闪电战到消耗战

第4章 白骨铺路

第5章 夜战神话的终结者

第6章 丧钟为谁而鸣?

第7章 死亡前夜的狂欢

第8章 激战正酣

第9章 最后的针扎

第10章 日军的丧钟

试读章节

在“嘹望台”上注视瓜岛

瓜达尔卡纳尔岛(以下简称“瓜岛”)位于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的东南,与马莱塔岛隔着萨沃岛、图拉吉岛和佛罗里达岛呈合围之势。长约150千米,宽约48千米,面积5000余平方千米,岛上住着人数不足一万的土著居民。是一个千百年来无人问津的热带岛屿,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珍珠港事件之后,太平洋上的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继续推进日本在南太平洋诸岛的战线,日军决定进攻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随后继续南进,剑指澳大利亚,妄图切断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海上生命线。为了掩护莫尔兹比港的进攻,日军迫切需要在所罗门群岛上修建一个空军基地,以保之后计划顺利实施。起初,日军只是泛泛地锁定了所罗门群岛区域,并不知道有一个瓜岛。

1942年5月,日军占领了图拉吉岛。该岛正好位于日军停驻在拉包尔(西南太平洋新不列颠岛的港口城市,南太平洋日军重要的基地之一)基地的战斗机的作战半径边缘。南面瓜岛,北靠佛罗里达岛,是一个十分险要的海空交通枢纽。日军原本计划将机场修在图拉吉岛上,然而经过实地考察,发现瓜岛北岸的隆加河冲击平原更适合修建航空基地。1942年6月16日,门前鼎大佐率领第11工兵队共计250余人登上瓜岛,7月1日,冈村德长率领第13工兵队登陆瓜岛,以确保工程在8月5日前完工。

美军方面,早在1942年初日军占领拉包尔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厄内斯特·金上将就提出占领图拉吉岛,阻止日本人继续推进,保护美国与澳大利亚海上交通线的提议。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的,美军成立了南太平洋部队,由戈姆利中将任司令官,进驻了埃法特岛,并随后攻占了圣埃斯皮里图岛,修建了机场,将美国海军第1陆战师调往新西兰。5月17日,戈姆利中将从华盛顿飞抵美军南太平洋地区司令部努美阿(新喀里多尼亚的首府和主要港口城市,美军在西南太平洋战场的总指挥部),积极备战。6月,美军在中途岛战役中大败日军,聪明的美军意识到战略局势正在慢慢地向自己倾斜,要想取得太平洋战争的最终胜利,必须攻下日军在南太平洋的核心——拉包尔。

战略层面达成统一后,在具体战术上,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将军和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将军对于如何进攻拉包尔却有争议:海军出身的尼米兹认为,拉包尔基地已经被日军打造成非常成熟的海空基地,易守难攻,美军应该步步为营,在所罗门群岛南端登陆,修建机场,在航空兵的配合下,逐步向拉包尔进攻;而陆军出身的麦克阿瑟坚持认为应该尽最大努力集中一切兵力资源,以两栖登陆战的方式,一举攻下拉包尔。不仅如此,关于整场战役的总指挥人选,陆军和海军方面也无法达成统一意见,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支持由麦克阿瑟将军指挥,而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则认为这次作战是在多岛礁的所罗门群岛海域,如果由不懂海军作战的人来指挥风险较大,应该由久经沙场的尼米兹指挥。双方的立场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在罗斯福总统出面协调下,陆军海军达成作战指挥共识,参谋长联席会议在7月2日正式出台了代号为“嘹望台”的作战计划:

第一阶段由尼米兹指挥攻占圣克鲁斯群岛和图拉吉岛。

第二阶段由麦克阿瑟指挥攻占所罗门群岛的其余岛屿,并清剿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北邵的日车。

第三阶段仍由麦克阿瑟继续指挥,攻占新不列颠岛和新爱尔兰岛,然后形成合围之势,剑指拉包尔,并初步定于8月1日发起总攻。

然而,7月4日,美军侦察机意外地发现日军正在瓜岛上行动,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和东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官戈姆利中将得到消息后,感到了空前的威胁。如果日本将瓜岛变成日军的航空基地,从瓜岛起飞的日军战斗机就能够直接攻击圣克鲁斯群岛、埃法特岛以及位于新喀里多尼亚北部的库马克飞机场,不但美军现有的东南太平洋防线将会受到重创,而且美军花了数月时间制订的“瞭望台”计划和为此做出的一系列准备,将瞬间付诸东流。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一定要立即采取行动,决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经过商讨,美军决定将“嘹望台”计划第一阶段的目标做出调整,推迟对圣克鲁斯群岛的进攻,将目标定为瓜岛和图拉吉岛。这样,美日双方同时将目光投向了瓜岛。

7月10日,尼米兹将军给戈姆利中将下达了新的作战计划,但戈姆利中将对新的作战计划存有疑虑:对手非常强大,自己势单力薄不说,战前的准备工作还远远没有到位,更何况还要将登陆地点前移,困难是非常大的。尼米兹只好反复开导戈姆利,最终戈姆利勉强答应将总攻时间改为8月7日。之后,戈姆利中将立即任命美国海军第l陆战师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少将为瓜岛登陆作战的指挥官,命其务必在5个星期内拿下瓜岛。直到接到命令,范德格里夫特这位即将叱咤风云的美军将领还从未听说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岛。更戏剧性的是,不仅美军不知道这个海岛,就连管理它的澳大利亚海军对它的情况也不十分了解,甚至连一张地图都没有。整个盟军的高级将领找了半天只找到一幅已经发黄磨损的航海图和几张模糊不清的旧照片,还有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34年前写的探险小说《纯洁无邪充满原始风味的处女地——瓜达尔卡纳尔》。

令人崩溃的战前准备

令范德格里夫特少将头疼的还远不止这些问题。这样一次大规模作战,准备工作本来就繁重,又遭遇数日连续的大雨,加上码头工人正在罢工,他只好率领美国海军第1陆战师自行装载。他们分批轮值,24小时连续不断地备战。美军有规定,凡是作战物资必须按照特定的“战斗装载”标准来执行装载,即将在战争中应用到的物资按照战士应用的顺序由上向下装运,也就是说,最先用到的需要最后装载,放在最上面,最后用到的物资则正好相反。可是港口小,物资多,还必须按照标准装载,这使得港口的美军秩序混乱,疲惫不堪,怨声载道。此时,范德格里夫特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司令部刚刚成立,参谋的数量非常少。这么一个烂摊子,上级给他收拾的时间却只有几个星期。

最致命的问题是兵力严重不足,登陆战中士兵的人数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而美国海军第1陆战师只有两个团到达战区,其余的人员都在遥远的萨摩亚,根本不能在短期内赶来。怎么办呢?在戈姆利中将和范德格里夫特少将的强烈要求下,尼米兹勉强地将美国海军第2陆战师第2团和其他部队的3个营编人美国海军第1陆战师,勉强凑成了一个加强师。数量算是暂时达到要求了,可是这支加强师几乎都是新兵——之前美国海军第1陆战师中大批经历过登陆战专项训练的人员已经被调往新成立的美国海军第2陆战师和第3陆战师。本来范德格里夫特少将被告知绝不会让他们在半年内参加登陆战斗,然而6月他们刚刚到达新西兰,就被告知要参加预计8月开始的登陆战。难怪范德格里夫特看到计划后,直呼这是“瘟疫行动”。

7月26日,美军开始在斐济群岛海域集结,由于时间太紧了,直到7月28日,他们才抽出时间进行演习,结果一片混乱,惨不忍睹:不仅登陆艇搁浅、打转,找不到正确的登陆地点,而且士兵也和军官难以交流。军官声嘶力竭地传递命令却不知道该传递给谁,士兵茫然地在水中乱成一团,完全找不到接下来的战斗目标。

范德格里夫特少将一言不发,紧绷的脸让本就非常有棱角的五官显得更加严峻。作为指挥官,他的郁闷是显而易见的,纵观人类以往的所有战争,还有比这次自己指挥的瓜岛战役更有戏剧性的吗!一个从未听说过战场名字的指挥官,于数周前,风尘仆仆地带领他刚刚入伍的士兵从北半球的炎热夏天,赶到了南半球阴冷的冬天,并且即将于几天之后,带领这些演习结果糟糕透顶的士兵去与凶猛的日军交手,最幽默的还是这位指挥官不得不依靠一本洋洋洒洒、引人人胜的小说来指挥战斗!如果这要是编成剧本拍成电影,一定是叫好又叫座。难怪演习结束后,范德格里夫特少将安慰自己:“好莱坞的惯例是糟糕的彩排预示着成功的公演。”

尽管准备严重不足,演习一塌糊涂,范德格里夫特师长还是按照原计划于8月6日傍晚,在南太平洋舰队的护航下,率领着1.8万名士兵乘坐23艘运输船出发了。美军的整个舰队由三部分组成:核心的运输船队由特纳少将指挥,目的是将美国海军第1陆战师和必要的物资送到瓜岛上去;第二部分是由英国海军少将克拉奇利指挥的负责为登陆部队护航的护航编队,编有8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范德格里夫特少将也在这个编队里;第三部分是空中支援编队,由弗莱彻中将率领,编制为“萨拉托加”号、“黄蜂”号和“企业”号3艘航空母舰,还有“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5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16艘驱逐舰和3艘油轮。P6-10

序言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已经杀得嘛木了。

如果仅从海面上望去,瓜达尔卡纳尔岛那白色的沙滩、浓绿的棕榈树林、由珊瑚礁环抱的平静海湾倒是一幅颇具热带风情的美丽图画。然而,身处其中的人们却知道,炎热、潮湿、泥泞、暴雨、毒虫、疟疾,才是这里的真实面目。

瓜岛不是天堂,而是绿色的地狱。

战壕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已经不知道打退了第几次日军的进攻了。重机枪抛出的弹壳到处都是,战斗过于激烈和频繁,以至于都来不及将其回收。每个前沿阵地上的美军士兵都胡子拉碴,满身泥水。除了几名哨兵之外,大部分人都疲惫地靠在战壕里,或抽着烟、或半梦半醒地休息着。阵地前方的草丛里,到处都是日军士兵的尸体。热带海洋的气候使日军士兵的尸体迅速腐烂了,被臭味吸引而来的蚊蝇弥漫在战场上,发出恼人的嗡嗡声。然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已经没有力气去在乎这些了。当然,他们更不理解的是,同样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为什么缺弹少粮的日军士兵还能那样不要命地冲上来?他们都是一群不需要吃喝和休息的魔鬼吗?

忽然,日军阵地上响起了炮声。随着日军的炮弹在空中发出的呼啸声,美军士兵们一下伏在了战壕里。零星的爆炸之后,他们一扫刚才的萎靡,敏捷地端起半自动步枪,瞄准了丛林中可疑的方向。

日军士兵端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枪,喊着“万岁!”的口号,像疯了一样从丛林中冲了出来。美军士兵的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卡宾枪、冲锋枪和机枪无情地喷吐着火舌。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军官瞬间就被打成了“筛子”,扔下了高举的武士刀,摔在了烂泥里。

为了防止日军冲上阵地,美军的炮火观察员拼命地呼叫火力支援。依照事先在地图上进行的标注,后方的美军105毫米榴弹炮将死亡播撒在了日军头上。密集的弹幕射击像冰雹一样砸了下来,在战场上形成了一道火墙。每个试图越过这道火墙的日军士兵,都被弹片和烈焰撕得粉碎。炮击过后,日军士兵的肢体残骸和钢盔一起从天上掉下来,零落地散布在瓜岛的丛林中。而对于美军士兵来说,这种杀戮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是战争,让这个人迹罕至的弹丸小岛变成了大洋上的屠宰场。

中途岛战役的失败使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在瓜岛战役中,日军不仅没能夺回过去的优势,其军事实力还遭到了进一步削弱,最终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从此,日军不得不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处处设防,步步被动,直至战败。

同时,瓜岛也是美国海军第1陆战师的扬名之地。英勇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与美国海军、陆军通力协作,挫败了日军妄图“以意志战胜火力”的计划。相比之下,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却相互拆台,最终只能灰溜溜地从这座燃烧的海岛上撤退。他们并不知道,这次撤退仅仅是个开始而已。从此,美军将一个接一个地攻取太平洋上星罗棋布的岛屿,直至将星条旗插上日本本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喋血瓜岛/二战目击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海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16050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2013249905
中图分类号 E195.2-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6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