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化,人们能从史书上看到的,就是以往圣先贤、帝王诸侯、士大夫贵族为主角的圣贤文化。在这由圣道、王功和经典组成的圣贤文化里,一种另类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这就是对孔子对儒家的诘问驳辩。朱晓编写的这本《问孔》发出的就是这种另类的声音,反思了孔儒和读经。
图书 | 问孔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化,人们能从史书上看到的,就是以往圣先贤、帝王诸侯、士大夫贵族为主角的圣贤文化。在这由圣道、王功和经典组成的圣贤文化里,一种另类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这就是对孔子对儒家的诘问驳辩。朱晓编写的这本《问孔》发出的就是这种另类的声音,反思了孔儒和读经。 目录 第一部分 说儒问孔 代绪言:问难孔儒——圣贤文化中的另类声音 胡适:说儒 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 胡适:儒教在汉代被确立为国教考 易白沙:孔子平议 鲁迅:随感录四十八 李宗吾:我对于圣人之怀疑 胡适: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 汉民:儒教排他之态度及其手段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鲁迅:吃教 陈独秀:孔子与中国 许地山:国粹与国学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 郭沫若:谢陈代新 顾颉刚: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 代结语:克己——做有担当的自己 第二部分 我们今天还不配读经 代绪言:读经往事并不如烟 章太炎:经的大意 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 吴念中:离经畔道谈周易 鲁迅:十四年的读经 鲁迅:读经与读史 叶圣陶:读经 冯友兰:读经尊孔与提倡理工 傅斯年:论学校读经 胡适:我们今日还不配读经 许地山:对读经之正面的主张 《教育杂志·读经问题专号》 任鸿隽先生的意见 王新命先生的意见 黄翼先生的意见 范寿康先生的意见 陶希圣先生的意见 叶圣陶:读《教育杂志·读经问题专号》 叶圣陶、夏丐尊、王伯祥:我们对《经》的态度 编后的话 参考文献 插图: 孔子墓 孔子 圣迹图·儒服儒行 孔子为鲁国司寇像 圣迹图·在川观水 神农、伏羲 圣迹图·人庙问礼 帝尧、帝舜、帝禹 圣迹图·圣门四科 经书 圣迹图·孝经传曾 行教小影 圣迹图·韦编三绝 孔子见老子图 圣迹图·入平仲学 孔子作春秋处 圣迹图·农山言志 圣迹图·侍席鲁君 春秋时巳成熟定型的职业士农工商 教育杂志书影 圣迹图·楚狂接舆 圣迹图·克服传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问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晓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3367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5 |
出版时间 | 2012-05-01 |
首版时间 | 2012-05-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2.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海南 |
长 | 250 |
宽 | 17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