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红楼》主要分为两部分:文本细读和译本细读。“文本细读”部分是作者王改娣的一些《红楼梦》阅读经验,着眼点大多比较细微。比如把关于薛蟠的点点滴滴综合起来,蓦然发现原来《红楼梦》作者对《西游记》的吸收和继承竟可以细致到某些具体的细节。“译本细读”部分是我对《红楼梦》英译本的一点思考。
图书 | 细读红楼/同济人文社科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细读红楼》主要分为两部分:文本细读和译本细读。“文本细读”部分是作者王改娣的一些《红楼梦》阅读经验,着眼点大多比较细微。比如把关于薛蟠的点点滴滴综合起来,蓦然发现原来《红楼梦》作者对《西游记》的吸收和继承竟可以细致到某些具体的细节。“译本细读”部分是我对《红楼梦》英译本的一点思考。 内容推荐 《细读红楼》主要分为两部分:文本细读和译本细读。 “文本细读”部分是作者王改娣多年读《红楼梦》的一点心得。凭着熟读的优势,看待问题的视角可能稍稍与众不同。“译本细读”部分是作者在文学翻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对《红楼梦》英译本的一些思考。 《细读红楼》中,“文本细读”和“译本细读”两部分关系密切。对一名从事文学翻译的研究者来说,只有打好了文本细读的基础之后,才能保证译本分析批评的质量。同样,“译本细读”是“文本细读”的升华,这也是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笔者与其他红学研究者的一点区别。 目录 文本细读 黛玉的影子 芙蓉花黛玉 黛玉葬花 林黛玉与刘姥姥 芳官 并蒂花香菱 那一枝红梅花 巧姐 尤氏 平儿 彩霞?彩云? 赵姨娘 贾环 小红和贾芸 贾蓉和秦可卿 呆子薛蟠 护花使者贾宝玉 英雄宝玉 宝玉的那些朋友 从金钏之死看荣国府丫鬟地位 用鸟做名的丫鬟 那些唱戏的女孩子 吃在贾府——与谁共食 那一席红楼宴 茄鲞和小莲蓬儿的汤 汤蜡钉朱 妾 译本细读 “妾”的翻译 三种“茄鲞” 评杨译《红楼梦》诗词中文化因素的传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细读红楼/同济人文社科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改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8464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8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印刷时间 | 201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1 |
丛书名 | |
印张 | 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0 |
宽 | 188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