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
内容
编辑推荐

前所未有的互联网出版实验,500万知友亲手甄选内容,知乎三年创业问答精华大集结!

史上最真诚创业书,用互联网思维讲透创业的逻辑!

在知乎,最强大互联网创业群体真实分享创业路上的荣耀与隐忧!

从Idea到步入正轨,创业公司如何招人、做技术、卖产品、找融资、建团队、处理法务?

《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作者知乎)是一本关于梦想、创新、如何引爆流行并赢得尊重的青年创业手册。

内容推荐

知乎创始人周源第一次创业失败,去和创新工场的同事聊,发现其实前两年自己创业时,闭门造车开发一个软件,和世界有些脱节,他意识到如果能更方便地让许多行业里的朋友把自己最懂的事分享出来,其实能避免很多创业的错误,不久他发现了 quora 模式,然后就有了知乎。

《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互联网出版实验。

知乎作为目前最高质量的知识型问答社区,聚集了中国互联网上科技、商业、文化等领域里最具创造力的人群。由500万知乎用户亲自甄选出近百篇知乎上的创业问答,最终成就本书的出版。

《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作者知乎)是一本关于梦想、创新、如何引爆流行并赢得尊重的青年创业手册。

本书的回答者包括:互联网行业最成功的创始人、创业家、最具创新精神的投资人、最活跃的产品经理、法律专家、财务分析师、网络工程师、连续创业者、无数知乎控,他们推心置腹地回答每一个创业问题,分享自己隐秘的创业经历,讲述创业路上的荣耀和忧患。

每个人都可能是创业者,而这些专业级的分享,会让创业者不再孤单。

目录

第一部分 种子期

第一章 审视自己

为什么要创业?

是否适合创业?

早期容易犯哪些错误?

创业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单身创业和已婚创业哪个更好?

女性创业的压力和问题有哪些?

「亲历者说」 创业第一年个人会发生哪些变化?

「亲历者说」 李开复给创业者什么建议?

「亲历者说」 博士辍学回国创业,王兴后悔吗?

第二章 选择方向

如何选择创业的方向?

如何确认用户的真实需求?

如何才能不被那些大的互联网公司抢占市场?

进入市场前已经有很多竞争者了,如何判断是否还值得进入?

对于早期创业团队,产品推出后很容易被复制,如何建立自己的竞争壁垒?

创业先期必须重视的问题有哪些

如何正确看待灰色行业?

「亲历者说」互联网发展了十几年,作为从业者,你错失了哪些创业机会?

「亲历者说」王兴:快速找到新方向

「亲历者说」雷军:创新的本质是容忍失败

第二部分 助跑期

第三章 找合伙人

有项目,少量投资,怎么寻找技术合伙人?

想邀请一位对项目有重大价值的朋友,但他要求不错的工资,也要不错的股份,这合理吗?

几个朋友合伙创业,如何分配股权?

想请一个资历和能力都很强的人来做创业团队的顾问,以什么形式的合作方式会比较好?

「亲历者说」王兴的创业搭档是怎么找到的?

第四章 初次找钱

创业是自筹资金好还是找天使投资好?

天使投资一般占多少股份,怎么算?

看 BP(商业计划书) 的人最想从中得到的是什么?BP 应包含哪些内容?

如果有机会和天使投资人进行面对面沟通,该准备些什么?

投资人通过哪些方面来判断一个早期创业者的好坏?

一家公司的「估值」是怎么估出来的?谁来估?

创新工场如何为刚刚创办的创业公司估值?

好的投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年轻的创业者,怎样才能比较容易地拿到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

天使投资、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 介入企业的节点是什么样的?分别起什么作用?

原始股与期权有什么区别?对持有人来说有什么不同?创业者一般拿到的是期权还是原始股?

假如没有天使及 VC的投资,创业公司如何活下去?

第五章 早期的产品规划

互联网创业早期,启动产品开发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赢利模式对于一个创业公司/项目很重要吗?

用户体验是什么东西?如何评价用户体验好坏?怎样描述用户体验评价方法的核心?

跑马圈用户的思维是否正确?

「亲历者说」 王兴强调,创业者需要加强沟通

「亲历者说」 周鸿愿赌服输,专注最重要

第六章 早期的团队构建

创业公司如何招人?

创业团队内部如何高效沟通?

创业团队如何让新员工觉得是有前途的?

创业团队都有哪些有效的团队管理方式?

创业初期是否要找专门写字楼做办公室,还是可以用民宅?什么时候要搬到正式的办公室?

第三部分 起步期(0~1万元)

第七章 产品上线

一个有效的新产品上线策略包括哪些考虑因素?

一个新上线的产品,应该如何解决「冷启动」的问题,寻找到第一批用户?

创业团队早期是怎样快速尝试和快速改进的?

如何分析整理产品上线后的反馈?

「亲历者说」 王兴讲述校内网冷启动的全过程

「贴士」汪华强调的互联网产品早期推广的注意问题

第八章 人才与团队管理

如何管理问题员工?

初创名员工之后进入的新人要如何融入早期核心团队?

应该如何通过工作笔记来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

自己的钱、股东的钱、公司的钱之间有什么区别?

「亲历者说」 创业公司在设立时注册多少资金合适?为什么?

「亲历者说」课程格子用户超百万规模时团队只有 4 人,这是如何做到的?

「亲历者说」 创业公司CEO们是如何识别人才的?怎样看学历、能力和经验等?

第四部分 加速期(1~100万元)

第九章 产品的迭代

当产品基本成型,如何把产品做得更好?

新产品推出后增长不错,竞争对手开始出现,如何保障团队的持续成长?

产品上线后,应该如何做数据分析?

「贴士」汪华建议互联网产品推广策略

「贴士」 创业早期公司和外部机构合作,哪些事项需要有协议或法律合同来约定?

「亲历者说」王小川谈快速发展期,团队对于新技术选择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贴士」王小川、周鸿总结可供创业早期公司进行研究参考的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

「亲历者说」美团是如何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第十章 找机构投资

创业公司第一轮融资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拿到 Termsheet 意味着什么?

VC 做的尽职调查(DD)一般包括哪些问题?

创业者该如何看待腾讯的“跟进”?

「亲历者说」 创业者应该签对赌协议吗?

「贴士」董事会的投票权是怎样设计的?中国法律框架下如何设计?

第十一章 团队初次扩容

拿到A轮投资之后,怎样把握招人的节奏?

如何协调新老员工关系?

创业公司如何做校园招聘?

30~50 人的团队如何提高凝聚力和执行力?

30~50人的团队,如何提高团队管理能力?

「贴士」 创业公司在不同阶段对财务岗位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作者索引

试读章节

创业公司如何招人?

从2008年到现在,周源一直想,这事能不能有点窍门,或者是实用的方法,结论是几乎没有。

我用过的大家都用的方法:

在水木BBS(论坛)上发帖子(有点效果);在蓝色理想上发帖子(无效);在技术邮件组里发帖子(无效);买前程无忧网(51job)/智联招聘网最便宜的服务(有点效果);给所有可以想到的人打电话,请他们推荐(无效);给所有和你讨论过创业,喝过点小酒的人打电话(无效);约前同事私下谈(有效)。

我用过的大家可能没有用的方法:上推特(twitter),看感兴趣的人的推特(follower),一个一个看,看他们的推特(twitter),博客,谷歌阅读(Google Reader)分享,想办法搞到邮件,联系,半夜电话骚扰。

上豆瓣,前端后端挑几本重量级的书,去找想看,看过,正在看这本书的人,一个一个看,看他们的活动,博客,谷歌阅读Google Reader 分享,想办法搞到邮件,联系,半夜电话骚扰。

找同事,问他们都看什么技术博客,想办法搞到邮件,联系,半夜电话骚扰。

■ 不要太指望周围的人

从社招和校园招聘筛选初级人才的方法不适合创业公司,所以创业者只能靠自己去当猎头,从你周围的人、同学、朋友和接触过的公司员工开始。

这是事实,也是陷阱。周围的人在能力上恰好满足创业需求的可能极低,人情债又超高,对方其实很勉强,但你却臆想他完全胜任,动之以情拉入伙,结果就是撑不了多久,单纯靠交情为纽带,很快就会透支得一干二净。

■ 别以为人人都想创业

我在招人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很聪明的人,也遇到过很多独特的人,但到了最后一刻,他们会犹豫,把创业有视为机会者,会自己鼓励自己,但问题是太多的人实际上都只看到了创业有风险的一面,选择时会倾向于规避风险。

还有,即使是有能力的心有梦想者,也会有很多的实际情况,为知乎招人时,有人家里有重病患者,无法从事需要加班的工作,有人无法换城市,有人自由习惯了,有时候,他们和你通电话,只是想知道你正在做的事情。

KesoA 认为创业公司招人确实很难,尤其是现在大公司都在高薪抢人,创业公司能给别人的承诺的东西,除了梦想,其他很少。即使像兰亭集势(LightInTheBox)这种已在业界小有名气,又有知名CEO的公司,招人也是很难的事,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已经基本谈定的人,最终告诉你,他去阿里巴巴上班了。

很难,但仍有一些办法:  从你的用户中找。在你的用户中,更容易找到有共同梦想的人。豆瓣最初就是这么干的,阿北那时候没钱,只有一个产品和产品所反映出来的理念,豆瓣前10名员工中,很大的比例都来自豆瓣的早期用户。

建立口碑。让你的用户去替你传播,提升你的曝光度。一个有点知名度的公司和一个毫无知名度的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天差地别。

创始人多参加业界活动。人才是等不来的,你不主动出击,就没有机会。

写博客。写一个专业的、有价值的博客并长期坚持,不是简单的宣传,而是提供价值。认同你的价值观的人,成为创业伙伴的几率会更大。王建硕就是这么干的。

事在人为,总有机会的。

曹政反对Keso的答案。

从用户中招聘,只适合于特定的应用和特定的职位,比如淘米网如果要招聘计算机编程语言C++工程师,从他用户里去找?等15年后他的用户长大再说吧。

博客或微博招聘是有效的,前提是你有影响力。比如,李开复可以,普通的人要做起来就很难。

创业公司招聘主要有几点:

1. 校园招聘。创业公司也可以校园招聘,怎么和大公司拼?找大公司看不到的盲点。比如说,给一些有不错潜质但是成绩并不那么突出的孩子实习机会,并且给予足够的成长空间,百度刚创业的时候,校园招聘是主力。李明远这样的人都是做实习生练出来的 。

2. 员工推荐。这也很重要,你招到一个不错的员工,他的朋友,他的前同事,他的前领导,都可能成为你的员工,甚至他的亲戚,“举贤不避亲”。这里的关键是让你的员工觉得这个公司有希望,有机会,愿意把自己的朋友带来一起发展。如果员工自己牢骚满腹,他不会推荐朋友来的。我们现在员工推荐是非常主要的人才渠道,事实证明,比招聘网站的质量好太多。P215-21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知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43403
开本 24开
页数 4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672
CIP核字 2013269148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5
196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