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祖母绿/有价值悦读
内容
试读章节

未了录

我知道,我再也不会回来了。

关玻璃窗之前,顺手把我的老伙伴“太史公”放到了窗外。它肯定不满我这样做,但它一向儒雅庄重,绝不会用死命的嚎叫,表示自己的不满。它只是重又跃上窗台,趴在那儿,隔着玻璃窗,用它那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

我装作浑然不觉,接着去插窗上的插销。可这窗户年久失修,窗框已经开榫、错位、变形,别管我多么使劲,那插销无论如何是插不上了。这不能算是维修工人的疏忽,而是因为我对生活无可救药的恍惚。平时,我就用一根麻绳拴着,开起窗来当然非常麻烦,好在我很少开窗。因为我已如早产婴儿般的孱弱,任何一点温度变化,都足以对我造成威胁,让我爆发一次莫名其妙的合并症。我老是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医院里到现在还没有一种供衰弱的老人睡进去的保温箱?

所以我的房间里总有一股地下室的霉湿味,以及一个不健康的人长久居住过的怪味。

可是从前天晚上起,我却把窗子一直开着,我希望那沁着花香的春风,能把我多年来浸洇在这屋子每一个缝隙里的怪味,彻底置换干净。

这大概是我能为别人做的最后一件事了。早晚会有人搬进来,我希望新来的房客,不要因这房间里的怪味责怪我,不过即便他们责怪我,我也听不见了。

当然,顶好是把这房间重新粉刷一次。

风儿是暖和的,我却咳嗽不止。我的嗓子里粘着一层厚厚的浓痰,好像积满了煤尘的烟囱,我真巴不得有谁拿个铁扫把,像清扫烟囱那样,把我的喉咙清扫干净。

前天医院打来电话,通知我今天住院。打电话的小伙子有副轻歌剧演员的嗓子,唱着歌儿似的,好像通知我去赴一个约会,告诉我有人正在一棵合欢树下,或是一座小桥旁等着我。而我要去的,却是通向太平间的那道小门。

从接到电话那一瞬起,我就开始不断回首自己的一生,就像即将死去的人常做的那样。我不禁感到奇怪,在这之前我们都干什么去了?难道我们一定要等到一切都来不及的时候,才会想起已然无法了却的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旧账?难道我们注定要带着许多懊恼离开?

我的一生,索然无味,顶顶平常。我甚至为那些将要给我写悼词的人犯愁:我有什么值得在悼词上一提?或是,那悼词念不了一分钟就没得念了,如何是好?

就连我的名字,也像成心跟人找别扭,不但念起来十分拗口,还透着刻板和平庸。虽然每过那么两年,它便会在一本明史研究之类的书脊上出现,那本书也不会很薄,总有四五百页的样子,不过那本书,多半被放在书架的最下层。我明明知道,我的下一本书出版了,我的上一本书还不会卖光,可我有时还忍不住跑到书店,朝我那些卖不出去的书溜上一眼,看看它们是否有所减少。唉,哪怕卖出去一本也好。然后又赶紧溜走,像个心虚的小偷。我怕,怕有人认出,我就是那些卖不出去的书的作者。这让我感到惭愧和惶恐,我知道自己才气有限,白白地糟蹋了许多纸张,让读者浪费了很多的时光。可就像中了邪,我没法儿不把整个心思投入我的研究,也没法让自己停止不写,没有这些,我还活个什么劲。

邻居老李问我,住院以后,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代办?比如信件、电报之类,要不要及时送到医院,还是等他到医院探望我时,一并带去?

我对他说,不忙。有便时带去也不迟。

除了出版社、报刊,或某大学学报编辑部关于组稿、催稿、出版事宜的往来信函,或偶尔有个像我一样较真儿的书呆子提出就某个朝代、某次战役的确凿时间、地点之类与我进行商榷之外,我几乎没有什么私人信件,何况我已经病了很长一段时间,工作耽误了很久,就连这些信函也往来寥寥。

没有人跟我过不去,可我就是没什么朋友。

研究所里的同志,对我十分敬重和体谅。我却常把别人的礼貌,当做饶有兴味的表现。别管人家爱听或是不爱听,有事或是没事,腻味或是不腻味,我会几小时几小时地引经据典,向听者证明清夏燮所撰之《明通鉴》,立说多有不经之谈。

逢到不得不回访什么人,心里一边惦记着摊在桌上的手稿,一边暗暗巴望对方顶好不在,我便可以留个简便的条子,马上走人。既尽到了礼数,又不致耽搁太多的时间。实在不巧碰上了,我会把“现在天气渐渐热了”这种废话,说上三遍。

我在社交场合种种不合礼仪的表现,常常闹得对方不知该拿我怎么办。等我起身告辞的时候,不论我或是主人脸上,都会显出因为不再互相折磨而对彼此感激不尽的神情。

赶上节假日,离开了机关食堂,我总闹不清什么时候该吃早饭、中饭,或晚饭。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像我那样,急切地巴望食品工业和服装工业的发展,巴望着到什么时候,才能把吃饭那个复杂的过程,简化到宇航员的水准,该就餐的时候,只消从管子里挤上一点。我巴望着纸浆即将成为服装新型材料的报道尽快付诸现实,用一次就可以扔掉,既免去洗涤的麻烦,也省得我的衣服、被单,总像油渍的抹布。和别人没什么两样,我同样喜欢干净的衣服、被褥。P1-5

目录

未了录

祖母绿

听彗星无声地滑行

四个烟筒

一生太长了

捡麦穗

母亲的厨房

对于我,他没有“最后”

没有一种颜色可以涂上时间的画板

序言

社会飞速发展,欲求稳定健康、立足长远,必须有具备良好价值的文学读品,丰富和保护我们个体的心灵和创造力;社会飞速发展,现实的我们,也确实没有多少完整的时间,投入心性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这套“有价值悦读”丛书,以作品精到为编选方向,以形态精致为制作目标,旨在为当今奔忙于生计和学业的人们,提供一个既可以随时便览,抽时间细细品味也深有内涵的文学经典读本。

初出第一辑,以当代优秀的小说家为主,每人一册,不特选小说,作者有被称道的散文作品亦纳入该作者的选本。

限于目前的具体情况,一些作者未能收入眼下这一辑,我们将在后续的出版过程中,满足大家的要求。

我们热切地期盼广大读者,对我们这套丛书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使我们能够做得更好,我们彼此能够更贴近。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内容推荐

《祖母绿》是收录张洁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的一本合集作品,其中《祖母绿》是被评论界看作是作者继《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等作品以后的一种超越了狭隘,缠绵、嫉世愤俗等等个人情感的小说,曾令儿已不仅仅停留在徘徊和抗争中了,她靠充分的自信和自强不息的奋斗,凭着“无穷思爱”的精神力量向人生更高的目标启航。《祖母绿》新的意义在于它让曾令儿走上了钟雨、梁倩们没有走过的道路,构成了一个延续的生命的整体,从“小我”进入“大我”,从而使爱得到了升华,上升到更高的人生境界。从此意义上说,曾是张洁笔下崭新的人物形象。曾令儿是大海的化身,她像大海一样尽管吞下不少肮脏的东西——虐待、抛弃、侮辱、冷眼、死亡,但是大海总在不断运动。运动本身就是最好的净化剂,它总是“把一切不干净的东西吐出来”,所以曾也能放下沉重的历史包袱,不断地热爱和追求。张洁在塑造了一系列“慈父型”的男人之后,突然用一个不乏风流倜傥却空虚无能的左葳来“匹配”出类拔萃的曾令儿,充分地展示了女人对男人的一种新的认识和评估。

编辑推荐

《祖母绿》为张洁短作品精选集,是“有价值悦读”系列之一,本书包括中短篇小说《祖母绿》《听彗星无声地滑行》《四个烟筒》《未了录》《一生太长了》,散文《捡麦穗》《母亲的厨房》《对于我,他没有“最后”》《没有一种颜色可以涂上时间的画板》。约12万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祖母绿/有价值悦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00736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7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2013209794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4
12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