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历史总是与英国分不开。事实上,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已是一个公认的标准。1997年中国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的主权,被认为是雪洗了中国的百年耻辱。《博物馆里说中英金融》一书由李弘、龚关、王一霖、姚莉编著,从货币和金融市场的角度解读跨越200多年的中英关系史,对我们理解和反思中国的发展道路非常有价值,值得一读。
图书 | 博物馆里说中英金融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近代中国的历史总是与英国分不开。事实上,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已是一个公认的标准。1997年中国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的主权,被认为是雪洗了中国的百年耻辱。《博物馆里说中英金融》一书由李弘、龚关、王一霖、姚莉编著,从货币和金融市场的角度解读跨越200多年的中英关系史,对我们理解和反思中国的发展道路非常有价值,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博物馆里说中英金融》由李弘、龚关、王一霖、姚莉编著,是中国金融博物馆系列丛书之一。《博物馆里说中英金融》讲述了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个时期中英两国的金融互动以及各自的金融制度建设,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拉近金融与民众的距离.普及金融历史知识。 目录 第一章 16~19世纪中叶中英货币金融制度 第一节 中国货币金融制度 第二节 英国货币金融制度 第三节 世界贸易格局与中英的初步接触 第二章 英资银行的进人与晚清中国金融制度的转型 第一节 汇丰银行等英资银行的进入 第二节 钱庄、票号与外资银行 第三节 外商银行与中国新式银行的产生 第四节 英资银行与晚清外债 第三章 英国与民国时期中国货币金融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 英资银行势力的扩大与变化 第二节 外国银行与华资银行的竞争与互补 第三节 外国银行团与善后大借款 第四节 法币改革 第五节 抗日战争中中英与日本的货币战争 第四章 当代中英金融交流格局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汇丰、渣打银行在内地的存留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外资金融机构重返中国 第三节 中国金融业走向海外 第四节 当代中英经济交流与合作 第五章 中英两国央行制度和17~19世纪中英交流重要人物 第—节 中英两国中央银行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17~19世纪中英交流重要人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博物馆里说中英金融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弘//龚关//王一霖//姚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82004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8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32.9 |
丛书名 | |
印张 | 7.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5 |
宽 | 13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