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当代名人行为与养生/行为与健康科普教育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将带给您:名人传记的芬芳,名人处世的箴言,名人养生的真谛。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齐白石、陈嘉庚、沈钧儒、马寅初、郭沫若、刘海粟、茅以升、冰心、苏步青、丁玲、巴金,本书将在介绍这15位政治、军事、文学等领域的当代名人的养生的同时,还穿插介绍了他们的一些趣闻轶事。将养生寓于故事情节之中,读来饶有趣味。

内容推荐

本书对当代15位名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齐白石、陈嘉庚、沈钧儒、马寅初、郭沫若、刘海粟、茅以升、冰心、苏步青、丁玲、巴金等)的寿命、养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他们生平轨迹的叙述,除了探讨出他们共同的养生理念和养生经验外,也研究只属于他们个人的养生独门绝招。

目录

毛泽东——动为纲,抑喜怒,少酒量,多吃素

朱德——走,为百炼之本

周恩来——以德养寿

邓小平——乐观+运动+散步

齐白石——养生有“七戒”

陈嘉庚——八条养生经验助长寿

沈钧儒——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心静

马寅初——淡泊宁静比药好

郭沫若——读书有味身忘老

刘海粟——胸中无己寿自高

茅以升——养生先养心,治病先治心

冰心——长寿的“六大维生素”

苏步青——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是养生之道

丁玲——性格+信仰+逆境+写作+起居+散步=长寿

巴金——一切在于坚持

试读章节

二、养生思想和方法

毛泽东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在世时从没有顾及养生的问题,更谈不上刻意追求养生之道,但他生活中的许多习惯及嗜好确实是很好的养生方法,也可以说毛泽东的养生正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吃红烧肉

毛泽东养生健身的辩证思想和方法很独特。他认为饮食重于服药。他幽默地建议“医生要先下厨房后下药房。”他还建议不要把饭菜做得烂熟,否则不利于咀嚼和消化功能的锻炼。他还喜欢吃红烧肉,用来健脑。他认为药补不如食补。

红烧肉是毛泽东极喜欢吃的食物,在他完成一项重大的工作后,他都要美美地吃上一顿。以往人们认为红烧肉含有大量脂肪,可能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现在研究证实,红烧肉经过4个小时的温火烧制,其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下降50%,而脂肪中具有防治心脏病、抗衰老的花生四烯酸、a脂蛋白却没有变化,日本医学家研究发现,冲绳县居民平均寿命较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当地人喜欢吃用温火长时间炖的肥肉。

许多回忆录都提到毛泽东有吃茶叶这一习惯。茶叶所含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近400种,茶碱、黄酮类、鞣质挥发油是其中的主要成分,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它们都有抗癌、抗衰老作用。饮茶只能吸收茶叶中的水溶性成分,而不溶于水的成分都被丢弃了,饮完茶再把茶叶吃下,可谓物尽其用,研究表明,喝茶对癌症有预防作用,茶叶中的一种生物碱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吸烟可以诱发多种癌症,毛泽东一生嗜烟,很可能是吃茶抵消了尼古丁的致癌性。因为茶叶中多元酚可与尼古丁形成不溶物而排出体外。关于红烧肉与吸烟的问题尚有分歧意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只是将此问题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

“不忌医忌药”

下面一个小故事,能说明毛泽东“不忌医忌药”,是对他健身思想的注释。

1959年3月13日,毛泽东在招待美国记者斯特朗等人的午宴上说:“怕死是没有用的,怕死不能制止死亡,只能导致死亡。”毛泽东生点病,连药都不想吃,常常靠调动自身的抵抗力解除病痛。

有一次,毛泽东的牙床化脓,痛得捂腮皱眉吸凉气,吃不下饭。保健医生徐涛有意重复主席说过的话:“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了命。”主席笑了起来。徐医生一本正经地说:“这次可真是病了,牙床化脓,淋巴肿大,你得吃药,吃抗生素。”毛泽东摇着头说:“我不用药。”徐涛灵机一动,便用他的话劝他:“别讳疾忌医呀,这是你经常说的话。”毛泽东风趣地说:“我不忌医我忌药。你有不用药的办法吗?”徐涛说:“病重了不行,病重了必须吃药。”毛泽东仍坚持自己的意见:“我不吃药。靠吃药,自身抵抗力量就没发挥作用,就得不到锻炼。应该调动自身抵抗力量对付外来侵略。总用药抵抗力就会衰退……“照这样说,还生产药干什么?”徐涛问。主席答:“只有抵抗力不行时,才用药助它一臂之力,反败为胜。这次我要看看我的抵抗力能不能战胜。”几天后,没用药牙床病好了。主席得意地笑着说:“怎么样,我的抵抗力战胜了。自力更生了,不能光靠外援。天下万事万物,都脱不出这个道理。”毛主席对徐医生说:“医生的话不可不听,也不可全听,全听你的我就完了,全不听你的我也不行。”

“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着急”

1941年秋,在延安任中央组织部组织科科长的王观谰同志,身患疾病,久治未愈。毛泽东同志知道后十分关心,给王观谰题词:“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着急。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和它作斗争直至最后战而胜之,这是对付慢性病的方法。就是急性病,也只好让医生处治,自己也不必着急,因为急是急不好的。这是我对于病的态度。”  三、对生死的态度

毛泽东对待生死的态度十分坦然,下面从他过“最后一个国庆节”的小故事来说明他的生死观。

毛泽东对自己的生命何时结束,一点也不惧怕,似乎估计得很准。

1975年国庆节那天,毛泽东对身边的护士说:“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最后一个‘十一’了。”护士感到突然,安慰主席说:“不会的,别胡想。”主席说:“怎么不会呢?怎么叫胡想呢?哪有不死的人?毛泽东岂能例外?死神面前,一律平等。万寿无疆,天大的唯心主义。”“这个世界上,哪一刻不在生,不在死啊!这叫生死不已,新陈代谢么。”“不少人就是想不开这个道理,人无百年寿,常存千年忧,一天到晚想那些办不到的事情,连办得到的事情也耽搁哕!秦皇、汉武都想长生不老,到头来,落得个‘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其实,任何事物都不过是一个过程,人的一生也不过如此,有始必有终。”

P5-7

序言

应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总编、《行为与健康科普教育丛书》总主编杨志寅教授之约,我们夫妇二人合写了关于行为与养生的书籍4本:《唐代诗人行为与养生》、《中国古代名人行为与养生》、《中国当代名人行为与养生》、《国外名人行为与养生》。

这4本书是姊妹篇。

《中国当代名人行为与养生》是从传统养生学和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中国当代名人的养生保健长寿之道。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延长寿命,并且在生命延续过程中健康、愉快,历来是人类的向往和追求,而满足这一美好愿望的唯一手段,就是养生。

自古以来长寿一直是人类最美好的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研究表明,实现健康长寿不是梦,也并非幻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为了使人类的寿命逐步接近最高寿限,逐步使多数人能健康地活到“天年”,即活到百岁,研究总结一下我国当代寿星们健康长寿的理念和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对当代15位名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齐白石、陈嘉庚、沈钧儒、马寅初、郭沫若、刘海粟、茅以升、冰心、苏步青、丁玲、巴金等)的寿命、养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他们生平轨迹的叙述,除了探讨出他们共同的养生理念和养生经验外,也研究只属于他们个人的养生独门绝招,这是本书一种新的尝试,对现代人会有莫大的启迪。

许多专家、学者写了大量的养生书籍,都有相当高的水平。杨志寅教授让我们写当代名人养生,特别是写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这样的伟人,真有点野狐谈禅的味道。但是,天底下的事情往往有一些特别奇怪的地方,人类思维往往有一些特别奇怪的现象:真正的内行“司空见惯浑无事”,对一些常见的养生问题(诸如:心境、情绪等)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而外行人则怀着一种难免幼稚但却淳朴无所蔽的新鲜感,看出一些门道来,往往又是最常见、最实用、最有趣、最科学的养生之道。于是,不揣冒昧,斗胆地对我国当代15位名人的养生之道写出我们的见解,并从他们的长寿秘诀或说是养生独门绝技中受到启发,提出现代人如何养生、健康长寿的方法,胪列成篇,编辑成册。

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介绍他们养生的同时,穿插介绍了一些伟人的趣闻轶事,有的是报刊很少公开的。将养生寓于故事情节之中,读来饶有趣味。

读过我们写的《唐代诗人行为与养生》的朋友们,给了许多赞许。在此基础上,写一写我国当代名人的养生(诸如毛泽东吃红烧肉是否有科学道理等),更接近现代人的生活实际,养生的实用性更高。殷殷以此意相叮咛、相期望。推许之诚,慰勉之切,感人至深。今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选中了此项出版计划,并得到杨志寅教授的大力支持,使我们有信心迎难而上,倾尽全力,得以偿还上这一心债,确有“如释重负”之感,快可知也。

我们主观的愿望是想把本书写好,但主观的愿望和客观实际总是有距离的,如果我们有理解不妥之处,或在吸取前哲和时贤的成果方面有不够郑重,不够准确的地方,尚希望读者予以斧正。并衷心希望本书能对读者的养生、保健、长寿有所裨益,诚望读者不吝赐教,实为企冀。

刘克智 周淑娴

2009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当代名人行为与养生/行为与健康科普教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克智//周淑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7130394
开本 32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3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12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3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