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家坟(一件让我想了四十多年的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九六八年八月的南山大队第六生产小队,充满传说的“李家坟”被选定为知青点。

本书记录了李家坟青年点儿的知青们,在下乡插队的生活、参军、抽工、升学、最后都抽调回城的全过程。同时再现那个特殊年代,让人啼笑皆非的一些人和事,以及给多数人带来的困惑、彷徨、盲东、悲哀……

内容推荐

一九六八年八月的南山大队第六生产小队,充满传说的“李家坟”被选定为知青点。

以徐荣光、联红霞为点长的十三名知识青年,入住了“李家坟”。面对知青之间不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他们将如何处理?彼此间不经意产生的细微情愫最终的结果怎样?

艾抵资,偷懒爱贪便宜,嫉贤妒能,人称“拿情犯”。 她为了回城,排挤同伴,揭人短处,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得以如愿。而在相处中渐渐对她有好感的韩彤辉又该如何?

何艳丽,由于出身资本家,受到个别同学的排斥,神经衰弱,在进入农村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时常产生幻听、幻视。她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最后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可?同时和周剑南的感情,随着他的参军会发生变化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余抗修最终会因为大队医生杨学留下吗?

李旭东虽然出身好,是个好青年,但性格比较耿直,给自己参军、抽工、升学等都带来了不少麻烦。

还有口无遮拦、乐观开朗的方国庆,文艺青年王继红,会点小功夫的陈建军,为人老实的姜立新和黄为民……

在下乡插队的六个年头里德生活、参军、抽工、升学,最后都抽调回城的全过程。同时再现那个特殊年代,让人啼笑皆非的一些人和事,以及给多数人带来的困惑、彷徨、盲东、悲哀……

目录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试读章节

东北山区,南山脚下,有个核桃树沟,住着六十几户人家,是当时的太阳升公社南山大队第六生产小队。

全沟很难找到一块像样的平地。农户多半住的都是依山建造的茅草房子,唯独小队部是砖瓦结构,坐北朝南,一大四小五间房横在沟口,像个屏障,界定了沟里沟外。

队部的东屋,是小卖部。东房山上有个卖货的窗口,前面是通向沟外的大车道,大车道的东侧是一条从南山各沟岔儿流下来的山泉,形成了一条小河。河床两侧是一棵棵粗粗的杨树和柳树,河水顺着大道东侧流向正北。跨过丈把宽的河面,坎上就是李家坟。有两亩多地,离小队部平行不足四十米, 算是全沟最大的一块平地了。再往东侧便是一面陡峭的石壁,上面长满了藤条青苔,遮住了早晨东升的太阳。

李家没有了后人,坟茔荒芜二十八九年了,杂草丛生,树木横林。每当夜幕降临之后,更显得格外阴森,常有鬼火飞来飞去,时疏时密。如果没有小队部门前那盏高高绑在松树杆子上的大电灯,通宵达旦地亮着,夜里几乎没有几个心红胆壮的英雄好汉,敢单独由此经过。传说,要是遇上“挡”(这是当地的说法,现在人们都知道的“鬼打墙”),就得整夜在这地方转悠了。

1968年8月初的一天,政治队长秦海农去沟外大队部开会,带回一个重要任务。城里的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个伟大号召,到农村插队落户。九月份就下达到各小队了。

上级要求在知青到来之前,一要盖好房子(青年点),二要备好烧柴,三要在队部附近选址建房,要有院子。国家给每个知青拨建房费、生活费共240元。当年吃国家供应粮,以后就吃队里打的毛粮,每人每年不得低于600斤。这样每年得多打一万多斤粮食才能满足。

盖房子不算什么大问题。砖可以到大队的砖窑去拉,秋后算账,房檩子、椽子、大梁、门窗等木料可以到小队集体的落叶松林子去砍;现成的门窗队里还有备料。石头呢?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石头,那是集体常年进现钱的副业之一;沙子,河床上取之不尽;玻璃,上级给拨了指标,更何况还有一大笔建房费。只是房场很难选定。

秦海农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复原军人,三十四五岁,工作认真,雷厉风行,当晚就召开了社员大会。那时候乡政府叫人民公社,每个公社管辖十七八个大队,每个大队管辖六七个生产小队不等,是集体所有制,农民都是公社社员。只有“地富反坏”四类分子例外,必须经过管制劳动,社会主义思想改造,再由社员大会评议通过,才能摘了这个“四类分子”的帽子,成为一名光荣的公社社员。

针对房场的选定问题,大家七嘴八舌戗戗了两个多小时也定不下来。

首先,耕地不能动。全队三百来口男女老少,人吃马喂还得交公粮,人均不足二亩薄地。添人进口,土地不能再生,队部左右前后,除了集体的马棚、牛栏、猪圈、粪堆,再就是打谷场了,没有一点儿可利用的空闲地。这时,有人提到了李家坟。有人赞同,好主意!

生产队长赵德福高兴地说:“对呀!可解决大问题了。秦大哥,咱咋把这风水宝地给忘了呢?”

秦海农说:“不行!简直是胡闹!咱自己咋没在坟茔圈(juàn)子里盖房子?拿人心比自心啊!”

社员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这话看怎么说,破除迷信了嘛,李家坟就是最合乎上级要求的房场了。现在不是“文化大革命”嘛,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城里的红卫兵小将们,敢把皇帝拉下马,还能怕死鬼吗?毛主席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阶级敌人斗其乐无穷,那与死鬼斗一斗,也应该是其乐无穷啊!

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用在哪里,哪里就有了理论根据!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算是上纲上线了,秦海农也就没法再说什么了。于是,少数服从多数,通过了。

趁着农闲,第二天就开工了。政治队长秦海农,贫协组长兼仓库保管员、喂猪饲养员为一身的张来顺都是共产党员,是当然的带头人,还有生产队长赵德福、妇女队长王春兰、民兵排长李长胜、会计杨学、木匠兼小队出纳员田大江、老石匠张鹤龄,这些算是有点儿头衔的,都得参加平房场。其他社员都情愿去搬石头、伐木头、拉砖、筛沙子,虽然累点儿,但谁也不愿意去挖坟掘墓,那是人生一大忌,是怕招邪,遭报应。

伐倒老树,割去荒草,铲平坟丘,填实坟穴,是个好房场,真是一个好房场,其实,它本来就是个好房场。早在二十八年前,这里还是李财主的宅子。李财主不是本地人,有了钱又嫌城里闹,于是看好了风水后,才在这里大兴了土木。

当时的李财主五十出头,娶了三房老婆。大老婆生了一个儿子,叫李奉利,留学东洋做了日本鬼子的翻译官,娶了个日本女人,有一个六岁的儿子,取名李一郎;二老婆生了两个儿子,都是买卖人,也都娶妻生子了,富贵满堂;三老婆是从妓院里赎出来的女人,年轻有几分姿色,虽然出身烟花柳巷,却有一个高洁的名字——白瑞雪,膝下无子女,她很讨厌大儿子李奉利的那副奴才相,却很喜欢中日合资的大孙子李一郎。

1940年初夏,暑气早来。李财主过寿,家人团聚。大儿子李奉利从县城请来了一群日本官兵,骑着马挎着枪,耀武扬威。李财主并不喜欢,但李奉利却十分得意。一个日本军官喝得兴起,想寻开心,盯上了三姨太白瑞雪。李奉利示意三姨娘去应酬,白瑞雪气得咬牙切齿,恨李奉利不拿自己当人看,就领着李一郎躲进了东厢房。鬼子不肯作罢,闯入东厢房与白瑞雪纠缠。六岁的李一郎比他爹深明大义,上去一口咬住了鬼子的屁股不撒口。心毒手狠的鬼子拔枪打死了这个有着一半日本血统的孩子。白瑞雪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当年要不是日本鬼子杀害了她全家,她也不至于被逼良为娼堕入风尘;她亲眼目睹日本鬼子在中国大地上欠下的一笔笔血债,怒不可遏,拔下簪子刺透了鬼子的腮帮子。鬼子疼得哇哇大叫,对着白瑞雪连开三枪。福寿堂顿时变成了屠杀现场。

李财主和李奉利听见枪声慌忙赶来。目睹惨状,李财主气得浑身发抖,抓起一个胆瓶砸向鬼子,大骂:“奉利,你个浑蛋!快开枪!杀了这狗娘养的小日本鬼儿!”李奉利这才意识到,是自己引狼入室,招来了灭门大祸。

这个软骨头终于开了枪,灭绝人性的日本鬼子先下了手,面对大宴款待他们的中国人,大开了杀戒。李家上下三十多口人,外加亲友用人,只跑出去一个长工李虎,连同那个日本媳妇都遇了难。日本鬼子没忘了把财物洗劫一空,放火烧了李家大院,还有十几家农户的房子也跟着遭了殃。事后是石匠张鹤龄带领乡亲们,把李家烧焦的尸骨就地掩埋了。从此,这里就成了李家坟。

书评(媒体评论)

多么宝贵的冬生经验啊。读您的文章有一种心灵交通的愉悦呢,有时候读着就不知不觉地融入了那个时代,为那些人物的命运担忧。

——cicixiya

读了你的文章,就像回到我的知情生活一样,太亲切了,谢谢你。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心头上永远的烙印,感谢你又带我回到了那个年代,感慨万千啊!

——luckybeance

我爸爸也是老三届的学生是最低的那一届,我很少听他提起当年的那些事情,只是我有兴趣跟他谈起时他才会说一点,您的小说让我们这一辈的人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不曾了解到的东西。

——find31

大姐文笔朴实更不乏风趣,以现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那个时候的某些话某些行为总让人看后有些想笑。虽然于经历者而言其实就是某种痛苦,而这种因时代产生的差异也许正折射出那个时代造就的对人类甚至是对社会文明的愚弄。

——blue_sleet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家坟(一件让我想了四十多年的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宗沛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52892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1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