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南美丛林的绝地探险,一场追寻人生真相的心灵之旅!
与《奇迹课程》、《与神对话》并称为“新时代运动”三大核心著作。
全球销量超过2300万册,被翻译成34国文字,踞《纽约时报》畅销榜榜首48周。
这是一个极富哲理的寓言故事,又是一个扣人心弦的冒险故事。它是从一部古代手稿的失踪开始的。没几个西方人了解手稿的存在,而且某个政府还试图掩盖其真相。
去寻找这部手稿、去挖掘其宝藏的寻秘将会带你进入安第斯山脉,进入密林深处的古代废墟,让你有一个个惊奇的发现。
图书 | 塞莱斯廷预言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次南美丛林的绝地探险,一场追寻人生真相的心灵之旅! 与《奇迹课程》、《与神对话》并称为“新时代运动”三大核心著作。 全球销量超过2300万册,被翻译成34国文字,踞《纽约时报》畅销榜榜首48周。 这是一个极富哲理的寓言故事,又是一个扣人心弦的冒险故事。它是从一部古代手稿的失踪开始的。没几个西方人了解手稿的存在,而且某个政府还试图掩盖其真相。 去寻找这部手稿、去挖掘其宝藏的寻秘将会带你进入安第斯山脉,进入密林深处的古代废墟,让你有一个个惊奇的发现。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发现于秘鲁雨林中的神秘手稿,写于公元前六百年,却预言了几千年来人类心灵的成长过程。 它以“九个觉悟”揭示生命的真相,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社会的未来。 从接触第一个觉悟开始,主人公就卷入了一场神秘的探索之旅。他响应内心的呼唤,只身前往秘鲁,寻找遗失的手稿。迎接他的,既有险峻的自然环境,有政府军队的围追堵截,也有热情的伙伴与睿智的引路人。你将会跟随主人公进入延绵的安第斯山脉,进入密林深处的古代废墟,逐一解开九个人生觉悟。 这是一场扣人心弦的冒险,又是一个极富哲理的寓言。在整个探险的过程中,手稿以巧合的形式一节一节展示在主人公眼前,一步一步地揭示和解释世界的结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巧合的意义。 一起来聆听这九个觉悟吧,我们将从中洞悉生命的机缘,体验到自然与美的奥秘,反思人与人的相处模式,从而完成自我内在的探索,迎来一个人类社会的崭新未来。 目录 作者序 译者序 决定性的大多数 漫长的现在 能的奥秘 权力争夺 来自秘境的讯息 清理过去的一生 投入进化的洪流中 人际伦理 兴起中的文化 试读章节 我把车子开到餐馆前停好,然后靠在椅背上想了一会儿。我知道,莎琳已经在餐馆里头,等着跟我说话。但为什么呢?六年来,我一直没有她的消息。如今我正在森林里过一个星期的隐居生活,她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呢? 我钻出货车,走向餐馆。身后,西方天际一抹落日余晖,把整个湿漉漉的停车场映照得一片金黄,有如琥珀一般。一个钟头前下过一场短暂的雷雨,把地面上的东西都打湿了,这会儿,夏日的黄昏感觉格外凉爽清新。苍茫的暮霭给大地增添了几分超现实的色彩。半圆的月亮高挂天空。 我边走边回忆着莎琳的音容身影。她还是那么漂亮、热情吗?时间会给她带来什么改变?而我又该如何看待她提到的那份手稿——这个在南美洲出土、她迫不及待想让我知道的古物? “我在机场过境两个小时,”她在电话中告诉我,“我们一块吃晚餐好吗?这部手稿的内容,你肯定会喜欢——它是你最喜欢的那种奥秘。” 我最喜欢的那种奥秘?此话怎讲? 餐馆挤满了客人,有几对夫妻在等待空位。我找到一个女服务生,她告诉我,莎琳已经来了,正坐在主餐厅上方的高台上。 我走上阶梯,看见一群人围着其中一张桌子。在场的还有两个警察。突然,警察转身,从我身边冲下阶梯。人群纷纷散去,我看到了刚才大家围观的那个人——是一个女的,依旧坐在桌旁——莎琳! 我连忙向她走去:“莎琳,怎么回事?出了什么事情吗?” 她装出一副恼怒的模样,把头向后一昂,站起身,随即展露出她的招牌笑容。我发现她的发型稍微改变了些,但那张脸孔还是跟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细致的五官、宽阔的嘴,两只眼睛又大又蓝。 “说给你听,你也许不会相信。”她拥抱了我一下,像个老朋友,“几分钟前,我去上洗手问,回来时发现有人偷走了我的公文包。” “里面装着什么?” “都是一些不重要的东西,几本书和杂志,我带在路上看的。真是怪事。邻桌的客人告诉我,有个人走进来,拿起我的公文包就走出去了。他们向警察描述那个人的相貌,警察答应搜索附近一带地方。” “也许我应该去帮他们找找看。” “不必,不必。忘了这件事吧。我时间不多,想跟你好好聊一聊。” 我点点头。莎琳要我一起入座。一个服务生走过来,于是我们打开菜单,各自点了菜。接着我们花十几分钟时间寒暄了一番。我轻描淡写地提起自我放逐到森林中隐居的事,但莎琳却不允许我含糊其辞。她倾身向前,又向我展露她的招牌笑容。 “说实话,你近况到底如何?”她问道。 我看了看她的眼睛,发现她正用急切的眼光看着我。“你急着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对不对?” “我的个性一向很急。”她说。 “好吧,告诉你实话,我现在住在湖边,想让自己悠闲一下。我工作太累了,想改变生活方式。” “我记得你提起过那个湖。我以为你和你姊妹已经把它给卖掉了。” “还没卖掉,但房地税实在让我们吃不消。那块地太靠近市区,房地税年年调高。” 她点点头:“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我还不晓得。希望做点不同的事情。”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听你这么说,你就跟其他人一样感到惶惑不安。” “我想是吧。”我说,“你为什么问这个?” “手稿上提到这点。” 我们互相凝视着,沉默了一会儿。 “告诉我这部手稿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说。 她把身子靠到椅背上,仿佛在考虑如何开口,然后又抬起头来看着我。“记得我在电话中提到,几年前我辞掉了报社的工作,加入一个研究机构,替联合国调查各地的文化和人口改变。我最近的任务是在秘鲁。那阵子,我在利马大学做研究,常听到谣言说一部古老的手稿已经被发现,只是没有人知道详细的情形,连考古系和人类学系的人也不知道。我询问政府官员,他们都矢口否认有这回事。有个人告诉我,为了某种原因,政府极力禁止这部手稿流传出去。但他听到的也是第二手消息。”莎琳继续说,“你知道我的个性,天生好奇。研究工作完成后,我决定多留几天,直到有一天我在利马郊外一家咖啡馆吃午餐,发现有一个教士在打量我。他观察我几分钟后,就走过来对我说,那天早上,他听人说我正在到处打探这部手稿的下落。他不愿说出自己的姓名,但他答应回答我的所有问题。” 她迟疑了一会儿,眼睛依旧盯着我:“他说,这部手稿大约是在公元前600年完成的。它预言人类社会将发生巨大的转变。” “什么时候开始转变?” “在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 “现在?!” “对,现在。” “是哪一种转变呢?”我问道。 她显得有点忸怩不安,最后才急促地说:“那个教士告诉我,那是人类意识的一种再生,过程非常缓慢。它本质上不是宗教的,但却是精神的。对地球上的人类生命、对我们生存的意义,我们现在渐渐有了新的发现。根据这位教士的说法,这个新知识将剧烈地改变人类的文化。” 她又停顿了一下,然后说:“教士告诉我,这部手稿分成好几个部分或篇章,每一章包含一个对人生的觉悟。手稿预言,在我们这个时代,人类将开始依次达成这些觉悟——一个觉悟接一个觉悟——渐渐从目前的生存状态过渡到一个纯粹的精神文化。”P3-6 序言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种新的意识已进人人类的心灵中,而这个新的知觉,毫无疑问是超越物质的,是精神的。如果你正在阅读这本书,也许那就表示你已经察觉到人类意识的转变——你内心中已经感受到的。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我们提高警觉,领悟我们的生命是如何向前迈进。我们开始注意到,人生中的那些机缘巧合、在节骨眼上突然冒出的那些贵人,会出其不意地把我们的生命推展到一个崭新的、重要的方向。也许,比起任何时代的任何民族,我们更能凭着直觉悟解这些神秘机缘的深层意义。 我们现在知道,人生其实是精神的一种开展,而那样的开展是个人的、非常迷人的,不是现有的科学或哲学甚至宗教所能完全解释的。而且我们还知道一件事:一旦我们确实领悟人类意识中发生的这些转变,并且决定投身进入这个充满文化意义的过程中,加强它在我们生命里的作用,那么人类社会必将产生巨变,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不但落实我们最美好的传统,而且创造一个我们历代祖先一直在追寻的文化。 本书描述的事件,主旨就在于促进这个新的认知。如果我的故事感动了你,让你对人生有所体悟,就请你转告其他人。因为我觉得,我们对人类精神生活的新知觉应该利用这种方式加以推广——不再求助于充满噱头的促销,也不再诉诸于一时的风尚,而是透过人与人之间的接纳。希望这种积极的心理感染,能让本书的信息在人世间传播开来。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难以置信的关于生命经验的书,我无法放下它。 ——伊莉莎白·库伯勒·罗斯 (国际知名生死学大师) 科技一向只是踏脚石,帮我们做到自己所能做的,它只是个前兆,预示人类心智所能成就的大业。 ——詹姆斯·莱德菲尔德 一本灵性的经典之作,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珍藏,推荐给朋友的书。 ——琼·博利森科 (心理学博士,《灵魂之火》作者) 作者很会设计故事架构,他把书中预言的人类心灵进化和新世界的产生分成九个阶段,每一阶段蕴藏一个天机——他所谓的“觉悟”,也就是对生存本质的一种深刻的、破除既有成见的洞察和领会。 ——译者李永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塞莱斯廷预言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詹姆斯·莱德菲尔德 |
译者 | 李永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42271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0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4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0-0756 |
版权提供者 |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