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法学的角度来研究清末民国中国社会土地法制的进化与存在的问题,在法史学研究领域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并扩展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本文即在于以法律社会学方法为主,兼用系统的方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规范分析法,以地权制度变迁为中心来探讨中国近代从清末到民国南京政府时期土地法制的变化和作用,并寻找影响土地法制变化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图书 | 清末民国地权制度变迁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土地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法学的角度来研究清末民国中国社会土地法制的进化与存在的问题,在法史学研究领域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并扩展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本文即在于以法律社会学方法为主,兼用系统的方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规范分析法,以地权制度变迁为中心来探讨中国近代从清末到民国南京政府时期土地法制的变化和作用,并寻找影响土地法制变化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既有研究成果 三 本书研究的相关几个问题 第一章 从古代到近代:中西地权制度概要 第一节 西方国家古代地权制度与近代变化 一 西方传统地权制度 二 西方国家近代地权制度的变化 第二节 中国传统地权制度沿革及近代地权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 中国传统地权制度的沿革 二 中国传统地权制度是当时社会各种问题的总根源 三 中国近代地权制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清末:近代地权制度之发轫与微变(1901—1911年) 第一节 西学东渐:清末地权制度变化之思想先导 一 由传统向近代的迈进:清末土地思想的变化和发展 二 西法东渐:土地相关法学的输入和传播 第二节 不变与微变:清末地权制度之规范分析 一 地权制度变化的机遇:清末修律 二 承袭与微变:从《大清律例》到《大清现行刑律》 三 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大清民律草案》 第三节 在痛苦中挣扎:清末地权制度运作实态分析 一 传统中闪现近代星火:清末地权制度运作的个案分析 二 清末地权制度状况寻源:社会层面的剖析 第三章 民国北京政府:地权制度之剧变与延承(1912—1928年) 第一节 竞流与西学:北京政府时期地权制度的学理环境 一 百舸争流:各派地权思想的兴起和差异 二 西学如潮:北京政府时期的土地法学 第二节 缺位与填充:以大理院判例为主的地权制度法律体系 一 并不系统的突破:制定法 二 传统习惯的准成文化:习惯法 三 制定法残缺下的广泛运用:条理 四 准法律体系:大理院判例 第三节 变与不变:地权制度之规范分析 一 照搬与微调:北京政府时期的地权体系 二 传统的剧变:土地所有权 三 西方话语下的传统内容:土地上之他物权 四 西制中用:土地权利证书制度 第四节 地权状况恶化与法制虚无:地权制度运作实态分析 一 西法与中国传统的碰撞:土地纠纷解决方式的个案分析 二 土地私有化与所有权的强化:地权状况恶化 三 北京政府地权制度变化寻源:社会层面的剖析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地权制度之确立与悬置(1927—1949年) 第一节 思想争锋,法学繁荣:地权制度之学理渊源 一 各派争锋:南京政府时期的地权思想 二 繁荣与缺陷共存:南京政府时期国统区的土地学研究 第二节 制定法为主导:南京政府的地权制度法律体系 一 党治下的法制:南京政府的立法体制 二 法典化与系统化:地权制度之法律体系 第三节 私有化与社会化的交织:南京政府地权制度 一 反复探索后的定型:土地权利体系 二 私有制的确认与社会化的发展:土地所有权 三 精简与中西交融:土地上之他物权 第四节 地权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与法制的无济:地权制度运作实态剖析 一 传承与进化:南京政府地权审判实例 二 努力但无效:南京政府的土地改革实践及结果 三 进一步恶化:南京政府时期地权整体状况 四 南京政府地权制度变化寻源:社会层面的分析 第五章 清末民国地权制度变化之总结与反思 一 清末民国地权法律制度变化之趋势与特点 二 地权制度移植受中国社会环境严重制约 三 地权制度中对民生和公平、效率的忽视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有关土地法制之论著 附录二 民国北京政府历届首脑概况及其占地情况 附录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土地法学著作 附录四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有关土地问题的论文 附录五 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土地法律法规 附录六 南京国民政府参与《民国民法典》和《土地法》的立法者概况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清末民国地权制度变迁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士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8835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2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2.3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3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