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品读中庸
内容
编辑推荐

《品读中庸》主要选取了《论语》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章节,以权威的译解和贴近现实生活的感悟,再加上与之相应的历史和现实事例,品读中庸中的通权达变之道,使之浑然一体,让每一个解读对象都得到透彻通达的诠释,并得到适当的延展和发挥

内容推荐

《品读中庸》细致地划分为决策艺术思想品读、变通思想品读、用人思想品读、用权艺术品读、沟通艺术品读、语言艺术品读、形象艺术品读、激励艺术品读等八个方面,介绍《中庸》的通权达变之道,力求精确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目录

第一章 《中庸》中的决策艺术思想品读

 遵道而行:不能全凭直觉进行决策

 见危致命:患得患失是帮对方打败自己

 尽物之性:摸清情势才能有所行动

 上律天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决断能力

 知微之显:掌握信息,明辨时势

第二章 《中庸》中的变通思想品读

 顺应时势:跟上时代大环境的变化节奏

 道之以政:必要时采取非常手段

第三章 《中庸》中的用人思想品读

 取人以身:选拔人才须掌握的要领

 贱而自专:不以个人的喜恶取人

第四章 《中庸》中的用权艺术品读

 不知不信:把权力授予“知己”

 人各有志:授权要了解被授予的对象

第五章 《中庸》中的沟通艺术品读

 从善如流:在不排斥反对意见的精神下沟通

 高明覆物:用自责的话感动人心

第六章 《中庸》中的语言艺术品读

 无征不信:如何在倾听中做出决断

 过犹不及:恰到好处的拒绝

第七章 《中庸》中的激励艺术品读

 不赏民劝:传递信任以实现激励

 言而顾行:说话算数激发诚信力

 动心忍性:激励失败者振作起来

第八章 《中庸》中的魅力形象艺术品读

 矢志不渝:以意志力显现魅力

 素位而行:以良好的官德张扬魅力

 诚不可掩:以正面影响力赢得魅力

 行己有耻:戒掉坏毛病留住魅力

 不诚无物:减省欲望以增添魅力

第九章 《中庸》原文

试读章节

事物没有必然的对与必然的错。这就给领导者决策带来了难度。事后诸葛亮,再聪明也是枉然。儒家正是看出了这一点,从经验中找到了一种充满智慧的中庸方法。即“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在避免极端的前提下,先抓住事物向背的两个点。然后选择胜数最大与风险最小的中间部分。这是一种权衡米与平衡米。一种高明的艺术。历千年而不衰。

预则立: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中庸》

中庸,就是以中为用。对于决策,不可走极端,不是为求暂时的赢而作出决定性的行动,而是力图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人们熟知的战国时期孙膑助田忌赛马的故事就反映了这种智慧。孙膑并不寄希望于三盘皆胜,而是确保两盘胜以取得全局胜。在中国的谋略史上,普遍盛行的上、中、下三策或称上、中、下三计,则最鲜明地揭示了“立于不败之地而后发制人”的中庸性的特征。

《三国演义》中写到刘备“毁书发愤”,使刘璋的使者逃回了成都,为避免“前情尽弃”,庞统献计三条。刘备问他:“哪三条计?”庞统说:“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之名,二将闻之,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刘备听后想了一会后说:“军师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

献计,是一种为决策准备的谋划。决策提前有谋划就不会绊倒,做事提前有决定就不会受困,行动提前有安排就不会错乱,道路选定以前有目标就不会穷途末路。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曾经说:“我无论与任何人谈判一件事,在此时此地此事上,应该怎样言辞,以及对方大概会怎样回答我,我又应当怎样回答对方,等等,许许多多问题,在没有考虑妥当以前,我是情愿在他门外徘徊几小时,甚至回家思索几天,等到有把握以后,才与他会晤谈判。”

任何一位成功者,不是成功于他成功的时候,而是成功于他距成功很久以前的许多时间、许多事件。儒家认为:存在于内的人,为学问的储藏,道德的储藏;存在于外的人,为计划准备,力量的准备。经营国家天下的大业,就要以这些作为根本原则。

《诗经·风·鸱号鸟》上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撤到那桑土上,修理好房屋窗户。现在的平民百姓,不敢侮辱他们。”

孔子评论这首诗时说道:“做这首诗的人,他知道吗?能治理这个国家,哪个敢侮辱他们。人必是自我侮辱,然后别人才侮辱他。国家自己有内战,然后才会受到他国的攻伐,有了准备就不怕祸患。”

尉缭子在他的《十二陵》中也说过:“有威在于不变动,有好处在于因时,机会在于应付事情,打仗在于鼓舞士气,没有困难在于有准备。”

决策者在做决策时,如果不预先有准备,很难成功;尤其是做重大决策,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那么非常危险。可以这么说:“没有计划和准备,就是正在计划和准备失败。”你是否也正在计划失败呢?当然,没有人愿意计划失败,但是,你可能犯了这样的错误——没有计划。

成功的人士都善于规划自己的人生,他们知道自己要达成哪些目标,拟订好优先顺序,并且制订一个详细计划。为什么要制订详细计划呢?因为计划百密一疏是没有用的。你可能不会被大象踩死,但你可能会被蚊子叮到,蚊子就是你疏忽的地方。你的计划一定要详细,要把所有要做的事都列下来,并按照优先顺序排列,依照优先顺序来做。  俾斯麦无论做任何大小事情,经常是在很长时间内作准备,甚至在几年前就有所考虑。他在估计到一切事件的价值、变化情况后,便小心谨慎地做多方面的预计,思考多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再画上适当的路线,在计划决定以后,就选择适当的时机全力以赴地去做,以至于他取得了巨大成功。

有人评论墨索里尼在进军罗马以前,早就夺取了意大利的政权,因为他在人们还不知道他的名字时,他就在做准备了,给自己后来的大小决策提供了充足的计划方案,他自己也承认说:“我们的发展,在于平常对军事、政治方面,都有周密的计划和强大的实力准备,所以才有以后进军罗马与夺取政权的成果。”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品读中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凤飞//张大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07311
开本 16开
页数 1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1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