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皆谊编著的《城市立体化发展与轨道交通》除了对轨道交通与城市立体化两部分理论进行了研究外,还特别在理念创新、功能定位、规划思路、空间布局、开发难点与设计重点等方面做了相对深入的探讨,反映出我国现阶段在开发轨道交通与城市立体化的现象与难点。相信本书也能为我国从事轨道交通事业、城市管理、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工作者,贡献一部分的理论基础。
图书 | 城市立体化发展与轨道交通/当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皆谊编著的《城市立体化发展与轨道交通》除了对轨道交通与城市立体化两部分理论进行了研究外,还特别在理念创新、功能定位、规划思路、空间布局、开发难点与设计重点等方面做了相对深入的探讨,反映出我国现阶段在开发轨道交通与城市立体化的现象与难点。相信本书也能为我国从事轨道交通事业、城市管理、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工作者,贡献一部分的理论基础。 内容推荐 刘皆谊编著的《城市立体化发展与轨道交通》共分为3部分。第1部分针对公共空间立体化,以及结合轨道交通开发的趋势进行探讨。第2部分探讨以轨道站为核心的立体化公共空间体系如何于城市中建立、如何建构与运作,如何通过轨道站开发与城市空间形成联系及讨论体系建构与运作。第3部分着重探讨体系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包括体系与城市空间布局形成关联性、体系整合城市要素的分析、体系与城市要素渗透结合后对城市的影响等方面,并以此总结出我国城市建立城市立体化发展与轨道交通时的发展方向。 《城市立体化发展与轨道交通》可供从事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人员参考,也可供轨道交通开发与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教师与学生学习。 目录 总序 前言 1 引言/1 1.1 研究意义/3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4 1.2.1 研究方法/4 1.2.2 研究思路/5 1.3 本书框架/6 1.4 本书特色/8 2 当代公共空间的演变趋势/9 2.1 公共空间的立体化演变过程/12 2.1.1 城市公共空间/13 2.1.2 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内涵与属性/13 2.1.3 城市公共空间立体化的发展概述/15 2.1.4 公共空间立体化的演变脉络/17 2.2 影响立体化公共空间发展的相关理论/29 2.2.1 城市空间立体化开发/29 2.2.2 城市空间集约化/31 2.2.3 立体化步行系统/32 2.3 促使轨道站与立体化公共空间结合的相关理论/35 2.3.1 交通模式与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关联/35 2.3.2 紧凑城市与TOD理论/38 2.3.3 城市再生政策/40 2.3.4 城市触媒理论/42 2.3.5 联合开发/43 2.3.6 协同发展/46 本章小结/48 3 轨道交通与立体化公共空间体系/5l 3.1 轨道交通建设影响城市的关键/53 3.1.1 轨道交通概述/54 3.1.2 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轨道站/56 3.1.3 以轨道站为核心的影响范围/60 3.2 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及土地的影响/62 3.2.1 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土地发展概念的影响/62 3.2.2 轨道交通建设对地区活力与土地价值的影响/66 3.2.3 轨道站合理影响区中的城市土地利用/68 3.3 围绕轨道站的立体化公共空间体系/69 3.3.1 以轨道站为核心的立体化公共空间定义与建立意义/70 3.3.2 体系主要构成要素/71 3.3.3 轨道站与立体化公共空间形成体系的顺序/75 3.3.4 联系轨道站与立体化公共空间体系的规划设计/77 本章小结/82 4 体系的建立与运作/85 4.1 体系空间结构模型/87 4.2 体系中各要素建立原则/89 4.2.1 轨道站选址原则/90 4.2.2 公共空间节点布局/94 4.2.3 组织步行系统/97 4.2.4 对外接驳的其他城市交通系统/100 4.2.5 城市活动的安排/101 4.3 体系的开发与实施/104 4.3.1 开发主体模式/104 4.3.2 开发流程模式/107 4.4 体系建立后对城市区域的影响/113 4.4.1 案例1:台北车站周边区域/113 4.4.2 案例2:名古屋市荣地区/118 本章小结/123 5 体系与城市空间形成联系、要素整合及影响/125 5.1 体系与城市空间布局之间关联性的形成/127 5.1.1 体系与城市空间布局的联系性变化/128 5.1.2 体系与城市空间布局联系后的调整原则/130 5.1.3 体系与城市空间布局联系后的调整步骤/132 5.2 体系整合城市要素的分析/134 5.2.1 体系中地面与下沉广场的渗透结合/134 5.2.2 体系中高层空间与高架步行者平台的渗透结合/137 5.2.3 体系与建筑的渗透结合/139 5.2.4 体系在区域范围的渗透结合/142 5.3 体系与城市要素渗透结合后对城市的影响/148 5.3.1 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148 5.3.2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49 本章小结/151 6 结论与建议/153 6.1 结论/155 6.2 建议/156 参考文献/158 附录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中的立体化公共空间体系/166 附录1.1 研究背景/166 附录1.2 1号线结合轨道站形成体系的发展策略/174 附录1.3 1号线中以轨道站为核心的立体化公共空间体系分析/178 图表来源说明/190 后记/19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城市立体化发展与轨道交通/当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皆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13007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6 |
出版时间 | 2012-01-01 |
首版时间 | 2012-01-01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U239.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