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把信送给加西亚(全新插图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一种由主动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全球销量超过8亿册!一种流传百年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一个关于送信的传奇故事,蕴涵着企业成功和个人发展双赢的真谛。一位英雄的故事揭示了成功的一种模式,故事中的英雄就是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今天,每一个企业都在呼唤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寻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重用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成为了今天职场的主旋律。这本由阿尔伯特·哈伯德著,李昊译的《把信送给加西亚》堪称一部成功学圣经。

内容推荐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畅销的励志经典,100多年来,这本由阿尔伯特·哈伯德著,李昊译的《把信送给加西亚》已经在全球以各种语言再版多次。此次出版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为全新插图本,全书配有多幅重新绘制的插图,让读者在感知文字力量的同时,直观地感受图文的魅力。从内容上来看,除了信的正文和罗文中尉的故事,本书还收录了作者哈伯德本人对《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评论和其他几篇当时颇有影响力的评论,还有部分哈伯德关于自动自发、敬业等文章,可谓一本彻底阐述忠诚、责任、自动自发精神的职场圣经。

目录

中文版序

原作者序

原出版者手记

一本可怕的书

你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把信送给加西亚

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

勤奋对待工作

自动自发

论自信

附录1 A Message to Garcia

附录2 作者简介

附录3 安德鲁·罗文其人

附录4 哈伯德商业信条

试读章节

100多年以前,一篇凑数的文章被收进了一本即将出版的杂志里。文章写的是一个美国士兵的故事,然而,就是这篇看上去无关紧要的文章后来竟然成了印刷史上销量最高的出版物之一。它就是《把信送给加两亚》,被译成多种文字而且目前销量已达几亿册。究竟这篇文章有什么重要价值,竟然在世界上引起如此大的轰动?

故事是这样的。1899年,阿尔伯特·哈伯德原本要给《菲士利人》杂志写一篇评论。在喝茶的时候.哈伯德和家人讨论起了美西战争。每一个人都为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而喝彩,因为他在古巴的战役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哈伯德的儿子伯特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在我的印象中”,伯特肯定地说,“战役真正的英雄不是加两亚将军,而是罗文中尉,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儿子的话令哈伯德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哈伯德写下了《把信送给加两亚》这篇文章并出版发行。起初他并没有注意这篇文章,但后来要求重印杂志的呼声越来越高,才使他不得不加以关注。重印的定单一个接一个地飞来,一度致使杂志陷入了困境。

看着这些无法抵挡的订单,哈伯德感到迷惑不解。他在想,人们为什么会对这本杂志情有独钟呢?得到的答案令他惊讶不已:是那篇“凑数”的文章。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对一个名叫安德鲁.罗文的默默无闻的人如此感兴趣呢?原因就是:大家都在寻找像罗文这样独特的人。

1895年.古巴人民正在为摆脱西班牙统治者、争取民主独立而斗争。古巴岛上的西班牙士兵残酷压迫和奴役着那里的人民,古巴人民非常渴望自由。美国人对古巴有着极大的兴趣,不仅因为两国是邻国.还因为那里有美国人的投资。1897年,在哈瓦那大街上发生的古巴民族主义者与西班牙士兵之间的暴力冲突,引发了大规模的骚乱,致使古巴境内的形势急剧恶化。麦金莱总统在古巴境内派遣了主力舰。这艘作为美国政府显著标志的战舰停靠在了哈瓦那港湾,以显示美国政府下决心保护其在古巴利益的象征。由于一些难以克服的现状.这艘主力舰一直没有参加反对西班牙的战役。

然而.1898年2月15日的一次爆炸击沉了这艘主力舰。爆炸地点离美国海岸不足100里,这次挑衅性的行为给美国人民拉响了警报。麦金莱总统向西班牙下了最后通牒:远离古巴。4月,美国与西班牙开战了,也就是历史上的美西战争,这场战争不仅解放了古巴,而且也解放了菲律宾群岛。

宣战以前.麦金莱总统会见了美国军事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问道:“到哪里可以找到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要知道,古巴起义军与美国的合作是作战成功的关键,所以与起义军的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是非常必要的。加西亚当时正在古巴丛林里领导起义军与敌人作战,他同时也是西班牙军队缉捕的对象,所以没有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阿瑟·瓦格纳上校毫不犹豫地对总统说:“我有一个人——一个年轻的中尉,安德鲁·罗文。如果有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那么他就是罗文。”

一小时后,给加西亚的信摆在罗文面前。没问任何问题,罗文开始了寻找加西亚的旅途。

罗文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并且带回了答复。罗文当时并没有问:“他在哪里?他长的什么样子?怎么样与他联系?我如何才能到那儿?”他只是接受了命令而且做了他应该做的。

我们中间有罗文吗?有不需要对上司提出疑问就能把信送给加两亚的人吗?有不需要雇主引导而能自己完成工作的人吗?如果没有,那么老板就得亲自做了。让一个人去完成一项任务,下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会说:“我已经完成那项任务了,还有需要我做的吗?”

我在哪里可以找到这样的人呢?我可以找到一个罗文吗?

有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吗?有!他们就在外面,只不过少之又少而已。

现在可能有一些罗文正在读这篇文章。他们将会成为非常优秀的人物。非常意味着超越平常。那些人不仅仅会做别人要求他们做的,而且会超越其他人的想象,追求完美。

100多年来,人们并没有多少改变。每一次我把任务交给别人的时候,他们总是要问我一堆问题,每当此时,我总是马上对自己说:“这个可怜的人不能把信送给加西亚。”

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是很稀少的。很多人满足于平庸的现状,对此我无法理解。你正在走向成功是因为你下定决心要成功;你正在走向成功是因为你选择生活而不是让生活选择你。为自己选择:你可以选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也可以选择一个完美的生活。

我想起了在《马太福音》中的那个故事。耶稣和他的弟子经过长途跋涉后,感到劳累饥渴。耶稣走到一棵漂亮的小树前,但树上却没有果实。就因为如此,耶稣诅咒了它。第二天,当他们路过这棵树的时候,一名弟子发现它已经枯死了。

最近,我在读这则故事的时候,做了一些标注,然后在我先前读过的书里仔细查询了一番。这篇经文里面说那棵树不结果实是因为没到季节。我的问题很明显就是:“上苍啊,难道你不觉得对那棵树的惩罚太过严厉了吗?要知道,那个时候没有树会结果实的。”

就在当晚的凌晨两点,我从床上坐了起来,因为上帝对我说话了。他说:“如果你所做的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来临,那么人们就不会记起我了。”P7-10

序言

态度决定一切

环境变了,人们的观念也变了。今天的人们都在讲究自我和特性,力图彰显个性的魅力。这本是社会观念的一大进步.然而,有些人似乎矫枉过正,完全忘记了彰显个性的目的是自我实现,而忠诚敬业更是实现自我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哪一个企业中都有许多人对自己所得的待遇、所处的位置极不满足,抱怨、懈怠、冷漠乃至麻木。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员工缺乏献身、忠诚、敬业、勤奋工作的精神,更缺乏身为一名员工所应具备的主动性。

说到敬业,很多人觉得这点只是对公司有益,对老板有益,殊不知,最终受益的却是自己。当我们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不敬业”成为一种习惯时,其结果可想而知。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只给你的老板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但却可以毁掉你的一生。

职业是人的使命所在.是人类共同拥有和崇尚的一种精神。从世俗的角度来说,敬业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其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等职业道德,其中揉合一种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这种道德感在当今社会得以发扬光大,使敬业精神成为一种最基本的做人之道,也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任何一家想在竞争中取胜的公司必须设法使每个员工敬业。没有敬业的员工就无法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推而广之,一个国家如果想立于世界之林,也必须使其人民敬业。警察应该尽职尽责为民众服务;行政官员应该勤奋思考并制订和执行政策;议员代表应该勤于问政;只有每个人做一行爱一行.这个社会才能被称为敬业的社会。

成败往往取决于个人人格。一个勤奋敬业的人也许并不能获得上司的赏识.但至少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那些投机取巧之人即使利用某种手段爬到一个高位,也往往会被人视为人格低下,无形中给自己的成功之路设置了障碍。不劳而获也许非常有诱惑力,但很快就会付出代价,他们会失去最宝贵的资产——名誉。诚实及敬业的名声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受人尊重会获得更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论你的工资多么低,不论你的老板多么不器重你,只要你能忠于职守,毫不吝惜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热情,渐渐地你会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以主人和胜利者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工作自然而然就能做得更好。

一个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往往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也是一个无法体会快乐真谛的人。要知道,当你将工作推给他人时,实际上也是将自己的快乐和信心转移给他人。

有人问一位成功学家:“你觉得大学教育对于年轻人的将来是必要的吗?”这位成功学家的回答发人深省。

“单单对经商而言不是必须的。商业更需要的是敬业精神。事实上,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大学教育意味着在他们应当培养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时,却被父母送进了校园。进了大学就意味着开始了他们一生中最惬意最快活的时光。当他们走出校园时,年轻人正值生命的黄金时期,但此时此刻他们往往很难将自己的身心集中到工作上.结果眼睁睁地看着成功机会从身边溜走,真是很可惜啊。”

在这个个性的时代.有才华的人比比皆是,才华也并非职场中人最大的优势了。很多人,自恃才华出众,在工作中消极怠工、能偷懒就偷懒.虽然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才华在短期的工作中保有优势,但是长此以往,必会被周围的人看出破绽。想象一下,无论是老板还是普通员工,谁会喜欢身边懒惰的人?

这一点,近百年前的伟大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就已经洞悉了。所以,他给我们留下了同样伟大的故事——罗文中尉送信的传奇。今天,无论是故事的主角罗文中尉还是让中尉宝贵精神财富得以传承下来的哈伯德都已经离开了人间,然而,中尉送信的故事却已经不仅仅是个故事,而是一个象征了。它代表的是忠诚、敬业、奉献……无论是百年前,今天,还是百年后,具备这些精神的人永远是所有企业孜孜以求的,他们才是企业真正的财富。正如作者在文中宣称的那样:文明,就是孜孜不倦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远过程。

你,会是那个送信的人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把信送给加西亚(全新插图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译者 李昊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901253
开本 32开
页数 1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1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7
141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