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密码战(回放民国现场)
内容
编辑推荐

民国见证者回眸,重温一幕幕记忆深处的民国现场。

在《回放民国现场:密码战》一书中,民国密码破译天才池步洲,蒋介石王牌特工霍实子,这两位中日密码战亲历者,将带你走进传奇色彩弥漫的『黑室』,去揭开那密码破译真相。

内容推荐

霍实子,又名霍实,曾任国民党机要室研究组密电破译组组长、密电检译所顾问兼研译部主任等要职,蒋介石倚重的机要室高层要员之一。

迟步洲,民国时期著名的密码破译专家,因破获日军密码促使“海军之花”山本五十六被截杀。

本书《回放民国现场:密码战》就是由迟步洲、霍实子等人编著,亲口叙述了他们亲身经历的及其所了解的中日密码。

《回放民国现场:密码战》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第一章 蒋介石掌控的密码机构——密电检译所

 第一节 密电检译所的成立/2

“御点”密电检译所所长——密码老手温毓庆/2

温毓庆牛刀小试/5

霍实子——蒋介石亲自延揽的顾问兼研译部主任/7

密电检译所的危机/10

 第二节 密电检译所是怎样的机构/13

机构设置/13

人员构成/14

内部管理/16

另一个头角崭露的密码机构/18

 第三节 密码破译与情报/21

日本人的几类主要密码/21

蒋、宋、孔、何竞相染指/24

早期几桩可圈可点的情报破译案例/26

八路军缴获的日本军用密码本/31

军码的关键性突破/37

几例影响较大的密码战/39

 第四节 权利纷争/45

温毓庆、毛庆祥,蒋介石两个亲信的角逐/45

戴笠、魏大铭、毛庆祥“狗咬狗”/49

第二章 密码专家池步洲记忆中密码破译的人和事

 第一节 走上密码破译之路/56

蒋介石一句话,热血青年身入中统局/56

中统局总务组机密二室/59

汉口紧急会议,国民党侦译精英组建密电研究组/62

歧路彷徨,转行日语广播/64

何应钦说客造访,池步洲重做冯妇/65

 第二节 侦收与破译/69

破译日本外交密码的传奇突破/69

从第43台到军政部研译室/74

日本密电本获取秘闻/75

 第三节 大合并与无休止的内斗/80

军统局魏大铭未雨绸缪/80

背靠宋氏家族,温毓庆一统天下/82

魏大铭施计吓走温毓庆/84

魏大铭大权在握。骄横跋扈/86

魏大铭、霍实子剑拔弩张/87

戴笠“鸿门宴”不欢而散,军统特务撤出军技室/90

军技室破译精英间的竞赛/93

毛派、温派相争,池步洲得渔翁之利/95

军委会译电人员训练班少将班主任/98

 第四节 两个密码破译的奇迹/102

“东风,雨”,预知珍珠港事件/102

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之死/114

第三章 抗战时期对日密码战创始人温毓庆与“温派”

 第一节 抗战前,温毓庆的数份绝密报告/122

一份秘密建议书/122

南京新市区西桥7号,一幢僻静洋楼的深夜灯光/125

温毓庆招兵买马,扩充机构/130

 第二节 战火流徙中,温毓庆的密码破译/132

南京、长沙、汉口,密电检译所随蒋介石行营流徙/132

温毓庆危机端倪初现/135

温派人员与共产党的秘密联络/136

斩获颇丰的破译工作/138

 第三节 军统对温毓庆的打打拉拉/141

密电检译所一路辗转到重庆/14l

戴笠百般拉拢,温毓庆虚与委蛇/142

所内中共地下党的活动/144

温毓庆被迫大改组/145

毛庆祥、何应钦、张群等各方势力的觊觎/148

军统咄咄逼人,温毓庆出走香港/150

地下党指示:“就是不能和军统合作”/152

 第四节 后温毓庆时代/155

温毓庆坚辞不返,交代王维钧善后/155

蒋介石密令通缉温毓庆/157

被监视,被盯梢/158

王维钧与中共长期联络的中断/159

毛庆祥挤走军统,接管技术研究室/161

“道不同”,“温派”人员纷纷星散/163

试读章节

温毓庆早在1928年后就从上海国际电台弄到李济深的密码电报,但无法破译。他利用广东同乡关系,伪称有某某的电报一时译不出来,向李济深部驻上海办事处借用某某的密码本一用。不料这些电报的内容是北伐战争后期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编遣会议时,当时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的李济深密谋反蒋的活动情况。

温毓庆译出这些密码电报后,立刻赶到南京,通过宋子文向蒋介石告密。蒋介石有了借口,将李济深扣留在南京汤山。

从此,蒋介石就要温毓庆专门为他搞密码电报的破译工作,成立了一个电务股,该股后为打击各派军阀,帮助蒋介石排除异己,提供了大量的重要情报。

特别在1930年蒋、阎、冯混战期间,蒋介石一度被冯玉祥部围困于河南兰封,正处于绝境之时,由于温从冯军的密码电报中,获悉冯军的战略布置和冯军同样处于弹尽粮绝的困境,终使蒋介石转败为胜。此次战役中,温毓庆的电务股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没几年,电务股内部产生了矛盾,温的妹婿黄季弼和主要技术员聂文逊等,勾结蒋介石亲信毛庆祥,在蒋介石处告了温的状,迫使温毓庆脱离电务股,使电务股直接隶属于毛控制的机要室。

温毓庆政治上依附宋子文,属孔宋派系。他以10万元重金彩礼娶了施肇基的侄孙女施惠珍为妻。施原在上海中西女塾读书时期与宋美龄是同学,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结婚时,有四个女傧相,施惠珍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温毓庆还可以直接找宋美龄请示机宜。

1940年春,温为了夺取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中将主任和全权处理该室的人事大权,曾要丁绪曾用打字机打录他亲自拟稿致宋美龄的英文信,要求宋美龄亲自接见他。当时,施惠珍特意从香港赶到重庆,与宋美龄、孔二小姐来往频繁,由此可见温的政治背景了。

温毓庆牛刀小试

温毓庆担任交通部电政司司长后,可以利用电政司司长的公开身份,下令全国各大电报局将外国驻中国各使、领馆收发的密码电报送到南京交通部。他所以要收集各国的密码电报,为的是避免引起日本方面的注意和抗议。温的目的是取用日本外务省系统的密码电报,转交给密电检译所供研究之用。

他每天上、下午虽去电政司办公,但总是提前一两个小时离开电政司,赶到密电检译所亲自参加研究工作,并要研究部提供材料,供他晚上在家里继续分析、研究。

1939年间,他为了研究日本军用密电码,曾在寓所写了厚厚的十几本研究记录,交给丁绪曾看过,要丁提出看法,能否利用这些资料,进一步去攻破它。

温在接受蒋介石的使命后,搞日本密码电报的研究工作,开始也没有把握,他曾向蒋介石表示“试试看”,只成立了一个仅有几个人的研究班子,先试办六个月,如果有头绪,再继续搞下去。没想到研究的进度很快,不到半年,也就是在1936年秋就攻破了难关。

那时,日本驻中国各地的领事馆违反国际公法,都在使、领馆内私设秘密电台,将重要的密码电报,交由使、领馆的私设电台拍发,只将少数次要的明、密码电报交由驻地的中国电报局拍发。

日本政府所以这样做,主要是无视中国的主权,深知中国的宪警不敢去使、领馆搜查他们的秘密电台,这样既节约了电报费用,又能加快电报的传递速度。

当时温毓庆处于明怒暗喜的矛盾状态。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权益,交通部电政司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方面提出抗议,抗议日本违反国际公法,在华私设秘密电台。日本方面矢口否认,强词夺理,声明所有电报均交由当地的中国电报局拍发。这是温毓庆明怒的一面。

由于日本驻华各使、领馆和东京外务省专设了单一系统的秘密电台网,它的通报时间是在每天上午6时及下午3时开始,所以发报非常集中,可以万无一失地全部迅速地截获到手,比全国各地电报局转辗送到南京,再由交通部电政司转来,要提早好几天。因为情报有它基本的一条,就是时间,一份极重要的情报,如果失去时效,就变成了一份历史资料,毫无实际价值。所以从密电检译所的角度来说,温毓庆倒是希望日本自设的秘密电台继续存在,可以及时侦获全部的密码电报。这是温毓庆暗喜的一面。

为此,温毓庆签呈蒋介石,并经蒋介石亲自批准,在密电检译所内架设电台,专门侦破截获日本驻华各使、领馆和东京外务省之间的秘密电台和电报;后来又增设快报机12架,侦收全球之间各国公开电台拍发的日本外务省密码电报。

密电检译所从此能“闭门造车”了,成立了研究部和研译部,从侦收、统计、研究到破译,成为一个全能性质的专门从事收集和破译日本密码的情报机构了。

P4-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密码战(回放民国现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迟步洲//霍实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31920
开本 16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1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