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立传(2)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立传(2)》由李健健主编,面向高端,整体展现当代中国优秀的头脑、前沿的思想和尖端的信息;本书立足普及,通过文学的描述、励志的事迹、人性的传达以及审美的形式,将民族的优秀人物事迹呈现给大众,将中国未来的美好理想介绍给世界。力求各阶层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得励志榜样和人生启迪,海外华人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中国的现状和未来。

内容推荐

这本《立传(2)》由李健健主编,以传记为主要媒介形式,以当代中国各个领域的优秀人物以及未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创造者和探索者为关注对象,通过新传记形式来书写优秀人物身上的积极因素,通过具体的人物故事的书写,进而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目标,高扬人文精神和人性的力量,讲述创业人士的艰辛之路,传达各个领域的探索成就,树立中华民族在21世纪必然造福于人类的自信。

这本《立传(2)》所提倡的人物传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史料为主的年谱式传记,更不是新闻体的人物报道、浅层次的人物采访和娱乐性的八卦小道消息,而是用文学笔法写真实的人物,叙真实的事件,传真实的思想,强调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和积极因素。

目录

卷首语

■画家王阔海传

■雕塑家王维力传

■李业平传

■冯玉祥别传

■晚年孙犁

■中短篇传记文学的复兴及时代意义

后记

试读章节

“红小鬼”张敬民师长冒着漫天飞雪,从东平湖打靶训练场急匆匆赶回师部,因为长清县要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借用师部礼堂。这可是他们高炮师的共建单位,张师长无暇顾及天寒屋白,踩着嘎吱作响的积雪来到师电影队广播室。他心想,县领导讲话时,喇叭可不能不响。

他轻推了一下广播室虚掩的门,一股难闻刺鼻的气浪扑面而来,他后仰了一下身子,什么味?!推门而入,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双脏棉鞋横在暖气片上,烧红的铁炉上一盆酱汤似的东西冒着热气。原本应该洁净的单人床,此时竟然有人裹着被睡觉。张师长走到床前,克制着心中怒火,拖着厚重的鼻音说:“小王,怎么了?”

新兵王克海(若干年后改名王阔海)吓了一跳,躺在床上,仿佛大脑锈迹斑斑,“我、我、我感冒了。”

张师长望着王阔海眉间蚕豆般的黑痣和木讷愚笨的表隋,很不高兴地说:“怎么这屋里弄这么大的味?嗯!”

王阔海木呆呆地躺在床上,没有回答。张师长厌恶地斜视了他一眼,对跟随的人说:“这新兵,不下连队锻炼锻炼不行!”说完,张师长背着手气哼哼地走了。

张师长走远,王阔海似乎才缓过劲来,清醒了一些。觉得自己应该下床给首长敬个礼,解释一下炉子上煮的醋是为了治感冒。可是,一切都晚了。

张师长回到打靶场,找到宣传科长万道新说:“王克海,啊,把广播室弄得臭烘烘的,我都进不去!叫他到643团农场种水稻去。这个人,团里不能用,营里不能用,连队还不能用,就叫他下班里锻炼锻炼。”

县里的三级会议结束没几天,兴高采烈的老兵卢振中,突然出现在王阔海面前。他指着王阔海说:“让你到下面锻炼,让我接替你。”王阔海虽有预感,但还是心存幻想:也许下,也许不下。

卢振中有一丝遗憾地说:“你这一去,我们还不知道能见面吗?我听说让你下连队,是师长说的。”

王阔海的双眼充满忧伤。这是1971年岁末,他刚好入伍满一年。虽然内心悲伤、难受,但这时候不能当熊包,再说自己连“五好战士”都没当上,怎么有脸见父母?下就下吧,硬着头皮往前冲!

在去643团的路上,王阔海回想起自己当兵的经历。1970年初,高中临毕业,学校举办了“复课闹革命”的画展,他画了数幅老师、同学学习生活的场面。这是他的第一次画展,校长表扬说:“你这是临毕业结了个‘大独瓜’。”已经小有名气的他,把画的斯大林油画像送给老师,老师拿给带兵的领导。北京军区空军地勤和济南军区炮兵同时看上了他。济南军区带兵的说:“你还是到我们炮兵,我们推荐你到师电影队,那里需要写写画画的。”

“行,我就到济南军区。”那时他想,兴许我的画家梦能在部队实现。

山东招远武装部发给他一大包冬天的军装。他抱回家,惊喜地发现还有裤头!他反复摆弄,想找到口在哪里?曾在大连闯荡过的父亲,拿过来抖了一下,说:“这不是带子吗?口在这,从这伸腿。”这时,他才恍然大悟。离家当兵,第一次坐上了火车。他悉心地体验着坐火车的每一个细节。之前,听人说部队吃饭要抢着吃。路上,发给他两个馒头,三口两口吃了下去,差点把他噎死。车到济南,宣传队来给新战友演出,那些女兵穿着绿军装,斜挎黄书包,书包上印着“为人民服务”,扎着腰带,脚登黑色方口布鞋,皮肤细腻、身姿矫健地在他们眼前载歌载舞。他幸福地欢笑着。

新兵训练结束后,他分到团电影队。不到20天,他上调师电影队。刚到,就见有一女兵主动向他伸出手,他不好意思,始终没敢伸出手。女兵的脸微微发红,说:“你是不好意思。”后来知道,这位女兵叫刘燕。进了电影队,同来的战友都对他羡慕不已,这时,农村老家也有人来提亲了。

王阔海回到现实,这下可好,自己跟犯了错似的,从天宫打入了地牢。

他抵达了驻守在东平的643团6连5班。这里是过去水泊梁山的旧址。连队没有营房,他们住在农民的厢房里。天寒地冻、北风呼啸,王阔海刚来,也没有确定具体工作。但站岗,每位战士都必须履行。因为天冷,王阔海也跟老兵学,睡觉时把脚底被子用腰带扎住。深夜,他酣睡正浓,有人捅醒他说:“轮你站岗了!”他只好钻出温暖被窝,穿戴整齐去哨位。除了在新兵连站过岗,他还没有仔细体会站夜岗的别样感受。站在寒夜中,听强劲刺骨的大风把四周的炮衣吹得哗啦哗啦,看影影绰绰的炮衣起伏跌宕,那响声似狂风鞭挞,呼啸的风凄厉、悲凉,像王阔海忧伤的心绪。他还是后悔,并在后悔中激励自己,要坚毅、坚强,要学雷锋,要干出名堂,这名堂在他心中变得很实际:最好提个干;在城市找个对象(他在电影队时来家提亲的,听说他下连队,也就杳无音信了)。

大米好吃,水稻难种。师长让他种水稻,他就来到了鲁西南鱼台农场。乍暖还寒的初春,王阔海和战友就要为水稻落谷。他们用机器先把稻田翻一遍,为了平整稻田,班长在后面犁耙上站着,手拉绳子掌握平衡,而王阔海和五六个战友跟牛似的,在前面背扛粗硬的绳子,把尖形锯齿的犁耙往前拉。春水刺骨寒,他们在凛冽寒风中,高挽裤腿,王阔海学着老兵的样子呼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噗通跳进水里,水没膝盖,水底又冷又滑,站不住脚,他们不停地来回倒脚,双腿的知觉渐渐麻木,他们拉起绳子,弓着身子艰难前行。“劳者歌其事”,为了释放身心的这番劳苦,他们重复唱着《智取威虎山》的两句唱词。他们一边拉耙一边唱着:挣扎在这无底(此处伴着哗啦哗啦的踩水声)深渊,乡亲们切齿怒向(哗啦哗啦的踩水声)威虎山。没几天,王阔海的腿脚都裂了。每天临睡前,他涂抹防冻裂的粉色“马管油”。种完水稻,他的被子变得黑乎乎油乎乎,目不忍视。P3-6

序言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平崛起于世界已经成为一个事实,但是离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强国还有不小的距离。其原因之一,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强国,除了有高度发展的经济作为基础以外,同时还必须承担起人类各个领域的重大责任,培养一批世界著名的领袖人物,输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文化造福于全人类。没有伟大人物的伟大民族是不可想象的。

腾飞前的中国是一条潜龙,它从身处深渊到腾云驾雾,必然会拖泥带水,翻天覆地,近百年来民族经历的苦难屈辱和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积习沉渣都会汹涌泛起,形成今天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但是我们相信,中华民族如果不是潜藏着巨大生命能量和人性积极因素,绝不可能在短短的30年内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目前,世界注视着中国,中国也必须有一种新锐的眼光来发现和发扬自己民族的优秀、健康和阳刚因素。这也是民族精英在改革开放30年里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本书以传记为主要媒介形式,以当代中国各个领域的优秀人物以及未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创造者和探索者为关注对象,通过新传记形式来书写优秀人物身上的积极因素,通过具体的人物故事的书写,进而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目标,高扬人文精神和人性的力量,讲述创业人士的艰辛之路,传达各个领域的探索成就,树立中华民族在2l世纪必然造福于人类的自信。

本书所提倡的人物传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史料为主的年谱式传记,更不是新闻体的人物报道、浅层次的人物采访和娱乐性的八卦小道消息,而是用文学笔法写真实的人物,叙真实的事件,传真实的思想,强调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和积极因素。

本书面向高端,整体展现当代中国优秀的头脑、前沿的思想和尖端的信息;本书立足普及,通过文学的描述、励志的事迹、人性的传达以及审美的形式,将民族的优秀人物事迹呈现给大众,将中国未来的美好理想介绍给世界。力求各阶层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得励志榜样和人生启迪,海外华人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中国的现状和未来。

2011年10月10日于上海

后记

短篇传记文学丛书《立传》第一卷终于出版了,欣喜之余,就开始给《立传》的几位作者送书送稿费。只有赵泽华是我未曾谋面而心向往之的传主。第一次读她的自传即被吸引,手不释卷,爱怜不已。我决定在邓稼先与许鹿希的传记之后,推举赵泽华。她身上不屈、向上的力震撼、温暖着我,黑暗命运没有能够笼罩她悲苦的生命,她在苦厄中选择爱与光明、坚持与等待、生的价值与尊严,对生命的祝福与礼赞由一位身陷泥淖的女性轻声吟唱,有多少疲惫的灵魂随她飞升啊……

坐在她洁净淡雅的家中,我们彼此始终微笑着。她坐在对面的电脑椅上,我手捧浓郁温热的茶杯,她担心我冷,坚持要在我的膝盖上搭一件皮夹克。我说去年自己写过一位研究战略的女军人,她也在内蒙古兵团锻炼过。不知为什么我们把话题转移到了史铁生,我对他无比崇敬,特别是生命告别之际,他积蓄所有能量,放射出最华美的光芒。赵泽华有福了,她在人生最为痛苦、迷茫的时刻,走近了史铁生。她说,史铁生是那么美好、那么善良,每次见他,都觉得非常温暖。我建议她写史铁生,她高兴地捂着清秀的脸庞,说,那是她的心愿,但顾虑是无法确切描绘出铁生的人格魅力和心灵的美好与博爱。我鼓励她,我们似乎抢着不停地说呀说呀。最后,她告诉我,其实她是害羞而寡言的人,不知为什么,我俩就是那么兴奋、开心,还说到她远在美国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女儿,要为她买一条高级点的假腿。

午饭时间到了,我提出请她,她说喝粥。我牵着她的手走进温馨的饭庄,我们有说有笑,不经意问,我说,我写过朱小莉,结果我们两家成朋友了,逢年过节总要聚在一起。她忽然收住笑容,吃惊地问:“朱小莉,内蒙古兵团的。”“对呀,我刚才不是说过嘛。”“你没说名字,你知道吗?她是我的班长,我养猪班的副班长。”

我拿出电话,“小莉,在哪?马上打车过来。”赵泽华激动地又捂了一下脸,瞪大眼说:“她那么听你的话?”我一时语塞。赵泽华惊喜的双眼里含着莹莹泪花,“从我19岁出事,到今天,我们分离了39年,从未相见。”听到朱小莉名字的那一刻,赵泽华就放下筷子,坐卧不宁,焦急地等待着。朱小莉到门口,我出来迎接。赵泽华说:“先别告诉她,给她一个惊喜!”  朱小莉做了脑瘤手术后,走路有些磕绊,我牵着她的手出现在赵泽华眼前时,赵泽华费劲地站起来,深情地呼唤:“班长,班长,我是赵泽华。”她的声音渗透着潮水。我的眼眸涌起暖流。朱小莉眯起眼,歪着头问:“你是谁?你是准?”“班长,我是赵泽华呀。”“你不是被火车……”“我活过来了,活过来了。”

我帮朱小莉脱去外衣,开始了欢天喜地的美妙回忆。感谢《立传》让她们39年后重逢。

给作家韩石山送书的时候,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一定要有家国情怀,不能出两本当当票友,要做十几、几十年,将来研究当代史,《立传》可以作为参考。”

愿我们竭尽全力,写出这个时代的英雄伟人,让他们的生命永远温暖激励祝福我们!

李健健

2011年12月2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立传(2)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健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98061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3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