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了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河北省各县(市、区)基层党组织领导群众英勇斗争、艰苦奋斗事迹的《坚强的堡垒》一书。本书对于弘扬河北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人英勇不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引导和激励河北人民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中奋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图书 | 坚强的堡垒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了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河北省各县(市、区)基层党组织领导群众英勇斗争、艰苦奋斗事迹的《坚强的堡垒》一书。本书对于弘扬河北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人英勇不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引导和激励河北人民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中奋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并配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弘扬河北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人英勇不屈、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激励河北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中奋进,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和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了《坚强的堡垒》一书。 《坚强的堡垒》分为火种、脊梁和先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地第一个党支部或在革命斗争中较有影响的党支部的事迹,体现其建立的背景、过程和党支部的主要活动,凸显该支部在本地区党组织建立的历史地位及作用;第二部分主要选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地先进党支部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改变落后面貌的典型事迹;第三部分主要选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各地先进党支部领导群众锐意改革、致力于科学发展的突出事迹。 目录 第一编 火种 点燃平山革命的火炬 带领群众从反封建压迫走向抗日斗争的新寨村党支部 新城铺党支部的诞生和成长 冶河星火——井陉县第一个党支部建立前后 井陉煤矿工人的主心骨 邓培与唐山地方党组织 乐亭地方党组织的创建及早期主要活动 燕山脚下的星火——青龙满族自治县二道沟村党支部 打造安全可靠的抗日堡垒村——卢龙县顾家沟村党支部 肥乡县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成安革命的第一颗火种——成安县大霍村党支部 峰峰矿区第一个党支部的革命斗争——峰峰村党支部 临漳县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和发展 冀南暴动中的任县刘家屯党支部 中共隆平县委的成立及初期活动 巨鹿县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战斗在敌人心脏——南宫市臧家庄村党支部抗战斗争纪实 点燃清河的希望——清河县东野庄村党支部 威县革命星火从这里燃起——威县第一个党支部宋庄小学党支部的建立和发展 新河的火种——新河县子林村党支部 邢台十二中党支部与邢台县党组织的发展 定州第一座革命堡垒——定县西杨村党支部 光辉的起点——蠡县大庄头村党支部早期革命活动 涞源星火——涞源县第一个党支部 平原烈火——高蠡暴动时期的高阳党组织 西黑山之火——徐水县第一个党支部 阜平最早的党组织——阜平县城南庄村党支部 顺平早期党支部的创建与发展 战斗堡垒地下长城——抗战时期清苑县冉庄村党支部 下花园的骄傲 星星之火燃怀来 战斗在康保 京绥铁路工人运动的旗帜 察哈尔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与农民斗争 “蔚县革命熔炉”——蔚县西合营师范党支部 坝上星火——张北县第一个党支部 为抗日事业奔忙——涿鹿县谢家堡党支部 创建在日伪统治中心区的承德街地下党支部 坚持“无人区”斗争的“革命堡垒”——宽城满族自治县王厂沟村党支部 始终坚持山地抗日斗争的兴隆县驴儿叫村党支部 活跃在冀蒙交界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党支部 战斗在热南山区的宽城满族自治县北大岭村党支部 渤海区的“小延安”——盐山县邸楼村党支部 蝉蛹破土星火初现——吴桥县何犍寨党支部 风劲红旗艳大道艰辛成——海兴县高湾街党支部及高湾区委的创建和活动 津南地区党的摇篮——泊头九师党支部 大革命浪潮中的文安特支 领导穷人闹革命——中共三河中心县委 武邑星火——武邑县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及初期活动 领导学潮的冀县六师党支部 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安平县台城特支 秘密建立在反动统治机构内的地下党组织——阜城县教育局党支部 第二编 脊梁 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北浪头村党支部 领导村民改变落后面貌的宜安村党支部 艰苦奋斗的楷模——正定县三角村党支部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南滚龙沟村党支部 万里干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当代愚公”遵化县沙石峪村党支部 马芳营村党支部与植棉大村的辉煌 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火车头——临西县东留善固党支部及支部书记吕玉兰 擎起互助合作化道路的大旗——平乡县大葛村党支部及支部书记贺玉怀 治理涝碱地的领头人——怀来县经堂房村党支部 植树造林的先锋队——沽源县林源大队党支部 打造怀安“体育之乡”的尖台寨村党支部 敢叫日月换新天——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镇南辛营大队党支部 凝心聚力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鹰手营子矿区跳沟大队党支部 辛勤浇灌“社会主义之花”——耿长锁带领下开拓创新的饶阳县五公村党支部 走在农业战线的前列——深州市段家左村党支部 第三编 先锋 心系百姓 情洒千家——石家庄市新华区革新街社区党支部 张五妮和榆底村党支部 让百姓常福乐——唐山市福乐园社区党委 盐碱滩上的奇葩——唐海县三农场兴海村党支部 全面建设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唐山市开平区开平镇半壁店村党委 励精图治二十年——滦南县姚王庄镇李营村党支部 脚踏实地 开拓创新 铸就基层坚强堡垒——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村党委 咬定青山不放松敢叫旧貌换新颜——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石河镇新建村党支部 邯郸市曲周县槐桥乡小弟八村党支部 带领无耕地村民勇闯商海的一艘“战舰”——邯郸县南程庄村党支部 农民奔小康的带路人——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党支部 把穷山村建成富“庄园”——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党总支 夯实执政富民之基进发强势发展活力——安国市霍庄村党支部 梅兰竹菊满园飘香——保定市北市区东方家园社区党总支 抓党建促发展赢和谐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保定市南市区杨庄乡西高庄村党总支 抓好社区党建服务社区群众——保定市新一代社区党支部 发展新形势下的农村合作社——宣化县东望山乡元子河村党支部 冀北山区基层党组织的一面旗帜——承德县朝粱子村党支部 他们创造了塞北贫困山区建设的奇迹——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 以德为本聚民力锐意创新求发展——沧县崔尔庄镇东村党支部 狠抓“两个文明” 构建坚强堡垒——霸州市靳家堡村党总支 坚持“二为”方向服务人民群众——大厂回族自治县评剧团党支部 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大城县西留各庄村党总支 凝心聚力抓党建政通人和齐发展——武强县武强镇南立车村党支部 重振“五亿农民的方向”——王晓勋领导下的安平县南王庄村党支部 后记 试读章节 人心齐,泰山移。要“花红”的斗争取得了胜利,并一直持续了多年。后来每年除年终送一次“花红”外,每逢端午节、中秋节地主还要另给长工送些物品。 1929年6月,正定县党组织遭到破坏。党的领导同志有的被捕,有的调往外地工作,白色恐怖的阴云笼罩了正定大地,革命处于更为艰难的境地。 在白色恐怖下,大部分同志与上级党失去联系,有不少同志被捕。因此,有些同志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对革命事业失去信心。而新城铺党支部在郭芳、徐世荣带领下,不灰心,不后退,还不断鼓励大家振作精神,克服暂时的困难。他们说:“和上级失去了联系不要紧,只要我们坚持斗争,上级党组织一定会派人和我们联系的。” 1930年4月,为恢复正定县的党团组织,上级党组织派郭芳任县委书记。当时,正定境内的党团组织大部分停止了活动,仅新城铺一带党组织仍在坚持活动,郭芳立即以新城铺为基地领导开展农民运动。 1930年夏天,久旱不雨,禾苗枯焦,新城铺的劳苦大众,为了糊口度日,不得不给地主富农打短工,挣几个小钱。 新城铺村南门外,有座瘟神庙,是多年的短工市场。农忙之际,地主富农便来到这里雇短工干活。地主富农千方百计压低雇工的工钱,致使短工们干牛马活,吃猪狗食。所以,人们把瘟神庙的短工市称作“坑人市”。新城铺党支部召开支委会,研究如何提高短工的工价问题。会议决定,趁天气干旱,地主富农急切雇工之际,进行“齐行罢市”,增加短工工资,改善短工生活条件的斗争。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做了大量的“罢市”准备工作。一方面在短工中进行宣传鼓动,提高他们的斗争觉悟,号召大家团结一心,坚持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另一方面,郭芳、徐世荣等同志来到短工市场,亲自指挥,并明确提出:今日工价不长到100个子(旧币)谁也不要去上工。地主们在短工市转来转去,日升三竿,竟无一人下市,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他们担心地里的小苗被旱坏,只得把工价由40个子增加到100个子。短工罢市的斗争赢得了胜利。 1930年冬天,按惯例又该选村长了。村政权历来都掌握在地主恶霸手中,他们仗势欺压贫苦百姓,人民有苦难言。新城铺党支部根据民众的要求,决定通过这次选举,踢开地主豪绅,夺取新城铺的村政权,让人民当家做主。在郭芳、徐世荣的领导下,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群众中,郭芳、徐世荣等深入不同场合,讲述地主豪绅的种种罪行,特别揭露该村村长、恶霸地主李三月等人依仗权势,强行霸占公产“马壕坑”(约40亩地)的事实,激发人民的斗争情绪。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经过酝酿,推选梁洛秀、梁洛福为村长候选人。同时,还拟定了选举的办法,改变过去的选举章程,把投票选举改为口头选举,防止李三月一伙从中捣鬼。 选举这天,人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会场。旧村长李三月神气十足地大声宣布:“人来的差不多了,现在开会。按照老规程,今天我们选举村长,今年和往年一样,不识字的可以找人代写选票……”没等李三月把话说完,群众齐声高喊:“我们不同意用选票!我们不识字,要用口头选!”李三月万没有想到昔日逆来顺受的群众,今天会来这一招,好似当头挨了一闷棍,不知所措。这个狡猾的老狐狸一计不成,又生二计,玩弄新的把戏,威胁说:“选举用票是老规程,谁不同意就到警察局去!”妄想以此恐吓群众。觉悟了的群众,根本不理他这一套。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的郭小娥大声说:“哪个小子不同意用口头选,让他站出来!”并指着李三月理直气壮地说:“你们的章程就是吃人的章程,你们的章程逼得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选举要民主,穷人都不识字,用选票我们不放心,只有用口头选我们才赞成。”李三月见势不妙,战战兢兢地说:“你们说怎么选,就怎么选吧。”紧接着,徐世荣大声说:“让梁洛秀、梁洛福当村长,大家同意不同意?”到会的群众齐声高呼:“同意!同意!”选举告结。李三月一伙被赶下台,灰溜溜地走了。一场夺取村政权的激烈斗争胜利结束,新城铺的村政权掌握在穷苦农民手中。 1932年7月,正当大旱如焚的时候,降了一场及时雨,人们喜笑颜开。按照本村的旧俗,要唱一台谢雨戏。历来唱戏,总是在村南头搭戏台。可是,自李三月一伙把持村政权后,硬把戏台由南头搬到了北头。李三月借唱戏之机,榨取钱财,人们敢怒不敢言。夺了李三月的村政权以后,村长梁洛秀、梁洛福经过与群众商量,将戏台搭到村南,并请了一个老调剧团。李三月被赶下台后,仍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依仗警察局的权势,硬在村北头搭了一个戏台,邀来河北梆子剧团,内有几名坤角,扬言:看我的戏,村里得出钱,不看我的戏,村里也得出钱(向群众摊派),就这样,两台戏在新城铺南北两头对唱起来。 为了打击李三月的嚣张气焰,长人民群众的志气,灭地主豪绅的威风,新城铺召开党支部会议决定:砸李三月的戏台。为确保这次斗争的胜利,还组织发动了邻村的党团员和积极分子前来参战助威。唱对台戏的第三天晚上,李三月的戏台上唱河北梆子《万花船》。正唱到热闹情节时,只听得“噢”“噢”几声响,舞台上的气灯灭了,台下观众大乱。顿时,砖头、石块、砂土袋如雨点般向李三月及其狗腿子飞去,随即“打倒地主恶霸李三月!”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地主李三月见势不妙,抱头鼠窜,维持秩序的保卫团也逃之天天。第二天李三月请的梆子戏收了场,群众请的老调戏继续唱。从此,李三月再也不敢与广大民众唱对台戏了。 新城铺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由最初的几名党员,发展到40多名,在本村开办了4所平民夜校,入校农民达300多人。同时,还在本县的东咬村、中咬村、小邯村、小吴村、北辛庄、平乐;新乐县的蔺渠、齐东;藁城县的杨马村、镇南、奉化、朱家庄等村开展工作发展党员,或建立了党支部,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P16-18 序言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在这90年的奋斗中,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河北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人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其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干部和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始终发挥着引领群众的作用,并呈现出时代的特点。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并配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弘扬河北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人英勇不屈、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激励河北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中奋进,我们编写了《坚强的堡垒》一书。 本书分为火种、脊梁和先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地第一个党支部或在革命斗争中较有影响的党支部的事迹,体现其建立的背景、过程和党支部的主要活动,凸显该支部在本地区党组织建立的历史地位及作用;第二部分主要选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地先进党支部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改变落后面貌的典型事迹;第三部分主要选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各地先进党支部领导群众锐意改革、致力于科学发展的突出事迹。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俱进,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虽然时代在变,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变。在河北党组织的发展历史上,先进的基层党组织层出不穷,不胜枚举。本书只是选取了其中的典型个例。在这些基层党组织中,我们可以看到建党初期,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领导群众与封建地主阶级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英雄事迹;也可以看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像遵化县沙石峪村党支部带领群众“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感人事迹;更可以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像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内丘县岗底村党支部领导群众走上致富路,奔向小康村的先进事迹。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以各地党支部活动为主线,简略介绍重要和有影响的支部书记及成员的情况,力求做到事实准确,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通俗易懂。对于支部及成员活动的评价也尽量做到恰如其分,符合历史实际。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宣传河北省基层党组织的先进事迹,深入扎实地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起到积极作用。 编 者 2011年9月 后记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了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河北省各县(市、区)基层党组织领导群众英勇斗争、艰苦奋斗事迹的《坚强的堡垒》一书。本书对于弘扬河北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人英勇不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引导和激励河北人民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中奋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河北人民出版社等单位,就书稿的组织、编纂、审稿、编印等工作进行了多次研究和论证。省委党史研究室向各市党史研究室下发了征稿通知。各市积极组织各县(市、区)的同志认真选题、撰稿。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在对全部书稿进行审核把关的基础上,从征编的120篇稿件中选取了92篇进行了统稿和编辑。省社会科学院朱文通研究员审阅了书稿,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由于时间紧,资料收集范围广、工作量大,再加上水平所限,书中疏漏错讹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1年9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坚强的堡垒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庆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20593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0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印刷时间 | 201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235.22 |
丛书名 | |
印张 | 2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北 |
长 | 243 |
宽 | 187 |
高 | 2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