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所不知道的夜晚(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你所不知道的夜晚(精)》由一名生于上海、长于上海的“80后”女生(张怡微)写成,其视角却投注于曾经过往的岁月,上海昔日的城乡结合处日益转化为大都市的繁华中心,父母一代人的曲折命运穿过热闹喧哗的“革命岁月”,依然坚韧地保留了生活最为平实的质地,人性中黯淡微细的辉光,着实让人唏嘘。 张怡微的笔触极为细致,作为曾经的新概念大奖得主,就读于复旦大学文学写作专业,是知名作家王安忆的第一个女弟子。她有一种对细节迷恋般的孜孜以求,而正是在这样的字里行间,一个家族的命运与一个城市的走向,被缓缓地记录下来,哀婉沧桑,极具味道。

内容推荐

《你所不知道的夜晚(精)》由张怡微编著。

《你所不知道的夜晚(精)》简介:“‘田林’的存在,就仿佛是上海的背面,也好像是光鲜舞台的后台,作为一个配补的要素游刃于主流精神以外。背靠精彩纷呈的台前,有着朴质的家当、扎实的生计与人伦。虽少了不切实际的传奇色彩,却也多了些许柔和的烟火气。照样是充实的分分秒秒、有声有色的一生一世,却多少令人心有不甘……”

“茉莉与玫瑰”的故事,浸透着生活的平凡与苍凉;

工人新村的夜晚,流逝着人间的挣扎与无奈;

作者的文字有种清新哀伤的味道,很感人。有人说——她是明亮的少女,却有着一颗苍老的心,令人唏嘘。

目录

序——童年是一场甜蜜的迷雾

你所不知道的夜晚

附篇

大自鸣钟之味

呵,爱

试读章节

1

说起来,茉莉一家生活在“田林”这块方寸之地,已有将近二十年了。最初的时候,田林是上海市区以外,被划分为上海县的地方。隶属上海市的西南部,东起漕溪路,南沿漕宝路至桂林路,北至蒲汇塘。比近郊更近,却逐出了城心。与如今热闹的世相不同,彼时立于此地放眼而望,几乎都是田地,甚至还有零星区块的坟头,和圆形的碉堡。几条河浜纵横,清水里能游泳,小溪中能摸虾钓鱼,一派田园风光。可惜一旦入夜,便清冷异常。路灯都鲜有一只,几乎不见往来行人,生活的痕迹非常稀少,更小妥况喧腾闹猛的市廛之声了。

平日里进出新村的,就只有89路一部公交车,直达徐家汇,纵使只有三站路,当地的人们依然称之为“去市里”,颇有些小型朝圣的意味。“上海”就在眼前,不必踏破铁鞋就能轻松靠近。这样的心理优势对于在地的新移民来说十分常见,反倒是当地的农民显得不以为然。

在田林的当地人是不会没事就往城里跑的,他们习惯专心务农,对于任何都市的象征都没有迫切的参与精神。因为近归近,出行总还是会受制于各种条件的制约。至少一旦错过了公交车时间,往来就十分不便了。老法里的在地居民,既没有“夜生活”的概念,也没有周末的意识。唯有那些新“移民,,们,奇怪地热爱着进城,与此相匹配的是,他们还一致热爱着礼拜天。逢到此唯一的休息日,无论是工人还是学生,都会舍近求远地去到徐家汇,或周边的南丹公园玩耍。看看商铺、街道,看看苗圃、花坛和假山。在物资缺乏的年代,百货大楼的琳琅满目与供销社柜台的陈设其实并无特别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人们的购买能力实在有限。可对于年轻人来说,就算是去走走看看大概也是好的,这比呆在沉闷的乡下可强多了。他们宁愿撇下真实的广袤田地于不顾,硬要去瞻仰一番小家子气的公园景致,看看花、玩玩水,以远离自然的行为假意亲近自然。似乎唯有人工的山水,才能够标的出他们城市人的身份。这样的感觉现在的人们是少有体会了。身处于茫茫田问的“上海人”,只要乘过短短的三站路,骑车也不过是二十分钟的工夫,似乎就能抵达另一个世界——一个在他们心中,自己更应该归属的世界。

那是一个在别人眼中更为像样、体面的现代都市,代表了真正的城市生活。就连相同的逸乐,一旦发生此类由外向内的迁移,都会自然沾染上浪漫的气息。因为,仅仅三站路3T~f-的地域,就不再有丝毫村落的遗迹,那里生活的人们不如想象中老城厢人的市侩俚俗。就算是菜场,也和电影里拍的似的,好像人人都会说普通话。总之,走在华山路、建国西路上往来的行人,脸上都带有自矜与森然的神情,沉着得令人艳羡。这种艳羡中又包含着积极鞭策的动能,诱使周边生活的人们产生奋发向上的欲望。是向慕、积虑,又掺杂着不安,最终凝成了一股颇有生气的暗流,在逐梦的河床之上汩汩流淌。反正,上海毕竟不是纽约,遥不可及的美国梦;也不是登月,异想天开的航天梦。在田林人一t2,中的上海之梦,是近在咫尺的不可得,可远观又不可亲。或许,这样的滋味,对于热爱城市身份的年轻人来说,会显得更为折磨。

由此,“田林”的存在,就仿佛是上海的背面,也好像是光鲜舞台的后台,作为一个配补的要素游刃于主流精神以外。背靠精彩纷呈的台前,有着朴质的家当、扎实的生计与人伦。虽少了不切实际的传奇色彩,却也多了些许柔和的烟火气。照样是充实的分分秒秒、有声有色的一生一世,却多少令人心有不甘。毕竟,舞台上的人生是别人的,是做给外人看的,真实的生活隐在其后,就好像不存在一样,个中酸楚是无人问津的。见过大场面、镁光灯的舞台工作人员们,难免心高手低,在日复一日的枯燥和荒凉中坚守着繁华的愿景。他们彼此之间呢,也心照不宣着,就仿佛是共同命运的人们之间天然结成的契约——反正,“这里也是上海,我们也是上海人”。P5-8

序言

《夜晚》的构思来自于我童年以来所听到的、见过的种种新村人的模样。还原他们,就仿佛是重新认识自己的父母一辈,重新探索自己的来历、前史。我觉得这很有趣,仿佛充满了可能,怎么写也写不完。同时,又充满规则。

《夜晚》的故事很不新鲜,说的是上海,又仿佛是上海的背面——一个眼看着“上海”生活的小圈子。有平淡的流逝,也有流逝中的五味杂陈。在整理一些素材的时候,我觉得我仿佛看得到一种冲破时间的力量。那是人与人之间朴质的传承,与这个世界的变迁无关。是人的自识、人与人的相处、误解与原谅。

但这个故事,我还没有写完。

这种感觉就仿佛觉得“日子好像是过不完的”,遥遥无期,明天是今天的延续。但事实上,总有一种力量打破惯性的脚步,令平静的生活戛然而止。小说写到末尾,或有着这样的紧张感。仿佛突然被切掉一块,呈现出连着血肉的横截面。这个横截面,其实是我非常有兴趣的,即生活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变得那么苦涩、那么挣扎,变得那么需要勇气、需要狠狠心才能努力过下去。所有的平淡,都指向最后的不平淡。

从写小说的速度来讲,我是快手。但这个长篇,我琢磨了一年多,写写改改,仿佛一个实验、一个素描,非常朴质。我自己很喜欢的部分,是青青的离开,墙上的那把琴;以及杉杉与茉莉互相嘲笑“脖子歪掉”。写的时候就有失落,也有欢喜,仿佛又回到童年甜蜜的迷雾中。

这些年的写作使我渐渐发现,将对于生活的新认知、新观念内化成小说的故事,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仿佛观念越新,故事就越难表达。脱离观念,反倒是能将许多事情说圆。我没有飞扬叙事的能力,已经做的那一些,也不过裁出生活的留白,填补未尽的遗憾。

我的写法,似要消耗太多人情世故,而我的年纪,恐怕又实难消化厚重的生活容量。叙述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习如何去爱父母,爱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因果。学会承受、体谅、欣赏那些没有是非的生存难题。这也是写作本身给予我的宝贵财富。

感谢父母。

二○一一年十二月,于台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所不知道的夜晚(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怡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43177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2
13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