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帝国斜阳(南明真史)/帝国真史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梅毅编著的《帝国斜阳》内容介绍:梅毅的历史著作,游走于文学与历史之间,既摆脱了以事件史描述为主体的历史著作那种沉闷枯燥的格调,又不同于小说家的虚构与臆造,与散文家抒发情感的恣肆与叹喟有别。他的书,史料扎实,旁征博引,有学者深沉的气度,有作家恣肆的文笔,加之年轻人特有的敏锐,使得他诠释史实的视角卓尔不群,富有独识灼见。

内容推荐

梅毅编著的《帝国斜阳》内容介绍:要写活历史,除了扎实的史学功底和睿智的识见外,生动的文笔当不可少。我详读了梅毅的八本“帝国真吏系列”,感到梅毅的文笔确实生动,具有亦庄亦谐的感人魅力。他的一系列历史纪实体作品,似乎有着共同的写作风格。他力图继承太史公开创的历史文学的余绪和评判史事的精神,努力效法历史演义家的结构布局和善于演绎的流风,倾心于散文、小说家捕捉细节、铺叙感受的技巧,试图融汇于一炉。一起来翻阅《帝国斜阳》吧!

目录

导读:让历史照亮未来

半明半灭大明朝

欲向江南争半壁

留发与留头:两难的抉择

四海狼烟美少年

两个“太阳”照南明

彩云之南的诱惑

将军奋剑南天起

南明的北风

木棉花开血样红

永历朝廷活曹操

“国姓爷”的私心

弓弦一绞送君王

浩然正气洒热血

试读章节

公元1644年,明朝崇祯十七年,阴历三月十八日北京紫禁城内。乾清官。座中三人,一男二女,正郁郁饮酒、

男人三十多岁,身材中等,面容清秀,神色倦怠。他头戴乌纱折角向上的翼善冠,身穿明黄的盘领窄袖袍,前后及两肩,各织有晃人眼目的金盘龙,一条以金、琥珀、透犀镶嵌的玉带柬于腰间,脚登皂皮靴。如此装束,非皇帝莫属不错,此人,正是大明朝的崇祯皇帝。在他对面,侧坐着两个女人一位是皇后周氏,一位是贵妃袁氏,

两个女人皆是盛装。周皇后头戴双凤翊龙冠,冠上满缀金玉、珠宝和绝色翡翠,一金龙,=翠风,口衔珠滴,摇摇颤颤,身上,她着真红大袖霞帔,红罗长裙,红褙子,绣着织金云霞龙纹,铺翠圈金,饰以珠玉坠子,华丽无比。袁责妃头戴鸾凤冠,附以翠博山,大珠莹耀,花钗横斜。她也穿金绣鸾凤的真红大袖霞帔,红罗长裙,只是衣服的图案用织金及绣风纹,不用明黄线,没有云龙纹。难道是崇祯帝后贵妃的天地一家春欢饮吗?不,这是三个人的生死诀别时刻,他们正在喝断头酒!

北京城外,一整天下来。忽而黄沙障天,忽而凄风苦雨,忽而冰雹雷电。但是,最震人耳目的,是城外李自成农民军震天的呐喊杀声和轰隆隆的攻城炮声,震耳欲聋深处皇宫内殿,仍然能不时感受到剧烈的颤抖。静默许久,崇祯帝尽饮一杯,瞠目对周皇后和袁贵妃说:“事已至此,只有一死!”

看到崇祯皇帝眼中的怪异凶光,娇小艳丽的袁责妃顿时惧从心起,鬼使神差一样,她忽然抛杯跳起,转身离席欲逃。崇祯帝拔出腰间宝剑,趋身上前,一剑正捅袁贵妃后胸。美人顿时香消玉殒,血流遍地。

周皇后脸色煞白,不过,毕竞母仪天下多年,还能做到临危不慌。她慢慢站起,向崇祯帝深施一礼,低声说:“臣妾向陛下诀别!”言毕,未等崇祯帝开言,周皇后匆匆回到自己的坤宁宫。

国破家亡之际,这位大明朝皇后并无任何多余的言语,连遗言也没给宫女们留下一句,平静地以白绫上吊自杀在她深沉的一声叹息过后,是颈骨断裂的可怕声音。不久,已经有些醉意的崇祯帝摇摇晃晃赶到坤宁宫,望着吊在殿中的周皇后尸体,他忽然放声大笑:“死得好!死得好!”……

十七年的皇帝生涯,对于崇祯皇帝来讲,只能用杜甫一句诗来概括:艰难苦恨繁霜鬓!除诛杀魏忠贤一事略显崇祯帝的“英明神武”外。他继位后的每一步,几乎是步步皆错,一步一步带着他的大明国走向灭亡。P4-5

序言

根据我多年金融工作的实践体会,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相对于漫长的历史而言,肯定都是非常短暂的,每个独立个体,肯定不能摆脱个体所处的时间、空间那个特殊的位置。所以,每个相对独立的个人,只能从“他”本身这个相对移动的“点”上,去观察过去的历史。其结果呢,就是个人所观察、所书写的历史,也应该是当下时代的那个独特“自我”在某个特殊“那一刻”的思想灼见。

由此,当我看到梅毅(赫连勃勃大王)这八本“帝国真史”断代史系列的时候,符契相合,感到由衷的欣喜。我和梅毅2001年就相识,当时晤谈甚欢,相交忘年。我记得,当时我和这位行业内的年轻人所讲述的,多围绕深交所和上交所成立过程中的许多细节。当时我所知道的梅毅,还只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国际部的青年才俊,我们所谈所讲,也还都是关涉中国金融市场、证券市场有关的人和事。

岁月荏苒,今天我忽然发现,在我们证券监管单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现在的梅毅,竟然打着一面“赫连勃勃大王”的大旗,成为声名显赫的历史学者,而且风起云涌,成为“中国互联网历史写作先行者”。几年不见,他不仅写出了几百万字的中国历史作品,可谓“著作等身”,而且坊内畅销,洛阳纸贵。从去年开始,他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似乎看上去完全脱离了证券本业。好奇之余,我更多感到的还是欣喜。

有时候,我也会翻看一些时下流行的历史“畅销书”。我发现,现在的坊间不少历史读物,从装帧和文本看上去似乎“有趣”,但内容却往往失于简单粗鄙,搞笑打油。如此历史写作,显然太过于轻率和不负责任。我总是觉得:历史,毕竟要和“高尚”“正义”“崇高”这些字眼联系起来,应该和真、善、美的艰难悲壮和浩然之气联系起来。所以,历史写作者不能只为了追求大众的“轻松阅读”而满纸调侃。这是因为,我们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充满了血泪和痛苦,充满了仁人志士的碧血,而市面上许多看上去很“好玩”的历史写作,不仅不能导引我们正确阅读历史,而且会让年轻一代误读历史,使得本来能够提升心性意志的历史阅读,最终沦为鸡毛蒜皮的翻书消遣。

幸好,作为我们金融同行的梅毅,这位网络中鼎鼎大名的“赫连勃勃大王”,他的历史写作让我们眼前一亮。因为他所写的历史书籍有着磅礴大气的文字,汪洋恣肆,才情洋溢。在梅毅的文本中,没有浮光掠影的文字轻薄,更没有为了讨好低俗读者的打情骂俏,字里行间充溢着民族感情,充溢着天地正气。

跬步之积,竟成千里!梅毅进入深圳证券交易所已经十九年了,可谓是我们中国证券监管系统的一名“老兵”,但他依旧春秋正盛,年富力强。我衷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梅毅这位资本市场的亲历者,能在巨笔弘宣中国大历史的同时,也能以一个“史官”的耐心和细心,写出我们中国资本市场的喜怒哀乐,为我们改革开放后的金融市场树碑立传!

是为序。

刘鸿儒 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

书评(媒体评论)

梅毅“帝国真史系列”的出现,让我们中国作家这个群体感到欣喜:因为,梅毅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作家自我扩展的无限可能性,认识到,作家书写历史,其实是自司马迁以来的传统!而作家梅毅所撰写的历史著作,无论从文笔还是史实,都可以称之为“好的”。一部“好的”历史书与“坏的”历史书的区别,就在于好的历史学家能够运用他自己独特的判断力去解析历史。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高洪波

我看梅毅八部“帝国真史系列”断代史的时候,符契相合,感到由衷的欣喜。在我们证券监管单位的梅毅,竟然打着一面“赫连勃勃大王”的大旗,成为声名显赫的历史学家,而且风起云涌,已成“中国互联网历史写作先行者”。他不仅写出了几百万字的中国历史作品,可谓“著作等身”,而且坊内畅销,洛阳纸贵。从去年开始,他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开讲《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好奇之余,我更多感到的还是欣喜。

——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 刘鸿儒

要写活历史,除了扎实的史学功底和睿智的识见外,生动的文笔当不可少。我详读了梅毅的八部“帝国真史系列”,感到梅毅的文笔确实生动,具有亦庄亦谐的感人魅力。他的一系列历史纪实体作品,似乎有着共同的写作风格:他力图继承太史公开创的历史文学余绪和评判史实的精神,努力效法历史演义家的结构布局和善于演绎的流风,倾心于散文、小说家捕捉细节、铺叙感受的技巧,试图熔于一炉。

——复旦大学历史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渭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帝国斜阳(南明真史)/帝国真史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梅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03667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8.40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