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快发现孩子的天赋
内容
编辑推荐

《快发现孩子的天赋》是作者任宪法继出版家庭教育畅销书《快教孩子学理财》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书中,作者以一个真正爱孩子的父亲的身份,用他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告诉你:每个孩子都带着独特的禀赋热来,期待你的发现、培养,只要顺应天赋,每个孩子都能做最好的自己。

内容推荐

  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带着自己独有的禀赋而来,每一个孩子都等待在这个世界上施展他们的天赋。最重要的是:孩子有了再好的天赋也需要有人发现、挖掘和培养,否则天赋就会被浪费,被埋没。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天赋的发现和培养自然而然落在了父母身上。

《快发现孩子的天赋》作者任宪法通过自身对女儿天赋的发现和培养,并借鉴了国内外天赋培养的相关知识,从而指导每个家长如何发现和培养自己孩子的天赋。书中案例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容易引起家长共鸣;书中的很多方法可以拿来就用,可操作性强,使得《快发现孩子的天赋》更适合于中国家庭的父母使用。相信书中很多教育观点和知识会给家长们带来极大的触动和帮助。

目录

第一部分 每个孩子都有天赋

 1 我们是如何阻碍孩子的天赋发展的

 2 每个孩子都有天赋吗

 3 天才是天赋充分发挥的结果

 4 问题孩子也有天赋

 5 我所发现的女儿的天赋

 6 你发现自己孩子的天赋了吗

第二部分 怎样发现孩子的天赋

 1 用爱的眼睛仔细观察

 2 和孩子一起游戏

 3 兴趣是发现天赋最好的指路人

 4 “多方面”测验确认孩子有天赋

 5 父母、老师、自己都是伯乐

 6 天赋为什么得不到发现

 7 如何引导孩子表现出他的天赋

 8 给孩子的具体天赋定个位

 9 天赋基因检测办法可行吗

第三部分 怎样培养孩子的天赋

 1 改变教育观念是根本

 2 家庭培养决定了天赋成长

 3 保护好孩子的天赋是第一位的

 4 培养兴趣就是培养天赋

 5 天赋最好的成长方式——自我教育

 6 特长培养一定要跟着天赋走

 7 多引导鼓励,少灌输教育

 8 想象力激发天赋,创造力成就天赋

 9 向国外学校的天赋教育学习

第四部分 成就天赋——做最天赋的自己

 1 顺着天赋培养,父母轻松

 2 顺着天赋成长,孩子快乐

 3 顺着天赋的指引,找到孩子成长的方向

 4 顺着天赋发展,孩子更自信

 5 把天赋变为财富

 6 做最好的自己

试读章节

我们是如何阻碍孩子的天赋发展的

真正尊重孩子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喜欢并能全身心投入其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孩子本身的培养,合理开发他们潜在的天赋。而不是仅仅按照我们做家长的意愿或者世俗标准,采取认为对孩子有利的方式教育孩子。

在一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爸爸会拉二胡,儿子想跟爸爸学二胡。可妈妈认为钢琴是乐器之王,考学时还能作为特长给予加分,更可以提升孩子气质。于是,花了2万元买了一架钢琴,也请了钢琴老师。老师第一次见面就说孩子的手指条件不太适合弹钢琴(这说明孩子的自然身体条件并不具备)。可这位妈妈觉得孩子只要努力,是可以弹好的。这个孩子从心里就不喜欢弹钢琴,曾反抗过一次,结果挨了妈妈的打,也就不再反抗了。但这个孩子喜欢二胡,爸爸有时就偷偷摸摸地领着他出去学拉二胡。喜欢的东西,孩子就学得很快,他在爸爸指点下学会了拉二胡。有一天学钢琴时,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想用二胡熟悉一下曲谱。”孩子从墙上取下二胡,拉了一曲《赛马》选段。妈妈的眼睛从睁大到“放光”,终于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对孩子爸爸说:“看儿子拉二胡的时候心情那么欢畅,喜欢才是‘硬’道理啊。”从此不再逼着孩子学钢琴,让儿子跟着爸爸学拉二胡了。妈妈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找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所在,并帮助他、支持他发展下去。这也正好对应了那句话“天才就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路,蠢材就是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路。”

为了更好地了解适龄儿童父母对孩子天赋的认识,我在自己的博客中做过一次调查:

你认可自己的孩子有天赋么?投票人数:169人

这组调查数据表明:在被同查者的家庭教育理念中,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已经有了“天赋”这个概念,极少数家长一点天赋概念都没有,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孩子会有什么天赋。因为家长认识不同,他们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理念和方法也不一样。表现为:

(1)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有天赋教育意识,但他们的意识有偏差并采取了非准确教育方式。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家长觉得孩子在音乐方面有天赋,就不管孩子是否真的在某一乐器上有兴趣和天赋,一股脑儿都给孩子报上。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那个案例一样,孩子喜欢二胡,妈妈却让他学钢琴。错误地把特长教育和具体天赋教育混为一谈。

我们周围有很多父母,经常把自己的教育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他们认为自己是对的,是符合社会需求和潮流的,他们不管孩子是否高兴,是否适合学某些东西,就逼着孩子学这学那。比如逼着孩子学钢琴,就是希望孩子有一天能为自己加分或者成为郎朗;这种做法根本不考虑孩子是否接受和喜欢,而是以爱的名义在对孩子进行愚昧教育。

作家毕淑敏用这句话来形容婚姻:“切莫只贪图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许许多多的人却常常忘记。”我觉得如果用这句话形容对孩子的教育,似乎更为贴切。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父母切莫因为自己的虚荣或不自信,去强迫孩子穿一双不适合他的鞋,走一条不适合他的路;这样穿着难受,也很难走远。

还有一类家长因为期望值和理想值太高而采取了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的做法。一说天赋、天才,潜意识里就想到冠军、名人,错误地认为有天赋一定可以成为冠军、名人,妄想把孩子没有的天赋强加在他身上。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一种高压态势,强制灌输自己为孩子提供的教育,希望通过后天教育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为冠军或者名人。

中国出了一个钢琴才子“郎朗”。有多少父母不管孩子是否有天赋,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就让孩子去学钢琴,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只要努力,他们的孩子有朝一日也可以成为“郎朗”。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把一个不具备这种天赋的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不知所措。在一个家长论坛里,一位妈妈说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这位妈妈让女儿学钢琴,女儿不愿意学,她对女儿承诺只要考到10级,就可以不学了。就这样,女儿一直坚持着学到10级。但是,当女儿学到10级后她就再也不碰钢琴了,并且表示将永远不再弹琴。而且,在她被逼着学钢琴的过程中,她对其他的学习也失去了兴趣,闹着要退学,而那个孩子本来学习是很棒的。

(2)极少一部分家长从不认为自己孩子有天赋。

这部分父母从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天赋或天分,更不要谈怎么去发现培养孩子的天赋了。他们最认可的就是学校教育或者自己固有的教育理念。他们的孩子即使有天赋,也表现出来了,也会被这样的父母认为是缺点、另类,然后去强制“纠正”孩子表现出来的天赋,久而久之,这些天赋也会在“无知”的父母强制打压下埋没了,这样的结果对于孩子的天赋成长往往是毁灭性的。

我的微博里有个粉丝发出这样一段话:“人生最大的悲剧是什么?是浪费你的天赋。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画画。我的父母虽当过老师但不懂教育,从未想过为我报名绘画班或者请老师,我的天赋随着我大学选择了财经专业而逐渐荒废,但对绘画和艺术的爱好始终伴随着我。有时候,我非常嫉妒从事纯绘画、家居设计、建筑设计的朋友,因为他们有机会把天赋和爱好变成职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左右了孩子的学业选择,出现这样结果的并不是少数,也确实让人无奈。

真正尊重孩子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喜欢并能全身心投入其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孩子本身的培养,合理开发他们潜在的天赋。而不是按照家长的意愿或者世俗的标准,采取他们认为对孩子有利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可能此时的你也正在这样做。有的家长会说:难道我错了么?是的。你的用心和努力都是对的,但是你“南辕北辙”了。如果你的方法让孩子失去了追求知识的快乐,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很难弥补的;孩子在痛苦坚持的过程中失去了更多的乐趣、时间和应得的培养。

如果我们知道孩子与生俱来的优势,我们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就有了针对性,就可以使我们的教育变得更有效。让孩子越早接触他最喜欢最擅长的事物,不仅孩子学着很快乐,也能让他在这一领域里有所作为。所学的这些内容对他未来的职业方向选择一定有积极的帮助;孩子的学习过程也会变得最有效、更专注;并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求知欲,自然能不断地学到或者自悟到新的知识,不断地进步。而我们也做到了因材施教、因性施教。对于家长而言,也会节省精力、时间、金钱。

重视孩子教育和懂得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完全是两回事。重视而不懂得,等于瞎重视,既要重视还要懂得。一个美国老师说道:“教育最重要的是发现并强化孩子那根最粗的‘神经’,并且努力使之发展得更好。”这里所提到的最粗的神经就是孩子的长处和天赋。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生兴趣和天赋,在培养孩子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孩子的天赋。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观察发现孩子各种学习兴趣并引导培养孩子,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觉得这是人生的一种享受,这样要远比让他多学到知识更重要。

有些家长会说:“我连天赋到底是什么东西还不清楚呢,我怎么去发现培养呢?”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要搞清到底什么是天赋,每个孩子都有天赋吗?

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快发现孩子的天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宪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389668
开本 16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9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7: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