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理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心理课)
内容
编辑推荐

《心理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心理课)》作者刘雪运用穿越时空的手法,邀请18位心理学大师逐一走进课堂,讨论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18个话题——欲望、心灵、记忆、错误、学习、性格、民主与专制、自我、谎言、人格、犹豫与决策、对与不对、自卑、气质、自由意志、盲从、情绪、智力和爱情。如果你还在为生活和成长、经验与学习烦恼,希望这间神秘的心理学教师所发生的故事能为你解开谜团。

内容推荐

刘雪所著的《心理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心理课)》是一本介绍心理学大师及其思想精华的图书。它虚拟了18堂神秘课堂,每堂课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并挑选一位合适的心理学大师讲授。在授课的过程中,听课人与大师们还有互动和交流。虽然,那些大师们是带着“任务”前来授课,但他们可不是如此“听话”的嘉宾,还会时不时说些自己的趣闻、趣事,如果你喜欢听这些方面的故事,可千万别错过了《心理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心理课)》!

目录

第一堂课 弗洛伊德老师主讲“欲望”

 心理变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003

 追忆逝水流年/ 005

 为什么我总是存在过失/ 008

 人为什么会做梦/ 010

第二堂课 荣格老师主讲“心灵”

 心灵到底是什么/ 016

 祖先能遗传给我们心灵世界吗/ 020

 是童年的记忆还是内心情结作祟/ 025

 你是否戴着“人格面具”/ 028

第三堂课 艾宾浩斯老师主讲“记忆”

 遗忘与记忆/ 032

 遗忘曲线是唯一的吗/ 035

 背单词为什么那么痛苦/ 036

 信息是如何被储存的/ 038

第四堂课 桑代克老师主讲“错误”

 尝试错误也是一种学习/ 043

 学习有定律吗/ 046

 是奖赏还是惩罚/ 048

 教育的责任是什么/ 050

第五堂课 皮亚杰老师主讲“学习”

 什么是学习/ 057

 智力取决于先天还是后天/ 059

 为什么我们要做诚实的孩子/ 062

 如何学会从“1+1=2”到“1+1>2”/ 065

第六堂课 马斯洛老师主讲“性格”

 没有所谓的性格不合/ 071

 是性格不适合工作,还是工作无法满足需求/ 073

 为什么人要做到自我实现/ 076

 追求精神高尚还是物质财富/ 080

第七堂课 勒温老师主讲“民主与专制”

 为什么民主小组更团结/ 085

 改变团体比改变个体更容易/ 089

 什么是心理生活空间/ 090

 行动的动力来自哪里/ 093

第八堂课 罗杰斯老师主讲“自我”

 我们为何而成长/ 098

 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101

 自我完善的标签/ 104

 自我的潜能才是人性的种子/ 106

第九堂课 费斯汀格老师主讲“谎言”

 你是骗了别人还是被别人骗了/ 111

 信仰与现实的距离/ 114

 为什么我们常常“心口不一”/ 115

 如何才能减少认知失调/ 118

第十堂课 奥尔波特老师主讲“人格”

 人格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124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叫“特质”的东西/ 126

 人为什么会有反常表现/ 128

 什么样的人格才是健康人格/ 130

第十一堂课 特沃斯基老师主讲“犹豫与决策”

 面对不确定的情境,你该怎么办/ 138

 如何扭转不确定情境下预期的偏差/ 142

 非理性的决策是如何进行的/ 146

 为什么赌徒的口袋永远是空空的/ 149

第十二堂课 科尔伯格老师主讲“对与不对”

 为什么孩子有时候会知行不一/ 154

 汉斯该不该偷药/ 157

 人是如何发展判断是非对错标准的/ 161

第十三堂课 阿德勒老师主讲“自卑”

 缺陷带来的自卑感一定是坏事吗/ 164

 为什么会有自卑感和自卑情结/ 166

 如何从自卑走向超越/ 170

第十四堂课 凯根老师主讲“气质”

 为什么人会有不同的气质/ 174

 行为抑制为什么会影响气质/ 177

 遗传与经验会影响气质吗/ 180

 “认知风格是否会影响气质的形成/ 185

第十五堂课 詹姆斯老师主讲“自由意志”

 “自由”的伟大/ 188

 意识流是一种什么东西/ 191

 是因为害怕而颤抖,还是因为颤抖才害怕/ 193

第十六堂课 贾尼斯老师主讲“盲从”

 一群聪明的人为什么会做出糟糕的决定/ 198

 高强度的凝聚力是利还是弊/ 201

 团体迷思通常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203

 如何才能让团体不再迷思/ 205

第十七堂课 沙赫特老师主讲“情绪”

 情绪从何而来/ 210

 你畏惧孤单吗/ 213

 为什么在危境中更容易擦出爱情的火花/ 216

第十八堂课 斯坦伯格老师主讲“智力和爱情”

 IQ低下就一定是傻瓜吗/ 221

 没有人一无是处,也没有人无所不能/ 224

 爱情为什么是三角形的/ 226

结束语/ 231

试读章节

现在是凌晨1点钟,楼下的马路寂静无声,没有车辆的汽笛声,也没有路人的喧闹声。我特意在楼下等着陆续赶来上课的人,因为今天是第一天开课,我担心会有人找不到地方而迷路!

一个,两个,三个……差不多都到齐了,咦?不对!退休老人、家庭主妇还有上班族都进去了,还有一位大学生没到呢。

“不好意思,您是在等我吗?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叫鲁。”

“嗯,你是最后一位,请跟我来吧!”

规定的上课时间到了,讲课的大师人还未到。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哒,哒,哒……”越来越近。好像停了?原来,讲堂上已经站着一位夹着雪茄的外国老者。他看起来似曾相识,可是装扮又像是20世纪初的人物。哦。是他呀!70多年前去世的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哦,原来主办人这么贴心,还专门在讲堂上悬挂了一幅我的肖像。嗯,画得还真不错,比我本人要帅,只是功底还差点火候。既然如此,那我就不用自我介绍了吧。”弗洛伊德摸了摸嘴角的胡子看向台下。

众人一片哗然。弗洛伊德?只听过大名没见过真人的听课者瞪着诧异的眼睛,而见过弗洛伊德画像的人,原以为今天只是讲授他的理论,却不曾想是弗洛伊德本人亲自授课。如此震惊的消息的确是想都不敢想呀!

“大家不要感到困惑和惊讶,的确是我。我今天讲的主题——欲望。‘欲望’其实就是关于‘冲突’的问题,我把这些心理上的自我冲突全都统筹为‘我’的主题:本我、自我、超我。千万不要把我的主要精神心理研究归于。l生’,这样的话就太狭隘了,那都是他人的片面之词。从《梦的解析》到《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再到《精神分析引论》,我自始至终探讨的都是人潜在的‘欲望’。

“我知道,对于存在脑海里的各种奇怪而特别的想法,很多人都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甚至是有些问题无法向他人开口。我非常理解那些人的想法,他们希望能够找出心理矛盾的出口,而我恰好为他们找到了这种释放的突破口。”

听了弗洛伊德的这番言论,几乎没有人能说出话来,只有几个人在那里默默地点头,还有的人仍然呆在那里。弗洛伊德环顾了四周,又继续讲下去。

心理变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各位应该都知道现在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与常人不同,心理和生理都表现出非正常人的反应。他们就是所谓的‘同性恋者’。当然,现在不只有同性恋,还有双性恋、性错乱、变性人等复杂的心理变化,我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些问题,可是在我的那个时代,还是有大部分人无法接受这个群体。我不知道在座的是否有人存在这种心理现象,但是我要说明的是,不必为这些心理变化感到难为情,它只是一种因心理某些不协调因素造成的精神上的疾病。那么这种心理疾病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定是人被压抑的欲望,这就是老师今天要讲的主题吧!”大学生鲁像往常在学校课堂上课那样自信满满地抢答,对身边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人士没有丝毫惧色。

“没错,的确是压抑的欲望造成的,而且这些欲望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很多人的欲望之所以被压抑,其实就是因为社会的标准不容许它得到满足。欲望即使不被意识到,也不代表它不存在或者会消失,相反,它在人的无意识中仍然继续存在,追求满足。

“很多人都把欲望得不到满足归结于社会,认为是社会的伦理标准压抑了人的欲望。但是,我在治疗神经症患者的经验中却得出了惊人的结论,那就是这种潜在的被压抑的欲望归根于人幼年时的性欲。”

“哦,这个我知道。您是在参与治疗一位名叫安娜·奥的歇斯底里症患者的过程中发现的这个观点。”学生鲁迫不及待地做出了补充,脸上一副自信满满的表情。

“呵呵,看来你对我了解得真不少!的确是这样,我最初是一名神经学家,担任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理学讲师。后来在沙可思想的鼓舞下,我从一个神经学家转变为一名精神病理学家。沙可对我来说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老师,他非常出色,享有‘神经症领域的拿破仑’之称。

“安娜·奥其实并不是我的病人,而是布洛伊尔的病人,我的精神治疗法就是在他的帮助下学成的,他真的是一位出色的医生和善良的人。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我在催眠治疗法上的成果,更没有我在精神分析学上的建树。在布洛伊尔的研究成果上,我发现了利用催眠术治疗歇斯底里症患者的方法,虽然后来证明催眠疗法的作用有限,但却对我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有很大的帮助。我发现人们心理冲突造成了神经疾病,并且还与性欲有密切的关系。人在幼儿时期就有‘性欲’,比如,幼儿渴望求得他人的喜爱和喜欢依傍着自己喜爱的人等,这些都是性欲的表现。而这些性欲受压抑所产生的结果有很多种,比如‘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恋母情结’。关于这个‘俄狄浦斯情结’还有一个神话故事,你们知道吗?”

“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吗?俄狄浦斯是个弃儿,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对吗?”学生鲁继续回答。

“对,没错!这种情结在男孩身上表现为恋母仇父,在女孩身上就成了恋父仇母。为什么我要用‘情结’这个名词呢? ‘情结’就是在‘无意识’内夹杂着情感力量的观念集团。有了这一理论的支撑,我把那些天才的创造,比如艺术、科学、宗教、道德等高尚的文化活动归结于恋母仇父情结的升华,创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幼年被压抑的欲望得到满足,而这种欲望所带有的情绪就会在成长期得到转移和实现。

“‘同性恋’也是性欲受压抑的结果,3~5岁期间,男女儿童各自羡慕对方的‘性’器官,由于‘性’状态差异,不同性别的儿童会产生有不同的心理效果,男童产生‘阉割情结’,而女童产生‘阳具嫉妒’,当孩子长大后,有些精神压抑比较强烈的人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变异,也就是‘性变态’,但这并不意味着成长为正常人的孩子就没有幼年的‘性欲’,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潜在的欲望。”

弗洛伊德滔滔不绝讲叙着自己的观点,下面的人还未能从他的话里走出来,周围一片寂静。弗洛伊德深呼吸平静了一会儿,吸口气又继续说下去。

P2-4

序言

心理 对话 智慧

当龚风光先生把《心理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心理课》书稿放在我的面前时,我只觉得眼前一亮。坐在身旁的两位心理学专业的年轻人看完书稿后竟然也喊了出来,“原来,心理学理论可以写得这么独特,这么有趣!”

二十多年前,出于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好奇,更确切地说,出于想要解读自己内心世界的愿望,我从医科大学一毕业,就转读医学心理专业研究生。但坐在名校的心理系课堂,读着腕级老师推荐的心理学专著,却失望地发现,每个心理学大师的理论都独树一帜,各领风骚,要想从中找到解决自己当下人生困局的锦囊妙计,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也难怪,每位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都在很大程度上依照那个时代的各自的人生轨迹,宣称自己所相信的、在某一方面的哲学主张。德国莱比锡实验室作为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地,给心理学打上了实验科学的深刻烙印。吊诡的是,当特定时代、特定文化的个人主张遇到全球化、多元化、网络世界的社会现实,实验室里得出的精确结论遇到生命无常、心量无限的生命现实,难免显得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二十多年过去了,“心理”借由多种途径,已成为中国社会公众口中的高频词。心理系,也不再只是名校才有的专利。可是,大多数心理学理论教科书中晦涩难懂、远离生活的枯燥词汇,以及编著者替古人说话的独白,仍让普罗大众望而却步,仿佛心理学经典理论与理解当下的生活少有干系。

阁下手中这本《心理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心理课》,用创意打破心理学教科书的历史僵局,归还读者与心理学经典理论直接对话的权利。作者刘雪运用文学手法,虚拟了一个午夜上课的神秘课堂,并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国社会生活场景中拉开序幕。作者利用穿越时空的手法,邀请18位现代心理学大师逐一走进课堂,讨论与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18个话题——欲望、心灵、记忆、错误、学习、性格、民主与专制、自我、谎言、人格、犹豫与决策、对与不对、自卑、气质、自由意志、盲从、情绪、智力和爱情。

“神秘课堂”一改“我说你听”、“为分数和文凭而学”的传统教学方式,针对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突出“对话”和“连结”。让古人与今人穿越历史对话,让长者与幼者跨越年龄对话,让不同职业者超越阶层对话,尽管缺乏两性之间跨性别的对话。于是,“理论”开始走下个人主张的圣坛,孵化出芸芸众生丰富、实用的生活智慧。大师,不再是供人崇拜的偶像,而是在对话中与听众连结,回归到有血有肉的生灵。在对话和连结中,台上、台下互为讲者,也互为听者。于是,心理学经典理论不再是教科书中的心理菜谱,而是在对话中生成的多样化生活智慧。

龚风光先生还特别创意地邀请我在本书内文加入即兴评论,希望进一步拓展读者与本书的对话和连结,升华读者的生活智慧。是否做到,不得而知。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阁下也在书上留下自己当下的即兴评论,一定会培育出更多的智慧。这,正是本书的目的。

龙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理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心理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144546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3: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