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讨论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类。我们是其中一种, 另外一种是生活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尼安德特人。在他们的世界里, 尼安德特人成为了主宰。 尼安德特人在文化和科学方面都达到了和我们相当的水平, 但是发展历史、社会习俗和生活哲学却截然不同。

主人公是一名具有理性的地外来客。索耶在故事中既融入了对战争的反思,也进行了对宗教的设想,既有小汽车,也有“大爆炸”。索耶继续着他那引人入胜的探险之旅,探索者人类与尼安德特人那紧紧交缠在一起的命运。故事的背景逼真可信,人物惹人心动,提出了一个个锋芒毕露的科学与人类学谜题。

内容推荐

尼安德特物理学家庞特·布迪特和同伴找到了让两个世界的通道保持开启的方法,尼安德特人和格里克辛人(地球人)将和平共处、共同繁荣,还是会在平行宇宙中燃起硝烟?庞特作为公使再一次来到了这个地球,多伦多大学的遗传学教授玛丽·沃恩和庞特在纽约重逢,并随他一同回到尼安德特世界。这是个高度文明的、丝毫未受污染的、和地球截然不同的世界。两个世界的差异令玛丽有些措手不及,而她也从研究中得知尼安德特人和格里克辛人分属两个不同的物种。跨越了文明和生物的界限,她和庞特的爱情将何去何从?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这是玛丽·沃恩在萨德伯里的最后一晚,她一定是百感交集。

她毫不怀疑离开多伦多对她有好处。在发生了那种事之后——“我的上帝”,她想,“那真的只是两周之前的事吗?”——离开城里,逃离那本来会让她想起那个可怕夜晚的一切,无疑是做对了。而且现在不管给她什么,她也不会拿她和庞特·布迪特共度的时光来交换,尽管那段时光结束时她很伤感。

回想起来她还觉得很不真实,这一切看来是如此难以置信。但是有无数的照片、视频,甚至x光片证明,那是真的。一个现代尼安德特人,不知怎么从地球的另一个平行宇宙溜进了这个宇宙。而现在他走了,就连玛丽自己也很难相信他来过。

但这确实发生了。庞特真的来过,而她的确……

是她夸大其词了吗?在她心里夸大了这一切?

不!不是的,这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她渐渐开始喜欢上庞特,也许还爱上了他。

如果她还是完璧之身、冰清玉洁,也许情况会不一样。哦,她还是为了这个大个子着迷——对此她确信不疑,可那天晚上他们一起仰望着群星时,他伸出手来碰到她的手,她却觉得浑身发冷,她本不该这样的。

就因为才发生过那样的事,第二天她告诉了他。她才刚刚被……

她恨这个字眼。讨厌去想,讨厌去说。

她才刚刚被强暴过。

而明天她就得回家了,回到她被强暴的地方,回到多伦多约克大学的校园里,继续过原先的遗传学教师生活。

她原先的生活很孤独。

萨德伯里有很多东西会让她难以忘怀。她会想念并不拥挤的交通;想念她在这儿认识的朋友,包括雷本·蒙特戈,是的,甚至还包括露易丝·贝努瓦;她会想念并不大的劳伦琴大学里那轻松的氛围,在那里她完成了对线粒体DNA的研究,从而证明了庞特·布迪特确实是尼安德特人。

可当她站在乡村公路边仰望着清澈的夜空时,她意识到,最重要的是,她会想念这一切:想念数也数不清的群星;想念仙女座星系,那是庞特指给她看的;想念在头顶上弯过的银河。

还有——

是的!

是的!

她会特别想念这个:北极光,摇曳着在北方的天空中蜿蜒而过,片片浅绿色的光芒,如同朦胧的光幕。

玛丽真的希望今晚能再看一眼极光。她刚从雷本·蒙特戈位于莱弗利(哈!)的家中踏上归途,在那里她和雷本还有露易丝共进了最后一顿烤肉晚餐。她特意把车开到路边,抬头看着夜空。

天公作美,极光美到令人窒息。

想到极光,她就永远都不会忘记庞特。在今天以前,她只见过一次极光,那次就是和他在一起。她觉得胸中有种奇怪的感觉,敬畏越来越强烈,压倒了越来越微弱的悲伤。

极光很美。

他已经走了。

极光仍在摇曳轻舞,所有的景物都沐浴在暗淡的冷冷绿光下,白杨和桦树的轮廓显现在这壮观的景象前,它们的树枝在八月的和风中轻轻摆动。

庞特说过他经常看见极光。一个原因是他们的种族已经适应了寒冷的气候,和这个世界的人类相比,他们更加喜欢生活在偏北的纬度上。  另一个原因是,尼安德特人有着超凡的嗅觉,而他们的植入式机侣时刻保持警戒,人们即使身处黑暗的室外也不会有危险。庞特的家乡萨尔达克,在他的世界里所处的位置就相当于萨德伯里在这个世界的位置,那儿的街道在晚上是没有照明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尼安德特人使用清洁的太阳能,以满足他们对能源的多数需求,这使得他们的天空远不像这儿的天空那样污染严重。

玛丽今年三十八岁了,在这之前她从未见过极光,她也想不到会有什么理由-让她再回到北安大略,所以她知道,今晚恐怕是她最后一次看见这如波涛般起伏的北极光了。

她陶醉在美景里。

庞特说过,在这两个平行的世界里,有些东西是一样的:地形的大致细节、大部分动物和植物的物种(不过尼安德特人因为从不曾沉溺于过度杀戮,所以在他们的世界里仍然有猛犸和恐鸟)、气候的大概分布。但玛丽是一名科学家,她非常了解混沌理论,完全明白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如何影响到半个地球外的天气系统。这儿是一片晴空,并不意味着庞特的世界里也是如此。

但如果碰巧天气确实一样,也许庞特此刻也在仰望着夜空。

也许他也在想着玛丽。

当然,庞特看见的星座和这个地球所看见的毫无二致,尽管他是用不同的名字来称呼它们——陆地上没有东西能够干扰到遥远的群星。然而极光也是一样吗?蝴蝶或者人类对于北极光的舞蹈编排会造成什么影响吗?也许她和庞特正在看着完全相同的景象——一层光幕来回摆动,明亮的北斗七星(或者如他所称呼的,猛犸之首)在上方排开。

哦,也许他此刻甚至看见极光同样地向右摆动,同样地向左摆动,同样地——

天哪!

玛丽吃惊地张大了嘴。

极光幕的中间从上至下地裂开了,仿佛是海蓝色的绵纸正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撕开。裂缝越来越长、越来越宽,自顶上向地平线移动。玛丽第一次看见北极光那晚并没见到这光景。

那薄薄的光幕最终一分为二,就好像红海在摩西面前分开。有一些——看上去像火花的东西,但那真是火花吗?——在两半光幕之间形成光弧,暂时填补了缺口。接着,右边的那一半似乎自下而上卷起,仿佛是遮光帘被缠绕在销钉上,而与此同时,它变幻着颜色,忽而绿色,忽而蓝色,忽而紫色,忽而橙色,忽而青绿色。

然后,刹那间——那光仿佛爆炸开来——极光的右半部分消失了。

剩下的那一片光幕现在旋转起来,好像被吸进了天空的下水道里。它转得越来越快,同时抛出一团团冷冷的绿色火焰,宛如夜色衬托下的焰火轮。

玛丽看着这一切,吃惊地动弹不得。尽管这才是她第二次亲眼看见极光,但是多年来她在书本和杂志上见过无数张极光的图片。她知道那些静态图像无法表现出这壮观的景象;她也读到过极光是如何像波浪般起伏,像旗帜般飘动。

但她完全没想到今天会看见这样的景象。

旋涡越来越小,随之也越来越亮,直到最后,随着——她真的听见了吗?——随着听起来好像是“砰”的一声,它消失了。

玛丽踉跄着向后退去,撞到了她租来的道奇彩虹轿车上冷冰冰的金属。忽然间她发觉,四周那森林的声响——昆虫与青蛙、猫头鹰和蝙蝠——都陷入了沉默,仿佛每一个生物都在看着这奇观。

玛丽的心怦怦跳着,当她爬进安全的车里时,有个想法一直在她头脑里萦绕着。

我怀疑这是不是应该……

P5-8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个故事有趣极了,主人公是一名具有理性的地外来客。索耶在故事中既融入了对战争的反思,也进行了对宗教的设想,既有小汽车,也有“大爆炸”。

——杰克·麦克德维特

来自平行世界的尼安德特人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我们闻所未闻的社会制度。两个截然不同的种族能否消除隔阂?在《人类》这本小说中,索耶给我们奉上了种种让思维不断延伸的奇思异想,又将它与个人遇到的一个个危机相结合,使得内容无比丰富。

——F.M.巴斯比

索耶继续着他那引人入胜的探险之旅,探索者人类与尼安德特人那紧紧交缠在一起的命运。故事的背景逼真可信,人物惹人心动,提出了一个个锋芒毕露的科学与人类学谜题。说到这样的故事,没有人能够与索耶相提并论。

——保罗·莱文森

索耶是一名无比自信的作家,敢于进行大胆的科学推断。

——《纽约时报》

一部陶冶心灵、增长知识的小说。

——《出版者周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加)罗伯特·J.索耶
译者 夏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34074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1.4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1209729
版权提供者 Ralph M.Vicananza,LT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