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单身女性调查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知名作家,情感心理研究吴淑平在长期的调整中采写的一部当代剩女生活实录。

本书选取26位具有代表性的剩女隐私实录,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剩女的生活状况、情感状况和性爱状况,也分别对每个案例提出了分析、点评或建议。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了解当代剩女的基本情况,也可以“对症下药”,自己给自己的情感问题做出分析和处理,让我们能够非常正面地去讨论中国女性在情感,家庭和事业上所面临挑战和问题。可以说,此书是一部集“真实故事”与“实用哲理”为一体的现代人必备手册。

内容推荐

本书采写人物全部为单身年轻女性,以生活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城市的女性为主,共选取26位具有代表性的剩女隐私实录。本书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剩女的生活状况、情感状况和性爱状况,真实地反映了两性问题、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分别对每个案例提出了分析、点评或建议。

目录

自序

人生若只如初见

 情感透视与分析:揭开感情的防护膜

北漂女子

 情感透视与分析:如何面对婚恋恐惧症?

我是鱼缸里的鱼

 情感透视与分析:性格影响婚恋

一个错别字引发的私情

 情感透视与分析:相爱一定要结婚吗?

北京辣妹子

 情感透视与分析:渴望婚姻的偏激心理

上海未婚妈妈

 情感透视与分析:“性福”如何转成“幸福”

单亲女孩

 情感透视与分析:有钱未必能买到真爱和幸福

漂亮结婚狂

 情感透视与分析:结婚狂的单身原因

海归红颜

 情感透视与分析:别把自己关在笼子里

羊爱上狼

 情感透视与分析:爱情要低调,婚姻很现实

单身妈妈

 情感透视与分析: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有一种爱叫化缘

 情感透视与分析:放弃,也是一种爱

我的爱情没有童话

 情感透视与分析:爱情要顺其自然

欲望女人

 情感透视与分析:性格影响命运

跟两个男人同居的日子

 情感透视与分析:感恩不能当爱情

没有归宿的爱情

 情感透视与分析:细节左右婚姻的成败

浮华城市

 情感透视与分析:努力去适应环境

寻找假日情人

 情感透视与分析:发布消息别误导男人

逃离豪门

 情感透视与分析: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性别女,爱好男

 情感透视与分析:偏执的征服欲是一种病态

伤心少妇

 情感透视与分析:色即是空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情感透视与分析:善良也要有原则

天堂情人

 情感透视与分析:怀念旧情的人心理特别脆弱

谁是第三者?

 情感透视与分析:放下,便是拥有

遍地暧昧

 情感透视与分析:暧昧来得快,爱情就去得快

一场游戏一场梦

 情感透视与分析:演员与观众的区别

试读章节

人生若只如初见

采访地点:北京朝阳区某餐厅

采访对象:王萌萌

年龄:28岁

简介:文化公司老板,大学文化,外貌酷似章子怡

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七个字,道尽了无限凄美的情爱画卷。很多人是因为不爱或有恨了,才分手,而王萌萌却和她的男友在相爱的高潮中,害怕以后没有这种美感而矛盾重重。有时他们甚至商量着分开居住。

也许有人会笑他们闲着没事找事。其实,幸福的人都是喜欢没事找事。

再美的人生,也无法如初见。每次想起美丽的初见,王萌萌说她的心就会陶醉,想起后来在一起的平淡与琐碎,她都感觉很遗憾。

王萌萌跟男友一直在婚姻的边缘徘徊,不是不爱,是怕爱情因时间而褪色,而忧伤。

采访王萌萌的时候,她说,与其等到以后忧伤,不如把美丽的感觉封存起来,正如你爱你的母亲时,看到母亲日渐老去,你会心疼,你巴不得把母亲的容颜定格。

以下是王萌萌的自述。

1

我跟他认识于博客,相爱于QQ,激情于第一次见面,并在激情之后定下终身相爱的约定。就跟《约定》这首歌写的一样:一辈子幸福的约定/为你写的那首歌/他也偷偷的掉泪了/我还记得我们的约定/我比以前更爱你了……

那时,博客刚兴起,他也刚开博客,写一些心情文字和情感私语。巧的是,我那时刚刚结束一段伤痛的爱情,痛得以为从此爬不起来了,以为从此不会再产生爱情了,我对所有男人都防备,对所有追我的男人都产生不了激情。他那时也刚刚结束一段阴错阳差的爱情,也以为从此不会走进婚姻了。

也许是心有灵犀,也许是我们前世修了千年的福份,不管他的博客怎么写,我都喜欢,每天必上他的博客,每篇文章必细看。刚开始,我从不回复,也不留言,只做一个躲在在背后的粉丝。

我发现,他是个让女人感觉很踏实的男人,善良、孝顺、有责任心,又有才华,这些都是我最想要的。但我默默地把这些感受埋在心底。

直到一年半后的一天,我看到他的一篇文章,很感动,突然忍不住给他留了QQ号码。而缘分也确实是永远解释不清的事情,他说开博一年半以来,前后有10多人给他留了QQ号,他从未加任何人为好友,因为他不喜欢用QQ。那天不知道为什么,他说隐隐感觉这个留QQ的人有亲切感,就马上加了我。

我正好在电脑前等他,发现他加我,突然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我问:“真的是你吗?”他说:“是。”

我们两人都默契得像前世相识,看着视频,都有一种非常熟悉而靠谱的感觉,也许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吧。我们聊了半天,都感觉从未有过的快乐和默契。

以后,我们俩登陆QQ,都似乎成为一种牵挂。我习惯晚睡晚起,他习惯早睡早起,但为了赶在他上班前跟他在早上能聊几句话,我每天一大早就从床上弹起来,打开电脑等着他。他一下班回家,就打开电脑等我。我们俩不管外出忙什么事,一忙完就赶紧跑回家,眼睛盯着QQ上对方的头像。

那天是8月18日,我在日记里写道:一个没见过没面的男人,却能让我如此疯狂,我无时无刻都在想他,也许真的是上天的安排?我感觉他就是我未来的老公了,因为他就是我心里想的那个人,正直、善良、上进,我能读懂他的心,如果未来能走到一起,我一定让他很幸福……如果错过他,我想这辈子再也不想嫁人了。

而那时,他也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经历过爱情的成熟人,为什么会对一个未曾谋面的异地女子如此痴狂呢?难道世界上真的有神?一切都是神的安排?

我在QQ里连续发了两次手机号码给他,他口里说记下了,实际上都没记。我以为他真的把手机号码记下了,心想,他肯定会给我发短信或打电话,每当有陌生的号码打进来或发来短信,我都会激动得马上接、马上看。但我每次都失望,没有一条短信的是他发的。

后来才知道,他因为经常听到“见光死”这个词,突然害怕了,他害怕这种美好的感觉因见了光而荡然无存,那是多么失望的事。他一直在控制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冲动,不要去伤害一个善良的女人,也不要太冲动。他想以此来控制自己不要跟我有更直接、更方便的联系,这样也许以后就会渐渐地淡化感情,就不会有失望和伤害。

之后,他开始有点退却,有点逃避。他后来告诉过我,与其到时候失望,不如把这种美好的感觉永远留住。所以,他故意没有把手机号码记下。

P1-4

序言

6年前,我出版了《单身女性调查》一书。尽管当时此书有一定影响,全国好几家报纸进行过连载,网络点击量也非常高,但我个人始终觉得意外,我认为我其他书比这部写得好。

在外文出版社刘编辑跟我联系要出版此书英文版时,我也一直跟她建议做我的其他作品,但她可能考虑到选题和市场的原因,坚持要做这部。

我有时是书呆子,总觉得纯文学的书比这类调查采访的生活读物有价值。

以前我在报社做情感专栏,出情感类的书是必然,但我本身对纯文学的虔诚,让我觉得这个工作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所以我在2008年底出版《体味》时,就在序里说以后不再写情感类文章了,没想到命运又让我再次出版这类书。也许以后真的不再涉及情感话题了。

6年后的今天,自己再次审阅书稿时,觉得很惭愧。我承认当时是浮躁的,有好几个人物调查很简单,我毫不留情地删除了,总共删除了一半的文字,又补充了一半未发表过的新调查案例,采访对象不仅涉及到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还涉及到成都、武汉、厦门、杭州、岳阳等城市,由于当代人居住的城市并不是永远固定的,不好界定是哪里人,所以这次没按《单身女性调查》那样按城市分类,重新取名为《中国单身女性调查》。

很多人看情感隐私调查文章,都会问一个问题:这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只是有一个问题必须得强调:采访时的口语表达与成文的书面表达,不可能完全一样,也绝对不能一样,因为文章绝对不能用口语书写。但故事本身和具体细节绝对是真实的。

有几个方面需要说明一下,文章所涉及的采访对象,其年龄记录都是采访时的年龄,并不是现在的年龄,如果按现在的年龄算,她们大部分要加上1-6岁。这些采访对象,目前能联系到和打听到的,都还是单身,严格说,都还未结婚。看来,剩女时代,婚姻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

其实,剩女基本都不缺性和男人,严格意义上说,都是伪剩女。

以前不少媒体称我为“情感专家”,其实是夸大其词的,我不是什么专家,我只是一个普通媒体人、普通作家,在情感心理方面,最多只能算是一个研究者,由于工作需要,对此有点研究和自己的看法而已。

我也不是什么心理医生,这点必须得强调,因为过去每次发表、出版情感类作品,都有许多读者给我写信,咨询心理问题,寻求解答心理困惑,我虽然都坚持一一回复,但我不是算命先生,无法根据一个人的简单叙述就给他(她)开药方,如果这样,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好为人师和自以为是的表现。

在我采访的时候,我只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按倾诉者的叙述,尽可能完整地记录其隐私生活,是我的责任。至于故事所折射的当代情感问题、心理问题、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还是留给高人或后人去研究。

是为序。

吴淑平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单身女性调查》如果早点出来,就不会有人用“剩女”二字去形容她们。看了这26个案例,这些女人脱颖而出,她们不再是媒体拿来炒作的群体,不再是数据。感谢作者为中国当代女性写了这本书,让我们能够非常正面地去讨论中国女性在情感,家庭和事业上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洪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单身女性调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淑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93714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9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1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