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胡雪岩经商智慧全集
内容
编辑推荐

他开启了中国最早的跨行业经营,钱庄、当铺、地产、生丝、药店、粮食……处处可以领略到他那“商道即人道”的商业智慧和不拘一格的商业运作之道。

本书将胡雪岩的商业手法全面概括总结为二十条经商智慧,许多智慧至今仍适用于现代商场竞争中,相信读后定会使您受益匪浅。

内容推荐

胡雪岩的一生,极具戏剧性。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他由一个钱庄的伙计摇身一变,成为闻名于朝野的红顶商人。他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核心,善于随机应变,而不投机取巧,使其生意蒸蒸日上;他富而不忘本,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大行义举;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他聘请外国技术人员,购买机器设备,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顾全大局,努力改变华商各自为战的局面,掀起来百年企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他不忘商道即人道,身陷危难,宁可倾家荡产,也不失信于人。

本书剖析了胡雪岩的经营思想,揭示了胡雪岩的致富秘诀,透视了中国人的为商之道,参透了胡雪岩的人生智慧。

目录

胡雪岩经商智慧一 道:商道即人道

 1.经商定要先做人

 2.帮人亦是帮己

 3.以道为先,凡事多为人着想

 4.不赚烫手钱

胡雪岩经商智慧二 誉:造一口长流井

 1.打造金字招牌

 2.商人应以商誉为本

 3.如何做到戒欺

 4.打好场面,坐稳生意

胡雪岩经商智慧三 远:决定成败靠远谋

 1.见识卓远,立足商界

 2.要想取之,必先予之

 3.做生意不可抱残守缺

 4.先赚名气后赚钱

胡雪岩经商智慧四 借:白手起家的学问

 1.借资生财

 2.借势成势

 3.借誉生钱

胡雪岩经商智慧五 巧:巧妙行事,利在无形

 1.内部齐心,其利断金

 2.以逸待劳,造就机遇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5.巧妙回击对手的挑衅

胡雪岩经商智慧六 忍:能屈能伸可做“方圆”之人

 1.不计前嫌,以德报怨

 2.忍一时之气,求一世之全

 3.有理也可忍让

胡雪岩经商智慧七 变:变化之中寻良策

 1.要善于变通

 2.巧变戏法,让闲置的资金“流”起来

 3.善于在风险中挖掘商机

 4.善于在变化中寻找机缘

胡雪岩经商智慧八 奇:不同的手腕,不同的眼光

 1.出奇才能制胜

 2.互相帮衬,事业腾达

 3.别出心裁“哄”市面

 4.行出于众,人必非之

 5.以义制不仁

胡雪岩经商智慧九 机:机会面前要当机立断

 1.不让财源与自己擦肩而过

 2.只要发现财源就立刻出击

 3.处处充满商机

胡雪岩经商智慧十 稳:稳可以增加你胜算的筹码

 1.保持沉稳的心态可以化输为赢

 2.化险为夷

 3.不为宠惊,不为辱动

 4.事缓则圆,不应急于一时

胡雪岩经商智慧十一 活:心活才可活一切

 1.过招洋人要靠活络的手腕

 2.明察秋毫,狭缝求财

 3.做生意不要墨守成规

 4.顺应时局稳定市场

 5.眼观六路,准确把握时局

胡雪岩经商智慧十二 缘:结挚友,成就辉煌事业

 1.精烧冷灶,赢得前途

 2.促良缘,结益友

 3.善于察言观色可以事半功倍

胡雪岩经商智慧十三 圆:左右逢源可成大事

 1.做事要有个轻重缓急

 2.适可而止是智人之举

 3.不要逞一时慷慨

胡雪岩经商智慧十四 晓:通晓世事,百战不殆

 1.通“情”可以达“意”

 2.人可役物,但不可为物所役

 3.强强联手,制胜之道

 4.不可轻视江湖规矩

胡雪岩经商智慧十五 挺:担当风险,挺身向前

 1.商人要有刀口舔血的勇气

 2.心中要有大局

 3.身陷危境,义字当先

胡雪岩经商智慧十六 揽:人才永远是商业发展的资本

 1.舍得钱财赢得人才

 2.以诚相待才能交到贵友

 3.不拘一格用人才

 4.人脉即是钱脉

胡雪岩经商智慧十七 情:鲜花仍需绿叶扶

 1.女人可作好帮手

 2.遇到脾气相投的良伴

 3.男人要过美人关

 4.盛时而留,败时而弃

胡雪岩经商智慧十八 善:善为可以结善果

 1.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2.不赚结怨之钱

 3.乐善好施,名声远扬

胡雪岩经商智慧十九 信:信是立身行事之本

 1.人信即商信

 2.做人一定要言而有信

 3.言必行,行必果

 4.危难之中,笃诚守信

胡雪岩经商智慧二十 警: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1.用人也需疑人

 2.对待坏人不要手下留情

 3.勿把赌气作争气

 4.做事要有分寸,谨防顾前不顾后

 5.成亦官场败亦官场

试读章节

3.如何做到戒欺

胡雪岩智慧 商家总是尽可能追求最大利润。商圣陶朱公有一个重要之理是“务完物”,是指货物在买进卖出过程中,严格把好商品的质量关,务必让经营的货物保持完好。胡雪岩对此有深刻地理解,他在胡庆余堂开办之初,就立下了一块“戒欺”匾。

1878年5月(即同治四年四月),胡雪岩一手创办的药店——胡庆余堂开张了,在开张时他就立下了一块“戒欺”匾,匾中写着这样一句话:“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从中可以看出,胡雪岩对产品质量与生产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

生意要红火,关键在于商品质量。而胡庆余堂要红火,关键在于药品质量。药品质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原料选购要地道,二是加工制作要精细,这完全符合“戒欺”匾中所讲到的“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同时也是胡雪岩经商中“戒欺”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胡雪岩创品牌的重要手段。

胡雪岩认为“采办务真”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首要前提。作为中成药主要原料的天然动物、植物和矿物,品种多、分布广,且属性复杂,仅典籍中记载的就有3000多种。中药特点是多味配方,每味药材料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也即药的疗效,一味掺假,药效就大不一样。正因为如此,胡雪岩不直接从药材行进购原药材,而是利用钱庄、银号、当铺构成的金融网做后盾的优势,隔年贷款给药材产区的药农,使他们资金周转灵活,愿意献出所采的上等药品,并派熟悉药材产地、生长季节、质量优劣的专人到全国各地的药材产区自设坐庄,收购地道的药材,比如当归、党参、黄芪必须采自陕西、甘肃;怀山药、生地、牛膝、金银花必须采自淮河流域;麝香、贝母、川莲必须采自四”l、贵州;贝母、银耳必须采自江西樟树;人参、虎骨、鹿茸必须采自东北三省;龟板必须采自湖北汉阳;驴皮必须收购于河北新集、山东濮县;豆蔻、西洋参、犀角、木香必须从外国进口,即使冰糖、陈皮之类的辅料,也绝不含糊,必须是来自广东、福建的。本来陈皮在浙江本地产量很高,价格也便宜,但胡雪岩嫌浙江陈皮药性不足,宁可千里迢迢到广东去采购,还专拣陈三年的“陈皮”。这种从产地直接进货的做法,不但可以克服从药材行进货中间环节的弊端,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确保药材质量。

例如胡庆余堂独家生产的“胡氏癖温丹”。这种药共需要74种药材,每味都须用顶真的原料,其中有一味“石龙子”,俗称“四脚蛇”,本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小爬虫,可是,用于胡氏辟瘟丹的“石龙子”指定必须是出没于杭州灵隐、天竺、韬光一带的金背白肚、背上纵贯一条黄线的“铜石龙子”。铜石龙子生性警觉,爬行快捷,不易捉到,但为了保证药效,每年夏天,胡庆余堂都组织员工上山捕捉。每年如此,附近灵隐寺的和尚也见怪不怪了,还时常提供方便。采药行医是济世善举,和尚作为佛门弟子自会全力相帮。

“大补全鹿丸”需要鹿身上30多种珍贵药材,而且必须选用梅花雄鹿。为了让顾客知道本药店选药实在,决不欺骗顾客,胡雪岩在杭州涌金门外开辟了一处鹿园,养了一群东北梅花鹿,在西湖边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胡庆余堂制作全鹿丸往往选“黄道吉日”,抬着披红戴绿的鹿,敲锣打鼓,游街一番,之后又回鹿园,在众目睽睽之下,宰杀、剥皮、放血,除鹿毛、鹿粪外,其余都送进制药厂。这样,顾客也就会相信本药店的药品确实真材实料。

胡庆余堂创立之后,胡雪岩要求员工必须做到“修制务精”的准则,就是一在原料加工到成品制作的全过程中要精工细作,绝不允许偷工减料。

其中“修”要一丝不苟,如多年生蓼科植物大黄性寒味苦,有开积人滞、清火解毒的功能,主治实热便秘、胃脘胀痛、痢疾、黄疸、淤血闭经、目赤口疮、痈肿疗毒、肠痈腹痛等症,外敷可治烫伤。大黄是一味常用药,但入药时仅取其根状茎,胡庆余堂的药工总是仔细地剥去大黄表皮。此外,苦杏仁尖有毒,胡庆余堂药工在除尖后才将它人药;麦冬心性寒,他们必先去心;麻黄要去节、莲子要去芯、肉桂剥去皮、五倍子去掉毛……所有这些确保了胡庆余堂生产的中药在色、香、味和疗效上都有独到之处。

而“制”要精益求精。以治疗疮的良药“立马回疔丹”为例,其中有原料叫“金顶砒”,这是按东晋著名道士医学家、彤术家葛洪(约281~341年,生于丹阳句容,今属江苏)的炼丹法,用青铜、砒霜提炼,取其上面的结晶体入药。又如:治疗癫狂症的“龙虎丸”,内含剧毒药品砒霜,按古方炮制规定,用白布把砒霜包起来再嵌入豆腐中,文火慢煮,待豆腐变黑(即砒霜中的部分毒汁被豆腐吸附)方可入药。为了防止服药者中毒,严格要求把已排出部分毒汁的砒霜与其他磨成细粉的药味搅拌得非常均匀。

据《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国宝》记载,这里还有一则故事:

胡庆余堂开办不久,就有一个因获悉自己中举而高兴过度引发癫狂症的新科举人登门求医。此人家道贫寒,十年寒窗,磨穿砚台,好不容易求得功名,父母本指望他支撑门户,不料遭此厄运。听罢原委,有个名医说:用龙虎丸或许能治愈此病。只是胡庆余堂没有这种药,但胡雪岩还是表示:半月之内,一定制出龙虎丸。

当时的药物全用手工搅拌,龙虎丸中有剧毒砒霜,由于担心拌不均匀关及人命,没有一个药工敢承担这个风险。可是10天后,胡雪岩宣称药王桐君老人于昨夜托梦教他制作龙虎丸的秘法。他叫人把一间工场打扫干净,关闭门窗,只留下几个操作工,并向他们面授机宜。三天以后,龙虎丸果然制成,那位举人服用了没几天就根治了癫狂症。胡雪岩有一次酒后吐真言,原来,他命药工将药粉均匀地摊在竹片上,再用木棒反反复复、颠来倒去地写“龙”、“虎”二字,共写999遍,这样一来,药粉自然拌透了,哪会不匀?操作时关闭门窗,不准外人偷看,乍看之下神秘兮兮,实在是要求药工专心一致罢了。

在确保药材质量上,胡雪岩主要做到以下两件事情:一是严格挑选。原料进来后,先要拣去杂质,胡庆余堂药工宁精勿滥,即使像麝香之类的原料,他们也仔细地把混有杂在麝香粉里的细毛、血衣一一剔出,虽然这样做原料损耗往往高于其他药店,但确保了药效。二是精心贮藏。为防止药材霉烂变质,胡雪岩购地四亩,造起东、南、西四个药材仓库,另设一个设计独特,阴凉透风、温度适宜的胶库,在此贮藏的驴皮膏历时百年也不变质。中药贵在纯。把采办来的地道药材进行炮制时,对动物、植物、矿物等“生药材”进行必要的漂、剪、熬、煮、淬、泡、炸、煨、炒、炙、炼等加工,使其药效能够完全发挥出来;制剂就是将炮制过的药材做成丸、散、膏、丹、酒等成药。

可见,胡雪岩在做到“戒欺”过程中,真可谓是用心良苦。他知道:用料不实,分量不足,病人用过,不仅不能治病,有时可能还会坏事。这样这不仅砸了药店的招牌,还会有损自己的名声。

胡雪岩人生启示:

在胡雪岩的商业意识中,始终把商品质量作为头等大事。在胡雪岩的带动下,胡庆余堂上下一致,全力以赴地做到“戒欺”,成功地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产品,为药店开辟了滚滚财源。这种通过抓商品质量来做市面的方法,是胡雪岩那个时代的商人所望尘莫及的。

4.打好场面,坐稳生意  胡雪岩智慧胡雪岩做生意总是千方百计地竖招牌,打场面。对一个处于商业意识还不是很发达的晚清时代的商人来说如此深谙商业运作之道,可谓是罕之又罕。这是胡雪岩将生意做大做稳,在危急时刻力挽败局的重要手段,只要场面打好了,撑下去,人们心目中的招牌就会永存!

胡雪岩做生意,十分注重场面,他认为只有场面打好,生意才能坐稳。他曾经就此提出过自己的观点:做生意首先就要做出一个热闹的场面,而且,“场面总是越大越好”。因此,一项生意投入运作之前,他也总要在如何打出一个特别的场面上花很多心思。

如何把场面做大、做热闹,不同的人当然有不同的招术。大多数商家无非也就是在装修剪彩、送花篮、放鞭炮、摆宴席、送礼品、请名人题字作画等方面下一番工夫,再敲锣打鼓地热闹一下。

在阜康钱庄开业之时,胡雪岩为做好场面上的事情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他让在钱庄方面颇有才能的刘庆生去选铺面,但有一些硬性要求:房子要轩敞气派,装修要富丽堂皇,不能小家子气,甚至在细节方面他都想到了,如堂上悬挂的字画,要求第一不能是赝品,惹行家笑话,第二名气不能太小,名气太小配不上“阜康”的招牌,撑不起场面。

在钱庄开业那天,阜康也张灯结彩一番,柜台里四个伙计一律簇新蓝布长衫,笑脸迎人,请来了杭州城里官商两界几乎所有的名人。胡雪岩亲自招待,摆酒款客,一直吃到午后三点多钟,也着实热闹了一把。

场面,首先自然是场上面上的事情要做好。生意场上,这些场面上的事情常常是必不可少的。堂皇的门面,不凡的气派,往往是赢得客户信赖的一个很重要的外部条件。一眼看上去就给人一种小家子气的商号,一开始就不会被客户重视。从这一角度看,这些场面上的事,事实并不就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一味摆阔,它实际上也是在树立自我形象,在向公众显示自己的实力、优势,以吸引客户的注意,唤起客户的信任。因此,这些寻常做法,常常也是必要的,也是要做好的。按胡雪岩的说法就是,即使内里是个空架子,也要想办法把场面“撑起来”。他的阜康钱庄开办之初,事实上就只是一个空架子。

当然,生意人在打场面的时候,也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场面易做不易收。生意场上,如果有足够的实力,当然是把场面能做多大就做多大,而且越大越好。但场面一旦做出,要收身出来,常常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场面一收,往往会动摇客户对商号的信心,使客户对本商号的经营状况、现有实力、未来发展以及信誉程度产生怀疑。从这个意义上说,场面也是一把双刃剑,成也是它,败也是它。所以,场面的收放,都要慎之又慎。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胡雪岩即使在四面楚歌,面临倒闭危机的情况下,也还尽力把场面撑起来。

上海阜康钱庄发生挤兑风潮,第二天就波及杭州。胡雪岩从上海返回杭州,还没有下船就得到消息。而得到消息之后,他首先想到的是要把面子保住。

胡雪岩每次回杭州,都由家人接轿,场面十分隆重。护勇身穿簇新的“号褂子”,整齐地站在码头的两旁;点起官衔灯笼,打起旗子,护着一顶蓝呢大轿,常常会引来大群看热闹的行人。可这次在胡家有着特殊地位的乌先生独自一人前来接风,报告了上海、杭州两地的“灾情”,建议胡雪岩移舟到离家更近的万安桥登岸——胡雪岩的宅第在元宝街,他的钱庄在清河坊,因此,胡雪岩由外地回杭州,一向是在位于元宝街与清河坊之间,也是杭州城里最热闹的望仙桥码头上岸,同时他还建议胡雪岩取消所有的排场。胡雪岩为了稳定人心,必须打好面子,不想让别人以为阜康挤兑风潮一起,他自己就变得灰溜溜的,他拒绝了乌先生的建议,而且要求一切排场照旧。  胡雪岩到家后,没有休息片刻就直接赶往杭州钱庄。正好赶上钱庄档手谢云清和罗四太太正在商量钱庄停业三天的事宜。胡雪岩否定了他们的做法,要求卸下排门照常做生意。不仅如此,他还要求谢云清连夜察看储户账目,做好两件事情,一是提早将几个大户的利息结算出来,把银票主动送到他们门上去;二是告诉那些大户,年关已近,要提款应付开销的,尽可交代,以便预先准备。这种做法再一次显示出胡雪岩经商以信为本的经商理念,同时也为自己做回了面子。阜康因为贴出停业三天的告示,已经在杭州城里引起轩然大波,虽然没有引出更严重的后果,但一遇风潮便缩头停业,事实上面子已经尽失。

这危难关头,胡雪岩的三女儿又要出阁。其实,胡雪岩这次从上海赶回杭州,主要就是为三女儿的婚事。只不过还没下船就知道了这些负面的消息,胡雪岩特意叮嘱罗四太太,三女儿婚事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一切照旧。而且,再难也要做到,不管用什么办法,场面无论如何要打好。因为这个时候一松劲,女儿的婚事冷冷清清,阜康的客户必然把它与挤兑风潮联系在一起,对于阜康能否渡过眼前难关产生怀疑,那样也就真正是什么都完了。

女儿办喜事那天,胡家仍然是张灯结彩,轿马纷纷。各式灯牌、彩亭、仪仗,排出三里路远,帮办事的执事人等,一色蓝袍黑褂,抬运嫁妆的挑夫,一律簇新蓝绸镶红边的棉袄,气派非凡。这一场面收到的效果就是阜康钱庄照样开门,胡雪岩在杭州城里的所有生意,如典当行、药店、丝行,无不风平浪静,阜康挤兑风潮被一片喜气洋洋冲淡了许多。

通过这三件事,可以看出胡雪岩不愧是个精明、深谙经商之道的商人。他这样做,当然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硬撑。胡雪岩这样做的原因:第一,这些措施使客户保持了对于阜康的信心,由此稳定了人心并保住了自己的信誉。正是有了这一系列的措施,杭州的挤兑风潮在开始的时候才没有恶性地发展下去;第二,稳定了人心,也稳定了大户,使原本可能参加挤兑的大户不再加入挤兑风潮,减少了压力。钱庄生意最怕挤兑,挤兑最烈则是大户加入兴风作浪。大户稳定下来,零星散户,力能应付,也就不足为虑了。

胡雪岩人生启示:

胡雪岩特别重视面子,他曾说过:“面子就是招牌,面子保得住,招牌就可以不倒。”做生意讲究的是场面,但是场面是靠自己打出来的,不是靠人送来的。一般说来,人只要有能力,都希望做的场面大一些,热闹一些。这样做,从深层次看,是希望自己在世人面前有光彩。归根结底,场面总是做给别人看的,是为让自己露脸的一种形式。做场面也是为了树立形象,打造品牌,坐稳生意。

P20-25

序言

晚清中国,出了一位百年难遇的商业奇才,他就是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出身贫寒,最初只是钱庄的一个普通伙计,但他赤手空拳地在商界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不仅把生意做到了大江南北,还做到了国外。胡雪岩之所以取得富甲天下的商业成就,与他睿智的经商才能是分不开的。他恪守商业竞争的游戏规则,诚信待人,敢冒风险,慷慨好施,任人唯贤,敢于授权……正所谓“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岩”。尽管所处的年代不同,社会和政治背景也大相径庭,可他们成功的商业运作依然可以给现代的商人带来很多经商灵感,他的很多经商智慧对我们今天的商人来说仍然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胡雪岩作为晚清时代的商人,能够在乱世中为自己找到一道道商机,通过仔细分析、观察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格局,为自己建立起一层层可以相托的官场靠山、商界同盟、江湖朋友,在他们的协助下,把道道商机经营成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财源。这些足以看出胡雪岩的经商眼光之“准”,商业魄力之“大”,为人处世之“圆”。

在商场中,不断地披荆斩棘,开拓新的商业领域,钱庄出身的他能够实现前无古人的跨行业经营,军火、地产、生丝、药店、典当及贩运粮食等等,大有一种气吞山河的气势。他的借资生财、借势成势等经商策略让人拍案称绝;他的经商之道,“做生意赚了钱,要做好事”更是令人心悦诚服;他的为人仗义,使他在社会各界赢得了颇好的人缘;他用人不拘一格,任人唯贤,善待下属,为他网罗了一批忠诚而才能卓越的人士,使他在商业运作中如鱼水得,生意如虎添翼。

但在晚清那样一个官本位的社会里,胡雪岩经商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他永远不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商人而存在,只能成为官僚依附者。再加上他一直自信的用人方面也出现了问题,最终导致他的失败。其原因既有社会、政治的成分,也有自身的不足。所以,我们从其失败的最终宿命的角度来看,也要剔出他自身的不足和封建时代背景的糟粕,并引以为鉴,真正将其经商智慧活学活用。但胡雪岩的商业成就与其在商业运作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失相比较,成就要远远胜于过失。他能够突破当时封建社会的观念屏障,以异军崛起之姿做到与重要官员平起平坐,成为晚清唯一一个带顶戴的商人,不是有非凡的智慧是很难取得如此商业成就的。

本书将胡雪岩的商业手法全面概括总结为二十条经商智慧,许多智慧至今仍适用于现代商场竞争中,相信读后定会使您受益匪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胡雪岩经商智慧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隋晓明//赵文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848452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4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15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