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年中国说/传世经典随身读
内容
编辑推荐

梁启超早年追随康有为,共同发起并领导了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戊戌变法”运动。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十余年,深受西学的影响,后成为在中国传播西学的先行者。其晚年专心于学术和教育事业,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成就非凡。他于1900年创作的一篇惊世妙文——《少年中国说》,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所蕴涵的蓬勃热情与卓越的艺术美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书选取了梁启超不同时期的文章、学术演讲、著述(节录)等,并以其名篇《少年中国说》为全书名,侧重治学、文化观念、学术思想、人生感悟、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为青年读者展示了梁启超的思想原貌及其时代背景。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了梁启超不同时期的著作(节录)、文章、学术演讲等。全书以梁启超的名文《少年中国说》为首,彰显了作者超人的才华、强烈的爱国热情以及当时浓郁的时代气息,而选文主旨侧重于作者之学术思想、文化观念、治学方法、人生感悟、处世做人等方面的文字,并力图通过不同时期的文章,表现出梁启超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过程。

目录

导读/1

少年中国说/28

呵旁观者文/38

过渡时代论/48

新史学(节录) /57

 中国之旧史/57

 史学之界说/66

 论正统/74

 论书法/84

东籍月旦(节录) /91

三十自述/94

说希望/102

莅北京大学校欢迎会演说辞/109

复古思潮平议/119

欧游心影录(节录) /133

 第一篇 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133

 第二篇 欧行途中/162

 第三篇 伦敦初旅/169

中国历史研究法(节录) /185

 自序/185

 史之意义及其范围/188

 史之改造/196

学问之趣味/210

最苦与最乐/215

敬业与乐业/218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224

什么是文化/237

为学与做人/247

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256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268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283

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对于旧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之修补及修正/296

人生观与科学——对于张、丁论战的批评/306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315

 甲 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315

 乙 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323

 丙 韵文书类/329

 丁 小学书及文法类书/332

 戊 随意涉览书类/333

 附录一 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336

 附录二 治国学杂话/337

 附录三 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343

 附 致《清华周刊》记者书/348

指导之方针及选择研究题目之商榷(节录) /350

 甲指导之方针/350

 乙选择研究题目之商榷/355

知命与努力/358

学校读经问题/369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节录) /372

 史的目的/372

 甲 求得真事实/373

 乙 予以新意义/377

 丙 予以新价值/378

 丁 供吾人活动之资鉴/379

 戊 读史的方式/38l

 史家的四长/383

 甲 史德/384

 乙 史学/389

 丙 史识/394

 丁 史才/399

参考文献/407

试读章节

敬业与乐业

八月十四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讲演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我所说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不二法门。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劳,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有人说:我并不是不想找职业,无奈找不出来。我说:职业难找,原是现代全世界普通现象,我也承认。这种现象应该如何救济,别是一个问题,今日不必讨论。但以中国现在情形论,找职业的机会,依然比别国多得多;一个精力充满的壮年人,倘若不是安心躲懒,我敢信他一定能得相当职业。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那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痴瘘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大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枝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我从前看见一位法国学者著的书,比较英、法两国国民性,他说:“到英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埋头执笔做他的事,到法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衔着烟卷像在那里出神;英国人走路,眼注地上,像用全副精神注在走路上,法国人走路,总是东张西望,像不把走路当一回事。”这些话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一但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若果如他们所说,英国人便是敬,法国人便是不敬。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实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纷,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的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阁(同“搁”——编者注)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那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绉着眉头哭丧着脸做去,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顽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的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同一受用。

(原载1922年8月18日《时事新报·学灯》)

P218-223

序言

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07年针对青年学生出版了一套《传世经典随身读》的系列丛书,社会反响很大。在此基础上,2009年又选择了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晏阳初、陈独秀、张元济、梁漱溟、鲁迅等近代文化名人,筛选其在人格修炼、道德塑造方面的文章、著述和讲演稿,分别选编成册,并给予简单注释,附以导读文字,作为近代文化名篇系列编辑出版,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世界中。从19世纪中叶以来,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将在21世纪实现。今天中国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建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道德伦理文化的不足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中华文化中的刚柔相济、天人相分、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经世致用、生生不息等等宝贵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在今天都是振兴民族精神、树立社会正气的有效良药。

近代文化名篇的这些作者,他们都是有爱国热情、有世界眼光、有深厚文化学术造诣的先行者。通过他们的著作,青年朋友们可以了解到他们在文化思想方面的创造与探索,以及为中华民族复兴作出的重大贡献;读了他们的著作,我们将更加珍惜现在的岁月,努力实现前辈们的理想。不过,也应当理解,任何人都有他自身的历史局限,对于我国思想文化界的前辈也是如此,对此是不可以苛求的。

对于高等教育出版社而言,甘愿冒市场风险出版这样一套丛书,也体现了一种文化责任的担当。在21世纪的今天,中华文化要对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或者用一句当下学界都在讲的话——“文化软实力”建设,没有一个远大气魄和开阔胸襟是不行的。要实现鲁迅提出过的目标“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任务重大,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但愿这套书能够得到广大青年的喜爱,是为序。

张岂之

2010年6月12日于清华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年中国说/传世经典随身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启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40305036
开本 32开
页数 4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59.1-53
丛书名
印张 13.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70
10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