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证据法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修订。全书分为三编二十五章,三编为总论、证据论和证明论,具体阐述了证据法学的概念、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证据规则;在对各种关于证据概念和属性的学说进行研讨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了的概念和属性,详细列举了证据的种类及分类方法;本书还细致说明了证明对象所涵盖的范围,并且对证明责任、证明标准、证明方法予以阐释;对诉讼证明有各个环节均给予了介绍。本书修订时增加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如最近出台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并适当反映证据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1

第一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1

第二节 证据法学的体系/5

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6

 第二章 证据制度概述10

第一节 外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10

第二节 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23

 第三章 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44

第一节 关于证据制度理论基础的争鸣/44

第二节 证据制度的认识论基础/48

第三节 证据制度的价值论基础/62

 第四章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76

第一节 真实发现原则/76

第二节 证据裁判原则/80

第三节 自由评价原则/84

 第五章 证据规则概述92

第一节 概述/92

第二节 关联性规则/95

第三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99

第四节 非法自白排除规则/105

第五节 传闻排除规则/110

第六节 意见证据规则/116

第七节 最佳证据规则/122

第八节 特权规则/126

第九节 我国证据规则的现状与完善/130

第二编 证据论

 第六章 证据概述135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135

第二节 证据的基本特征/141

第三节 证据的意义/153

 第七章 物证155

第一节 物证的概念和特点/155

第二节 物证的分类与表现形式/157

第三节 物证的作用/159

第四节 国外关于物证的立法与理论/161

 第八章 书证166

第一节 书证的概念和特点/166

第二节 书证的分类/168

第三节 书证的作用/173

第四节 国外关于书证的立法与理论/174

 第九章 证人证言177

第一节 概述/177

第二节 证人证言的形成过程/185

第三节 证人证言的作用/191

第四节 国外关于证人证言的立法与理论/194

 第十章 被害人陈述198

第一节 被害人陈述的概念和特点/198

第二节 被害人陈述的作用/201

第三节 国外关于被害人陈述的立法与理论/202

 第十一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204

第一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和特点/204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作用/206

第三节 国外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立法和理论/213

 第十二章 当事人陈述218

第一节 当事人陈述的概念和特点/218

第二节 当事人陈述的分类/220

第三节 当事人陈述的作用/221

第四节 当事人自认的概念、分类及法律效力/223

第五节 外国关于当事人陈述的立法和理论/229

 第十三章 音像、电子资料235

第一节 音像、电子资料的产生和使用/235

第二节 音像、电子资料的概念和特点/237

第三节 音像、电子资料的意义/240

第四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制度/241

第五节 外国关于音像、电子资料的立法与理论/243

 第十四章 鉴定结论248

第一节 鉴定结论的概念和特点/248

第二节 鉴定结论的分类/255

第三节 鉴定结论的作用/258

第四节 国外关于鉴定结论的立法、理论和实践/261

 第十五章 勘验检查笔录和现场笔录272

第一节 勘验笔录/272

第二节 检查笔录/276

第三节 现场笔录/277

第四节 国外关于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的立法和理论/277

 第十六章 证据的收集与保全280

第一节 收集与保全证据的概念和意义/280

第二节 收集与保全证据的基本要求/283

第三节 收集与保全证据的主要方法/287

第四节 各种证据的收集与保全/292

 第十七章 证据的审查判断304

第一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和意义/304

第二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任务/306

第三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步骤和方法/310

第四节 各种证据的审查判断/315

 第十八章 证据的分类326

第一节 证据分类概述/326

第二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328

第三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332

第四节 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336

第五节 本证与反证/339

第六节 直接证据与问接证据/342

第七节 主要证据与补强证据/348

第八节 合法证据与非法证据/353

第三编 证明论

 第十九章 证明概述358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358

第二节 证明的体系与环节/365

第三节 证明的意义/368

 第二十章 证明主体370

第一节 证明主体的概述/370

第二节 证明主体的范围/374

 第二十一章 证明对象383

第一节 证明对象概述/383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398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404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411

第五节 非诉讼法律活动中的证明对象/415

第六节 免证事实与司法认知/418

 第二十二章 证明责任431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概述/431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449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456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459

 第二十三章 证明标准463

第一节 证明标准概述/463

第二节 刑事证明标准/467

第三节 民事证明标准/477

第四节 行政证明标准/483

 第二十四章 证明方法487

第一节 证明方法发展的历史轨迹/487

第二节 证明方法的主要类型/494

第三节 推定/503

 第二十五章 证据在审判中的运用512

第一节 举证/512

第二节 质证/514

第三节 认证/515

第四节 运用证据认定案情/51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证据法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卞建林//谭世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036951
开本 16开
页数 52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62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5.013
丛书名
印张 3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06:54